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选择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0例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内固定术治疗方法;比照组(55例):选择传统钢板内固定术展开疾病治疗;实验组(55例):选择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展开疾病治疗;最终就两组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实验组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骨性愈合率高于比照组明显,延迟愈合率低于比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畸形愈合率以及不愈合率同比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3.64%)低于比照组(20.00%)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于临床接受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后,对于骨性愈合率提升,延迟愈合率的降低以及内固定术安全性的提升,效果明显,最终对于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康复进程的缩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交锁髓内钉运用到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实施治疗的成效。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来该院就诊的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74例并分为两组,试验组37例予以交锁髓内钉开展治疗,对照组37例予以钢板内固定加以治疗,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比较表明,试验组经过治疗以后的骨折愈合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运用到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实施治疗具备较优的成效,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交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100例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按入院时的数字编号进行随机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经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开展交锁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骨性愈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时,经交锁髓内钉治疗能够尽快愈合骨折部位,致力于术后并发症的减少,缩短手术时间,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交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疗效展开详细探究。方法将2012—2017年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86例纳入研究,根据入院先后时间分为Ⅰ组(40例,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和Ⅱ组(46例,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骨性愈合率方面:Ⅰ组62.5%,Ⅱ组87.0%(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Ⅰ组37.5%,Ⅱ组8.7%(P0.05)。结论利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荐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该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接收的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骨折76例。采用随机抛硬币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相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要高于对照组,检验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9.9±7.3)、(70.8±1.2)min,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相比较钢板内固定治疗措施,使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更好,在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还可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技术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 c 型臂机闭合或切开复位后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50例下肢长管骨骨折.所有病例均行静力型固定.结果经随访6~24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无移位短缩、内固定物断裂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在下肢长管骨骨折治疗上带锁髓内钉技术与中医小夹板外固定具有相似的理论基础,符合生物力学固定标准,有利于骨折愈合及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是适合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的固定方法之一.在治疗复杂性骨折方面其更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与延迟愈合的相关因素,并分析总结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所收治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与延迟愈合患者14例,对其行交锁髓内钉治疗,其中10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行闭合穿钉4例,同时给予植骨治疗8例,全部患者在术中均给予静力交锁,仅有3例在后期治疗中给予动力化交锁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骨性愈合,时间为11-22个月,平均(14.2±1.3)个月.结论:对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与延迟愈合采取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扩髓交锁髓内钉法具有固定牢固,有利于早期关节活动的优点,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杂长管状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带锁髓内钉联合TINI记忆合金卡环治疗复杂长管状骨骨折27例,对手术时间、骨膜损伤、术后恢复时间及功能恢复进行评价。结果:27例复杂长管状骨骨折在手术时间、骨膜损伤、术后恢复时间及功能恢复等方面优于单纯应用带锁髓内钉或钢板内固定。结论:带锁髓内钉联合NITI记忆合金卡环治疗复杂长管状骨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软组织损伤少、感染率低、减少骨折不愈合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弹性髓内钉(TENS)固定治疗儿童下肢多发长管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钛制弹性钉内固定术治疗下肢多发骨折患儿47例,手术均在C型臂监视下完成,根据骨折稳定程度不用外固定或支具固定3~4周。均获得至少1 a随访。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50个月,平均29个月。平均住院8 d。患儿均于术后半年内取出内固定,均达骨性愈合且无肢体不等长,均无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内固定物断裂及骨骺损伤等。但其中有6例于术后因出现钉尾处皮肤红肿、疼痛而提前至术后4个月拔钉。结论 TENS固定治疗儿童下肢多发长管状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快、愈合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完全符合最新生物接骨技术观念,是治疗儿童下肢多发长管状骨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进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进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跟踪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跟踪随访6个月,两组畸形愈合、不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性愈合率(89.36%)较对照组高(P0.05),延迟愈合率(4.26%)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3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骨折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髓内针治疗下肢长管状骨折并发症的防治卢伟良广东兴宁市人民医院外科(514500兴宁)关键词骨折并发症防治髓内针的式样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V”型针和梅花针。在长管状骨的中段横断性和短斜形骨折切开复位后,用髓内针固定是较好的治疗方法。但如应用不当,也可...  相似文献   

12.
长管状骨骨折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自2004年6月至2006年8月采用旋入式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68例,随访6月至12月,骨折均获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畸形和不愈合。结论:旋入式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简便、骨折愈合快、能早期活动等优点,是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正>夹板固定是利用与肢体外形相适应的器材,把骨折两端或肢体固定在一定位置,使骨折或脱位在愈合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对位。适用于四肢长管状骨闭合性骨折复位后的固定,防止骨折断端移位、维持对位。如上肢的肱骨、尺骨、桡骨骨折,下肢的胫骨、腓骨骨折。夹板固定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减轻疼痛,保持最佳功能位  相似文献   

14.
随着骨折内固定器械的发展,骨折内固定的方法亦多样化.应用带锁髓内钉对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治疗,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等优点[1],逐渐被大多数骨科医生接受.我院自2000年9月应用江苏省武进第三医疗器械厂和张家港医疗器械厂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骨折3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接骨丸对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形态发生蛋白-7(BMP-7)和血清瘦素(LE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接骨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检测2组治疗前后BMP-7、LE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出院时间以及临床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BMP-7、LE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 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接骨丸辅助治疗长管状骨骨折可明显促进患者早期恢复,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MP-7、LE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是创伤骨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也比较多。随着人们对生物学固定术认识的不断加深及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在骨科手术治疗中,保护骨折愈合的生物学环境越来越受重视,即用尽可能小的创伤换取患者最大程度的康复,这已日益成为外科医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在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03年1月行股骨、胫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的患者32例,根据临床疗效及功能恢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术后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骨不连、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术后6个月均弃拐行走,评价按Johner—Wruch标准:优21例,良9例,差2例,优良率为93.75%。结论 在股骨、胫骨干骨折使用交锁髓内钉固定疗效满意,并发症少,肢体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浅析四肢长管状骨创伤性骨折复位固定后采取桃红四物汤加减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囊括本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四肢长管状骨创伤性骨折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施以复位固定,研究组患者基于此加以桃红四物汤加减,就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进行组间比对。结果:研究组患者相较于参照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血沉、红细胞压积指标相较于参照组更低,且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相较于参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四肢长管状骨创伤性骨折患者复位固定后采取桃红四物汤加减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变血流动力学,有效缩短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9.
1 目的及适应证 小夹板固定是利用与肢体外形相适应的器材,把骨折两端或肢体固定在一定位置,使骨折或脱位在愈合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对位。适用于四肢长管状骨闭合性骨折复位后的固定,防止骨折断端移位、维持对位。如上肢的肱骨、尺骨、桡骨骨折,下肢的胫骨、腓骨骨折。  相似文献   

20.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固定是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常用方法。自2002年11月~2005年10月,作者采用外固定器(山东维坊三维骨科医疗器械研究所)结合小切口1枚或数枚螺丝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干骨折6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