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B型钠尿肽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heartfailure ,CHF)的进展与心室重构有关 ,而心室重构过程与两组作用相反的神经激素的激活密切相关。缩血管神经激素如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 -1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除缩血管作用外 ,还有抗利钠、抗利尿和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 ;扩血管的神经激素如钠尿肽、前列腺素、激肽系统等则有利钠、利尿和抗细胞增殖的作用。CHF时 ,缩血管神经激素占优势 ,导致血管收缩、钠水潴留、细胞增殖。由于缩血管神经激素普遍难于测定、不稳定、正常范围大、重叠 ,用来判断CHF严重程度和预后并不实用[1] 。近年研究… 相似文献
3.
cTnI及B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B型钠尿肽(BNP)联合检测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诊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6月~2010年8月收治的CHF患者87例作为实验组,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提出的分级方案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各组进行cTnI、BNP测定。结果CHF组患者的血浆cTnI和BNP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1)。Ⅱ、Ⅲ、Ⅳ级CHF3组的血浆cTnI和BNP浓度显著高于I组(P〈0.05),且BNP浓度随心肌损害加重而显著增高,各组间血浆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nI水平随心肌损害加重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NP水平是预测充血性心力衰竭存在与否很好的生化指标,BNP和cTnI的联合检测对于CHF患者心脏功能的评价与预后有很好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人B型钠尿肽( rhBNP)对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造影剂肾病( CIN)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的合并CHF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68例,分为rhBNP组(82例)和对照组(8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及水化治疗,rhBNP组在此基础上于PCI术前12 h开始应用rhBNP至术后24 h。测定PCI术前、术后24和48 h血肌酐(SCr)、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统计CIN发生率;测定PCI术前、术后1和7 d血浆B型钠尿肽( 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结果:rhBNP组患者术后SCr较术前逐渐升高但低于对照组(F组间=9.399,F时间=24.566,F交互=26.008,P<0.01), eGFR较术前逐渐降低但均高于对照组(F组间=12.880,F时间=33.263,F交互=25.307,P<0.01),rhBNP组CIN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7%vs 16.3%,χ2=7.351,P=0.007)。 rhBNP组术后血浆BNP水平较术前降低,对照组则较术前升高(F组间=9.148,F时间=4.745,F交互=216.413,P<0.05)。 rhBNP组术后LVEF逐渐升高,LVEDD逐渐缩小;对照组术后1天LVEF较术前明显降低,LVEDD明显增大,术后7 d恢复至术前水平(LVEF:F组间=7.497,F时间=3.740,F交互=118.041,P<0.05;LVEDD:F组间=19.116,F时间=5.782,F交互=106.593,P<0.05)。结论:rhBNP联合水化治疗可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减少CIN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B型钠尿肽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的142例急性呼吸困难病例,其中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观察组),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36例(对照组),利用电化学发光测定其血浆BNP浓度,观察BNP水平,同时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组总体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B型钠尿肽浓度增高程度与CHF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结论:B型钠尿肽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中。 相似文献
6.
<正>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ne heart failure,CHF)是当前影响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及早诊断和治疗,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延长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B型钠尿肽(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CHF有密切关系,因而BNP成为当前国际上心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之一。1 BNP的一般性质BNP起初在猪脑组织中发现,命名为脑钠尿肽。又称B型钠尿肽。后来研究证实BNP主要来源于心室肌细胞,左心室容量或压力负荷的增加是刺激BNP分泌与释放的主要因素,心肌细胞BNP的RNA基因首先合成由134个氨基酸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B型钠尿肽的影响.方法 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环磷腺苷葡胺加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疗程7 d.治疗前后两组分别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和血B型钠尿肽的变化和组间差异.结果 治疗组对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B型钠尿肽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 相似文献
8.
B型钠尿肽与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及近期愈后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与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对近期愈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免疫荧光法测定的52例心功能不全患者住院次日的血B型钠尿肽浓度,并对20例NYHAⅢ~Ⅳ级的患者于住院治疗5~12天重复测定,超声心动图测定不同心功能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分析血液B型尿钠肽浓度与超声指标及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探讨B型脑钠肽在评价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和近期愈后中的价值。结果:血BNP浓度在心功能不全患者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加重,血液BNP浓度增加。血BNP浓度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显著正相关(r=0.706,P<0.001),与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均呈负相关(r=-0.712和r=-0.685,均P=0.001)。其中好转出院的17例NYHA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治疗后BNP平均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539.19±219.57 pg/ml和1 072.35±352.17 pg/ml,P<0.001),而另外3例死亡患者血BNP较入院前显著升高(4 694.11±1 642.45和2 014.19±566.12,P<0.001)。结论:B型脑钠肽浓度与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且是评价治疗效果和近期愈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B型钠尿肽(BNP)及Tei指数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住院老年CHF患者101例,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博适公司生产的Triage快速诊断测定仪床边检测血浆BNP浓度,并行心脏彩超测定Tei指数。结果 1.老年CHF组血浆BNP水平和Tei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和Tei指数均随着心功能的恶化逐渐升高,LVEF逐渐下降,两者均与LVEF呈负相关(r=-0.423,P〈0.01;r=-0.385,P〈0.01)。2.老年CHF组的血清BNP水平与Tei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465,P〈0.01)。结论 BNP、Tei指数作为判定老年人心力衰竭及其程度的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心通胶囊对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钠尿肽(BNP)和射血分数(EF)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舒心通胶囊,2.0 g/次,3次/d。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相关检查验证。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22%,对照组为7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2组BNP均显著降低,EF均显著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舒心通胶囊对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BNP和EF有显著影响,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型尿钠肽(BNP)测定诊断无症状性心力衰竭(AHF)的价值。方法:30例AHF患者测定其血浆BNP,并另选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BNP。结果:AHF组的BNP为(150.80±83.75)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BNP (40.05±15.63) pg/ml (P<0.01)。结论:BNP结合既往病史及心脏超声可能更好地诊断AHF。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时血浆B型尿钠肽(BNP)及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检测了79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BNP及D-二聚体水平,并加以比较和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时血浆BNP及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BNP与D-二聚体水平呈对数正相关(r=0.4398,t=4.2970,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时BNP分泌增加,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BNP与D-二聚体两者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新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8例CHF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组,每组34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制剂、利尿剂等药物治疗。曲美他嗪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及心功能变化。结果曲美他嗪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心功能分级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0,P=0.042;Z=-3.260,P=0.001)。曲美他嗪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浆BNP、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均降低,2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975,6.295,7.084;P=0.000);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治疗后明显提高,2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2,P<0.01)。结论应用曲美他嗪治疗CHF能显著降低血浆BN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Meta分析左西孟旦对失代偿心衰患者B型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并评价左两孟旦在左心衰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Meta分析法对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进行严格的定量分析.结果 左西孟旦静脉用药后24 h时BNP平均降低337.66pg/ml,其95%CI为(-296.30,-379.02);48 h时平均降低259.92 pg/ml,其95%CI为(-195.76,-324.08);第1周平均降低123.09 pg/ml,其95%CI为(-53.32,-195.86).各时点心功能与用药前相比约分别增加了29%、22%、10%.结论 左西孟旦能改善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显著降低血浆BNP水平.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duct 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levosimendan on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levels and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levosimendan on advanced heart failure. Methods A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selected data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levosimendan on BNP levels. Results Levosimendan decreased BNP by a mean of 337.66 [95%CI (-296.30, -379.02)] pg/ml 24 h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and by 259.92 [95%CI (-195.76, -324.08)] pg/ml at 48 h, and by 123.09 [95%C1 (-53.32 ,-195.86)] pg/ml at 1 week. Levosimendan resulted in improvements of the cardiac function by about 29%, 22%, and 10% at 24 h, 48 h and 1 week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Conclusion Levosimendan produces favorable effects on the cardiac functions and BNP levels.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测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脑钠肽(BNP)的含量,探讨BNP含量的变化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免疫测试仪测定观察组14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脑钠肽含量,心脏多普勒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测量心胸比,同时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及类型,与对照组3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4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脑钠肽含量(865.6±590.9)pg.mL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1±5.2)pg.mL-1(P<0.01)。心功能II级组、心功能III级组、心功能IV级组血浆BNP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心功能III级组、心功能IV级组BNP含量明显高于心功能II级组(P<0.01),心功能IV级组血浆BNP含量明显高于心功能III级组(P<0.05);心功能III级组、心功能IV级组与心功能II级组相比,左室舒张内径、心胸比增大(P<0.01),LVEF下降(P<0.01);心功能IV级组与心功能III级组相比,左室舒张内径、心胸比增大(P<0.05),LVEF下降(P<0.05)。心功能IV级病例组中,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内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者两两比较BNP的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浆中BNP含量可反映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状态和分级。 相似文献
17.
B型利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断和心功能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水平测定在心力衰竭(HF)诊断和心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8例心衰患者及42例正常人,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径(LVEDD),以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计算出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测定静脉全血BNP水平,心衰患者治疗3 ̄4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和BNP,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及BNP水平与LVEF、LVEDD的相关性。结果心衰组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衰患者治疗后BNP明显下降(P<0.01),BNP水平与LVEF之间显著负相关(!=-0.72,P<0.01),与LVEDD呈正相关,(!=0.45,P<0.01)。BNP水平诊断心力衰竭ROC曲线下面积为0.987。以96.35ng/L为界值,BNP水平诊断心衰的敏感度为92.7%,特异度为94.1%,准确度为91.4%。结论BNP水平测定有助于心力衰竭诊断和心功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变化在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胶体金法检测152例HF患者、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NT-proBNP水平,同法检测75例HF(Ⅲ-Ⅳ级)患者经常规抗心衰治疗后第3天、第8天、第16天血清NT-proBN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F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功能级数递增,血清NT-proBNP水平逐渐增高(P<0.05)。心功能Ⅰ-Ⅳ级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血清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774,P<0.01)。不同疾病所致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不尽相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其他疾病组(P均<0.05),高血压组与缺血性心肌病组血清NT-proBNP水平较低。Ⅲ级组和Ⅳ级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逐渐下降(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升高的程度和NYHA心功能分级相关,是诊断心力衰竭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