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990956残留卵巢综合征及盆腔疼痛/伍俊萍…/’实用妇产科杂志一1998,14(6)一290一291 阐述了残留卵巢综合征的定义、诊断、及治疗残留卵巢综合征是指在双侧卵巢切除术后,仍残留少量功能的卵巢组织而导致的综合征,常引起盆腔疼痛和肠道或泌尿道症状。手术使盆腔血供、解剖结构发生变化,术后盆腔粘连是造成残留卵巢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残留卵巢综合征最突出的表现为慢性盆腔疼痛;其次是是盆腔肿块。其诊断是依据患者有慢性盆腔疼痛.且有双侧卵巢切除术史,又有证据表明形成了卵巢功能囊肿或内分泌检查显示卵巢仍有一定功能者。其治疗主要有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盆腔病灶特征与疼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腹腔镜、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0例,详细记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疼痛症状包括痛经、性交痛、肛门坠胀痛及排便痛、慢性盆腔痛(CPP)发生情况,回顾分析并评价盆腔疼痛症状与内异症患者病灶特征的关系。结果盆腔疼痛与内异症病灶类型、部位、分期、浸润程度、盆腔粘连程度呈相关性。结论痛经、性交痛、肛门坠胀痛及排便痛、CPP与盆腔内异症病灶的部位和浸润深度有关,位于盆腔后部的深部浸润病灶以及子宫直肠窝封闭与疼痛症状关系密切,深部宫骶韧带病灶与CPP密切相关;排便痛与宫骶韧带病灶、阴道直肠隔病灶和子宫直肠窝封闭有关,性交痛与阴道直肠隔病灶有直接关系。根据内异症患者的疼痛症状类型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内异症的分期及部位、浸润深度、粘连程度等,并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丁洁霞 《甘肃医药》2009,28(2):117-119
盆腔淤血综合征系育龄妇女因盆腔淤血而引起,以慢性下腹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裴正学教授认为其疼痛有三大特点:即平时痛、经来痛、性交痛。此外,还可伴有白带、月经过多。部分患者尚有经前乳房胀痛、排便疼痛、阴道肛门坠痛等,且朝轻暮重、久坐尤显;一部分患者全身可见有酸痛不适、心烦易怒、情志抑郁等。腹部检查可见耻骨联合上方及小腹两侧轻微压痛,疼痛多属隐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诊治慢性盆腔疼痛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慧琴  章彤华 《浙江医学》2007,29(2):180-182
慢性盆腔疼痛是妇产科较多见的一种疾病,是指盆腔疼痛6个月以上,并影响患者工作、生活.患者就诊症状常为低位腰痛、性交痛、盆底坠痛、月经量多、白带增多等,且经反复抗炎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特拉唑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痛综合征(CP/CPPS)的临床疗效。方法:有症状的或盆腔区域有疼痛的患者共80例,除8例外,均接受特拉唑嗪治疗6周,外加6周的随访,观察从开始治疗到6周治疗全部结束后的效果,并评价患者NIH-CPSI症状评分及前列腺液检查(EPS)中WBC计数的变化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应用特拉唑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痛综合征用药6周后,总体上NIH-CPSI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72例中,总有效率为90.3%。结论:应用特拉唑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痛综合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盆腔静脉曲张症(Pelvic Variclel)又称盆腔瘀血综合征,为妇科常见病,是由慢性盆腔瘀血所引起的综合征[1].主要症状为下腹部及腰骶部坠痛、经前加重及月经紊乱,负重时疼痛加重,是妇科慢性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往的盆腔静脉曲张症靠X线盆腔静脉造影来确诊,但其有创性、费用高、重复性差等,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为盆腔静脉淤血症提供了无创、简便、可靠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鉴别慢性盆腔痛的亚型,并比较已确定亚型患者的健康状态和创伤史。假设弥漫性盆腹腔疼痛患者较外阴阴道疼痛或周期性疼痛的患者健康受损更严重,既往创伤更多。研究设计:连续收集某大学慢性盆腔痛门诊289例患者的问卷调查资料。根据患者的记录,一名妇科专家根据叙述的症状和检查时疼痛定位确定慢性盆腔痛的亚型。采用配对比较协方差分析。结果:确定了7个诊断亚型。弥漫性盆腹腔痛患者较外阴阴道疼痛或周期性疼痛的患者受过更多的创伤,精神和生理状态更糟糕。弥漫性盆腹腔痛患者较神经性疼痛和肌瘤性疼痛的患者健康状…  相似文献   

8.
俎德学  夏利花 《浙江医学》2003,25(4):239-240
慢性盆腔痛 (CPP)是一组以不明原因的下腹疼痛为主诉的妇科疾病 ,长期来困扰着一些患病妇女 ,甚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以往常缺乏有效的诊治方法。腹腔镜的应用为慢性盆腔痛的诊治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我院自2001年1月以来 ,对12例慢性盆腔痛患者进行腹腔镜诊治术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12例患者年龄28~44岁 ,平均37.75岁。病程6个月~3年。患者均自觉下腹疼痛 ,腰骶痛 ;疼痛性质不一 ,为隐痛、钝痛、胀痛、坠痛。伴有精神症状1例 ,有剖宫产史2例 ,有绝育史2例。体检 :附件区增厚感3例 ,…  相似文献   

9.
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40例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常规行前列腺液(EPS)、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和尿流动力学检查。使用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盆底肌肉电刺激,每次20 min,每天1次,5次为1疗程。治疗结束后1月评价其治疗效果并追踪观察6月。结果:40例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患者治疗后最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均上升(P<0.05),最大后尿道压(MPUP)、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均下降(P<0.05);治疗后NIH-CPSI评分降低(P<0.01),EPS中白细胞计数降低(P<0.01);治疗后疼痛消失21例,占52.5%;疼痛缓解16例,占40%;无效3例,占7.5%,有效率达92.5%。40例患者中有31例获得半年追踪,无一例症状复发。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的、治愈率较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TENS)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引起的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盆腔淤血综合征(PCS)引起的慢性盆腔疼痛患者(CPP)30例,采用TENS和盆底康复治疗中的盆腔脏器脱垂治疗模式,观察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程度、体内致痛物质(P物质、内啡肽)含量的改变、盆腔静脉淤血缓解程度的大小,旨在指导TENS对PCS的康复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手术治疗率。结果:30例治疗结束时复查疼痛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体内内啡肽含量明显增加,物质P含量明显降低;彩超示左、右宫旁及宫壁可及多条迂曲管状无回声,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经皮式神经电刺激和盆底康复治疗对盆腔淤血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安全有效,并且易于被患者接受,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炎是指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 ,排尿不尽 ,排尿困难等排尿异常症状 ,会阴、下腹、腰骶部、睾丸等部位不适或疼痛 ,具备各种独特形式的综合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将前列腺炎分为 4型[1 ,1 7] ,即 :Ⅰ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Ⅲ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 ;Ⅳ型无症状的炎性前列腺炎。其中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指盆腔区域的疼痛或不适 (至少 3个月 )伴随各种排尿和性生活方面的症状 ,并根据其精液、前列腺液 (EPS)和尿液 (VB3 )中存在白细胞与否分为Ⅲa(炎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和…  相似文献   

12.
1949年Taylor首次将一种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定义为盆腔瘀血综合征(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PCS),即由于盆腔静脉瘀血引起下腹部、腰骶部疼痛,并向大腿放射的症状,是育龄妇女慢性盆腔痛的主要原因.PCS主要由盆腔静脉慢性瘀血所引起,其原固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的新三联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是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长期慢性盆腔痛、性交痛、直肠坠胀、阴道刺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对20例患者应用新三联疗法,效果满意,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卵巢静脉栓塞疗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影响。方法: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程度,术后盆腔疼痛、下肢肿胀和性交疼痛的复发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盆腔疼痛、下肢肿胀和性交疼痛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静脉栓塞疗法联合整理护理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躯体的症状,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术后的复发率,是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5.
中药加利多卡因灌肠治疗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7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 ( Pelvic venouscongestion syndrome,PVCS)是由于盆腔静脉或静脉丛曲张、瘀血 ,从而引起慢性下腹疼痛、性交后疼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候群。我院 1998年 7月~ 1999年 7月确认为PVCS者 147例 ,采用中药煎剂加用 2 %盐酸利多卡因针保留灌肠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年龄 2 9~ 5 5岁 ,平均年龄 4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 78例 ,对照组 6 9例。均为生育 2次 ,已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者。有慢性盆腔痛 (包括性交痛 ,腰骶部坠痛 ) ,白带增多 ,经量增…  相似文献   

16.
手法纠正子宫位置治疗慢性盆腔疼痛51例报告安徽省蚌埠市妇幼保健院(233000)郭以莲,吴兰娣慢性盆腔疼痛[1]以下腹坠痛及腰骶部疼痛为主。子宫后位所引起的慢性盆腔疼痛常被临床医生所忽视。往往被误诊为盆腔炎症,长期给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从而成了临床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治疗学的角度探讨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可能病因及治疗选择.方法112例门诊诊断为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患者根据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大于或小于等于10个/高倍视野,分为Ⅲa(炎症性)组和Ⅲb(非炎症性)组;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治疗,口服塞来昔布,治疗随访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及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数量的变化.结果每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和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数量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炎症反应能导致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特异性环氧化酶Ⅱ抑制剂对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其对Ⅲa型(炎症性)的疗效优于Ⅲb型(非炎症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女性慢性盆腔痛的病因及其发病率。方法对2010年5月~2011年5月到我院妇科就诊的1 017例慢性盆腔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 219例普通妇科疾病患者中,慢性盆腔痛就诊者1 017例,占19.5%。5 219例中20~40岁就诊者2 012例,慢性盆腔痛发病率为27.1%;41~55岁就诊者3 207例,慢性盆腔痛发病率为1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017例慢性盆腔痛就诊者较常见病因:慢性盆腔炎占35.0%,子宫内膜异位症占28.5%,盆腔肿物占13.2%,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占12.9%。已生育组中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盆腔肿物所致的慢性盆腔痛的构成比明显大于未生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生育组慢性盆腔炎所致的慢性盆腔痛的构成比较生育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生育组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原因不明所致慢性盆腔痛的构成比与已生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盆腔痛就诊者中既往有剖宫产手术史者占慢性盆腔痛患者53.0%,顺产者占1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痛常发生在育龄期妇女,其妇科常见原因是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肿物及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等。剖宫产术可引起慢性盆腔痛,临床上要严格掌握剖宫产适应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慢性盆腔痛为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症状,是由各种功能或器质性原因引起的以骨盆及周围组织疼痛为主要症状,与月经、性生活和妊娠无关的间断或持续性下腹疼痛,反复发作,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的一组疾病或综合征。其病因较复杂,妇科门诊常见的有妇科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盆腔脏器术后引起的疼痛,节育术后引起的慢性盆腔痛,妇科的恶性肿瘤,女性的生殖道畸形以及非妇科因素引起的慢性盆腔痛等。慢性盆腔痛患者约占妇科门诊患者的10%~40%,其主要表现有下腹持续痛或间断痛,有时伴有排尿痛,排便痛,性交痛,也可以表现为局限性疼痛,放射性疼痛和牵涉性疼痛,给患者身体及精神上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现将常见的引起慢性盆腔痛的四种因素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慢性盆腔痛患者发生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独特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评估1993~2000年(n=987)在临床门诊因盆腔痛就诊的新发病例的IBS发病特点,其特点包括人口统计学特点、临床诊断、用药史、抑郁症、疼痛和腹部手术史。结果:依据R om I标准35%的慢性盆腔痛患者确诊有IBS。最终的简化多变量模型分析提示下列因素与IBS发病相关:年龄≥40岁(OR1.98,95%CI1.27~3.11)、背部肌肉痛(OR5.37,95%CI0.98~29.29)、世界症状评分对照表-90指数居最高四分位数(O R1.77,95%CI1.09~2.86)、抑郁症(O R1.93,95%CI1.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