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4~6岁乳前牙重度内倾型深覆幼儿上下颌骨生长发育特征。方法:对15名4~6岁乳前牙重度内倾型深覆患儿进行头影测量分析,与正常值对照并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内倾型深覆患儿下颌骨明显后缩,且有发育不足,但上颌骨生长基本正常;患儿上下面高比例失调。结论:重度内倾型深覆在乳牙期即能引起幼儿颌骨生长发育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4-6岁乳前牙重度内倾型深覆[牙合]幼儿采用上颌[牙合]垫舌簧矫治器与小平导板进行矫治后下颌骨生长发育的特征。方法:对30例4~6岁乳前牙重度内倾型深覆[牙合]患儿采用上颌[牙合]垫舌簧矫治器与小平导板进行矫治,矫治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内倾型深覆[牙合]患儿经正畸矫治后下颌后缩,下颌长度发育不足及上下面高比例失调等情况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早期矫治重度内倾型深覆[牙合]合有助于患儿下颌骨水平向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重建改善成人重度深覆修复方法的综合应用和临床体会。方法:对9例重度前牙深覆伴不同程度牙体牙列缺损的患者,综合应用固定义齿修复,通过适度增高垂直距离的重建方式改善患者的咬合关系。结果:重建以后全部患者牙列形态良好,咬合稳定,咀嚼功能及前牙美观均得到明显改善,经过半年至1年观察,无患者出现颞下颌关节不适主诉。结论:在患者已存在牙体牙列缺损需要修复时,采取适当增加垂直高度的修复性重建方法,可在修复牙体牙列缺损的同时,有效改善成年重度前牙深覆患者的咬合关系、咀嚼功能和美观,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对40例前牙重度深覆患者的薛氏位X线片进行了测量分析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结果:关节弹响率为72.5%,牙尖交错时髁突不在关节凹中央者为81.2%,关节骨质改变率为51.2%。深覆患者的关节结节高度和斜度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前牙的覆、覆盖与关节凹宽度和关节结节高度无相关性。提示前牙的覆、覆盖与颞颌关节的骨性解剖形态之间无直接的相关性,深覆是不良型容易出现颅颌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5.
前牙开与前牙深覆是临床常见的错畸形 ,对于患者的生理功能、美观、发音、心理健康等均有明显不利影响。甚至有人将前牙覆关系作为正畸治疗成功与否的标准。开与深覆的形成机制复杂 ,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为探讨二者牙关系的共性、差异、变化趋势 ,本文对其颅面特征进行以下综述。1 前牙开、深覆与垂直骨面型的关系垂直骨面型有 3种 ,据MP FH(SN MP)所成角度分为高角型、低角型、正常型。据ANS Me/N Me比值分为长面型、短面型、中等面型。据后前面高比值 (S Go/N Me)分为水平生长型 (>6 8% )、垂直生长型 (…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伴有内倾性深覆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探讨内倾性深覆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方法伴内倾性深覆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40例,定量计算每例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raniomandibular index,CMI),比较其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伴内倾性深覆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经正畸治疗后,内倾性深覆均得到解除,恢复良好的外形及咬合关系,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后2年时评价发现,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肌肉压痛指数和CMI分别由治疗前的0.321±0.091、0.020±0.015、0.171±0.053下降为0.062±0.021、0.003±0.004、0.033±0.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伴内倾性深覆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经正畸治疗解除内倾性深覆后,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可明显改善,内倾性深覆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煎饼主食地区错[牙合]畸形及内倾性深覆[牙合]的患病率及分布特征。方法选取山东省部分以煎饼为主食地区18~30岁的870名青年人进行错[牙合]畸形调查研究,对安氏分类的错[牙合]构成比和患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64.94%,安氏Ⅰ类错[牙合]构成比最高,为47.08%(266/565)。深覆[牙合]患病率为57.01%(496/870),高于全国其它地区的报告结果。内倾性深覆[牙合]患病率为40.69%(354/870),男女内倾性深覆[牙合]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5,P=0.398)。深覆[牙合]患者中,内倾性深覆[牙合]构成比为71.37%,明显高于其它类型(χ2=181.2,P=0.000)。结论煎饼主食地区错[牙合]畸形患病率较低,而该地区深覆[牙合]及内倾性深覆[牙合]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吴伟忠 《口腔医学》2010,30(10):633-634
目的 总结活动式上颌小平面导板(简称小平导)在固定矫治中打开咬合的效果。方法 本组31例内倾型和前突型深覆病例在固定矫治中采用小平导打开咬合。结果 31例患者全部打开咬合,为后续治疗(如内倾型深覆的下牙列排齐,前突型深覆的上前牙内收)创造了条件。打开咬合时间平均在4个月左右。结论 上颌小平导可用Ⅱ~Ⅲ度深覆的咬合打开,对高角型病例应当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9.
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的发病密切相关,目前已成为口腔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重度深覆是临床常见的错畸形,对于口颌系统的健康、美观及功能危害严重。许多学者[1-8]认为深覆与TMD关系最为密切,是TMD的一种易感因素。国外Williamson[4]认为颅颌功能紊乱(CMD)与深覆有明显联系,对CMD患者的咬合调查分析表明深覆的比率可达80%;Berry[5]认为深覆浅覆盖的前牙关系与弹响的存  相似文献   

10.
深覆是一种常见的牙颌畸形。前牙深覆是因前、后牙槽高度不协调所致的一种牙颌畸形[1]。对于前牙深覆的矫治,常因疗程长,难度大而困扰着临床工作者,致使有些患者疗程很长而效果欠佳,甚至导致矫治失败[2]。我们用固定平面导板与方丝弓矫治技术相结合治疗前牙深覆的方法,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安氏Ⅱ类错45例,男18例,女27例,年龄11~16岁,平均12.8岁。前牙覆均在Ⅱ度以上。以上所选用的病例均不是高角病例。1.2矫治方法45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根据覆、覆盖、牙列拥挤度及调整磨牙关系等需要减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错对 ICP、下颌运动及颞颌关节的影响及病理意义,本文从下颌运动轨迹描记及临床检查、颞颌关节 X 线摄影等方面对104例错、30例正常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出:(1)安氏各类错与口颌系统的功能状态有一定关系,但影响口颌系统的直接因素是前牙型,并且错并非都是病理。(2)前牙型是影响口颌系统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所有的深覆和超/覆<1者都是病理因素,深覆和超/覆≥1者及浅覆和超/覆<1者对口颌系统并无明显不良影响,而只有深覆并且超/覆<1者是影响口颌系统的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12.
内倾型深覆牙合对牙、颌、面的形态和功能均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上前牙牙轴的舌向倾斜 ,上、下前牙呈闭锁牙合关系 ,使下颌处于远中位置 ,下颌前伸运动受到明显障碍。此类患者若在生长发育完成后矫治 ,则用单纯正畸治疗方法较难改变其骨骼形态结构上的异常 ,只能是矫正其牙齿部分的异常 ,以此补偿骨骼结构的异常。本文就临床诊断为安氏Ⅱ2前牙内倾型深覆牙合患者进行早期矫治 ,并对其错牙合机制、矫治时机以及矫治原则进行了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安氏Ⅱ2 错牙合患者 6例 ,其中男 2名 ,女 4名 ,年龄 9~ 13岁 ,平均 11岁。两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牙内倾型深覆he矫治的有效方法。方法总结该类病例的临床表现,正畸矫治器的设计及矫治方法,并对矫治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及配对T检验。结果患者上下颌骨关系明显改善,前牙牙槽高度、后牙牙槽高度、ANB角、上下中切牙轴角及16岁以下患者下颌体长度矫治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治疗前牙内倾型深覆he的关键在于升高后牙牙槽高度,降低前牙牙槽高度,改正前牙轴向,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前牙反乳牙列的测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乳前牙反对牙列的影响。方法 :作者对 2 6名 3~ 5岁前牙反之乳牙列进行测量 ,对其牙列宽度、长度、高度的均值及末端平面的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各项牙列宽度、长度均为上颌大于下颌 ;除下颌牙列宽度为男性大于女性外 ,其余各项男女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末端平面双侧性多于混合性。其中双侧近中型占 80 77% ,双侧垂直型为 7 6 9% ,未见远中型。混合性均为近中型 +垂直型 ,为 11 5 4%。结论 :乳前牙反对上、下颌牙列均有影响 ,根据其末端平面的表现 ,推测有相当一部分乳前牙反患者恒牙期将发展成Ⅲ 类错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牙内倾型深覆(牙合)矫治的有效方法.方法总结该类病例的临床表现,正畸矫治器的设计及矫治方法,并对矫治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及配对T检验.结果患者上下颌骨关系明显改善,前牙牙槽高度、后牙牙槽高度、ANB角、上下中切牙轴角及16岁以下患者下颌体长度矫治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治疗前牙内倾型深覆(牙合)的关键在于升高后牙牙槽高度,降低前牙牙槽高度,改正前牙轴向,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替牙期重度骨性前牙反前方牵引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选择40例替牙期轻中度和重度骨性前牙反患者,单纯使用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每例患者在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传统头影测量方法和Pancherz头颅参照系统对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前方牵引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前牙反解除,建立了正常的覆覆盖关系,磨牙关系基本中性,Ⅲ类骨面型明显改善。结论:①同时伴有上颌骨后缩和下颌骨前突的重度骨性前牙反病例,应早期进行前方牵引。②重度骨性前牙反前方牵引后,骨性变化(26%)明显小于轻中度组骨性变化(42%)。③单纯采用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重度骨性前牙反病例,其软组织侧貌及骨骼改形均有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儿童猛性龋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喂养方式幼儿问变形链球菌族细菌(MS)定殖差异,为龋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免疫学血清凝集试验对幼儿乳前牙牙菌斑内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分析病原菌的定殖情况以及与婴儿期喂养方式的关系。结果:幼儿猛性龋优势菌为变形链球菌。不同喂养方式猛性龋幼儿之间MS定殖水平无差别。母乳喂养无龋儿童牙菌斑内MS水平明显高于奶瓶喂养者。结论:幼儿猛性龋主要致病菌为变形链球菌,6个月以上的母乳喂养有利于MS定殖。  相似文献   

18.
内倾型深覆(牙合)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按Agle错(牙合)分类法为Ⅱ类2分类错(牙合),按毛燮均错(牙合)分类法为Ⅳ类1分类错(牙合)。严重的内倾型深覆(牙合)可见下切牙咬伤上切牙腭侧牙龈,上切牙咬伤下切牙唇侧牙龈。由于上前牙牙轴的舌向倾斜,上、下前牙呈闭锁(牙合)关系,使下颌处于远中位置,上、下牙弓为远中关系,下颌前伸运动受到明显障碍,可造成颞下颌关节的疾患。由于前牙的深覆(牙合),使颌间距离降低,而致呈现面下1/3过短。因而内倾型深覆(牙合)对牙、颌、面的形态和功能均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内倾型深覆(牙合)的牙、颌、面机制及临床矫治,国内外均有不少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9.
重度深覆是指正中时上前牙覆盖下前牙唇面,下前牙切缘咬在上牙腭侧近根部位或牙龈上。由于前牙缺乏正常的(牙合)接触,多数患者后牙冠常被压低,或因严重磨耗而降低了牙冠高度。患者多有垂直距离变短,面下1/3距离缩小,鼻唇沟及口周皮肤松驰面容。重度深覆(牙合)还可继发牙龈炎、牙周炎、前牙移位和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等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前牙深覆者与个别正常者开闭口运动中颞下颌关节(TMJ)的振动参数,探讨前牙深覆对TMJ振动的影响。方法运用关节振动分析仪记录22例前牙深覆者与33例个别正常者的TMJ振动参数,收集关节振动信号并进行提取处理及统计分析。结果前牙深覆组两侧TMJ的振动总能量(TI)、小于300Hz振动能量(I<300)、峰振幅(PA)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I、I<300Hz、PA较个别正常组大;深覆组关节振动发生在开口中、末期及闭口中、末期。结论前牙深覆者TMJ振动总能量大于个别正常者;前牙深覆者关节振动多发生在开口中、末期及闭口中、末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