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内翻性乳头状瘤是鼻腔鼻窦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鼻腔鼻窦乳头状瘤的70%,约占全部鼻腔鼻窦肿瘤的0.5%~4%。内翻性乳头状瘤虽是一种良性肿瘤,但有术后复发及恶变倾向,我科收治1例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恶变复发,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25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采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20例,采用鼻内镜联合Caldwell-Luc切口联合进路切除肿瘤4例.结果 术后随访10~48个月,1例术后18个月复发,再次行手术切除;1例术中冰冻和术后病理报告有恶变,术后给予放射治疗,其他23例均未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行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具有效果好、复发率低、面部无瘢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31例鼻腔一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更为完善的彻底切除鼻腔一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降低术后复发率的手术方法及其适应症。方法总结分析采用经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20例及经鼻侧切开术治疗的11例鼻腔一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疗效,全部病例随访16~47个月以上(平均25.9个月)。结果20例经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鼻腔一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及经鼻侧切开术治疗的11例鼻腔一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均有1例术后复发。另有2例恶变为鳞状细胞癌,术后给予放射治疗。结论经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一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创伤小,视野清楚,有利于彻底切除肿瘤;术后面部无疤痕。但对肿瘤已广泛侵及上颌窦内者则应采用鼻侧切开术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0年9月至2005年4月行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术前均行鼻内镜检查,鼻腔鼻窦CT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于局麻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切割吸引器切除瘤体,开放病变鼻窦,清除窦内瘤体及分泌物,肿瘤基底部及可疑病变处辅以射频治疗,病变部分累及上颌窦者联合下鼻道开窗术,广泛累及上颌窦者联合柯-陆式手术。术后随访1—3年。结果26例患者复发2例,治愈率92.2%。结论根据症状、体征、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CT检查可确定肿瘤范围帮助选择术式;辅以射频处理术野的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有利于彻底切除肿瘤,广泛累及上颌窦者联合柯-陆式手术均可达到彻底切除肿瘤的目的,可作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有复发、局部侵犯和恶变的倾向,近年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多样化,我院采用显微镜下切除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并与鼻内镜下切除术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3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10例有前期手术史,均为单侧发病。手术根据肿瘤不同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术后定期鼻内镜下换药。结果:25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行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术,2例行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术+鼻侧切开术,3例行鼻内镜联合柯-陆氏径路行肿瘤切除术,随访3年,复发3例。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后定期随访,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术后随访2~8年,50例患者中治愈42例(84%),恶变3例,局部复发5例(10%)。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确切,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做好出院后的随访、康复指导,对提高手术总体疗效和减少复发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费雷 《吉林医学》2010,31(14):1945-194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结合微波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均为单侧发病。鼻内镜下均于手术切除肿瘤加微波热凝。术后定期鼻内镜下换药。结果:20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均行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术加微波热凝术,随访2年,复发2例。结论:鼻内镜手术加微波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后定期随访,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复发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继明 《广西医学》2009,31(9):1297-1298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复发与恶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复发性M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患者中,复发22例,复发率37.3%,恶变8例,恶变率13.6%。22例复发者既往均有鼻腔-鼻窦手术史。其中复发1次13例,2次7例,3次1例,4次1例,复发时间3个月至9年。22例共行手术55例次,其中经鼻腔入路15例次、经上额窦根治径路7例次、经鼻侧切开径路24例次,其复发率分别是73.3%,42.9%和33.3%;内镜或内镜辅助手术9例次,8例肿瘤恶变者,5例接受鼻侧切开肿瘤切除术,手术后予放射治疗,随访1—5年未见肿瘤复发,3例死亡。结论内镜+外部切口的联合入路治疗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率低,对于肿瘤恶变患者应采取广泛手术切除加放射治疗。但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鼻腔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50例,均使用鼻内镜下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时间为12个月,将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结果: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的病变组织均一次性切除,其中2例患者出现复发,对患者进行2次手术后治疗效果良好;1例患者出现恶变治疗无效死亡,手术成功率为94%(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切除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李大军 《中外医疗》2016,(18):53-54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在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复发率为5.71%,对照组复发率为22.86%,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在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王震  任丽华  陈伟东 《河北医学》2009,15(12):1428-1430
目的:探讨鼻内镜技术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在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6例,其Ⅱ级25例,均为鼻腔外侧壁侵犯部分上颌窦及前后组筛窦。1例为Ⅳ级病变,有前期手术史,鼻腔后段广泛菜花样肿物,坠至鼻咽部并侵犯腭部骨质穿孔,约有1cm直径菜花样肿物突出至口腔。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3年,其中Ⅱ级25例均无复发,术腔上皮化良好,1例Ⅳ级病变局部有复发,微波热凝后无复发,遗留软硬腭交界处穿孔,直径约2cm,19个月后随访肿瘤无复发,做二期修复腭部穿孔。结论:经鼻内镜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可以较好地保存鼻腔的重要结构,尤其是对于Ⅰ级和Ⅱ级病变,符合微创手术原则,手术历时短,术中出血少、是彻底切除肿瘤的较好方法,对于病变较广泛的可以采用联合进路彻底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3.
张进 《医学综述》2012,(24):4273-4275
目的探讨采用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法与传统鼻侧切开手术法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体会和优势比较。方法随机分为传统组47例,内镜组5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传统组行鼻侧切开手术法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内镜组行鼻内镜联合柯-陆氏手术法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结果内镜组与传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优于传统组。结论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法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操作准确、摘除彻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和复发率低等优点,疗效满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侯宪保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9):1482-1483
目的:探讨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1~5年的随访,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4例患者,治愈30例,治愈率为88.2%,复发4例,复发率为11.8%。结论:鼻内镜下行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手术,能清晰看到手术视野,确保手术精确地完成,使肿瘤复发率低、患者创伤小,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鼻内镜辅助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2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均在经鼻内镜辅助下加Caldwel-Luc手术路径切除肿瘤.结果 术后随访2年以上,23例无局部复发;3例内翻乳头状瘤癌变.1、2年后出现鼻腔复发,再次行同类手术.随诊2年未见复发.结论 在鼻内镜下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林峰  卢永田 《海南医学》2011,22(10):114-115
目的研究累及上颌窦不同部位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方法 42例累及上颌窦的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采用鼻内镜下局部切除术15例、鼻内镜下上颌窦内侧壁切除术4例、鼻内镜下双径路手术23例,术后跟踪随访。结果随访时间1~10年,复发2例,复发率为4.8%。结论根据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累及上颌窦的部位和范围不同,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手术盲区,彻底切除肿瘤,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NIP)的临床特点 ,研究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 1995 - 0 3~ 2 0 0 1- 0 6间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 17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 随访 12~ 6 8个月 ,平均 32个月。 12例未见复发 ,占70 5 9% ;5例复发 ,占 2 9 4 1%。结论 经鼻内窥镜手术具有视野清晰 ,创伤小 ,肿瘤切除彻底等优点。术后长期鼻内窥镜下随访 ,可确保复发肿瘤的早期发现及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8.
Inverted papilloma is the most common benign tumor of nose and paranasal sinuses arising from lateral nasal wall and middle meatus. Histologically these tumors are composed of epithelial nests that are inverted, exophytic and cylindrical. Here we describe a clinical case of nasal cylindrical cell papilloma, which was treated by endoscopic excis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彻底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降低术后复发率的手术方法。方法 :治疗临床及病理确诊为内翻性乳头状瘤 31例 ,其中 10例有 1~ 2次前期经鼻或经上颌窦前壁 (Caldwell -LUC术式 )的手术史。经前鼻孔镜 ,鼻内窥镜检查和CT检查 ,见肿瘤侵及鼻腔、中鼻甲、中鼻道、上颌窦、筛窦 2 6例 ;侵及鼻腔、筛窦、上颌窦、蝶窦 5例。 31例在鼻窦镜下行鼻腔、中鼻甲、筛窦、蝶窦肿瘤切除术 ,用柯 -陆氏术式清理上颌窦肿瘤及残余鼻腔外侧壁肿瘤组织。随访 1年至 1年 6个月。结果 :31例中 2例复发 ,复发率 6 .4 3% ,复发2例 ,经再次手术 ,随访 1年无复发。结论 :对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侵及鼻腔鼻窦 ,尤其是上颌窦同时受侵者 ,应用鼻内窥镜加柯 -陆氏术式辅以电刀或微波处理创面 ,鸦蛋子油纱条填塞术腔 ,可减少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