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敏性休克是Ⅰ型速发型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后果严重。但应用头孢类药物出现过敏性休克极少,严重休克引起死亡更是全国罕见。我院曾收治1例急性扁桃体炎儿童,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静滴治疗出现过敏性休克死亡,现将病历报道如下,以期探讨头孢类药物应用的皮试问题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过敏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1月~2010年6月抢救12例过敏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1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恢复。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及时准确抢救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药物矛盾效应指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与其作用完全相反的矛盾现象。这种现象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抗过敏药物导致过敏性休克就是药物矛盾效应的表现之一。本文对9例地塞米松致过敏性休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这种药物导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对策,以避免更为严生的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4.
利多卡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多卡因又名昔罗卡因,是一种具有局部麻醉和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常用药物。利多卡因在正常用量时一般无不良反应,部分患者用药后引起嗜睡、视力模糊等神经症状,严重者有惊厥出现,一般停药后即可消失,但致过敏性休克者极少见。现将笔者遇到的1例利多卡因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药物所致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下塘门诊2007年3月—2010年9月救治11例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过程。结果 11例均抢救成功,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出现过敏性休克后医护人员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正确及时地执行医嘱,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疏血通注射液因其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之功效而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中。临床上报道疏血通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仅为0.9‰[1]。其过敏反应轻者皮肤瘙痒、皮疹、急性荨麻疹,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但疏血通导致的过敏性休克合并过敏性肺水肿的报道却很少。我院于2014年9月收治1例在使用疏血通后出现过敏性休克合并过敏性肺水肿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蜂螫注毒治疗引发延滞过敏性休克2例报告唐承发蜂螫注毒疗法,近年来国内基层医疗单位应用较广,现将我院蜂疗科从1988年至今,共收治125例蜂疗住院患者中,出现2例延滞过敏性休克报告如下。例1:陈×,女,50岁,住院号88002。四肢关节疼痛10余年,双...  相似文献   

8.
葛红星  刘艳红  雷招宝 《中成药》2012,34(9):1836-1838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方法检索国内有关数据库,下载其中的病例报告再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红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1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1例。红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是:≤40岁的5例,41~68岁的11例;过敏性休克发生在用药30 min以内出现者13例,用药30min以后出现者3例。经积极的抗休克治疗,全部患者都恢复正常。结论红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虽不多见,但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的抢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第1代抗生素问世以来,抗生素在疾病的治疗、控制感染抢救生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抗生素发展到现在已经更新换代了很多种,随着越来越广泛的临床应用,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变态反应是抗生素常见的反应,其中以药疹、药物发热性反应多见,出现过敏性休克者虽少见,一旦发生情况比较严重,症状轻者经抢救得以存活,症状重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现介绍我院内科对1例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规律,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等数据库,对涉及病例的文献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复方甘草酸苷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17例,其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其中15例(88.2%)发生在首次给药后的20 min内,临床表现及解救方法与其他过敏性休克无明显差异。经积极的抗过敏性休克抢救,全部病例恢复正常,无死亡病例。医务人员对患者用药初期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够重视是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安全隐患。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并不罕见,医务人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一般发生规律和特点,从而预防或避免其重复发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1994—2012年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医学期刊,收集清开灵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病例85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过敏性休克发生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清开灵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85例病例中男40例(47.06%),女45例(52.94%),20~39岁年龄组患者发生率最高,占43.53%,其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给药30min内,均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器官损伤,并有10例死亡。结论:清开灵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相关因素很多,且后果严重,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其所致过敏性休克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监测,以减少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张桂荣 《北京中医》2008,(3):213-213
盐酸利多卡因做为免做皮试的局麻药,多年以来一直被广泛用于临床,不良反应极为少见。我院外科于2007年1月29日在使用盐酸利多卡因局麻时出现1例过敏性休克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山东中医学院附院(250011)王静,逯文巧关键词过敏性休克;穿琥宁注射液;副作用我们在应用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感染性发热时,发生过敏性休克1例。李某,女,28岁。因发热咽痛于1994年8月14日16时30分急诊,经检查确诊为...  相似文献   

14.
青霉素杀菌力强,毒性低,甚至大剂量长期应用也无明显的蓄积中毒作用,价格低廉,使它久居广泛使用的抗生素首位而不衰。但是,青霉素变态反应的发生率很高,过敏性休克占首位。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尤为重要,我院近5a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17例,无一例死亡,现选择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阿魏酸钠对血小板在大鼠过敏性休克中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魏酸钠能抑制抗原诱发的过敏性休克,经阿魏酸钠预处理后的致敏血小板或抗原攻击后的血小板上清液转输到非致敏动物体内不再发生过敏性休克效应,同时抗原攻击后的化学发光和形态学改变明显受抑,提示阿魏酸钠对血小板抗原特异性活化及由此导致的过敏性休克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接种疫苗常见不良反应为局部红肿、发热,部分人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寒乏力、周身不适等毒性自觉症状,个别人可出现恶心呕吐及皮疹,一般不需处理,3~5天可自行消失;严重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更是少见;而接种疫苗引起钙化上皮瘤实属罕见。笔者最近遇见一例因接种乙肝疫苗后所致钙化上皮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接种疫苗常见不良反应为局部红肿、发热,部分人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寒乏力、周身不适等毒性自觉症状,个别人可出现恶心呕吐及皮疹,一般不需处理,3~5天可自行消失;严重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更是少见:而接种疫苗引起钙化上皮瘤实属罕见。笔者最近遇见一例因接种乙肝疫苗后所致钙化匕皮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PPD试敏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PD(结核菌素蛋白衍化物)用于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卡介苗接种对象的选择及卡介苗接种后机体免疫反应的监测,一般无不良反应,有的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能自行消退和自愈,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更为少见,我科于2003年4月出现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使用头孢噻肟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的成功抢救体会。方法:对抢救中的关键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在使用药品时要严密观察病情并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时有效的抢救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结论:安全用药的同时,对护士进行严格要求,拥有高度的警觉意识与娴熟的抢救技术,才能保证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注射用盐酸氨溴索,商品名:痰之保克,属粘痰溶解药,适用于各种支气管炎、肺气肿、矽肺、支气管扩张等有白色粘痰咳出困难者。2岁以下小儿用法用量:每天2次,每次7.5mg。该患儿,男,11个半月,因"上呼吸道感染继发小儿反管炎",咳谈困难。给予常规剂量的注射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2min内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经抗过敏休克措施治愈。该产品不良反应较轻,少有严重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的资料报告。患儿无过敏史,亦无家庭过敏史,常规剂量下出现严重过敏性休克,实属罕见,提示临床应用该产品时要权衡利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