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幽门螺旋杆菌在开封市儿童中的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对相关人群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300例儿童进行血清HP抗体检测.同时对一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00例儿童HP感染检出率为33.0%,其中3~4岁组为21.7%,5~9岁组为32.7%,9~12岁组为38.5%。家庭成员HP感染组儿童感染率为41.8%,无HP感染组儿童感染率为18.0%;日常共同进餐组儿童HP感染检出率为42.5%,分餐进食组儿童HP感染率为19.0%。结论儿童HP感染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HP感染有家庭聚集现象,不良卫生习惯是HP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成都地区冠心病合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患者血清Hcy和MMP-9水平变化及危险因素,为冠心病患者预防HP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9—2021年成都地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空军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48例,采用C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根据是否HP感染分为对照组(n=197)和HP感染组(n=151)。收集患者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消化性溃疡史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HP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48例冠心病患者HP感染151例(43.39%),HP感染组血清Hcy和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HP感染组年龄≥60岁、高脂血症、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应用史、经常在外就餐、食辛辣食物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脂血症(OR=3.719)、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应用史(OR=3.254)、经常在外就餐(OR=2.721)是冠心病患者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成都地区冠心病患者HP感染率较高,血清Hcy...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儿童消化性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年龄在14~17岁有反复腹痛、呕吐、吐血、纳差等症状的患儿,通过胃镜检查,观察其消化道形态变化,并取胃粘膜进行病理检测和HP检测,并根据HP检查结果随机分为HP阳性组及HP阴性组。结果 HP阳性胃粘膜炎症反应程度明显严重,于HP阴性组(p<0.05);儿童上消化道疾病与HP关系密切。结论儿童上消化道疾病患儿胃粘膜炎症反应程度与HP感染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吴谋豪 《现代保健》2009,(16):57-58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RAP)与幽门螺杆菌(HP)及肠道蛔虫感染的关系。方法RAP患儿615例根据年龄分为3组。3-6岁组186例,7-11岁组289例,12-16岁组150例。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和血抗HP-IgG检测,两项均阳性者判断为HP感染,同时取大便涂片查找蛔虫卵,阳性者判断为肠道蛔虫感染。结果HP感染3-6岁组32例(17.20%),7-11岁组84例(30.11%),12-16岁66例(44%),3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肠道蛔虫感染,3-6岁组128例(68.82%),7-11岁组148例(53.05%),12-16岁组52例(34.67%),3组阳性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615例患儿中男312例,HP感染92例(29.49%),肠道蛔虫感染171例(54.81%);女303例,HP感染90例(29.70%),肠道蛔虫感染157例(51.82%),二者比较HP感染率及肠道蛔虫感染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P感染率随RAP患儿年龄增长而增长,肠道蛔虫感染率随RAP患儿年龄增长而降低,与性别无关。HP感染与肠道蛔虫感染可能是引起RAP的主要原因之一,年长儿以HP感染比例较多,而学龄前儿童以肠道蛔虫感染比例较多。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98年9月~1999年5月对长沙市400名儿童进行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400名儿童中HP阳性116名,阳性率29%.HP感染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男性198名,阳性率28%,女性202名,阳性率32%,差异无显著意义;3~5岁年龄组HP阳性率20%,5~10岁年龄组阳性率30%,10~14岁年龄组阳性率32%,有差异.HP感染与家庭经济状况的关系:经济状况处于上等120名,阳性率17%;中等156名,阳性率29%;下等124名,阳性率40%,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HP感染与家族史的关系:210名家庭中有胃炎或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HP抗体阳性率36%,190名家庭中无胃炎或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血清HP抗体阳性率21%,两者比较P值<0.01,具有统计学意义;116名HP阳性者中57名有胃炎病史或经常有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HP感染与某些生活习惯的关系:喜食零食组HP感染率34%高于不喜食零食组HP感染率23%.被调查对象均为居住在本城市的儿童家庭,饮用的均为自来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宁夏灵武地区中老年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PG)的分布情况,研究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随机从灵武地区2017年-2018年45岁以上中老年健康体检人群中抽取1 31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体检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空腹采集静脉血进行"胃功能四项"检测,分析胃蛋白酶原在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居住地、不同年龄组人群中的差异以及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血清PGⅠ、PGⅡ、PGR以及HP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不同民族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GⅠ水平城镇比乡村显著升高,而PGⅡ水平城镇比乡村显著降低;血清PGⅠ、PGⅡ水平HP阳性组比HP阴性组明显升高,PGR指标HP阳性组比HP阴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武地区中老年人群的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与居住地等因素有关,且与HP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密切相关。我们调查平顶山市1032例老年人HP感染情况及464例老年上消化道疾病患者HP感染情况,并对老年人HP感染的流行病学进行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分两组,第一组1032名60~80岁老年人,其中男631例,女401例,平均年龄68岁,于1994年底开始按市内行政区、郊区进行登记、编号组成。从1995年4月至8月由四个医院对本组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8.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螺杆菌治疗前后IL-6、IL-8浓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为临床上常见疾患 ,且大多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有幽门螺杆菌 (HP)感染 ,本文旨在检侧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血IL 6、IL 8浓度 ,从而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病过程中的炎症情况及HP对炎症的促进作用。材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随机抽取 2 0名 1999~ 2 0 0 1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或住院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HP感染患者 ,为A组 ,年龄 2 0~ 5 8岁 ,平均 38 6± 4 2岁 ,其中男 16例 ,女 4例。抽取 18名 1999~ 2 0 0 1年门诊或住院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但无HP感染者为B组 ,年龄 2 3~ 6 0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某高校教师群体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为预防控制HP相关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参加健康体检的某高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超基准值(DOB)≥50为阳性,≥200为强阳性。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消化道疾病者的HP感染情况。结果共检测高校教师4 917名。其中男性2 543名,占51.7%;年龄30~79岁,平均(51.3±12.5)岁;现患消化道疾病者2 149名。共检测出HP感染3 254例,感染率为66.2%,其中强阳性1 436例,强阳性率为29.2%。男性感染率、强阳性率分别为76.8%和40.7%,均分别高于女性的55.1%和1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不同年龄组间的感染率和强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其中,30~45岁、46~65岁组的感染率分别为72.3%和72.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66~79岁组的49.7%(P值均0.01);30~45岁、66~79岁组的强阳性率分别为25.9%和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均低于46~65组的36.2%(P值均0.01)。临床诊断消化道疾病者的感染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83.4%和59.4%,均高于无临床诊断消化道疾病者的44.6%和5.8%(P值均0.01)。结论生活方式与机体的防御机制对HP感染至关重要,应加强对HP感染知识的宣传和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从而更好地预防HP感染。  相似文献   

10.
人体胃幽门螺旋菌感染是消化溃疡病和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幽门螺旋菌 (HP)感染通常发生于儿童期并且持续终生 ,流行曲线随年龄而上升 ,而且儿童期上升速率高于成年人。Redlinger等对来自墨西哥、美州贫困社区的 365名年龄为 4~ 7岁儿童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 HP发病率于 4岁年龄组为 36% ,而于 7岁年龄组时则降为 1 4 % ,并且提出血清阳性率下降可解释 HP感染自发清除或消失。对大样本流行病学文献总结发现 ,HP感染率在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对特定人群而言 ,HP感染在社会经济状况比较低下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对整个人群而言 ,HP感染…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幽门螺杆菌(HP)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我们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及无肝病史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两组病人HP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肝硬化门脉高压组4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男34例,女14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51.4±12.8岁,均经临床表现、肝功检查、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B超检出扩张的门静脉而确诊。对照组为无肝病史的功能性消化不良41例,男29例,女12例,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48.5±12.1岁。以上两组患者胃镜检查前一个月内无口服抗生素、铋剂及质子泵抑制剂等治疗,两组年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不同年龄的儿童胃肠炎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方法;将患者胃肠炎的14岁以下儿童按年龄分成6组,并设立相应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抗体,计算每组的阳性率,结果:患病组HP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随年龄增长,HP感染引起胃肠炎的比例逐渐增高,HP感染与儿童胃肠炎患病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高危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医院为基础 ,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危险因素。1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 1997~ 1998年因上腹部、脐周疼痛或不适在本院就诊的患儿 2 42例 ,占同期该类患儿98% ;男 143例 ,女 99例 ;年龄 10个月~ 14岁 ,平均年龄 7 3岁。问卷调查内容包括 :个人资料、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卫生经历与习惯、动物接触史、经济和卫生情况及家庭成员胃病史。取血 1 5ml,用ELISA法检测血清HpIgG抗体 (药盒购自福建三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按血清Hp抗体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 (12 4例 )和阴性组 (118例 ) ,两组在年龄、性别、居住…  相似文献   

14.
再发性腹痛 (RA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由于其症状的反复性、长期性 ,又无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常对儿童及家长带来身心上的负担 ,近年来对RAP儿童通过胃镜及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 (HP IgG)测定等方法 ,国内外研究表明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是RAP的常见病因之一。我们对 1998~ 2 0 0 1年在我院儿科就医的RAP73例 ,进行了1 4C—尿素呼气试验 ,以测定HP的感染情况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73例中男性 36例 ,女性 37例。年龄 3~ 7岁 4 1例 ,8~ 14岁 32例。病程 3个月~ 3年。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RAP…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其对血脂、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从华东疗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健康体检数据中,随机筛选出1653例20岁至60岁已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 urea breath test,13C-UBT)的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51例(占51.5%),女性802例(48.5%),采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血脂、血尿酸、血压、空腹血糖等数据,统计分析HP阳性及HP阴性组两组间临床数据的差异,并将各指标与HP感染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体检人群总体Hp感染率为41.4%,各年龄段Hp感染率不同,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p阳性及阴性组间年龄、性别、BMI、TC、TG、HDL-C、血压等略有差异,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p阳性组血尿酸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27)。Hp感染程度与UA、BMI、HDL-C、TG有明显相关性。结论:Hp感染无性别及年龄差异。Hp感染程度与UA、BMI、TG、HDL-C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218例患者进行了血清r-L谷氨酰转肽酶和胆碱酯酶的测定,其结果以及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正常对照组40例:选自门诊病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19~68岁,健康检查未发现心、肝、肾脏及内分泌疾病.观察组178例:选自住院病例,急性肝炎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20~61岁;慢性迁延性肝炎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19~60岁;慢性活动性肝炎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15~64岁;肝硬化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37~76岁;肝癌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6~70岁;急性肾炎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33~60岁;慢性肾炎18例,男9例,女9例,年龄31~60岁;肾病综合征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32~67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胜利油田地区中青年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现状。[方法]健康查体的中青年人群434例,其中男性370例,女性64例,进行13C呼气试验评价HP感染状况。[结果]人群总HP感染率47.7%,男性稍高于女性(48.1%vs 45.3%)。随着年龄增加,HP感染率逐渐增加,50~55岁组感染率最高,达59.7%,HP感染程度分层以中度感染所占比例较大,达35.3%。[结论胜利油田地区中青年人群HP感染率水平较高。有必要进一步进行大样本HP相关疾病及危险因素的调查和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电力系统职工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感染(HP)感染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上海地区电力系统职工体检者29 98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BUT)检查所有受试者HP感染情况,并采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抽烟史、饮酒史、服药史、文化水平、高盐高脂食物食用情况、有无呕吐、是否知晓HP感染治疗等资料,分析这些因素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 29 986例受试者经~(13)C-BUT检查,其中阳性者17 580例,阳性率为58.63%;男性与女性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层次(25~40岁、41~55岁、56~70岁)人群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用或未食用高盐高脂食物者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或无HP家族感染史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与未吸烟人群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晓HP感染需治疗者与不知晓者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体重指数、文化程度、饮酒史、服药史等与HP感染率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HP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显示,男性、不知晓HP感染需治疗、吸烟及有HP家族感染史是HP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地区电力系统职工体检者HP感染率较高,男性、不知晓HP感染需接受治疗、吸烟及HP家族感染史是本地区HP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的常见慢性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 311名泉州某高校在职教职工进行常规健康检查,对检出率较高的慢性病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常见慢性病检出率较高的为胃肠道幽门螺杆菌(HP)感染、脂肪肝、高脂血症、肾结石、结石性胆囊炎、高尿酸及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47.98%、32.34%、12.89%、10.76%、9.76%、6.03%和3.97%。除HP感染外,其它项目男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HP感染及高尿酸外,其它项目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泉州某高校教职工检出率居前7位的慢性疾病,除HP感染外其它项目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除HP感染及高尿酸外,其它项目检出率存在年龄差异,其中40~49年龄组、50~60年龄组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血清铁蛋白水平是反映机体、铁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但有人报道:在急性感染时,机体铁代谢过程紊乱.致使血清铁蛋白(SF)升高。本文观察了部分感染性疾病患儿和部分正常儿童血清SF水平,旨在探讨急性感染时SF测定对评价铁营养状况的价值。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疾病组:共126例,男82例,女44例:年龄:4月~3岁57例,~5岁23例,~12岁46例.均为1993年8月~12月本科住院患儿。病种分布见表1.对照组:共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5月~3岁18例,~7岁28例,均为幼托机构健康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