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良性枕叶癫痫(BECOP)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EEG)特点,以期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癫痫中心收治的47例BE—COP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早发性儿童良性枕叶癫痫(EBOS)组和晚发性儿童良性枕叶癫痫(LOS)组,对比研究两组的起病年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发作时间分布、临床特征、EEG改变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结果:EBOS组平均起病年龄为(5.2±2.8)岁,以自主神经症状发作为主,发作频率低而持续时间长,有夜间发作倾向;LOS组平均起病年龄为(10.3±3.2)岁,发作频率高而持续时间短,视觉症状常见,可出现视幻觉,易继发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以白天发作为主。两组患儿头眼偏转发作、跌倒发作及发作后头痛、呕吐症状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发作间期EEG大部分显示枕区为主的棘、尖慢波,但EBOS组较局限且波形典型,LSO组易于泛化。发作期显示枕区或额区为主或全脑节律性棘慢波活动。EBOS对抗癫痫药物反应好,单药治疗23例(92%)可完全控制发作;LOS对抗癫痫药物治疗反应稍差,14例(63.6%)可控制发作,5例好转,3例无效。结论:EBOS和LOS在起病年龄、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发作时间分布、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视觉症状、EEG放电特点、抗癫痫药物治疗反应等方面均有差别,综合分析可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程脑电图(EEG)和CT在癫痫诊断、鉴别诊断和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长程EEG监测,包括动态脑电图(AEEG)、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和CT对320例癫痫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长程EEG正常123例(38.4%),异常197例(61.6%),并监测到临床发作48例(15%),占异常EEG的24.4%。异常EEG中见痢样波114例(占异常者的57.9%),非特异性异常83例(42.1%)。AEEG和VEEG的异常率及观察到的临床发作的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X^2=1.32,P〉0.05及X^2=0.93,P〉0.05)。CT正常229例(71.6%),异常91例(28.4%)。CT与长程EEG两种方法的异常率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X^2=10.88,P〈0.001)。结论:长程EEG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癫痫EEG的阳性率。特别是对不典型临床发作表现和无先兆指征的可疑性癫痫患者进行诊断和分类尤为有用。CT的广泛应用使引起癫痫原因的脑部疾病的检出率大为提高,已成为癫痫病因研究的重要手段。CT与长程EEG监测二者结合在癫痫病因的诊断及定位诊断中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对指导癫痫的治疗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3.
脑梗死后晚发性癫痫发作期脑电图(EEG)不易完整记录到,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难治性癫痫患儿生酮饮食(ketogenicdiet,KD)治疗前后脑电图(EEG)的变化。方法:观察KD临床疗效、起效时间,观察KD前及3个月后EEG背景及癫痫波的变化,评估EEG的变化与KD临床疗效、KD起效时间的关系。结果:KD能改善难治性癫痫患儿的EEG;部分对KD无效的患儿EEG也能改善;KD临床疗效和EEG的改善呈相关性。结论:KD能改善难治性癫痫患儿的EEG。  相似文献   

5.
精神运动型癫痫患者的脑电图(EEG)国内常有报道,而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报道则较少见,本文将2001年1月至2003年8月在我院确诊为精神运动型癫痫的56例患者作了EEG与AEEG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各种发作类型癫痫及其与脑电图(EEG)表现的关系。方法:对352例确诊癫痫患者行规范的病史询问及长程EEG监测(描记时间10~15h),并按照1981年ILAE分类和名词委员会推荐的癫痫发作的分类方案进行发作症状的分类,按照1989年II,AE推荐的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作出诊断,分析其发作类型和EEG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352例中,EEG异常246例,异常率为69.9%,24例(6.8%)记录到临床发作。EEG异常率与发作频率相关,每月发作大于4次者较每月发作少于4次者EEG异常率显著升高(P=0.014)。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的患者异常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929),但前者更多表现为EEG局限性异常(P=0.014)。结论:规范的长程EEG检查异常率较高,EEG异常率与发作频率相关,不同癫痫发作类型患者的EEG表现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女性癫痫患者月经周期与临床发作及脑电图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20名女性癫痫患者的临床发作及脑电图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发作与月经周期无关系者75例,占62.5%,有关者45例,占37.5%,其中月经期癫痫31例占有关者的68.9%69%。在与月经周期有关的癫痫患者中,以先天性发育障碍、神经系统异常以及一周2次以上发作者为多见,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背景异常及局灶性慢波以相关组居多,差异非常显著(P<0.01);在临床上表现为抗癫痫药物的疗效明显下降。结论:月经周期与女性癫痫具有一定的关系,这对进一步研究女性癫痫的诱因及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α-细辛醚(α-Asarone)对侧脑室注射红藻氨酸(Kainicacid,KA)癫痫大鼠脑电图(EEG)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10)和癫痫模型组(n=40)。模型组再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单纯癫痫模型组(即KA组),α-细辛醚低浓度(6mg/kg)组,中浓度(12mg/kg)组和高浓度(24mg/kg)组。α-细辛醚组在术前30rain经腹腔注射给药,术后立即应用数字化EEG仪进行连续描记30min。观察各组大鼠EEG痫性丛状放电波发生频率、波幅变化和每一丛状放电波中峰电位数目(numberofspikesineachburst,NSEB)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EEG未描记到痢性丛状放电波,KA组大鼠EEG可观察到明显的痢性丛状波发放,其发放频率、波幅变化和NSEB值均较α-细辛醚中、高浓度组高(P〈O.05);低浓度旷细辛醚组癫痫大鼠丛状波发放频率与K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但其波幅和NSEB值变化不明显(P〉0.05)。在各α-细辛醚浓度组间,低浓度组在丛状波发放频率、波幅和NSEB方面与中、高浓度组相比存在差异(P〈o.05);中、高浓度组间差异不明显(P〉O.05)。结论:α-细辛醚可减少KA癫痫大鼠脑电图的痼样放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儿高热惊厥(FC)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EEG)演变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10例小儿FC患儿的临床资料,企从EEG演变特征上预判病情可能的发展方向,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依据.结果:EEG异常率:110例中EFG正常75例(68.2%),异常35例(31.8%).异常表现:早期以全导成簇暴发高波幅慢波活动为主,中期可出现散在性、局限性慢波表现,后期可出现尖波、尖慢波活动.本组中单纯全导成簇暴发高波幅慢波异常18例(51.4%);成簇暴发的高波幅慢波、伴有散在性、局限性慢波异常10例(28.6%);呈尖波、尖慢波发放7例.结论:FC患儿临床及EEG演变有一定规律,可据此在临床上积极干预,促使病情转归向好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额叶癫痫属于部分性癫痫,发生率仅次于颞叶癫痫,占部分性癫痫的20%~30%。儿童期额叶癫痫比颞叶癫痫更常见[1]。由于额叶癫痫临床发作表现复杂多样且不典型,易被漏诊或误诊。近年来随着视频脑电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额叶癫痫的临床诊断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44例经V-EEG监测到癫痫样放电、临床确诊为额叶癫痫的头皮EEG资料,以提高对额叶癫痫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几种由皮层病灶起源的失神样癫痫的发作分类,并就其临床与脑电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为临床诊断失神样癫痫发作提供有价值的材料.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所近1年多来进行术前V-EEG监测到皮层病灶起源的24例具有明显失神样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EEG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4例中17例患者经头皮与颅内电极[皮层和(或)深部电极]描记EEG并进行了手术.失神发作时以额叶皮层起源放电者5例,颞叶7例,顶-枕叶5例 其余7例中4例属Lennox-Gastaut综合征,另3例因皮层多发病灶未进行手术.不同脑皮层部位起源的放电均可引起失神样发作,但其临床与脑电有各自的特点.脑电图出现3 Hz棘慢综合波时并非全是典型的失神样发作.结论: 失神样癫痫发作可分为全面性与部分性两大类,诊断失神样癫痫发作时应将EEG与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儿童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临床、脑电图(EEG)、神经心理障碍的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方法:对36例ESES患儿进行V—EEG监测,随访观察临床、EEG、神经心理障碍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36例中27例(75oA)经治疗临床发作完全控制或明显减少,EEG上ES—ES消失。22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中的17例(77%)在临床发作改善和抑制痫样放电方面都有良好的疗效。32例神经心理障碍患儿26例(81%)经治疗后有明显改善。结论:ESES是一种特殊的EEG现象,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期持续放电是神经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抗癫痫治疗除控制其临床癫痫发作外,还必须及早消除EEG痫样放电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识别脑电图(EEG)的网络输出峰值分布曲线的分析,建立了一套利用ANN自动检测癫痫样放电(Epileptiform Discharges,ED)的算法,即由计算机自动挑选ED模式,提取特征参数对网络进行训练,计算阈值,然后用训练好的网络和阈值对EEG进行识别。通过对典型的三种类型的癫痫患者的ED进行全自动识别,其平均识别率为90.9%,平均假阳性率为15.7%。  相似文献   

14.
目的:首次报告1例由脑表面慢性炎性改变致癫痫的病例,当癫痫发作前的脑异常放电时诱发了心搏骤停,解除局部脑表面的压迫后,心搏骤停消失。方法:27岁的男性患者,准备手术行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在160h的监测中共发生5次继发强直阵挛发作,在临床症状产生前的2~19s(均数8s)时出现了暴发性脑异常放电,在脑的异常放电2~3S时,出现心搏停跳,持续时间为12~22s(均数16s)。结果:心搏在临床症状产生后自动复苏。置颅内电极时见蛛网膜肥厚、粘连,局部脑表面有粘液且伴循环不良与压力增高。松解蛛网膜与清除粘液,置颅内电极后再行VEEG监测150h,共捕捉到了3次发作,然而在整个脑异常放电与癫痫发作过程中,均再未记录到心搏停跳现象。术后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为脑膜炎性改变。结论:该患者的心搏停跳并非由于癫痫发作所致,而是由于脑膜炎致局限性脑表面高压和血循环不良,导致了脑细胞的功能紊乱,脑异常放电致反射性心跳停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高压氧(HBO)治疗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外伤所致颅脑损伤患者88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脱水降颅压、抗感染、支持营养等治疗;HBO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待生命体征平稳且无禁忌症后于当日或术后7d开始早期行HBO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EG的变化情况。结果:HBO治疗组EEG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临床症状的改善也与之相符。结论:EEG检查对HBO治疗颅脑损伤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及评估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抗N-甲基-M-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认识。方法:对3例经血清(其中1例并作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的患者,对病史、认知功能、脑脊液、头颅影像学、EEG、妇科B超、治疗方案等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并随访3~6个月。结果:3例患者均为女性,起病年龄13岁(2例)和25岁,以精神异常和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病程中表现出意识障碍、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和认知障碍。脑脊液、头颅MRI和EEG表现为非特异改变,未发现伴发肿瘤。病程3~6个月。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临床表现易与病毒性脑炎混淆,对于不明原因的脑炎,尤其病程较长者,应尽早进行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7.
颞叶癫痫的临床特点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颞叶癫痫患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定位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92例颞叶癫痫患的脑电图。结果:左颞有癫痫样波42例,右颞有癫痫样波29例,双颞有癫痫样波21例,临床表现与癫痫样波发放部位有关,癫痫波的传导主要有容积传导和神经传导方式。结论:结合患临床表现与脑电图癫痫样波起始部位分析有助于致痫灶的定位。  相似文献   

18.
癫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疾病本身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如不及时治疗控制,加之再经历生活、工作学习、社交等等问题负面事件,会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且随着病情的发展,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及早良好的控制癫癎发作对患者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癫癎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确诊需依靠临床发作和脑电图(EEG)上的(癎)样放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癫痫发作症状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脑电图(EEG)改变及抗痫药物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癫痫发作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视频脑电图(V—EEG)改变及抗痫药物的治疗。结果:42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癫痫发作症状,以部分性发作为主要发作形式,以颞叶癫痫症状多见,脑部磁共振(MRI)主要表现为局灶性炎性水肿、或合并出血等破坏性病灶,V-EEG以慢波改变及局灶性痫样放电为主。结论: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V-EEG改变对病毒性脑炎患者癫痫发作症状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均具有重要作用,临床需个体化选择抗痫药进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三相波的脑电图(EEG)与其患者临床预后的可能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EEG出现三相波的13例患者的EEG特点,病因以及预后情况.结果:出现三相波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三相波分布以额区最多;病因上以各种因素导致的代谢性脑病最常见;患者病情的进展或好转,EEG可出现相应改变并且与基础疾病可恢复程度有关.结论:三相波预示患者脑部严重的病变.其病因较多,而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导致三相波的基础疾病的可治愈程度,而不是三相波自身波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