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相关研究为中医药应用干预易损斑块的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就与易损斑块相关的中医病机、治则、方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从易损斑块到易损患者"的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损,继而形成血栓,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一直以来,斑块的不稳定性在ACS的认识中占主导地位。但相当部分ACS患者在发病前并无先兆。因此,提出了“从易损斑块到易损患者”的新概念,强调从整体观念上来评估患者。本文将就易损斑块、易损血液、易损心肌作一综述,以阐述评估易损患者的整体理念。1易损斑块1.1易损斑块的命名、定义及标准1.1.1易损斑块的命名国内外文献中,易损斑块、高危斑块、危险斑块、不稳定斑块、软斑块、非钙化斑块、AHAⅥ型斑块等名词均不约而同被作为易于形成血栓的粥样病…  相似文献   

3.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8,14(3):173-173
易损斑块指易于形成血栓或可能迅速进展为罪犯病变的斑块。“高危斑块”、“危险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可以接受但不推荐使用。建议不再采用“软斑块”、“无钙化斑块”和美国心脏病协会“Ⅳ型斑块”。  相似文献   

4.
自1844年学者们首次对动脉粥样硬化破裂斑块的组织学进行描述以来,一些领先的研究者和临床医师进行了大量研究,使当今不稳定的斑块导致斑块破裂的观点得到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5.
全世界每年死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与心脏猝死者多达1900万,其中70%死于不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破裂、继发血栓形成与心肌梗死。斑块稳定性是影响ACS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既往将不稳定性斑块称为高危或软斑块,现将之称为易损斑块,强调它能形成血栓并发症,并导致病情急剧发展的趋势与严重后果。易损斑块与稳定性斑块相比有许多特有的组织形态学特征,这些特征在斑块破裂前就已存在,这些特征包括:①相对大的体积;②薄的纤维帽(平滑肌和  相似文献   

6.
易损斑块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减少易损斑块的破裂对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易损斑块的研究成为心血管领域的热点,但由于动物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的差异,以及斑块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不同,目前动物模型所形成的斑块与人类易损斑块还有很大差异。因此,建立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似的动物模型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易损斑块和(或)其结局斑块破裂继发腔内血栓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病生理基础,深入理解易损斑块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其机制是精准风险评估和治疗指导的前提.本文从病理组织学出发,综述了近年来易损斑块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易损斑块破裂导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易损斑块形成机制和干预措施的研究一直备受瞩目。建立与人体斑块相似的进展性斑块是对易损斑块进行研究的基础及热点。目前,研究者已在多种动物体内建立了多种易损斑块模型。本文对目前建立的易损斑块动物模型进行综述与评价,为完善易损斑块模型的建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如何尽早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一直是临床心脑血管病预防的重点和难点.早发现、早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对目前易损斑块的检测方法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局部突出表现为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最主要病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后果十分严重,常危及生命,而易损斑块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要罪犯病变。因此,对易损斑块的早期识别以及积极干预,对于预防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治疗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或腐蚀继发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病理基础.根据不稳定斑块的形成机制,血清标志物可分为两大类.酶解作用标志物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引起纤维帽变薄,促进不稳定斑块形成;促炎性细胞因子标志物则通过扩大炎性级联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该文主要介绍两类标志物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心络是一种根据中医理论研制而成的中药制剂,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易损斑块是指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不稳定斑块,可引起血管狭窄或因粥样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目前大量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通心络在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易损斑块方面作用显著。本文对通心络稳定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临床研究证实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的各阶段均有重要作用,包括从脂纹形成到最终易损斑块的破裂。炎症标记物可以反映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各个阶段相关联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不同侧面,还可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严重性有关。该综述总结了有关炎症标记物的文献,为使用炎症标记物检测易损斑块的可行性提供了一些证据。这些证据可能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管理更加完善,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4.
心血管疾病居我国居民死亡原因首位,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易损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发展迅速、具有血栓形成倾向的不稳定性高危斑块,快速进展的斑块可引起恶性临床事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脑卒中的主要病理机制。现有的As干预策略可以减少30%~45%的急性心肌梗死及脑卒中,但残存风险依然较大。因此深入探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快速进展机制及影响因素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早期、有效地识别易损斑块是目前研究热点,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而斑块组份及分布与斑块易损性及其破裂后导致的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从易损斑块的组份特征入手,对其影像学检测手段的进展进行简单归纳.  相似文献   

16.
粥样斑块破裂被视为ACS发生中最重要的始动环节,粥样斑块破裂取决于斑块的易损性。易损斑块的早期识别诊断和正确治疗,对于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死亡率的意义尤为重大。本文对易损斑块的诊断和全面治疗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其快速进展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早期AS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而晚期AS斑块容易出现跳跃式阶段性生长,即从轻度损伤迅速发展为重度损伤到极高危状态,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全面了解AS易损斑块的特征、快速进展机制及相关调控因素,早期识别并干预AS的发生、发展,有利于合理评估AS相关风险因素,早期阻断AS向晚期进展,进行精准医疗。  相似文献   

18.
内皮祖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心脏缺血性猝死的重要病理基础.研究证实易损斑块表面大面积内皮细胞受损和血栓形成,内皮受损后可引起炎症因子瀑布样反应、单核细胞浸润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进而促发动脉粥样硬化易损班块形成,故修复受损血管内皮、促使血管重新内皮化已经成为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课题.近年研究认为,...  相似文献   

19.
易损斑块及易损患者的新定义及危险分层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心血管疾病是发达国家致死的主因 ,同时正在快速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头号杀手。据估计 ,每年美国 10 0多万人 ,世界上其他地区 190 0多万人经历突发性心脏事件 ,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心脏性猝死。这些患者中大多数没有先兆 ,有必要对这些突发性心脏事件进行诊断和治疗。为此 ,以EugeneBrauwald为客座编辑、数十位专家于 2 0 0 3年 10月在美国Circulation杂志著文 ,提出预防心肌梗死及突发性心脏事件的新方向。现将该文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以期引起我国学者的高度重视。一、突发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脏事件的基础病因急性心脏事件的…  相似文献   

20.
易损斑块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冠脉猝死的冠脉斑块。理想的检测易损斑块的手段除能显示狭窄程度,血管直径,管壁厚度,斑块大小外,还应用该能显示斑块成分,细微结构及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