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 - 18(IL - 18)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 ,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能力 ,主要功能是调节Th1型细胞反应。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乙肝 )感染中 ,能增强机体免疫而引起肝细胞损伤 ,也可介导抗乙型肝炎病毒 (HBV)作用 ,抑制肝细胞膜上HBV基因表达 ,从而引起或不引起感染肝细胞的破坏 ,而达到清除细胞内病毒的目的 ,使肝细胞恢复。本文就近年来有关IL - 18在慢乙肝中的免疫作用研究进展作一概述。1 IL - 18的生物学功能和效应机制1 1 诱导产生IFN -γ和激活NK细胞 :IL - 18诱导Th1型细胞产生IFN -γ ,与IL…  相似文献   

2.
余跃  张勇 《肝脏》2000,5(4):254-254
近来发现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和γ干扰素 (IFN γ)在肝炎和肝硬化的发生机制中有重要作用。为此 ,我们检测了 34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IL 10、IFN γ的水平 ,旨在探讨两者在肝炎肝硬化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34例患者均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诊断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 ,剔除上消化道大出血、肾功能不全及有临床感染征象和近期内使用免疫制剂治疗者。其中男 2 1例、女 13例 ,年龄 2 6~ 71岁 ,所有患者均为HBsAg阳性 ,2 0例患者为HBVDNA阳性。根…  相似文献   

3.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抗原限制性的辅助性(Th)细胞根据其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不同,可分为Th1和Th2。Th1以分泌干扰素γ(IFNγ)为主并介导细胞免疫,而Th2以分泌白细胞介素4(IL4)等为主并介导体液免疫。检测IFNγ和IL4水平可大体了解Th1/Th2功能。白细胞介素12(IL12)主要由抗原提呈细胞中的树突状细胞(DC)产生,它能增强Th1分泌IFNγ的功能,因而具有抗病毒作用[1,2]。为研究这三种细胞因子在病毒性肝炎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我们检测不同临床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12、IFNγ、IL4水平,并对…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在快速降低HBVDNA量的同时是否会引起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某些免疫指标的改变 ,动态观察 2 6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CHB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培养上清液中IFN γ和IL 10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选取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CHB患者 2 6例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 1、3、6、9个月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 ,在rHBcAg刺激下培养 72小时 ,收集上清液并用ELISA法检测IFN γ和IL 10含量 ,同时选取 12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 ,未经治疗的CHB患者IL 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I…  相似文献   

5.
阐明Th1/Th2类细胞因子与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活动的相关性以及这些细胞因子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活动调节剂的作用。采用RT PCR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内白细胞介素 2 (IL 2 )、IL 4及γ干扰素 (IFN γ)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 ,在静息期无明显的IL 4及IFN γmRNA的表达 ;在活动期IL 2、IFN γ的表达率 ( 10 0 % )明显高于恢复期 ( 50 % ) (P <0 .0 5)。相反 ,在恢复期IL 4mRNA的表达率 ( 87% )明显高于活动期 ( 13% ) (P <0 .0 5)。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 ,在mRN…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活动期及缓解期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白细胞介素 (IL) 18诱生的研究 ,以探讨IL 18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科住院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33例 ,并对其中 30例进行动态观察。我科门诊HBsAg阳性无症状携带者 15例。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 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并排除合并其他型病毒性肝炎。 33例慢性肝炎患者均有肝组织病理诊断 ,肝组织炎症程度分为 4级 ,标准同上。以 10例健康献血员为正常对照。2 .标…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D+4T细胞亚群异常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CD 4的T细胞亚群Th1、Th2之间的平衡在类风湿关节炎 (RA)发病中的意义 ,我们分别以干扰素 (IFN) γ、白细胞介素 (IL) 4作为Th1、Th2亚群的代表性指标 ,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测定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及滑膜组织中IL 4、IFN γmRNA水平 ,并探讨IL 4、IFN γ表达与疾病活动的关系。一、材料和方法1.观察对象 :(1)PBMC观察组 :RA16例 ,来自 1997~1998年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RA患者 ,诊断符合ARA1987年修订标准。正常外周血标本 15例 ,来自该院…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IL-6、TNF-α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肝炎和肝硬化(LC)患者中的作用。检测了15例正常人,1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AH),37例慢性肝炎(CH),20例LC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IL-6、TNF-α水平。结果以CH患者IL-6、TNF-α水平最高(血清及PBMC的IL-6水平分别为72.1±32.94U/ml,140.7±33.5U/ml;血清及PBMC的TNF-α水平为3.97±1.38ng/ml,6.35±1.41ng/ml)。恢复期或稳定期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期或活动期(P<0.01)。CH患者肝组织学活动指数(HAI)分数与PBMCIL-6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γ分别为0.89,0.68;P<0.05)。提示IL-6和TNF-α是肝脏损害重要的炎症介质,介导肝细胞损害。  相似文献   

9.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FN-γ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文明  曹文贵 《肝脏》2002,7(4):287-288
近年来细胞因子在病毒性肝炎的免疫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对 1996年 4月至 1998年 6月本院 1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6(IL 6)、γ干扰素 (IFN γ)进行了测定 ,并与临床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慢性丙型肝炎 (C  相似文献   

10.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三种细胞因子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逆转录 (RT) PCR加ELISA法对晚期血吸虫病(晚血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内的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 (IL) 4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的mRNA水平进行检测 ,探讨它们与肝纤维化程度、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一、对象与方法本组晚血患者 2 35例 ,男 112例 ,女 12 3例 ,平均年龄(6 0 5± 7 8)岁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编写的第 3版《血吸虫病防治手册》晚血标准诊断。病人由嘉兴市血吸虫病防治医院提供 ,并经我所做HBVDNA、HCVRNA及HBeAg、抗 HCV等多项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CSH)病人外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干扰素-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常规分离PBMC,在PMA、Ionomycin、Monensin的刺激下,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对17例CSH患者及19例正常健康者CD4+T细胞内IFN-γ和IL-4的表达进行分析,并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 CD4+Th1、 Th2细胞在CSH组分别为7.2%—26.3%(平均15%)和0、l%—10.9%(平均2.0%),正常对照组则分别为2.2%—11.9%(平均5.9%)和0.4%—3.9%(平均2.2%);CD4+Th1细胞百分数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SH组中13例HBV DNA阳性,其HBV DNA的含量与IFN-γ表达细胞百分数呈负相关。结论 Th1细胞与肝脏的炎症活动明显相关,IFN-γ的表达对HBV复制可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陈士俊 《山东医药》1999,39(24):38-39
干扰素α(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目的是持久清除血液中的病毒复制标志物。但是IFNα治疗后的HBsAg转阴率低,而HBsAg的清除表示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状态的结束。因此,当前抗病毒治疗的终点只能抑制HBV复制而缓解炎症活动,对病毒复制模板无作用,停药后可再度复制,对整合病毒无作用,较难清除HBsAg。1 干扰素抗病毒的机理IFNα的抗病毒作用包括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两个方面。其一,IFNα抗病毒活性,IFNα与效应细胞膜上IFNα受体结合,通过IFNα受体将信号转导至细胞内,激…  相似文献   

13.
白细胞介素18与炎症性肝病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白细胞介素 18(IL - 18)是由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起初发现它可诱导辅助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 (NK)产生γ -干扰素 (IFN -γ) ,故一度被称为IFN -γ诱生因子 (IGIF)。近来诸多研究证实 :IL - 18除能强烈地诱导免疫细胞释放IFN -γ、TNF -α等细胞因子外 ,它亦具有增强FasL表达、增强NK细胞毒作用等多种生物学效能 ,在免疫调节、抗感染及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关于IL - 18在炎症性肝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IL - 18的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L2相关指标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HCC)患者IL2,sIL2R,IL6,T细胞亚群的变化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ABSELISA法和红细胞花环实验对94例各型病毒性肝炎和10例HCC进行了IL2,IL6,sIL2R和T细胞亚群的测定,并与66例健康献血员进行了对照.结果急性肝炎(AH)IL2水平增高,恢复期下降;而慢性肝炎(中重)、肝炎肝硬变(LC)、HCC患者血清IL2水平明显低于慢性肝炎(轻)(F=2026,P<001)和正常对照(NC)组.在乙型肝炎、HBVDNA阳性组的IL2水平显著低于HBVDNA阴性组.在CH,LC,HCC组,IL2与CD+4/CD+8比值正相关,在各型肝炎和HCCIL2与sIL2R,IL6无相关关系.HCC组的IL6水平高出正常10倍以上,较各型肝炎组也明显升高(F=3007,P<001).结论在病毒性肝炎和HCC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和低下,淋巴因子网络失衡,这与肝炎和HCC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也为临床IL2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IL6的极显著增高有助于HCC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观察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LAF)中干扰素γ(IFN γ)和白细胞介素 4(IL 4)水平来反映气道炎症的变化 ,并与地塞米松的疗效比较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Th1/Th2反应的调节作用机制。对象与方法 试剂 :小鼠IFN 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IL 4ELISA试剂盒 (深圳晶美公司 )、卵白蛋白干粉剂 (OVA ,上海华美公司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湖南九芝堂公司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氢氧化铝凝胶。选 8~ 10周龄、体重 18~ 2 2g的雄性BABL/c小鼠 32只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 (A组 )、哮喘组 (…  相似文献   

16.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生机理目前尚不明确。我们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了62例CHF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的变化,旨在探讨其在CH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IL—6,TNF—α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为研究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在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中的作用。检测了15例正常人,1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37例慢性肝炎,20例LC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IL-6、TNF-a水平。  相似文献   

18.
拉米夫定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3-TC)与干扰素(IFN)联合与单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疗效。方法:以2种药物分别单和或联合应用,治疗130例CHB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各自临床症状,ALT、病毒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细胞免疫机制,并为临床上开展细胞因子或抗细胞因子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Th1细胞代表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和Th2细胞代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刺激体外培养的人球后成纤维细胞(RF),并用液体闪烁测量和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RF的增殖和合成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蛋白的能力。结果IFNγ明显刺激RF增殖及合成HA,抑制其合成Ⅳ型胶原蛋白;IL4刺激RF增殖和合成Ⅳ型胶原蛋白,却抑制其合成HA;IFNγ(100U/ml)和IL4(1μg/L)共同作用于RF时,可拮抗其各自对RF的刺激增殖作用,对HA和Ⅳ型胶原蛋白合成的刺激或抑制作用也得到中和。结论在TAO发生发展中,IFNγ主要起炎症的致病作用,而IL4则对TAO起修复和调节作用,IL4可以拮抗IFNγ对RF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3H-TdR掺入法,微量CPE法及ABC免疫染色对2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及30名正常献血员外周血的IL-2、IFN-γ活性及IL-2R表达检测分析发现,PHC患者的IL-2IFN-γ活性及IL-2R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人,且IL-2与IFN-γ及IFN-γ与IL-2R间呈显著正相关。表明PHC患者细胞因子免疫调节网络可能存在严重抑制或紊乱,这可能与PHC的形成和发展有关。作者认为,若能合理应用IL-2及IFN-γ等生物反应调节剂来改善病人的细胞免疫状态,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抗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