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V-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剥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妇科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剥除术的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1-0 V-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和对照组(采用1-0普通可吸收线VCP345)各32例,均采用棒球缝合法。比较两组患者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剥除后瘤腔及创面缝合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缝合瘤腔时间[(11±4.1)min]、手术总时间[(54±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8±5)m L]均少于对照组([(27±3.8)min、(82±11)min、(60±6)m L],(P0.05);术后住院天数[(3.0±0.5)d、(3.2±0.9)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剥除术中采用V-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关闭瘤腔和缝合创面,能明显缩短缝合时间和总的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靖 《现代保健》2012,(4):76-77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剥除术后运用达菲琳的护理体验。方法5例子宫腺肌瘤患者术后辅以达菲林3.75mg深部肌肉注射(月经来潮第1天,每4周1次,连续3~6个月),治疗期间给予心理护理,用药指导,药物副作用的护理。结果5例患者除1例药物不良反应重不能耐受用药,2次后停止用药外,4例患者均在停药120d内月经来潮,复查雌激素水平,肝肾功能,骨密度均在正常范围,&超和妇科检查未见复发。结论子宫腺肌瘤术后应用达菲林治疗可以抑制病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陈雪峰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2832-2833
目的:观察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6例子宫腺肌瘤患者行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术后予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结果:26例患者治疗后痛经缓解率为100%,月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月经周期和经期无明显改变(P>0.05),肝功能均无明显变化,亦无潮热、多汗、阴道干燥、性欲下降等低雌激素症状,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瘤能有效缓解痛经、经血过多等症状,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器官,是一种有效、微创、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对有合并症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观察治疗后血红蛋白、月经、痛经、子宫体积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月经量、疼痛强度评分、影响活动程度评分及痛经程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血红蛋白由治疗前的(75.6±7.8)g/L,恢复为(112.7±10.2)g/L(P<0.01);子宫体积由治疗前的(176.2±33.4)cm3,恢复为(120.3±28.5)cm3(P<0.01);月经周期和经期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方法,患者接受程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后联合孕三烯酮及联苯双酯治疗子宫腺肌瘤的疗效.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瘤患者中要求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的病例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及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痛经及月经量都较治疗前好转,复查彩超子宫大小正常,附件未发现异常.复发者与未复发者相比,年龄、初潮年龄、产次、瘤体大小、瘤体个数、手术方式及治疗前月经情况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病灶切除手术后联合孕三烯酮药物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复发,联苯双酯可减少孕三烯酮对肝脏的药物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纪丽伟  张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3):5395-539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巨大宫颈肌瘤剥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2008~2012年对巨大子宫颈肌瘤(大小约7~11 cm)2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宫颈肌瘤剥除术,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2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120 min,术中出血50~200 ml,术后排气时间6~24 h,住院时间5~7天。结论:只要掌握腹腔镜的操作技巧和娴熟的缝合技术,腹腔镜下巨大宫颈肌瘤剥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剥离器在腹腔镜下阔韧带肌瘤剥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手术的阔韧带肌瘤患者1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下应用子宫肌瘤剥离器组(A组)、普通腹腔镜组(B组)、开腹手术组(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A组手术时间为(54 ±9)min,显著少于B、C组的(58±12)、(65±1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为(36±8)ml,显著少于B、C组的(41±17)、(97±21)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7±1.1)、(3.4±1.4)、(5.6±2.3)d,A组虽稍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显著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子宫肌瘤剥除器在腹腔镜下剥除阔韧带肌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吴倩  王宏宾  于立香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1):1507-1509
目的探讨缝线提拉法用于腹腔镜子宫后壁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3例子宫后壁肌瘤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缝线提拉法者为观察组,回顾性随机选取35例腹腔镜子宫后壁肌瘤行常规举宫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缝线提拉法用于腹腔镜子宫后壁肌瘤剔除术,与常规举宫法比较,可更好的暴露手术视野,有利于肌瘤组织的快速剔除及创面的缝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是一种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子宫大小如2+月孕,无生育要求且具有明显痛经和经量增多的子宫腺肌症和/或腺肌瘤患者13例,行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了解痛经和经量改善情况. [结果]13例患者术后经量均明显减少.10例术后痛经症状明显改善,其中3例于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痛经症状(症状轻于术前),经药物治疗后改善. [结论]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可尽可能剔除子宫腺肌瘤及腺肌症病灶,是子宫腺肌瘤和腺肌症患者保留子宫血管手术治疗的方法之一.但手术的远期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腹腔镜术后宫内放置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该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94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予以GnRH-a联合宫内放置曼月乐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4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观察组痛经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观察组月经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观察组子宫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潮热、阴道不规则流血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 GnRH-a联合腹腔镜术后宫内放置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瘤的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宋军晓  王屹 《中国保健》2009,(18):723-724
目的:探讨经腹(TAS)和经阴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检查对子宫肌壁间肌瘤和腺肌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对宫体病变患者常规行TAs/或TVCDS检查,分析研究病变的二维声像和血流特点。结果:68例患者中检出肌瘤48例,腺肌瘤20例,与常规手术及病理诊断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8%(45/48)、90%(18/20)。结论:子宫肌壁间肌瘤和腺肌瘤各具一定声像特点,TVCDS能更清晰显示病变细微结构及病变与子宫壁的关系,并敏感捕捉血流信号,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诊断子宫肌瘤(UF)、子宫腺肌症(Am)及腺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UF、Am及腺肌瘤患者,均行经TVCDS、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TACDS)检查,观察诊断准确率。结果:TVCDS检查,UF、Am、腺肌瘤诊断准确率均高于TACDS检查(P<0.05)。TVCDS检查,UF、Am、腺肌瘤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TVCDS检查UF、Am、腺肌瘤灵敏度分别为93.75%、97.14%、92.31%均高于TACDS检查的92.00%、93.10%、87.50%,TVCDS检查UF、Am特异度分别为50.00%、33.33%高于TACDS检查的18.18%、22.22%,TVCDS检查腺肌瘤特异度为33.33%低于TACDS检查的37.50%。结论:对UF、Am、腺肌瘤患者行TVCDS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整理我院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手术资料,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对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将患者的术前临床指标作为对照组,术后的临床指标作为实验组,对其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月经量、痛经情况等资料。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月经量、贫血情况、子宫体积以及痛经情况均明显由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月经周期和经期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在保留子宫的前提下治疗患者的疾病。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4岁,因左侧腹股沟可复性肿物半年,不可复并疼痛2个月,于2008年9月28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近2个月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入院查体:T36.5℃,P75次/min,R197次/min,BP100/65mmHg。腹部平坦,左腹股沟区可见一梨形包块,大小约4cm×3cm×3cm,无法还纳腹腔,有压痛,伴咳嗽冲击感。B超检查:左腹股沟区可探及-4cm×2.8cm×2.5cm大小的囊实性包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下切除子宫腺肌病病灶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和子宫体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子宫腺肌病可减少患者创伤,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病例介绍患者,女,40岁,月经量多并痛经史8年,2007年8月因子宫内膜息肉并子宫后壁腺肌瘤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术中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及部分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术后病情缓解。2009年痛经再次加重,月经量持续增多并出现贫血症状,  相似文献   

17.
陈莲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3058-3059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及腺肌病局部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孕三烯酮治疗的效果。方法:观察29例行子宫腺肌瘤或腺肌病局部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孕三烯酮治疗6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随访30个月,患者的痛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症状缓解,其中2例痛经复发,但程度较轻;3例贫血得到纠正;4例月经周期延长,3例月经量少。所有病例子宫均恢复正常大小。服药过程中11例肝功能出现损害,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子宫腺肌瘤或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孕三烯酮辅助治疗,能明显降低复发率,适用于年轻要求保留生育能力或保留子宫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剥除宫颈肌瘤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梁家智  高竟  陈小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2):1685-1687
目的探讨腹腔镜剥除宫颈肌瘤手术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经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诊断为子宫颈阴道上部壁间及浆膜下前、后、侧壁肌瘤的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肌瘤剥除术,主要步骤包括辨认和游离膀胱、直肠、输尿管等结构,切开包膜,剥除肌瘤,止血,缝合创口,取出肌瘤。结果手术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03min,平均出血130ml,肌瘤平均大小(以最大直径计)4.7cm。病理报告均为平滑肌瘤。1例术后并发输尿管狭窄,治愈。随访半年至6年,无复发。结论腹腔镜剥除手术治疗宫颈肌瘤是可行的,手术成功的关键是辨认和游离膀胱、直肠、输尿管及采取综合止血措施。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36岁,因“子宫粘膜下肌瘤摘除术后6h,阴道持续流血6h”于2005年2月19日由外院转入我院。患者6h前因“经量增多1年,阴道流血伴下腹坠胀痛1月余,腹痛加重1h”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据转诊医师介绍:患者术前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外口有约直径5cm大肿物,色红,质韧。给予行经阴子宫粘膜下肌瘤摘除术,因肿瘤无蒂,钳夹肿瘤旋转钝性摘除困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与腹腔镜下子宫后壁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 四顾分析2005年4月至2011年12月58例经阴道子宫后壁肌瘤剔除术(阴道组)和55例腹腔镜下子宫后壁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对2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阴道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腹腔镜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腹腔镜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少于腹腔镜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腹腔镜组(P<0.05),住院费用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 选择一种最适合患者的术式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经阴道手术可作为治疗子宫后壁肌瘤的首选术式,是值得临床推广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