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症状与紫癜性肾炎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200例,根据是否并发肾炎分为肾炎组109例和非肾炎组91例。对两组患儿的年龄及临床症状(皮疹反复发作时间、消化道出血、腹痛、关节痛、血管水肿性水肿)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s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与年龄、皮疹反复发作时间、消化道出血、腹痛、关节痛明显相关(P0.01);经Logistics非条件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岁、皮疹反复发作时间≥4周、消化道出血、腹痛、关节痛是引发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产生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其中年龄≥8岁、皮疹反复发作时间≥4周、消化道出血、腹痛、关节痛是引发紫癜性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80例以消化道症状起病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资料。结果皮疹可延迟出现,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腹痛和体征不符,胃镜、结肠镜见广泛黏膜充血水肿、散发性糜烂、出血、溃疡。溃疡呈多发性、散发、浅表、不规则以十二指肠降部多见。糖皮质激素、潘生丁、维生素C治疗有明显效果。1例并发阑尾炎。结论腹型紫癜患儿的紫癜未出或不典型,易误诊误治;腹痛性质和内镜有助早期诊断;糖皮质激素可控制症状和复发;可能会并发阑尾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20例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内镜下的特征。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因消化道症状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行电子胃镜检查4 541例患儿,其中确诊消化性溃疡患儿320例,其中男254例,女66例;年龄1~14岁,其中≤3岁29例,3~6岁75例,6~12岁162例,12~14岁54例;十二指肠溃疡218例,胃溃疡78例,其他溃疡2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207例,阴性113例;溃疡面积1cm 143例,1~2cm 145例,2cm 32例;溃疡并发出血107例,并发幽门梗阻33例,并发穿孔1例。分析不同年龄患儿溃疡发生情况、溃疡发病的性别差异、溃疡发病部位、溃疡面积和患儿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 (1)消化性溃疡以学龄期儿童(6~12岁)发病率最高80.2%(130/162),其中十二指肠溃疡以学龄期儿童居多,胃溃疡以学龄前儿童居多。消化性溃疡不同类型在患儿各年龄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消化性溃疡患儿男女之比为3.85∶1,其中十二指肠溃疡男女之比为3.19∶1,胃溃疡男女之比为5∶1;消化性溃疡患儿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0例消化性溃疡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率较高64.7%(207/320);不同类型消化性溃疡患儿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不同,其中以十二指肠溃疡患儿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最高74.3%(162/218)。不同类型消化性溃疡患儿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年龄消化性溃疡患儿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溃疡面大小多在2cm以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儿比阴性患儿的溃疡面积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消化性溃疡患儿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其中出血及幽门梗阻并发症的发病率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前壁,其次为大弯侧;胃溃疡以胃窦居多,其次为胃角。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年龄和性别关系明显,以学龄期和学龄前期儿童发病率最高,男孩多于女孩;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关系密切,是引起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中对有消化道出血或原因不明的贫血者,注意行电子胃镜检查排除消化性溃疡的可能,以减少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引起消化道溃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7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年龄、性别、饮酒史、溃疡部位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结果:经过调查分析,年龄越高的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例数更多,与低年龄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饮酒史和溃疡的部位对上消化道出血无明显的影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主要与年龄有关,而与性别、饮酒史和患者的溃疡部位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淋巴细胞亚群、IgE、血小板、D-二聚体、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0例,其中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的患儿40例(消化道首发组),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的患儿40例(皮肤紫癜首发组),选取同期住院的急性胃肠炎患儿40例(急性胃肠炎组)。比较3组患儿IgG、IgA、IgM、补体C3、补体C4、IgE、CD3~+、CD4~+、CD8~+、CD4~+/CD8~+、CD19~+、血小板、D-二聚体、尿微量白蛋白的情况。结果 (1)3组患儿的IgG、IgM、补体C3、补体C4、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消化道首发组与皮肤紫癜首发组患儿的IgA、D-二聚体、CD8~+、CD19~+、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急性胃肠炎组患儿,CD3~+、CD4~+、CD4~+/CD8~+均低于急性胃肠炎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消化道首发组与皮肤紫癜首发组患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皮肤紫癜首发组患儿的IgE高于消化道首发组及急性胃肠炎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首发组患儿与急性胃肠炎组患儿IgE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IgA、淋巴细胞亚群、D-二聚体、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消化道首发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消化道症状的过敏性紫癜(HSP)相关临床特点及在胃镜下的改变。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收治住院有消化道症状的HSP患儿215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并对119例胃镜检查患儿的镜下表现进行分析总结,根据胃镜下黏膜损害程度将患儿分成两组,分析两组腹痛总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胰腺炎情况及并发紫癜性肾炎的情况,并分析发生重度黏膜损害的高危因素。结果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便血,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有90例(41.9%)。胃镜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花斑、糜烂、出血、溃疡,可多种病损同时出现。两组患儿在腹痛总时间及住院期间胰腺炎并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损害重组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紫癜性肾炎发生率高于黏膜损害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肾脏受累在HSP患儿消化道黏膜严重损伤的易感因素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腹痛可作为首发症状。胃镜下特征性表现可辅助诊断。胃镜下黏膜损害程度与腹痛总时间、胰腺炎发生比例无关,与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发生紫癜性肾炎的比例相关,且发生肾脏受累是过敏性紫癜患儿消化道黏膜严重损伤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疾病的临床表现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过敏性紫癜160例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的发生疾病的年龄在1~14岁,平均为(7.71士3.16)岁。有明显诱因致使疾病发生的患儿有56.88%左右,都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的发病诱因。以消化道或关节症状为首发表现而后出现皮肤紫癜者分别占24例和4例,虽少见却易误诊。22.73%的患儿有血沉增快的表现,34.38%的患儿有血小板增多的表现。结论:经研究发现因患儿发生感染而致使此疾病发生排名第一位,这和相关报道一致。腹型过敏性紫癜为首发症状者易误诊,临床医生应予以足够重视。HPS急性期体内呈高凝状态,主张采用抗凝、抗栓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临床表现及转归等特点.方法 对住院并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117例患儿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11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5~8岁69例;发病以秋季42例,冬季33例多见;发病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95例,食物过敏6例,接触花粉4例等.(2)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紫癜117例,胃肠道症状42例,关节症状36例,肾脏症状6例.(3)综合治疗后115例HSP患儿痊愈,治愈率为98.29%.结论 HSP好发年龄为5~8岁,秋冬季为主,上呼吸道感染为第一位诱因;皮肤紫癜为最常见临床表现;采取综合治疗后临床治愈率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1年9月收治的98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以3—12岁儿童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冬春季发病率较高,发病诱因以感染性因素占首位。主要临床表现有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关节肿痛、肾炎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过敏性紫癜患儿50例按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5~7 d。观察两组病例皮疹消退时间、关节肿痛缓解时间、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皮疹复发及肾损害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疹复发及肾损害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辅治儿童过敏性紫癜可缩短病程,减少皮疹复发及肾损害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have provided an insight into the behavior of sutures in the environment of fluid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friction could both increase or decrease with lubrication, depending upon the nature of the application. In tests on straight sutures, lubricants have generally led to an increase in friction. This was found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as well as in another study which measured friction in sutures soaked in serum. These results are explained on the basis that higher friction is expected to arise if the lubricant formed a multilayer film between the sliding surfaces. In this instance, the resistance to shear flow by the lubricant becomes the governing factor. On the other hand, if only a small amount of lubricant, such as a monolayer film, is present between surfaces, as expected within the structure of a snugged surgical knot, the lubricant may play the role of decreasing adhesion and, thus, friction.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Results of treatment of cancer of the breas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及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关系,为临床围产期保健和并发症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454例足月妊娠无骨盆异常胎膜早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占同期分娩总数的11.76%,无骨盆异常,其难产率为46.47%,剖宫产率为33.7%,新生儿窒息率10.79%,新生儿肺炎发生率1.54%,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及时终止妊娠,以改善新生儿预后,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Qian J  Shi Y  Chen X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11):667-669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患者和病量资料。结果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患者的主要症状为盆腔包块、腹胀、腹痛、异常阴道流血和流液。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癌14例,透明细胞癌2例,腺棘癌2例,浆液性腺癌1例,混合性卵巢上皮性癌6例,镜下均可见良性的异位子宫内膜向恶性移行的证据。临床分期为Ⅰ14例,Ⅱ期7例,Ⅲ期3例,Ⅳ期1例。治疗方法均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化学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达77.7%。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的确切发生率难以估计,该病的治疗以肿瘤细胞减灭术+化学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