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杨求成 《现代医院》2012,12(12):44-45
目的观察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运用不同的体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11月份进入活跃期被送入产房分娩的初产妇4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进入活跃期后采取我院原来常规的仰卧截石位待产、分娩,观察组200例在进入活跃期后采用上身直立前倾站、走、坐、跪位或半坐侧俯卧位,若进入活跃期后期或第二产程仍为枕后位或枕横位则采用胸膝卧位,分娩时均采用半坐卧截石位。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分娩的发生率、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上均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在产程中进行体位管理,可减少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发生,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率,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  相似文献   

2.
持续性枕后(横)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0):1351-1352
目的:探讨胎儿持续性枕后(横)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试产过程中及时发现胎儿持续性枕后(横)位并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以确保母婴平安。方法:将单胎头位初产妇,发生持续性枕后(横)位的46例(观察组)和头位正常92例(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胎儿持续性枕后(横)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活跃期、第二产程、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胎儿持续性枕后(横)位常导致活跃期时间长、第二产程延长、手术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增加,产后出血量增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胸卧位联合阿托品应用于持续性枕后位经阴道分娩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92例经持续性枕后位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卧位、半卧侧位方式分娩,观察组采用膝胸卧位+阿托品促进分娩,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评分)、分娩结局、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7.36±1.57)h、第二产程时间(1.74±0.85)h、总产程时间(9.05±2.34)h,均短于对照组(9.03±2.24)h、(1.09±0.87)h、(10.34±3.25)h,观察组产后出血量(164.35±9.87)mL,少于对照组(170.46±10.2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评分)(8.67±0.93)分高于对照组(7.35±1.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感染发生率8.70%(4/46)、宫颈水肿发生率26.09%(12/46)、剖宫率10.87%(5/46),均低于对照组30.43%(14/46)、54.35%(25/46)、37.48%(16/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胸卧位结合阿托品可有效缩短持续性枕后位经阴道分娩产妇产程时间,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剖宫率,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程中产妇采用两种不同侧卧位纠正枕横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活跃期经内诊确诊为枕横位的初产妇192例,随机分成对侧卧位组(A组)和同侧卧位组(B组)各96例,分别采用对侧和同侧卧位法纠正胎方位,观察两组分娩方式及胎方位纠正为枕前位成功率、宫口开全所需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①对侧卧位组阴道分娩87例(90·62%),胎儿转至枕前位72例(75·00%),同侧卧位组阴道分娩74例(77·08%),胎儿转至枕前位58例(60·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宫口开全所需时间比较,对侧卧位组比同侧卧位组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程中指导产妇取对侧卧位矫正枕横位,是提高阴道分娩率、加快产程进展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第2产程改良式侧卧位分娩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252例为研究对象,按分娩方式分观察组88例(改良式侧卧位分娩)、对照组164例(传统仰卧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软产道裂伤、第2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阴道助产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无宫颈裂伤、无会阴水肿和会阴切开,会阴Ⅱ度裂伤发生率(3.4%)低于对照组(18.3%),第2产程时间(24.5±21.0min)短于对照组(41.0±57.1min),产后2h出血量(198.4±32.7mL)少于对照组(217.4±152.3mL)。两组产妇的阴道助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侧卧位分娩可减轻软产道损伤、缩短第2产程时间、减少产后2h出血量,降低助产率,改善新生儿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程中改变体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对枕后位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娩的产妇420名,根据宫口开大3 cm时胎位分为A组(158名)和B组(262名)。A组产妇根据胎儿枕部及脊柱方向指导孕妇行对侧俯卧位,在宫口开全后行阴道检查,并经超声证实仍为枕后位者进行徒手旋转胎头,B组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对比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产道损伤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A组产妇在经过体位改变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后,其阴道分娩率、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产道损伤等母儿结局与B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程中对枕后位应及时诊断并积极处理,体位改变联合徒手旋转胎头有助于提高枕后位阴式分娩率,尤其是徒手旋转胎头对纠正枕后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7,(7):993-994
目的研究侧卧位体位指导应用于枕后位胎位不正产妇对胎位纠正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2016年收治的300例枕后位胎位不正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治疗组在分娩过程给予侧卧位胎位指导,对照组在分娩过程不进行特殊体位指导。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产程时间及分娩后的母婴情况。结果治疗组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宫缩乏力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同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宫内窒息率、产伤率较低,产中及产后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过程中侧卧位体位指导能纠正枕后位胎位不正,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待产体位对足月头位已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在该院住院拟行阴道试产的胎膜早破孕妇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孕妇取自由体位至宫口全开,对照组孕妇全程取平卧位或侧卧臀高位至宫口全开。对比两组孕妇的阴道分娩结局。结果两组孕妇均未出现脐带脱垂;观察组孕妇阴道分娩率(70.69%)明显高于对照组(4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1,P0.01)。观察组孕妇第一产程时间[(8.52±21.06)min]和第二产程时间[(49.82±16.47)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0.46±33.70)min、(92.51±30.14)min],产前流出羊水量[(118.27±27.19)ml]明显少于对照组[(259.42±44.7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28、2.866和4.299,均P0.05)。两组孕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51、0.374和0.043,均P0.05)。观察组孕妇尿潴留发生率(1.72%)明显低于对照组(1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24,P0.01);两组孕妇导尿次数,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粪便感染发生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296、0.961、0.237和0.986,均P0.05)。结论足月头位已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取自由体位可提升阴道分娩率并可缩短产程,减少产程中羊水流出量和产妇排尿困难的发生率,提升产妇分娩舒适度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彦 《现代养生》2014,(6):116-116
目的:对持续性枕后位的产程特点与分娩结局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接诊的100例产妇的分娩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0充分试产后持续性枕后位的产妇为观察组,50例分娩枕前位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枕位异常因素、产程相关异常发生率、患者分娩以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对照组在产程相关异常发生率、患者分娩以及新生儿结局等方面均显著由于观察组。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增加了母婴并发症,早发现、早处理选择合理分娩方式可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气囊助产对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结局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收治的产妇13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产妇利用缩宫素联合气囊助产,对照组产妇仅使用缩宫素,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结局。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的时间[(246.34±78.16)、(42.35±19.67)、(268.69±87.71)min]均较对照组[(369.53±86.42)、(66.43±31.28)、(415.96±107.65)min]短,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70.77%)高于对照组(49.23%),剖宫产率(21.54%)较对照组(38.46%)低(均P0.05);观察组发生胎儿窘迫、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8分的情况均较对照组少(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8.84±0.92)分]较对照组[(8.39±0.68)分]高(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气囊助产可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胎儿发生窘迫、产妇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等情况发生,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第二产程使用侧卧位分娩方式对母婴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进行阴道分娩的12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采取仰卧膀胱截石位,研究组采取侧卧位。比较两组的产程、会阴侧切以及Ⅱ度会阴裂伤数量、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产后出血量。结果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会阴侧切及Ⅱ度会阴裂伤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2及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第二产程使用侧卧位分娩方式,有利于保护产妇会阴部,降低出血量,改善新生儿脐血pH值。该方式的使用对于硬件要求不高,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仰卧位、侧卧位和俯卧位三组不同分娩体位对孕产妇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选择自然分娩的产妇300例,随机分为仰卧位组、侧卧位组和俯卧位组,每组100例。比较三组产妇妊娠结局(顺产率、剖宫产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产妇疼痛及焦虑感和胎儿心率,评价不同的分娩体位对孕产妇的影响。结果比较三组产妇的顺产率,发现俯卧位和侧卧位产妇顺产率均显著高于仰卧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三组产妇的疼痛及焦虑情况发现,侧卧位和俯卧位分娩可以降低产妇的疼痛感和焦虑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和产后2 h出血量发现,侧卧位和俯卧位分娩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稍高于仰卧位组产妇,侧卧位和俯卧位分娩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稍低于仰卧位组产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产妇胎儿胎心正常率发现,侧卧位分娩和俯卧位分娩胎儿胎心正常率显著高于仰卧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妇在第二产程分娩的过程中采取俯卧位和侧卧位分娩,可以提高孕产妇的顺产率,降低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和焦虑感,胎儿胎心的正常发生率也显著升高,达到改善孕产妇母儿结局的目的,是促进自然分娩的有效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张中芳  李冰  谢慧贞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2616-2619
目的:探讨枕后位产程活跃期停滞时孕妇改变体位对纠正胎方位、提高阴道顺产率的效果。方法:以胎方位为枕后位,在发现产程活跃期停滞开始孕妇采取与胎儿脊柱同方向的同侧俯卧位的的正常初产妇共150例作为观察对象,以孕妇与胎儿脊柱相反方向的对侧俯卧位150例及随意卧位15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结果:产程加速阶段及最速阶段停滞始孕妇采取同侧俯卧位时,胎方位的纠正率分别为78%及80%,产程减速阶段停滞时,同侧俯卧位纠正胎方位的机会为52%,总的胎方位纠正率为70%,总顺产率为69.3%;相应地,对侧俯卧位的胎方位的纠正率分别是58%、62%和34%,胎方位的总纠正率为51.3%,总顺产率为45.3%;随意卧位胎方位纠正率分别是30%、32%和18%,总纠正率为26.7%,总顺产率为26.7%。不论产程停滞在加速阶段、最速阶段还是减速阶段,孕妇采用同侧俯卧位组的胎方位纠正率、阴道顺产率均比采取对侧俯卧位的相应的对照组高,也比随意卧位的相应的对照组高(所有P值均<0.05);持续性枕后位及剖宫产的发生率均比对侧俯卧位相应的对照组及随意卧位相应的对照组低(所有P值均<0.05)。结论:枕后位在活跃期出现了产程停滞,孕妇需采取与胎儿脊柱同方向的侧俯卧位可有效地纠正胎方位,提高阴道顺产率,方法简单、孕妇依从性好,易于在任何医院推广使用,有助于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4.
范静 《中国校医》2020,34(12):898-900
目的 探讨连续性孕期营养指导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率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8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按照手册指南进行常规产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产妇进行连续性孕期营养指导,比较2组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及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阴道试产成功率(88.37%)高于对照组(67.44%),剖宫产率(11.63%)低于对照组(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2,P<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分别为(397.43±64.81)min、(46.92±10.56)min,短于对照组的(478.20±89.35)min、(71.78±11.4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三产程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515,P>0.05);观察组母婴结局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实施连续性孕期营养指导,可有效提高阴道试产成功率,缩短产程时间,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手膝俯卧位分娩与平卧位分娩在采用等待娩肩的措施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共有621例产妇进入临床研究,其中手膝卧位组364例,平卧位组257例,两组均采用等待至少1次宫缩娩肩助产方式。比较两组的肩难产发生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头-肩时间等指标。结果产妇分娩的头-肩时间为5~480 s,平均(53.6±40.1)s;头-肩时间≤60 s 与>60s 比较,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头-肩时间≤120 s 与>120 s 比较,新生儿窒息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膝俯卧位组与平卧位组的头-肩时间分别为(60.1±46.8)s 和(44.5±25.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膝俯卧位与平卧位的肩难产发生率分别为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1.4%,1.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手膝俯卧位分娩和等待至少一次宫缩自然娩肩,减少肩难产发生率,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是安全可行的助产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侧卧位分娩与传统仰卧位分娩对产程以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产房无合并症的足月初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侧卧位分娩为研究组,100例传统仰卧位分娩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限、会阴损伤、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等母儿结局.结果 研究组产妇第二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t=-3.10,P<0.05).研究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6.37、5.10,均P<0.05),而两组新生儿锁骨骨折、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2.75、1.01,均P>0.05).研究组的产妇会阴完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29,P<0.01),且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35,P<0.05).结论 侧卧位分娩能够预防胎儿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减少产妇的会阴撕裂伤,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有利于产后恢复,还能够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郭艳丽 《中国校医》2022,36(9):684-686
目的 研究拉玛泽呼吸减痛法联合知信行健康宣教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程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9月—2020年5月在本院经阴道分娩的9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单一组45例采用拉玛泽呼吸减痛法,联合组47例采用拉玛泽呼吸减痛法联合知信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初产妇产程情况、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及产后满意度。结果 联合组各分产程及总产程所用时间分别为(329.47±12.64)min、(48.82±9.75)min、(6.48±2.06)min、(368.13±19.96)min,分别短于单一组的(337.52±11.91)min、(55.57±9.88)min、(8.06±2.61)min、(381.15±19.31)min,2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41、3.298、3.230、3.178,P均<0.05);联合组产程开始VAS评分、分娩后1 h VAS评分分别为(7.62±2.13)分、(4.41±1.58)分,分别低于单一组的(8.83±2.06)分、(5.46±1.73)分,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68、3.042,P均<0.05);联合组满意度为(91.69±6.71)分,高于单一组的(87.42±6.35),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32,P<0.05)。结论 拉玛泽呼吸减痛法联合知信行健康宣教可减轻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疼痛程度,并缩短产程所用时间,且该方法有利于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以矫正胎位。方法:选择临产至宫口开全经B超及内诊检查为枕后位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在产程中指导观察组产妇取侧俯卧位,利用胎儿重力、羊水浮力、子宫间歇性收缩的合力作用,使胎头下降时逐渐从枕后位转至枕前位娩出,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91例(91%)胎儿由枕后位转至枕前位经阴道分娩,剖宫产9例(9%);对照组经阴道分娩仅16例(16%),剖宫产84例(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产程中指导产妇取侧俯卧位,用以矫正胎位不正是降低难产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调整待产姿势分娩模式与传统分娩模式对产程及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山东省聊城市中医院自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生产方式分为传统组与调整组,每组各40例,传统组给予传统分娩模式,调整组给予调整待产姿势分娩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自然宫缩率、药物引产率、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产妇依从性及产程所用时间.结果 传统组自然宫缩率为47.50%,剖宫产率为45.00%,调整组自然宫缩率为75.00%,剖宫产率为22.50%,调整组较传统组相比自然宫缩率显著提高,剖宫产率显著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02、5.46,均P<0.05),传统组产妇依从率为70.00%,调整组依从率为82.50%,调整组较传统组相比依从率明显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4,P<0.05),传统组与调整组相比第一产程时间无显著性差异(t=1.34,P>0.05).调整组较传统组相比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均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4、3.34、5.11,P<0.05).结论 采用调整待产姿势分娩模式相比于传统分娩模式可显著降低药物引产率及剖宫产率,提高产妇依从性,缩短生产所用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基于自由体位的分娩方式对产妇自身产程变化及分娩结局的影响,为该分娩方式应用于产妇、更好地服务分娩产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2018年于金华浦江第二医院进行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100例,参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方式,研究组采用基于自由体位的分娩方式。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宫口扩张情况、分娩方式、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分别为(388.55±102.38)min、(48.69±9.28)min、(6.78±2.45)min、(423.48±116.45)min,低于参照组的(455.29±112.35)min、(66.71±14.10)min、(11.27±3.22)min、(504.27±109.3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宫口扩张速度(3.14±0.21)cm/h大于参照组产妇的(2.68±0.24)cm/h,宫口全开时间(6.78±1.35)h少于参照组产妇的(8.42±1.24)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宫缩间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61.00%高于参照组的27.00%,剖宫产率13.0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9.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妇下肢麻木/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3.00%、9.00%、2.00%,低于参照组的33.00%、27.00%、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自由体位的分娩方式可显著缩短产妇的自身产程时间,促进宫口扩张,改善分娩结局,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