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肺解毒汤加减方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7例大叶性肺炎的住院患儿给予清肺解毒汤加减方治疗。病情较重者选用敏感抗生素,根据实验室结果适当调整用药,可给予补充电解质、雾化吸人等对症处理。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17例患儿中,痊愈133例,好转81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8.6%。出院后随访全部患儿15~30d,好转病例中69例逐渐痊愈未再复发,有10例继续服中药至3个月,复查肺CT实变阴影完全吸收,有2例复发。结论清肺解毒汤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赵立宏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1)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大叶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辽宁省彰武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大叶性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平喘、止咳、祛痰、吸氧等常规治疗和抗生素静脉滴注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和基础治疗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儿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31/32),优于对照组75.00%(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大叶性肺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大叶性肺炎临床特点、病原学变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特点。方法对小儿大叶性肺炎136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等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转归。结果大叶性肺炎以支原体多见,多有高热、咳嗽,早期肺部体征少,易合并胸腔积液。小婴儿以支原体和肺炎克雷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常见。结论及时行体液培养及药敏鉴定,可将MP-IgM检测作为儿科上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入院的常规检查,及早行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原,针对性用药,抗生素应足量、足疗程联合应用,中医中药及时跟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滕兴安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7,(5):416-418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解毒汤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甘肃省皋兰县石洞卫生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祛湿解毒汤煎剂口服治疗,7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发热、拒食、流涎、疱疹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87.7%(57/65),显著高于对照组67.7%(4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拒食、流涎、疱疹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热祛湿解毒汤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6):536-53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4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常规使用阿奇霉素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通络活血汤口服及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滴注,7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等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58.3%(14/24)、总有效率91.7%(22/24);对照组为30.0%(6/20)、65.0%(13/2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退热时间、咳嗽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通络活血汤联合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安全,有助于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6.
王雅君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1):57-58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在大叶性肺炎治疗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将38例大叶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分析其入院后的症状控制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19/20)高于对照组83.3(1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病情控制迅速,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大叶性肺炎的治疗中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能迅速控制病情,改善患儿的症状. 相似文献
7.
潘燕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5):415-416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用喜炎平注射液1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全部病例均不采用其他抗病毒药物及抗生素治疗,7~10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使用喜炎平注射液后3 d,体温下降,咳嗽、气喘减轻;使用后第7天,临床症状消失;观察组总有效率85.7%(30/35)优于对照组62.9%(22/3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是一种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凯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2):164-165
目的观察X线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应用甲强龙的疗效。方法分析沈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88例X线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均给予静脉滴注红霉素治疗,根据是否早期应用甲强龙(每次1~2mg/kg,每日2次,疗程3~7d)分为激素组和非激素组,对比两组的退热时间、X线肺部实变影及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激素组退热时间(4.3±1.9)d、X线肺部实变影及胸腔积液吸收时间(11.2±2.6)d和住院时间(12.2±2.8)d均明显短于非激素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X线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使用小剂量甲强龙可以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9.
贾占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2):147-149
目的总结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6例小儿大叶性肺炎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大叶性肺炎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特点。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68例;病原学上感染率最高是肺炎支原体68例(64.2%),其次分别为:肺炎链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血液链球菌、粪肠球菌、嗜血流感杆菌。X线全部可见到节段或大叶分布的大片状密度增高影。106例治疗2~4周达到临床治愈,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7~14d。结论自2006年以来大叶性肺炎明显增多。对于发热和(或)咳嗽1周以上者,不论有无肺部体征应常规做X线胸片检查及痰培养。应进行病原学监测,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660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疗效。方法将660例MPP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400例)应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肺炎一号中药外敷,抗支一号口服或灌肠,背部拔罐走罐;对照组(260例)仅用阿奇霉素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随访6个月观察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病情反复人数?峁」鄄熳槿玻福袄孕В福袄米矗袄扌В袄欢哉兆槿?愈120例,显效60例,好转70例,无效10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反复人数、症状持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25±5)例,(7.9±1.5)d,(8.9±0.8)d;对照组为(34±6)例,(10.1±1.8)d,(9.6±0.9)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可扶正祛邪,有助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恢复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氨溴特罗口服液联合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解放军北京军区第二八一医院儿科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抗支原体及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特罗口服液、肝素气动雾化吸入治疗。抗支原体治疗2个疗程,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7d,肝素气动雾化吸入治疗4~7d。观察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66/68),高于对照组88.2%(6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改善患儿咳嗽、咳痰、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均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氨溴特罗口服液联合肝素气动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有明显疗效,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止咳散加减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在小儿肺炎伴咳嗽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儿科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收治132例肺炎伴咳嗽症状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止咳散加减方案。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肺部X线影像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4/66),显著高于对照组84.8%(5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肺部哮鸣音、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肺部X线影像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伴咳嗽症状的患儿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止咳散加减方案,抗炎、止咳效果确切,对患儿预后提升有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金世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7,(2):158-160
目的观察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佐治儿童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就诊的过敏性哮喘患儿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粉尘螨皮肤点刺检测结果阴性率为94.2%(49/52),显著高于对照组80.7%(4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哮喘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现用药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佐治儿童过敏性哮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清咽利膈汤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深圳市中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73例中医辨证为“热毒炽盛证”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给予清咽利膈汤口服治疗5 d,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患儿临床症状转归及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白细胞数计数、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EB病毒抗原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取清咽利膈汤口服治疗总有效率为94.52%(69/73);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EB病毒抗原、全血EB病毒-DNA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肝、脾、颈部淋巴结逐渐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咽利膈汤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加减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外寒内饮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儿科门诊收治外寒内饮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小青龙汤加减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对照组单独应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机械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5年3月至12月锦州市妇婴医院小儿呼吸科收治住院的肺炎患儿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的抗炎、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机械排痰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叩背排痰方法。治疗5d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62/66),显著高于对照组79.4%(5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儿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肺炎在给予常规的抗炎、雾化等治疗的基础上,待体温平稳后及时加用机械辅助排痰治疗,可明显缩短患儿病情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观察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7月至12月在沈阳市儿童医院诊治的39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资料进行临床特征,分为激素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热退时间,痉咳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39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症状,病程5~10d。白细胞计数29例增高。影像检查均发现大片状密度增高影或肺实质浸润性病变,其中双肺片状影5例,单侧34例。MP-IgM抗体≥160。8例出现胸腔积液,2例出现肺不张,6例出现肝功异常,5例出现心肌酶谱异常,2例出现皮疹。激素组发热时间和痉咳时间分别是(6.7±1.3)d和(5.35±1.62)d,明显短于对照组(8.3±1.4)d和(7.27±1.58)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住院时间为(14.8±6.2)d,对照组为(12.8±3.3)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可引肺内严重感染及肺外多种并发症,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凤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1):82-84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5年3月沈阳市皇姑区中心医院儿科收治住院的肺炎患儿126例,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退热、止咳、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注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7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在退热、咳嗽喘憋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74/76),显著高于对照组86.0%(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分类分期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收治住院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营养心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中医分类分期辨证中药汤剂口服治疗。两组患儿疗程均为1个月,应用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治疗前后心肌酶指标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36/38),显著高于对照组70.3%(26/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心肌酶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分类分期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