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阴茎癌外科治疗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6例阴茎癌其中鳞状细胞癌34例,鳞状上皮乳头状瘤恶变2例;行阴茎部分切除术32例,阴茎全切除并尿道会阴部造口术4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14例(22侧),行髂淋巴结清扫术4例(6侧);伴淋巴结转移者行患侧放疗.阴茎部分切除术后3例发生尿道外口狭窄,经反复尿扩后好转;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患者中8例(10侧)发生皮瓣感染坏死,6例(7侧)经换药后治愈,2例(3侧)经植皮后愈合;30例获得随访,1、2、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70.6%和63.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茎癌有效合理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鳞状细胞癌29例,鳞状上皮乳头状瘤恶变2例,疣状癌1例。31例行手术治疗,首次治疗行单纯肿瘤切除+包皮环切术+放疗3例,阴茎部分切除术27例,阴茎全切+尿道会阴部造口术1例,其中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4例。结果:28例获得随访,行单纯肿瘤切除+包皮环切术中1例于手术后3年复发和2例于手术后3月复发而行阴茎部分切除术,行阴茎部分切除术者2年和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82%和45%,行阴茎全切除术者随访6年至今仍健在。结论:阴茎部分切除术是治疗阴茎癌合理有效的方法,且应尽早治疗。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者应积极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和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64年-2006年收治甲状腺鳞状细胞癌患者42例,22例行原发灶完整切除+患侧侧颈或区域颈淋巴结清扫,其中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者18例;13例行原发灶扩大切除;姑息切除术7例,其中2例同时行气管切开.术后行根治性局部放疗37例,剂量为60-75Gy.结果:患者总的半年生存率为52.3%(22/42),1年生存率为28.6%(12/42),2年生存率为19.0%(8/42),中位生存期为10.1个月.结论:甲状腺鳞状细胞癌是罕见的恶性肿瘤,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差.早期发现并进行扩大根治性手术,并辅以足量放疗,能最大限度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茎癌术后短期肺转移的疾病进展、影像学表现、病理、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通过回顾分析3例阴茎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3例患者,平均年龄65岁,术前平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21.2 kg/m2,术前胸部CT均未见明显肺转移。3例患者术前均可触及肿大腹股沟淋巴结,其中1例盆腔磁共振可见淋巴结肿大。活检病理2例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例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1例患者接受了阴茎部分切除术+腹股沟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例患者接受阴茎部分切除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肿瘤直径3.0~5.2 cm,均提示阴茎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免疫组化:CK(+)、p40(+)、Vimentin(+)、CK5/6(+)、HCK(+)、p63(+), Ki-67均大于70%。3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CT均提示多发结节。其中1例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咯血症状,腹股沟区可触及肿块,肺结节穿刺病理证实阴茎癌肺转移。术后3例患者总生存期均≤5个月。结论:阴茎癌术后短期出现肺转移临床少见,术前多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术后进展迅速,可合并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和外科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8月63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诊断情况、手术方式、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彩超怀疑甲状腺微小癌32例(50.8%);术前彩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4例(6.4%),确诊3例(4.8%);术中冰冻切片病理确诊41例(74.6%),63例均经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为乳头状癌。63例中行甲状腺全切除12例,双侧次全切除17例,患侧及峡部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20例,患侧次全切除+对侧及峡部全切除8例,患侧及峡部全切除4例,患侧及峡部全切除+对侧部分切除2例;2例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4例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随访1年3个月至10年11个月,失访1例;62例患者均存活,其中1例复发,行残余甲状腺全切除术。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手术治疗总体预后相对较好,但个别病例有较强的侵袭性,应强调治疗方案个体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放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治疗输尿管癌合并膀胱混合癌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例单侧输尿管癌并浸润性膀胱混合癌,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及开放尿流改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术前经B超、CT、膀胱镜、输尿管镜和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证实为左输尿管癌并浸润性多发膀胱癌,行腹腔镜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及开放尿道切除术和右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手术时间480min,术中出血量约560ml,无输血。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d,下床活动时间4d。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为膀胱高级别泌尿上皮癌伴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侵及全层。左输尿管癌高级别泌尿上皮癌侵及全层。输尿管癌分期分级为T2N0M0,膀胱癌为T2N0M0。术后随访10月,患者无瘤生存至今。结论:单侧输尿管癌合并膀胱混合癌可行一期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腹腔镜下行该手术是可行及安全的。较开放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膀胱混合癌很难早期确诊,为了使膀胱混合癌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行膀胱镜检查时,应多位点取材。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经腹腔腹腔镜单一体位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加膀胱袖套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8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其中A组48例给予经腹腔腹腔镜单一体位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加膀胱袖套切除术,B组50例先侧卧位行腹腔镜肾切除、输尿管部分游离后,改平卧位取下腹部切口开放性处理余下未游离的输尿管以及袖套状膀胱壁切除。2组患者术前均行输尿管镜检+活检以及术中膀胱灌注化疗。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引流量、引流管拔出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术后3个月~2 a的肿瘤膀胱内复发率与远处转移率。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引流量、引流管拔出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少于B组(t=10.403,P<0.001;t=11.521,P<0.001;t=26.850,P<0.001;t=12.000,P<0.001;t=9.049,P<0.001;t=8.590,P<0.001)。2组术后肿瘤分期、肿瘤分级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膀胱鳞状细胞癌(SCC)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膀胱鳞状细胞癌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13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根治性膀胱全切膀胱替代尿流改道术7例,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2例;1例膀胱憩室切除并输尿管再植.6例术后予以膀胱内生理盐水加OK-432 5KE灌注治疗.1例术后2个月出现局部复发并盆腔广泛转移死亡;4例膀胱部分切除、1例膀胱全切除及另1例TURBT患者于术后9个月出现全身转移死亡;2例于术后12个月死于高血压心脏病;3例于术后18个月出现复发转移死亡;1例病理报告为高分化角化型鳞状细胞癌患者存活24个月,目前继续随访中.结论 膀胱SCC往往呈浸润性生长,恶性程度较高,预后差.根治性膀胱全切术为其最佳治疗方法,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沙培林(OK-432)灌注治疗可适当延长其生存期,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2例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45岁和40岁。临床表现为排尿间断全程肉眼血尿。影像学资料较其他类型膀胱癌无特异性。免疫组化PSA(-),p53(+),CEA(+),Ki67(+),CK20部分(+)。2例均行盆腔淋巴清扫术,1例行膀胱根治切除术,另1例加行子宫阴道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8个月死于全身转移,另1例术后随访9个月,未见复发、转移。结论 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特点,恶性程度高,呈浸润性生长,确诊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4年6月至2010年3月,我院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41例上尿路肿瘤患者。结果 4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90~220 min(平均150 min)。术中出血量50~150 ml(平均80 ml),均未输血。术后住院天数7~10 d(平均8 d)。术后病理报告移行细胞癌40例,小细胞癌1例。随访1~69个月,平均28个月。2例患者出现膀胱肿瘤复发,1例患者术后2年出现肝脏和脾脏转移,1例患者术后15个月死于全身多处转移。结论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肿瘤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阴茎癌有效合理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鳞状细胞癌29例,鳞状上皮乳头状瘤恶变2例,疣状癌1例。31例行手术治疗,首次治疗行单纯肿瘤切除+包皮环切术+放疗3例,阴茎部分切除术27例,阴茎全切+尿道会阴部造口术1例,其中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4例。结果:28例获得随访,行单纯肿瘤切除+包皮环切术中1例于手术后3年复发和2例于手术后3月复发而行阴茎部分切除术,行阴茎部分切除术者2年和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82%和45%,行阴茎全切除术者随访6年至今仍健在。结论:阴茎部分切除术是治疗阴茎癌合理有效的方法,且应尽早治疗。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者应积极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和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64年-2006年收治甲状腺鳞状细胞癌患者42例,22例行原发灶完整切除+患侧侧颈或区域颈淋巴结清扫,其中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者18例;13例行原发灶扩大切除;姑息切除术7例,其中2例同时行气管切开。术后行根治性局部放疗37例,剂量为60—75Gy。结果:患者总的半年生存率为52.3%(22/42),1年生存率为荔.6%(12/42),2年生存率为19.0%(8/42),中位生存期为10.1个月。结论:甲状腺鳞状细胞癌是罕见的恶性肿瘤,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差。早期发现并进行扩大根治性手术,并辅以足量放疗,能最大限度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周斌  秦建武 《中国肿瘤》2015,24(6):452-455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不同术式术后残癌率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对在外院行不同术式治疗后来我院行二次手术的共14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总结分析.147例均行患侧侧颈淋巴结探查活检,如冰冻证实淋巴结转移,则行侧颈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结果]再次术式:行患侧甲状腺残叶切除134例,行患侧Ⅵ区淋巴结清扫125例.总的残癌率为26.53% (39/147),行肿物切除的残癌率为34.00% (17/50),行部分切除的残癌率为34.78%(16/46),行次全切除的残癌率为15.79%(6/38),行腺叶切除的13例患者未见明确癌残留.患侧Ⅵ区淋巴结总转移率50.4% (63/125).侧方淋巴结总转移率42.86%(63/1 47),且侧方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灶肿瘤外侵相关(P<0.05).因初次手术引起的声带麻痹率为9.52%(14/147).[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行局部切除术后肿瘤残留率高,应尽可能避免该术式应用.部分切除后补充手术是必要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处理,需至少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加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同时探查患侧侧颈淋巴结,根据冰冻结果决定是否清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组上尿路肿瘤患者20例,均采用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均未出现淋巴结肿大,术中均未见感染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手术时间(3.0±0.5)h;患者失血量(85.6 +20.5) mL,均未进行输血;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0±1.2)d;引流管拔除时间(3.5±0.6)d;肠胃恢复时间(1.5±0.9)d;患者住院时间(4.5±1.2)d.患者经过术后病理诊断后确诊全部为上尿路肿瘤,其中肾盂癌患者16例,右输尿管癌患者4例,对这20例患者随访6个月,肿瘤均未见转移.结论 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肿瘤的治疗效果良好,手术切口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行中央区颈淋巴结清除(CLND)的临床意义,对96例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83例患者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和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侧中央区颈淋巴结清除术(CLND),13例患者行全甲状腺切除+CLND,37例(38.54%)发生淋巴结转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0%(12/96),短暂喉返神经麻痹7例,低钙表现5例,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术后随访12~54个月,均未发生复发和转移。初步研究结果提示,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同期行CLND是必要而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6岁。2003年8月因右腰部不适到哈医大一院做相关检查诊断为膀胱癌,并于2003年9月行右侧肾脏右侧输尿管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术中见右肾因脂肪囊水肿,炎性浸润明显,右肾增大,右输尿管增厚,开口部位可见3cm×3cm菜花样肿瘤。术后病理回报:膀胱右侧肾脏及输尿管移行细胞癌2-3级。手术后在哈医大用氮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1例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与鳞癌的混合性癌患者病例的分析,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点、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7年10月收治的1例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为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与鳞癌混合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国内外文献复习。结果:49岁男患,因“发现肉眼血尿2月余”入院,全麻下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扩大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膀胱混合性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角化型鳞癌)。结论:膀胱小细胞癌(包括其与移行细胞癌、腺癌和鳞癌等复合癌)临床表现主要以肉眼血尿为主,呈现高度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具有发现晚、进展快、转移早、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等特点,需尽早完善病理学诊断,明确肿瘤的临床分期以达到早期治疗与有效改善其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刘建  胡跃 《实用癌症杂志》2009,24(4):399-400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疾病并存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甲状腺良性疾病并存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甲状腺微小癌的男女比为1∶4.5;71.8%(28/39)是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发现的;97.4%(38/39)为乳头状癌;56.4%(22/39)行患侧腺叶+峡部+对侧腺体大部分切除术,43.6%(17/39)行患侧腺体全切术。术后随访0~10年(平均7.2年),仅1例患者术后2年出现对侧叶复发,行腺叶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治愈,其余病例至今未见复发。结论甲状腺良性疾病并存甲状腺微小癌女性发病率较高;绝大多数为乳头状癌;多数因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时疑为恶变行快速病理检查发现;手术方法多为行患侧腺叶+峡部+对侧腺体大部切除术;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式。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自2006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02例。   结果  102例中行患侧+峡部甲状腺全切67例,患侧甲状腺全切+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34例,甲状腺全切1例。术前B超提示淋巴结肿大27例,术中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24例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术前B超阴性,术中探查淋巴结肿大12例,均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1例术后证实有淋巴结转移。术后25例证实淋巴结转移,其余63例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随访5年,3例复发。   结论  B超可明显提高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检出率,腺叶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可作为主要手术方式,对临床淋巴结肿大者行同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20.
后腹腔镜手术联合下腹部斜切口治疗输尿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斜切口治疗输尿管癌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麻醉。首先,采用下腹部斜切口将输尿管下段和膀胱壁段输尿管及膀胱内输尿管开口周围1cm的膀胱全层切除(膀胱袖口状切除),再将患者改为健侧卧位(同肾切除术体位),在腹腔镜下行患肾切除术。将切除之肾脏放入标本袋,拆除下腹切口的缝线,自原下腹斜切口将患肾取出。结果:手术时间为150~180min,平均为140min;术中出血量为10~60ml,平均为20ml。肠道恢复时间为术后1~3天,平均为1.5天。术后2~4天开始进食。手术后7~10天痊愈出院。手术后病理报告:12例均为输尿管移行细胞癌Ⅰ~Ⅱ级,侵及固有膜。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1~19个月,一般状况均良好,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后腹腔镜手术联合下腹斜切口治疗输尿管癌,具有创伤小、解剖清晰、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