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实施的可能性、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共施行了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8例,其中Dixon手术3例,结肠肛管拖出术(改良Bacon手术)1例。Miles手术4例。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时间220 min(195~25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0 ml(10~500 ml),1例吻合口瘘,住院时间10 ~ 18 d。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有创伤小、出血少、胃肠干扰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可以达到安全根治性切除肿瘤的目的,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在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患者92例,将采用腹腔镜治疗的42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将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腹腔引流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疗效指标;观察2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随访3年,对比2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腹腔引流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95.23%,88.09%;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6.00%,86.00%,74.00%.2组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可达到传统开腹手术相当的治疗效果,其远期生存率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3.
傅继勇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2,(4):247-248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从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5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因切除困难而改用手助方式完成手术,49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6.4%(14/53),其中吻合口瘘发生率为5.66%(3/53),骶前静脉丛损伤出血为5.66%(3/53)。53例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严格掌握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手术原则、手术适应证及中转开腹指征,完善术前准备及围手术期管理工作,是降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并探讨并发症常见原因,为临床减少、预防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开封市中心医院普外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由同一组医师实施的6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70例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比较其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围手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47%(18/68)和41.43%(29/70),术中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88%(4/68)和4.28%(3/70),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5.88%(4/68)和7.14%,术后吻合口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47%(1/68)和2.86%(2/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后气肿发生率分别为7.35(5/38)和0,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2.94%(2/68)和12.86%(9/70),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94%(2/68)和14.29%(10/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腹部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手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两组围手术期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术中出血、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等发生率均无差异,但术后肠梗阻及切口感染发生率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减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选择80例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给予减孔(2孔)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比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病理学指标、2组中转开腹比例、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年无病存活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但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肿瘤距肛门距离、远切缘距肿瘤下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转开腹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年无病存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孔腹腔镜手术与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近远期疗效相当,但减孔腹腔镜手术可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60例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30例)和开腹组(30例)进行直肠癌根治术,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2组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轻、术后快速恢复等优点,更可达到开腹的效果,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微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结直肠癌分别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所取得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金湖县人民医院及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以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以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远期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 P <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对照组为29.3%,两组间差异明显(P <0.05)。观察组术后1、3与5年生存率分别为94.8%、86.2%、77.6%,对照组为72.4%、65.5%、55.1%,两组间差异显著(均 P <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相比较,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可缩短住院时间,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术后并发症较少,且术后的生存率较高,在临床上可优先选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将96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进行腹腔镜下手术.观察患者手术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IL-6、IL-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切除标本长度、淋巴结清扫总数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IL-6水平高于治疗前,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IL-8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IL-6、IL-8水平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效果较好,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恢复较好,IL-6、IL-8水平可得到有效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上的应用迅猛发展,然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操作相对复杂,且要达到开腹手术所要求的肿瘤根治的目的,所以对外科医师的手术操作技能和经验要求更高.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是否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一直是争论的焦点.1993年英国医生GuiUon等报道了59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初步经验,并证明了其技术上的可行性.随后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外科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入.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自身的不断完善以及业界对该技术的更好消化吸收,特别是超声刀、腔内切割闭合器等高科技器械的出现,使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有了更好的发展,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手术安全性、可行性、肿瘤根治性及近、远期疗效已得到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结果的证实[1].所以,随着腹腔镜以及内镜技术,设备及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及新能源系统的出现,TME概念的提出及临床应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范围,适应症和术式也在不断拓展和发展;同时,手术机器人这项新技术在腹腔镜结直肠外科上的应用已成为该领域新一轮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该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5月94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清扫淋巴结数、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腹腔镜组与传统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2.5±0.3)h及(2.1±0.4)h(P>0.05);出血量分别为(120±8)ml及(220±10)ml(P<0.05);并发症分别为13%及20%(P<0.05);清扫淋巴结数分别为(16±2)枚及(17±3)枚(P>0.05);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52.5±6.5)h及(81.2±9.0)h(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8.3±1.6)d及(11.2±2.7)d(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根治效果同开腹手术,术中Trocar位置的选择、Toldt间隙及骶前间隙的辨别、对肿瘤的包裹隔离,是进一步完善手术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对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期间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和开腹组,每组60例。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开腹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血清CRP、IL-6水平,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1、3、5年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目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患者术后血清CRP和IL-6水平均高于腹腔镜组(均P<0.05)。两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60岁患者的3、5年生存率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相似,但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能够保护机体免疫功能等优点,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郑波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8):953-955
目的探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实施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的疗效。方法选择实施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手术治疗的6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经腹直肠前切除吻合术患者5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全部成功,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生存情况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6个月的肛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12个月的肛门功能情况相近。结论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实施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有一定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研究腹腔镜根治术及传统开腹Dixon术在直肠癌中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124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68例)和传统手术组(56例).腹腔镜组患者首先置入腹腔镜,然后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肠段的切除和吻合;传统手术组首先在下腹部做切口,然后对游离出的直肠进行肠段的切除和吻合,并在术后进行5年随访.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远期疗效以及5年累积生存率等.结果:与传统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71.33±38.41) min]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162.87±31.44) ml]及术后腹腔引流量[(140.57±42.33) ml]明显降低,肛门排气时间[(2.37±0.42) d]和住院时间[(10.16±2.27) d]缩短;在随访中发现,与传统手术组患者相比,腹腔镜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以及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而且腹腔镜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以及性、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较传统手术组患者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累积生存率(77.9%)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术相比传统开腹Dixon术,其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少,生存率更高,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下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下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Dukes A期26例患者,行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下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直肠癌Dixon术式21例,Miles术式5例。结果:26例直肠癌均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上端切缘距肿瘤大于10cm,下端切缘大于3cm;病理均为腺癌,切缘无癌组织残留。术中出血量(15-310)ml,平均87.89ml;手术时间(109-297)min,平均173.45min;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27-88)h,平均49.97h;术后住院(7-12)d,平均8.69d;淋巴结清扫(2-20)枚,平均12.3枚。术后有1例吻合口出血,无吻合口瘘和狭窄等并发症,术后短期随访局部复发l例,其他患者无复发、转移及trocar切口的种植转移。结论: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下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可获最佳美容,术后恢复快,与常规开腹手术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下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Dukes A期26例患者,行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下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直肠癌Dixon术式21例,Miles术式5例.结果:26例直肠癌均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上端切缘距肿瘤大于10cm,下端切缘大于3cm;病理均为腺癌,切缘无癌组织残留.术中出血量(15-310)ml,平均87.89ml;手术时间(109-297)min,平均173.45min;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27-88)h,平均49.97h;术后住院(7-12)d,平均8.69d;淋巴结清扫(2-20)枚,平均12.3枚.术后有1例吻合口出血,无吻合口瘘和狭窄等并发症,术后短期随访局部复发l例,其他患者无复发、转移及trocar切口的种植转移.结论: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下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可获最佳美容,术后恢复快,与常规开腹手术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比较全腔镜下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前切除术与腔镜辅助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诊治的76例直肠癌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组,观察组(A组,n=38)采用全腔镜下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前切除术,对照组(B组,n=38)采用腔镜辅助直肠癌前切除术,随访5年,对两组直肠癌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以及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标本长度、清扫淋巴结数目、5年生存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切口并发症均较B组明显减少,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腔镜下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前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创伤痛苦小、最佳美容、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Miranda Kusters Fabian A. Holman Hendrik Martijn Grard A. Nieuwenhuijzen Geert-Jan Creemers Alette W. Daniels-Gooszen Hetty A. van den Berg Adriaan J. van den Brule Cornelis J.H. van de Velde Harm J.T. Rutten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2009,92(2):221-225
Background and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patterns of local recurrence (LR) after intra-operative radiotherapy (IORT) containing multimodality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rcinoma (LARC).Methods and materials
Two hundred and ninety patients with LARC who underwent multimodality treatment between 1994 and 2006 were studied. For patients who developed LR, the subsite was classified into presacral, postero-lateral, lateral, anterior, anastomotic or perineal. Patient and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were related to subsite of LR.Results
After 5 years, 34 patients (13.2%) developed LR. The most prominent subsite of LR was the presacral subsite. 47% of the local recurrences occurred outside the IORT field. Most recurrences developed when IORT was given dorsally, while least occurred when IORT was given ventrally. Especially after dorsal IORT a high amount of infield recurrences were observed (6 of 8; 75%).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tumor distance of more than 5 cm from the anal verge and a positive circumferential margin were associated with presacral local recurrence.Conclusions
Multimodality treatment is effective in the prevention of local recurrence in LARC. IORT application to the area most at risk is feasible and seems effective in the prevention of local recurrence. Dorsal tumor location results in unfavourable oncologic results. 相似文献19.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low anterior resection treatment for middle and lower rectal cancer.Methods: Clinical and follow-up data of 196 patients with middle and lower rectal cancer who received low anterior resection treatment from June 1991 to June 200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nterior resection technique including 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 pull-through and Park‘s operations could get a standard radical resection and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1, 3, 5 and 10 years survival rates comparing with the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Miles‘). Conclusion: The experience suggests that the low anterior resection technique was sale and simple,had less bleeding and fewer complications and could increase the life-quality of the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