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精兰 《护理学杂志》1995,10(3):136-137
本文通过对10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进行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对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的对照观察,说明膈肌起搏可能增加患者肺通气量,时间肺活量,改善缺氧状况,是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横膈起搏     
作者等于1959年就开始利用射电频率(radio-frequency)技术起搏心脏,至1962年又开始进行刺激膈神经的长期实验。来自体外射电发射器的脉冲,经天线传给埋在皮下的无线电波接收器,再通到与膈神经相接的电极,从而起搏横膈。Glenn 等于1964年首先用于一例剖胸术后急性通气机能不全的病人,作为短期的通气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呼吸肌训练,观察组在传统呼吸肌训练基础上辅以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均干预20 d。干预前后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用力肺活量 (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CAT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VC和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体外膈肌起搏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高位颈髓损伤是指损伤平面在C4水平或以上的脊髓损伤,此类患者常因膈肌麻痹及肋间肌瘫痪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早期死亡率高达90%以上[1]。目前临床常用的辅助呼吸方法为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膈神经起搏(phrenic nerve pacing, PNP)是将电极贴附体表或植入体内,应用电脉冲刺激膈神经使膈肌收缩的技术手段,其原理属于功能性电刺激(FES)的范畴,已有学者将其应用于高位颈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的治疗和膈肌功能的康复。PNP[2]、神经转位联合PNP、呼吸肌联合起搏等方法的应用,可降低呼吸机使用率,减少并发症。现就PNP的解剖基础、起搏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体外膈肌起搏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悦德 《护理学杂志》1990,5(3):104-105
体外膈肌起搏器简称(EDP),是一种用于改善通气量的新技术。据文献报道,对改善慢阻肺患者的通气量和增加膈肌活动幅度,改善血气有显著作用。我科1988年12月至1989年3月,采用 EDP 治疗肺气肿、肺心病、胸膜炎共40例,效果较好,现将护理  相似文献   

6.
董雪  高巨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35(12):1228-1230
<正>临床上机械通气常应用于呼吸衰竭、危重症患者以及全麻手术患者的呼吸支持治疗。对于需脱离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来说,确定合适的拔管时机对其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过早的拔管会导致患者呼吸衰竭,甚至再插管等不良结果,而延迟拔管使患者气管阻塞、气管狭窄引起肺炎,进而预后较差。因此,确定合适的拔管时机仍然是医护人员面临的挑战。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长时间机械通气可影响膈肌功能,导致膈肌萎缩、收缩功能障碍,成为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ventilat  相似文献   

7.
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73年Schnitzler首先报道应用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此项技术在国内、外迅速得到推广应用,现已成为医院重要的抢救技术之一。心脏起搏的目的不仅要起到心率支持作用,还需要提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液动力学效应,从而恢复患者的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某些类型的起搏器还有诊断和存储心电信息的功能。临时心脏起搏则主要用于心率支持方面,并为某些心脏疾病患者行心脏或非心脏手术时安全、平稳渡过手术麻醉期提供了一项重要的保障措施,在围手术期应用逐渐增多。因此,麻醉科医师应该熟悉和掌握临时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和安置技术。  相似文献   

8.
膈肌功能与上腹部手术后呼吸异常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膈肌在正常呼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膈肌功能障碍可引起呼吸模式的改变。病人在上腹部手术后出现肺功能异常改变,肺活量(VC)、功能残气量(FRC)显著降低,这种限制性通气模式主要是由于手术创伤造成膈神经活动反射性抑制。导致术后隔肌功能障碍所致,是不可避免的,但临床上可通过各种途径减轻这种肺功能异常,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本文对正常膈肌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测定方法、上腹部手术后肺功能的异常改变及其原因和膈肌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呼衰病人主要靠吸氧和正压通气支持呼吸,但正压通气可发生复杂而难于估计的心血管改变。而且,开始使用和撤离机械通气时对心血管影响更大。归纳起来与下列四个因素有关:①呼吸肌的血流和氧耗增多;②在呼气末基础上吸气,肺容量增多;③撤离机械通气后,自主呼吸时胸内压降低;④正压通气时,胸内压升高。 1 呼吸运动时呼吸肌的血流和氧需 膈肌和肋间肌收缩时的绝对血流超过平常运动量最大时骨骼肌代谢所需要血流。正常人呼吸时,膈肌和肋间肌的氧需只占总量的5%以下,但肺部疾病(如肺气肿和支气管痉挛)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有益于机械通气的最佳体位,为临床护理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120例住院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采取床旁超声测量平卧位、30°、40°、60° 4种卧位膈肌功能状态机械通气效果的参数。结果 4种卧位膈肌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30~40°卧位膈肌活动度较佳;不同卧位机械通气中,卧位角度越小气道顺应性越好,吸气阻力越高,呼气阻力越低(均P<0.05);卧位角度越小,支持压力越低,通气效果更佳(均P<0.05)。结论 COPD患者不同卧位膈肌功能状态及机械通气效果存在明显的趋势变化,一般情况下建议选取30~40°卧位行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前膈肌超声监测下吸气肌锻炼效果。方法将呼吸重症监护室74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机械通气护理,逐渐降低呼吸机压力值和PEEP值,按经验撤机;观察组由医护团队按计划每日调整呼吸机吸气触发灵敏度,配合使用沙袋加压锻炼吸气肌,行床旁右侧膈肌超声监测。结果观察组吸气末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未发生吸气肌锻炼相关不良事件。结论对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在膈肌超声监测下行吸气肌锻炼,效果较好,安全。  相似文献   

12.
李家芝  谢梅 《护理学杂志》1993,8(5):217-218
高频通气膈肌起搏器(简称HDP)为九十年代新型的高频喷射呼吸器,它具有开放式通气、不干扰自主呼吸、氧合作用好、对病人无副作用等优点,同时又有起搏膈肌、增加肺活量,促进CO_2排出的功能。我科于1992年11月至1993年1月收治22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简称COPD)病人进行HDP治疗,现将其疗效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22例COPD病人,男17例,女5例;年龄30~70岁。该病例的症状、体征、胸部X线、心电图等资料均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3.
非侵入性心脏临时起搏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舸 《护理学杂志》2001,16(3):166-167
非侵入性心脏临时起搏是对某些危重心脏病病人行紧急临时起搏 ,使其尽快恢复正常心率 ,维持有效血流动力学的一种治疗手段。其操作简捷 ,无须消毒及 X线透视 ,是对心脏停搏者实施复苏的首选起搏方法 ,并且可以为侵入性插管起搏赢得时间 [1]。我科 1 998年 8月至 2 0 0 0年 8月采用经胸壁临时起搏40例病人 ,护理操作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0例 ,其中男 2 9例、女 1 1例 ,年龄 1 7~79岁 ,平均 6 1 .4岁。行体外临时起搏前均发生晕厥或心跳骤停。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1 8例 ,心肌炎 2 1例 ,冠心病合并高钾血症致心脏停搏 1…  相似文献   

14.
膈肌是哺乳类动物最主要的吸气肌,其功能可简单地分为通气功能和非通气功能;后者包括咳嗽、呃逆等。投予肌松药后膈肌也同其它骨骼肌一样获得不同程度的松弛,但膈肌对肌松药的反应与四肢肌肉有一定的差异。本文扼要介绍这一领域的研究及其潜存的意义。一、膈肌的功能膈肌为一骨骼肌,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呈一向上膨隆的穹窿形的扁形阔肌。膈肌肌束起源于三部分即胸骨部、肋骨部和腰部。  相似文献   

15.
体外膈肌起搏器(EDP)主要是通过体表电极刺激膈神经,使膈肌有规律的收缩,达到改善通气功能的目的。对抢救呼吸衰竭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有确切效果。是一项新技术。由于患者对EDP治疗不了解,因此,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做好心理护理,对取得良好的疗效是十分重要的,亦是EDP治疗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我科自1989年10月~1990年3月为26例住院患者(431例次)做了EDP治疗。年龄54~72岁,其中肺心病13例,肺气肿9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主要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6.
膈肌功能与上腹部手术后呼吸异常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膈肌在正常呼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膈肌功能障碍可引起呼吸模式的改变。病人在上腹部手术后出现肺功能异常改变,肺活量(VC)、功能残气量(FRC)显著降低,这种限制性通气模式主要是由于手术创伤造成膈神经活动反射性抑制、导致术后膈肌功能障碍所致,是不可避免的,但临床上可通过各种途径减轻这种肺功能异常,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本文对正常膈肌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测定方法、上腹部手术后肺功能的异常改变及其原因和膈肌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病例介绍:患者,男,70岁。1959年起出现呃逆、嗳气,每次于呃这前胸闷气短约10分钟,1小时约5次左右。饥饿、阴天或夜间加重,娱乐时减轻,休息时胸闷气短明显。我们采用体外膈肌起搏器中档(经常放弱档),脉冲35~75V,将起搏器调至膈肌每分钟进行12次有规律的收缩,1日1次.1次30min,1个疗程10次。第1疗程结束,患者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呃逆前胸闷气短由原来的10min缩短到2~3min。遂继续第2个疗程,20次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后,31年的呃逆症状完全消失,随访3月,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18.
<正>膈肌是重要的呼吸肌,肺总吸气量的75%由膈肌负担,膈肌受损会防害通气和氧气输送[1-2]。膈肌还有其他功能,例如增加腹内压帮助排尿、排便、呕吐,在食管裂孔处施加压力而预防胃-食管反流[2]。膈肌功能不全是呼吸困难、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常见病因,上腹部手术、创伤、肿瘤、机械通气、慢性肺部疾病、肌间沟神经阻滞等均会导致膈肌功能不全[3]。观察和测量膈肌的运动对于膈肌功能的评估十分重要,传统评估膈肌功能的方法有胸部X线片、直立位荧光透视、MRI、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压力控制通气(PCV)和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膈肌功能以及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6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PCV通气模式组(P组)和VCV通气模式组(V组),每组33例。麻醉诱导完成后均使用VCV通气,P组在气腹开始后切换为PCV至手术结束;V组在气腹开始后维持VCV直至手术结束。记录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腹时间、气腹结束至拔管时间、苯磺顺阿曲库铵总量、拔管后即刻警觉/镇静观察评分(OAA/S评分)。记录麻醉诱导前、拔管后即刻、拔管后30 min的膈肌移动度(DE)、膈肌收缩速度(DCV)、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记录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30 min后膈肌功能障碍发生率、术后第1~3天PPCs发生率。结果 与V组比较,P组拔管后即刻DE明显增快(P<0.05),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30 min DCV明显增快(P<0.05),术后第1天PPCs发生率明显降低(P<0.0...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心脏病学的发展,人工心脏起搏技术不仅可用于治疗缓慢的心律失常,还可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不仅是治疗上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诊断和研究心律表常的重要方法,临床应用广泛。但常可发生各种并发症和起搏故障,造成起搏失灵而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应加以认识,并做出相应的护理,以提高起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