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单独使用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探索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将50例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单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6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疗效、血压、胰岛素抵抗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压及胰岛素相关指标方面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压、FPG、FINS、ISI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确切,并改善了患者胰岛素抵抗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重点探索二甲双胍和氨氯地平同时应用于治疗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01月月初-2014年12月月末在本院接受首次治疗的62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将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例数相同的2组,氨氯地平应用于治疗31例对照组,二甲双胍+氨氯地平应用于治疗31例观察组,对比2种治疗方案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稍差,有效率仅仅达到74.19%,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率高达96.77%。对照组的疗效远不如观察组。2组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的不良症状相对较多,不良症状发生率达到19.35%,观察组出现的不良症状相对较少,不良症状发生率达到6.45%。观察组的不良症状明显比对照组乐观。两组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氨氯地平应用于治疗高血压肥胖患者切实可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价值.方法:以我院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治疗)和对照组(接受瑞格列奈治疗).对比两组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及BMI.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及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及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可以改善肥胖型2型糖尿病体重指标、降低血糖、血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2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6例)和联合治疗组(36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单纯的氨氯地平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氨氯地平治疗同时给予二甲双胍,观察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BMI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常规治疗组BMI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高血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而且能降低患者BMI,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将138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n=69)和观察组(n=69),对照组单纯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20%VS71.01%,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下降(P0.05),BMI和WHR均显著下降(P0.05),TG、TC及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具有调脂、降压和降低体重的作用,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代谢特征及不同治疗的疗效。方法对77例患者按体质指数(BMI)分为肥胖型和非肥胖型,分别进行体检,测定性激素和糖脂代谢情况;按治疗方法不同分2组,A组(38例)单用二甲双胍,B组(39例)给予二甲双胍+氟他胺治疗3月,观察治疗前后人体学测量、性激素及糖脂代谢变化。结果(1)肥胖型与非肥胖型比较腰臀比(WHR)、收缩压、舒张压、OGTFl20min血糖、0min及120min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DL、黄体生成素(LH)、LH/卵泡刺激素(F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治疗3个月以后,2组治疗前后BMI、LH/FSH、总睾酮(TT)、TG、HDL、LDL、HOMA-IR水平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B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肥胖型PCOS存在更严重的内分泌代谢紊乱;二甲双胍能改善这种紊乱,加用氟他胺更利于多毛症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高血压合并肥胖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10例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缬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缬沙坦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DBP水平以及HOMOA-IR均低于治疗前(#P0.05),HOMA-β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SBP、DBP以及HOM()A-IR均低于对照组,HOMA-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的血压水平,同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雌激素结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用于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情况及卵巢相关症状,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该院治疗的60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雌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雌激素结合二甲双胍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之后的性激素指标、空腹胰岛素指标、空腹血糖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后的睾酮、黄体生成素、卵泡生成素检测值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数据间检验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3个月后的空腹胰岛素检测值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数据间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空腹血糖检测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数据间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雌激素结合二甲双胍治疗体现较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2月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78例肥胖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给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和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每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的激素指标[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水平、胰岛素敏感性(ISI)、妊娠率、排卵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FSH、LH、FBS、FIN、IS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FSH、L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S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BS和FI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激素指标均较治疗前发生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排卵率及成熟卵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促排卵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二甲双胍相比,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可以明显提高肥胖型PCOS患者的ISI,增进其排卵率,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脂代谢异常和血压的影响。方法68例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治疗方案下随机给予罗格列酮(罗格列酮组),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BG、PBG、SBP、DBP、FINS、PINS、TG、TC、HDL-C和LDL-C水平,观察12周,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血压、胰岛素和IR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ISI明显升高(p<0·05);罗格列酮组ISI升高和IR下降幅度大于二甲双胍组(p<0·05);罗格列酮组SBP和DBP降低幅度大于二甲双胍组(p<0·05);罗格列酮组TG和LDL-C较治疗前下降,HDL-C较治疗前升高;二甲双胍组TC和LDL-C较治疗前下降。结论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均有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异常和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筛选9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氨氯地平5 mg/d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6个月以后,对其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用动态血压记录仪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平均值和血压变异性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明显降低,血脂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动态血压平均值和血压变异性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动态血压平均值和血压变异性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可有效协同降压及调节血脂,并可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d;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 w后血压、8 w后血压、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8 w后舒张压及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均能有效降低血压,但是左旋氨氯地平不良反应更少,更适宜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疗程6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压变化和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但两组问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7%vs66.7%.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赞 《现代保健》2014,(20):7-9
目的:评价盐酸马尼地平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入选高血压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盐酸马尼地平组40例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组40例。两组每天分别服用盐酸马尼地平片5 mg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每日1次,共8周。结果:治疗8周后,盐酸马尼地平片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22.1±5.67)mm Hg和(16.8±1.32)mm Hg,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分别下降为(22.5±5.38)mm Hg和(16.1±1.51)mm H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马尼地平片组心率下降为(0.3±0.55)次/min,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心率下降为(0.5±0.46)次/min,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盐酸马尼地平组的降压总有效率为82.5%(33/40),苯磺酸氨氯地平为80.0%(32/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盐酸马尼地平片每日服用1次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平均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氨氯地平口服,5mg/d,1次/d;B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口服,2.5mg/d,1次/d;C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口服,5mg/d,1次/d。服药8周后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和红细胞指数都显著升高,C组患者在血压达标率和血压变化值等方面均显著优于A组和B组,且B组患者的血K+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都能够有效缓解轻中度高血压症状,但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6.
苏保宏 《临床医学工程》2014,(11):1433-1434
目的探讨倍博特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81例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为对照组,81例患者采用倍博特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变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博特是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药物,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伍蔚凌 《临床医学工程》2013,(11):1379-1380
目的 讨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每日胰岛素使用量以及血糖达标时间,以评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之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的体重增长只有(1.9±0.4) kg,低于对照组的(4.5±1.2) kg.观察组每日胰岛素使用量为(42±8)U,对照组为(57±11)U,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为(8.5±0.3)d,与对照组的(12.4±0.4)d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使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减少每日胰岛素使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并避免体重的过快增长,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8.
邓红胜 《现代保健》2010,(16):12-13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8月在医院门诊病房治疗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左旋左旋氨氯地平25mg/d,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10mg,2次/d开始,根据患者血压情况每3天增加1次剂量,最大至20mg,2次/d,12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的降压效果及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相比,降压效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观察组E峰、A峰、EDC、E/A与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明显,能够达到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肾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疗效确切、效价比高、是较理想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内科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贝那普利。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血压平均值为(126±13)/(81±7)mmHg,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血压平均值为(137±14)/(92±10)mmHg,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两组总有效率、血压平均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取得单用氨氯地平未能达到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比较少,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