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常山县血吸虫病监测点2008-2011年疫情状况,掌握山丘地区复杂环境血吸虫病监测方法,为制订山丘地区监测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和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方案,每年对螺情、自然因素、常住人群、流动人口和家畜疫情进行监测,纵向观察和分析山丘地区血防传播阻断下疫情变化趋势。结果 2008-2011年监测点疫情监测未发现本地急性感染和新感染病人(畜)。螺情监测每年均发现少量残存钉螺,4年累计发现有螺面积6 680m2,活螺1 021只,未查到感染性钉螺。本地居民血检IHA阳性率为3.43%,输入性病例血检IHA阳性率为6.37%,未发现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例。结论监测点疫情稳定,但有少量残存钉螺,仍易引起血吸虫病重新传播流行,应重点做好本地螺情和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浙江省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参考。方法按《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方案》要求,在全省9个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开展螺情、病情及相关因素等调查。结果 2008-2011年监测点螺情监测在6个监测点查出有螺面积54 970m2,2011年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分别较2008年下降了71.81%、80.99%和93.79%,未查到输入性钉螺和感染性钉螺。病情监测未发现本地急性感染病人、新感染病人(畜),尚存4例历史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发现14例输入性血吸虫病患者,其中2例为急性血吸虫病患者。结论监测结果基本反映了浙江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当前的疫情状况和防治现状,残存钉螺和输入性传染源的存在增加了血吸虫病重新流行的危险性,必需加强本地螺情和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10):805-807
通过掌握嘉兴市秀洲区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动态,为评价全省水网型地区血吸虫病防治措施和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本研究根据《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方案(2012年修订版)》要求,开展螺情、病情和相关因素等监测工作,纵向观察、分析水网型地区疫情变化趋势。结果显示2012-2014年查螺面积累计18.99hm2,本监测周期内未发现钉螺。本地居民血吸虫病IHA监测阳性率为1.14%。在秀洲区输入性传染源监测中,查出实验室确诊病例3例。2012-2014年监测点虽未发现钉螺,但前期时有钉螺复现,并有输入性传染源存在,警惕有局部流行的风险。重点应做好本地螺情和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工作,巩固取得的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4.
韩小芳  徐青华  姜友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4,(19):3603-3605,3625
目的分析常山县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2005-2012年疫情状况,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每年对常山县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开展病情、螺情监测,并进行相关流行因素调查。结果在2005-2012年期间,监测点仅在2006年发现1例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病人,未发现本地急性感染和新感染病人(畜)。8年累计发现有螺面积14 520 m2,活螺2 559只,未查到感染性钉螺。结论监测点疫情稳定,有少量残存钉螺,仍存在引起血吸虫病重新传播流行的潜在危险,应重点加强本地螺情和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继续探索推进查灭螺运行机制,全面提升查螺队伍整体素质,巩固血防三无成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动态和流行现状,探索一条山丘型地区血防监测之路,为制定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策略以及考核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方案》的要求,临安市于2008—2011年每年对省级监测点板桥乡板桥村开展病情、螺情监测并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共查螺投工265工,累计查螺面积75830平方米,未发现钉螺。本地居民共查病975人,IHA阳性率为0.30%。流动人口查病400人,IHA阳性率为0.75%。结论:监测区2008—2011年虽未查出有螺面积,亦未查出血吸虫病原学阳性病人,但近几年临安市其它乡镇还有钉螺查出,外来流动人口出人频繁。因此,该地仍需采取“查灭残存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为重点的综合性巩固策略”,以进一步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及时掌握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变化,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巩固方案(2007年修订版)》,在全省开展螺情和病情监测.螺情监测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查到的钉螺用压碎法检查血吸虫感染情况,用土埋结合药物方法灭螺;病情监测用血清学筛查阳性者粪检,对有螺村和来自尚未控制血吸虫病县人(畜)采用血清学筛查监测病情,血清阳性者进一步粪检.结果 在17个流行县(市、区)中查出有螺面积59.62 hm2,其中新查出有螺面积0.53 hm2;解剖钉螺71 450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血清学查病139 896人,阳性1279人,阳性率为0.91%;发现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9例,其中2例急性病例,未发现本地粪检阳性患者(畜).结论 今后要继续加强监测,查清螺情,压缩残存钉螺,防控外来传染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上海市南汇区达到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标准后血吸虫病流行及影响因素,为巩固成果和评价防治效果,预测流行趋势,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血吸虫病监测系统,进行螺情和病情的同步监测。结果1996~2006年查螺水面积达6578203m^2,发现钉螺面积270m^2,没有发现阳性钉螺;检查外来流动人员139091人,抗体阳性率为0.17%,对抗体阳性者进行病原追踪,在2005年查获1例血吸虫病输入病例;调查39995头耕乳牛情况,未发现感染血吸虫病牛;南汇区没有发现内源性血吸虫病人,小面积的残存钉螺及时得到有效消灭,也未见输人性钉螺;征兵、招生等新感染监测均未发现病人;居民和学生血防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80%和75%。结论螺情仍有反复,故要加大监测,尤其是与有螺区县共用河道地区的监测力度,以便做到早发现、早控制。该地区病情监测的重点应是外来流动人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江宁区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疫情变化。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检测区内开展螺情、病情等监测工作。结果 2006-2011年共血检4 629人,阳性341人,阳性率为7.37%,所有血检阳性人员均进行粪检以确诊病人,连续6年未发现粪检阳性,无急性血吸虫病感染病人。2006-2011年累计查螺面积为2 958.774hm2,调查框数38 962框,捕获活螺375只,解剖钉螺375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 2006-2011年南京市江宁区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血吸虫病疫情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变化,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监测螺情,采用压碎法检查钉螺血吸虫感染情况。对有螺村和来自或往返于尚未控制血吸虫病县的人畜进行筛查和病情监测。结果浙江省2013年有螺乡镇98个,有螺村369个;钉螺面积94.21 hm2,解剖钉螺55 625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血清学查病130 450人,阳性率为0.84%;其中流动人口血清学查病75 317人,阳性率为0.85%。粪检1 112人,未发现本地粪检阳性者,查出输入性血吸虫感染者14人。有历史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1 161例,救助率100.00%。结论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但尚有大面积残存钉螺面积,输入性病例时有发现,今后血防重点是查灭残存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四川省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2010年四川省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的疫情数据,了解监测点血吸虫病现状及疫情变化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在四川9个国家级监测点开展2010年钉螺和血吸虫病监测工作。结果9个监测点居民血检阳性率在2.73%~17.02%之间,平均血检阳性率和感染率(Kato—Kmz法)分别为7.62%和0.10%,人群感染度(EPG)几何均数为0.003,耕牛感染率为1.02%。共查出钉螺面积128285m。,活螺密度在0.02~1.29只/0.1m2之间,平均活螺密度为0.21只/0.1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四川省血吸虫病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家畜管理以及钉螺控制,防止疫情回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宜昌市2009-2010年省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结果,了解全市血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试行)》的要求,11个监测点开展人群及家畜病情、螺情和相关因素调查,采用SPSS12.0软件分析监测结果。结果 11个监测点未发现新病例;发现钉螺复现,未发现阳性钉螺。结论传播阻断达标成果巩固,但螺情反弹因素未根除,环境改造灭螺工程等综合治理措施需进一步加强,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武汉市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动态,为血吸虫病监测工作的循证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武汉市设立12个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对人群病情、家畜感染和钉螺控制等情况开展监测和分析。结果 2015—2020年,监测点本地人群累计开展血吸虫血清学筛查35 427人,阳性414例,血检阳性率由2.161%降至0.778%,其逐年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 56.722,P<0.001);男性,40岁以上,职业为农民、工人、民工、离退人员血检阳性率较高。2015年发现2例粪检阳性病例为农民,人群血吸虫校正感染率为0.04%。流动人群血吸虫血检阳性率由1.042%降至0.039%;2020年检出1例外省输入性粪检阳性病例。家畜累计检测414头,未发现阳性。2015—2020年查出有螺面积由535.759 hm2逐年降至111.323 hm2,2015—2019年监测点有螺框出现率由2.330%降至1.566%,活螺平均密度由0.053只/框逐年降至0.023只/框,但2020年回升至2.617%和0.063只/框,压碎镜检法未发现感染性钉螺;LAMP法累计检测钉螺混合样本475份,仅2018年检出阳性样本1份。结论 武汉市血吸虫病疫情近年呈低度流行且持续下降,但仍存在高危人群血防意识薄弱、钉螺孳生环境未彻底改变等潜在风险,未来需持续加强风险监测、健康教育、钉螺控制等措施,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江山市血吸虫病10年监测资料,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普查和轮查形式在历史流行区和部分非历史流行区,以5m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监测钉螺,以压碎镜检法检查钉螺感染情况;以土埋为主结合药物方法灭螺;对当年有螺村居民、流动人口、耕牛等用血清学检查结合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监测传染源。结果江山市钉螺面积2003年12.27hm^2,2007年增至31.62hm^2;经灭螺防治,2012年钉螺面积减至1.97hm^2。累计血清学监测61 911人(其中流动人口6 893人),阳性率0.87%;粪检查出血吸虫毛蚴4人,均属输入性急性感染;耕牛血清学监测0.98%(51/5 190),粪检均阴性。结论血防工作卓有成效,但是残存钉螺的存在和外来传染源的输入不容忽视。应继续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龙海市消灭血吸虫病后22年来的监测情况,为今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血吸虫病监测系统,在原疫区对钉螺和传染源进行同步监测。结果1989-2010年共查钉螺面积6611524mz,累计发现残余钉±5447只。2010年仅残存1个螺点,面积250m2。检查流动人口573人,抗体阳性率2.8%,调查7~14岁人群345人,皮试阳性率2.3%;阳性者经粪检复查未发现急性血吸虫病人。检查〈3岁牛1058头、〈3岁羊310头、剖检田目296只,均未发现血吸虫虫卵。结论龙海市血吸虫病防治成果巩固,但仍须加强监测,特别是输入性传染源及钉女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及时掌握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发展动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巩固方案(2007年修订版)>,对浙江省54个县的439个乡(镇)3559个村开展螺情和病情监测.结果 在21个流行县(市、区)中查出有螺面积95.97 hm2;解剖钉螺84 488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根据血清学监测,查病189 884人,阳性2752人,阳性率为1.49%;发现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20例,未发现本地粪检阳性患者.分析今后血防重点仍是查灭残存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及时掌握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发展动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巩固方案(2007年修订版)>,对浙江省54个县的439个乡(镇)3559个村开展螺情和病情监测.结果 在21个流行县(市、区)中查出有螺面积95.97 hm2;解剖钉螺84 488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根据血清学监测,查病189 884人,阳性2752人,阳性率为1.49%;发现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20例,未发现本地粪检阳性患者.分析今后血防重点仍是查灭残存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2009年度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及时掌握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发展动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巩固方案(2007年修订版)>,对浙江省54个县的439个乡(镇)3559个村开展螺情和病情监测.结果 在21个流行县(市、区)中查出有螺面积95.97 hm2;解剖钉螺84 488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根据血清学监测,查病189 884人,阳性2752人,阳性率为1.49%;发现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20例,未发现本地粪检阳性患者.分析今后血防重点仍是查灭残存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广东省斗门县输入血吸虫病人后是否可能形成血吸虫病的传播流行。方法 对输入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周围人群进行血吸虫病感染检查及钉螺孳生情况调查。结果 仅发现4例输入性病例,没有发现当地感染病例;在5个镇的15个管理区共调查水渠边长度88330m,调查低洼茺地374268.48m^2。未发现钉螺的孳生。结论 在斗门县等非血吸虫病疫区,只要及时治疗输入性病例,加强螺情监测,严防钉螺的输入,就不会形成血吸虫病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湖北段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免疫学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三峡库区传染源及钉螺情况。间接血凝试验(IHA)筛查库区居民440人(其中外出打工返乡人员36人)及流动人口45人;在监测点调查耕牛并对全部耕牛进行间接血凝检测;在库区长江支流、两岸洲滩、沟渠等适合钉螺孳生的危险环境进行查螺;调查钉螺输入情况。结果监测点未发现血吸虫病病人和病牛;未发现钉螺孳生及输入。结论针对可能引起三峡库区血吸虫病传播的危险,应加强监测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止血吸虫病在库区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湖北省2008年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结果,了解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16个监测点的监测工作,并统计分析各项指标。结果湖北省16个监测点居民感染率为1.10%,耕牛感染率为2.42%,活螺平均密度为0.2757只/0.11m^2,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062只/0.11m^2,钉螺感染率为0.226%。结论虽然16个监测点人畜感染率降低到5%以下,但部分监测村钉螺感染率仍较高,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要进一步认真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