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CR全脊柱拼接摄影与MRI在诊断脊柱侧弯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广州市番禺区高考体检DR胸部照片中发现的23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患者,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1719岁,平均18岁,男女比例为1∶1.3。所有病例均作CR全脊柱拼接摄影,其中7例进一步作MRI检查。结果用Cobb角测量:10°19岁,平均18岁,男女比例为1∶1.3。所有病例均作CR全脊柱拼接摄影,其中7例进一步作MRI检查。结果用Cobb角测量:10°19°有13例(56.52%);≥20°19°有13例(56.52%);≥20°39°有9例(39.13%);≥40°有1例(4.35%)。不同节段侧弯情况:腰段侧弯(9例)>胸段侧弯(8例)>胸腰段侧弯(5例)>双弯(1例)。23例中,CR摄影诊断:16例以脊柱侧弯为主要,未发现有脊髓及椎体畸形;5例发现脊柱侧弯伴有椎体畸形,2例可疑脊柱侧弯伴有椎管内病变。7例MRI诊断病例中,脊柱侧弯伴椎体畸形4例,伴脊髓空洞1例,伴中央管扩大1例,伴Chiari氏畸形1例。对脊髓异常的显示MRI检出率为100%,明显优于CR摄影。结论青少年是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多发群体,CR全脊柱拼接摄影可作为临床常规的普查手段,而MRI能提高对脊柱侧弯相关病变的检出率,是矫形或手术治疗前综合评估的重要补充,能更准确地指导临床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求利用脊柱矫形器在矫治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针对不同的脊柱侧弯,对26例患者根据其侧弯分型,设计不同的矫形器,并辅以康复训练,分别在患者穿戴3个月、6个月及更长时间定期复查或随访,结合患者的主诉、激光测力平台检测、X光片、以及患者矫治前后的测量参数,将记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显效有19例占73.1%,有效有6例占23.1%,无效1例占3.8%,总有效率为96.2%.结论 使用脊柱矫形器在脊柱侧弯矫治中能让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控制和矫正椎体畸形,在提高特发性脊椎侧弯患儿的躯体功能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科学合理地设计应用脊柱矫形器可以起到较好的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3.
脊髓髓内胚胎残余组织肿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脊髓髓内胚胎残余组织肿瘤的特点、手术治疗及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脊髓髓内胚胎残余组织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影像学特征、手术治疗及治疗结果.26例患者临床表现除神经功能障碍外,7例出现下肢畸形,1例伴有脊柱侧弯,3例有腰骶中线部位皮肤异常改变.肿瘤涉及腰段脊髓(胸腰段+腰段+腰骶段)共21例,占80.8%(21/26).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各自有特征性的MRI表现.2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9例行肿瘤次全切除术,5例行肿瘤大部切除术,2例行肿瘤部分切除术.结果 26例患者中25例出院时原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1例患者获随访6~82(30.0±8.2)个月.12例患者原有神经症状、体征完全消失,7例患者生活可自理,1例患者生活需他人照料,1例恶性畸胎瘤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随访期内无因肿瘤复发再次手术病例.结论 脊髓髓内胚胎残余组织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除神经功能障碍外,还可出现下肢、脊柱畸形和腰骶中线部位皮肤异常改变.绝大多数肿瘤累及腰段脊髓,MRI多能明确诊断.常合并其他脊柱、脊髓的异常改变,手术难以将肿瘤全切除,但治疗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建立大白鼠试验动物模型实现对伴有复杂脊髓损伤的先天性脊柱侧凸疾病的实验医学研究。方法采用经9.4%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稀释后的6-巯基嘌呤液,按30ml/kg剂量行腹腔内注射造模,并对具有先天性脊柱侧弯临床和影像学诊断的20只仔鼠(其中5只仔鼠出生后立即出现脊髓瘫,临床症状)中剩余的15只无明显神经症状的仔鼠进行被动直立状态下的生活观察,6d~10d,13只仔鼠出现了典型的双侧后肢完全性瘫痪。对所有实验动物模型进行影像学和脊柱脊髓的组织学观察。结果脊柱影像学观察,所有实验动物模型都表现出典型的先天性脊柱侧弯畸形伴有楔形半椎体和附件的畸形;组织学观察,畸形半椎体发生了明显向椎管方向的移位,压迫相应节段的脊髓,在部分实验动物表现为侧弯顶点的楔形半椎体连同间盘一起向椎管方向移位;相应的骨性结构对脊髓节段形成压迫;骨与脊髓的滋养血管被破坏,楔形半椎体上部的椎管内软脊膜上瘀滞的静脉丛.下方无血管区和椎管狭窄区的血管分布缺失和侧弯顶点水平静脉丛的破败,血管的狭窄和动脉瘤样增宽的病灶区。结论模型大白鼠生长发育的脊柱在受到来自垂直方向上的动-静态负荷的作用,导致脊柱畸形的进一步加重,并通过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得到证实.其发病机制变化特点与临床资料相符合,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实验医学基础,对临床治疗原则的制定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半椎体畸形可导致儿童脊柱生长不对称,为先天性脊柱侧弯常见的病因[1].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畸形进行性加重,造成脊柱的继发畸形即侧弯加重.故早发现、早手术是纠正由半椎体造成的脊椎侧弯的首选疗法.本科对35例先天性半椎体畸形的儿童实施了切除矫正术,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治愈出院,疗效令人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本科共收治35例先天性半椎体畸形患儿,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2~13岁.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公元131-201年,古希腊医生Galen第一次提出脊柱侧弯(scoliosis)[1]。脊柱侧弯又称为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突或前突的增加或减少,脊柱侧弯是脊柱最常见的三维畸形[2]。国内外发病率为2%~4%,女性尤其多见,女∶男的比例大约为4∶1[3]。特发性脊柱侧弯(idiopathic scoliosis,IS)是指脊柱有侧弯及旋转畸形,而无任何先天性脊柱异常或合并有神经肌肉或骨骼疾病,是最常见的结构性脊柱侧弯,占脊柱侧弯总数的80%左右。尽管对于特发性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畸形患者MRI检查时横轴位T2WI相中出现的伪影与脊髓纵裂畸形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44例脊柱侧弯畸形患者横轴位T2WI相出现的伪影。结果:44例出现T2WI图像伪影的患者,均发生于脊柱侧弯处。其中,6例纵裂伪影均位于胸段脊髓;26例车轮状伪影中24例位于胸段脊髓,2例位于第1腰椎水平段;12例同时出现纵裂伪影及车轮状伪影。纵裂伪影T2WI部分高信号影形态欠规则。车轮状伪影T2WI相表现髓内及椎管内多个裂隙样辐射状高信号。结论:脊柱侧弯患者在MRI检查时T2WI相侧弯处易出现纵裂畸形伪影,应结合MRI多序列、多参数成像进行鉴别,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8.
曾祥永 《现代保健》2010,(27):25-27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39例,全部均采用前路、后路及前后联合手术入路的方法行手术治疗。其中单节段受累35例,T11 5例、T1215例、L115例。双节断受累4例,T11和T123例、T12和L11例。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14例、C级13例、D级7例。结果所有的脊髓均获得了充分的有效的减压,脊柱得到了良好的内固定,平均随访24个月,植骨处融合良好,有1例出现了脊柱后凸畸形,有2例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伤椎由术前的(1.6±0.3)cm恢复到术后的(3.0±0.3)cm,Cobb角由术前的(27±2)。恢复到(40±3)°。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6例、c级19例、D级8例、E级2例。结论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中,前后路均为有效的方法,且各有优缺点。但前路手术可直接脊髓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且融合率高,在脊柱的畸形矫正以及脊柱的稳定性重建方面为一种更为确切而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崔国发 《现代保健》2010,(20):165-166
目的探讨CR、CT、MRI检查对脊柱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脊柱创伤病例,CR、CT及MRI检查。结果查出椎体骨折73处,CR、CT及MRI检出率相同。附件骨折15处,检出率分别为73.33%、100.00%、80.0H0%。30例MRI显示脊髓损伤。结论在脊柱创伤的影像诊断中,CR可作初检、CT对骨折检出率最高,MRI对脊髓损伤诊断最好。三者有机结合能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陈志辉  刘振 《医疗卫生装备》2011,32(8):67-68,70
目的:探讨CR与DR在全脊柱X线摄影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CR、DR系统分别对100例患者进行全脊柱X线正侧位摄影,由2名高年资医师对所获全脊柱X线正侧位影像进行图像质量评析。结果:CR与DR均能完整拼接全脊柱X线正侧位影像。DR图像拼接质量及拼接成功率均优于CR。结论:全脊柱X线正侧位摄影DR优于CR。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硒与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相关性,为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9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病例组,Cobb角20°~85°,根据Cobb角的大小将患者分为三组:轻度组35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25例;以高发区同性别、同年龄段体检正常的青少年为对照组,共30例。采用荧光法测定血硒含量,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硒含量与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硒含量为(34.56±15.54)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53±19.08)μg/L(P〈0.01);轻、中、重三组硒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重度组显著低于轻、中度组(P〈0.01);但轻、中度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血硒含量值与Cobb角相关系数为0.671(P〈0.01)。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血硒含量降低,且随着侧弯程度加重,硒缺乏表现更突出,微量元素硒的变化不是偶然的,两者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辽宁省锦州地区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流行情况,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于2006年5月至2009年8月对锦州地区30所中小学12257名7~16岁的学生进行脊柱侧凸患病率的普查。结果共查出脊柱侧凸患者41例(cobb角≥10°),患病率为0.35%。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38例,占92.69%,女32例,男6例,经X^2检验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01)。先天性脊柱侧凸2例,神经肌肉源性脊柱侧凸1例。结论在青少年时期开展脊柱侧凸的群体普查是早期发现、及时防治脊柱侧凸的一种有效方法。而脊柱测量仪和前屈试验在普查中易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广东省广州市中小学生特发性脊柱侧凸患病率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对广州市29 532名中小学生进行特发性脊柱侧凸普查。结果检出特发性脊柱侧凸240例(患病率0.81%),其中男104例、女136例,男性患病率显著低于女性(P<0.01)。24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中,小学、初中、高中组分别为60例、155例、25例,初中组和高中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小学组(P均<0.01),但初中组与高中组的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广州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病率为0.81%,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进入初中后尤为明显,应重点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2年3月本院胸腰椎骨折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6例,分别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对伤椎及相邻上下椎体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及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量为(5.5±1.9)%,伤椎后凸畸形Cobb角丢失量为(3.5±1.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程度评分(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与数字X线摄影系统(DR)成像性能、特点及优缺点,并进行应用层面的比较分析,为临床科学合理应用仪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对荆州市两家医院影像科拍摄的852张CR和DR影像片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评价成像性能、影像特点、摄片质量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CR和DR摄像优质率分别为89.9%和94.8%,DR摄片优质率高于CR,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64,P〈0.05)。DR和CR废片率分别为1.4%和9.4%,DR摄片废片率明显低于CR,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41,P〈0.05)。DR的接收摄片千伏值和毫安秒总体略低于CR,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84,t=0.7541;P>0.05)。结论:CR与DR互有优势、劣势,CR使用灵活,且费用较低;而DR较CR具有更高空间分辨率、更广动态范围和更低X射线辐射量,且一次摄片废片率低,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应发挥两者优势,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MSCT及MRI在小儿脊柱和脊髓先天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怀疑为脊柱和脊髓先天性疾病的患儿2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试验组进行MSCT和MRI联合检查,对照组只进行MRI检查。所有患儿的影像学检查均与手术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以比较两组影像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试验组患儿的影像诊断符合率为100%,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50%(5/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MSCT及MRI在小儿脊柱和脊髓先天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对发现更多的先天性脊柱畸形有重要的作用,联合MSCT能发现更多的其他脊柱畸形。比单纯运用MRI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巨脑回畸形及伴发病变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维吾尔族巨脑回畸形的MRI资料,分析MRI特点。结果:MRI表现为脑回宽大、平坦、脑皮质增厚,皮质表面光滑,脑白质变薄。广泛型11例;局限型5例(1例位于左侧额叶、3例位于右侧额顶叶、1例位于右侧额颞叶)。4例伴发交通性脑积水,3例伴发脑裂畸形,3例伴发脑白质营养不良,2例伴发Dandy-Walker畸形,1例伴发胼胝体发育不全、透明隔缺如,1例伴发有灰质异位,3例伴发蛛网膜囊肿,6例无明确伴发病变。结论:MRI扫描对发现巨脑回畸形及其伴发病变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伤椎置钉与传统跨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17例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A组),15例采用传统的跨伤椎内固定(B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植骨融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高度和后凸畸形(Cobb角)的纠正与随访丢失、术后下腰痛的Denis评分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19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涉及椎体、术前伤椎高度和Cobb角差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伤椎高度、Cobb角恢复,术后远期伤椎高度、Cobb角丢失程度,Denis评分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经伤椎置钉可有效减少术后后凸畸形纠正的丢失。  相似文献   

19.
刘港  权正学 《现代保健》2012,(23):16-17
目的:分析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MSF) 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2 例MSF 患者在全麻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比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和后凸角的改变,并进行Frankel 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根据随访结果,术前患者受损椎体前缘高度为(46.3±7.3)%,术后恢复到(92.8±4.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737,P〈0.01) ;术前后凸角为(30.3±5.4)°,术后为(7.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652,P〈0.01).按照Frankel 分级,多数患者的神经功能有明显的恢复.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MSF 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较好地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烟台口岸出入境人员胸椎侧弯的相关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烟台保健中心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胸椎侧弯的相关检出数据,以Cobb氏角为指标,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经数据统计分析,男性和女性胸椎侧弯的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小龄组(≤35)较大龄组(>35周岁)胸椎侧弯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侧弯者凸向右侧的较凸向左侧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青少年应提高预防胸椎侧弯的意识,纠正不良的姿势及习惯,减少胸椎侧弯可能对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及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