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入选2010年4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4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固定骨折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对照组进行普通的术后护理,对比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和满意度。结果对两组患者第1周、2周、4周及12周的腕正侧位片中掌倾角和尺偏角的角度进行测量,发现除在第1周掌倾角两组比较无差异,其余时间掌倾角,尺偏角均具有较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Mcbride评价,观察组优良率为82.61%(19/23),显著高于对照组52.17%(1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术后应用早期康复干预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及掌倾角、尺偏角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给予术后早期康复干预,对比两组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掌倾角、尺偏角的改善效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术后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1.67%)高于对照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12周掌倾角及尺偏角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康复锻炼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挠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术后的掌倾角及尺偏角度,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患者例数为70例,其入院治疗的时间为2018年2月~2018年7月,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后功能锻炼干预,而观察组则采用早期康复治疗。结果: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和尺偏角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同时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也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保证患者的健康,其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与外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轴向缩短移位及治疗后1年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掌倾角为(17.0±1.6)°、尺偏角(23.0±2.1)°、桡骨短缩(1.0±0.2)mm;对照组分别为(4.0±0.8)°、(10.0±1.1)°、(4.0±1.1)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9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有利于恢复患者的腕部功能和解剖结构,减少术后腕关节功能不良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华鹏 《医疗装备》2023,(2):12-15
目的 探讨掌侧万向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支架对AO-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50例AO-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其中采用掌侧万向锁定钢板治疗的25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后3个月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关节面位移、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3个月,试验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关节面移位的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价,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掌侧万向锁定钢板治疗AO-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能获得满意复位,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5年11月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48例(接受钢板内固定)和对照组48例(接受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掌倾角、尺偏角。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掌倾角、尺偏角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掌倾角、尺偏角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在腕关节的解剖功能恢复明显好于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背侧入路与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2例,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优良率,术后3个月测量桡骨茎突长度、尺偏角及掌倾角,采用改良后的上肢功能评分(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定表评估患者预后肢体功能恢复。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尺偏角(8.02±2.32)°、掌倾角(16.02±4.32)°优于对照组尺偏角(9.82±4.76)°、掌倾角(18.67±5.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DASH评分[(11.27±3.87)分]优于对照组[(29.17±7.65)分](P0.05)。结论背侧入路与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效果佳,但背侧入路患者尺偏角及掌倾角恢复更好,可更好地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配合理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观察组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配合理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手背消肿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掌倾角及尺偏角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配合理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有效缩短疼痛时间、手背肿胀时间,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掌侧锁定钢板系统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52例新鲜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腕关节标准正、侧位X线片检查确诊,并根据AO标准分型.随后行掌侧入路骨折切开复位并于掌侧桡骨远端植入掌侧锁定钢板系统进行内固定.术后辅以消肿、抗感染、补充钙剂、主被动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评价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前掌倾角、尺偏角分别为(19.4.±10.8.)、(1.6.±3.8.),桡骨短缩(6.6±1.0) mm;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分别为(8.1.±1.6.)、(17.8.±6.0.),桡骨短缩基本纠正.腕关节功能按Dienst标准进行评定:优31例,良18例,可3例,优良率为94.2%.随访期间未发生正中神经炎、腕管综合征、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 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系统是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罗景胜 《现代医院》2014,14(9):37-38
目的探讨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性。方法入选2010年6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陈旧性桡骨骨折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应用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同时入选同期于我院治疗的陈旧桡骨骨折患者54例作为对照,选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期均为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桡骨缩短、掌倾角和尺偏角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腕关节恢复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能够维持患者骨折的良好复位,进一步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远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锁定钢板结合植骨等技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6例,比较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等,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随访9~18个月(平均14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均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优30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锁定钢板结合植骨等技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6例,比较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等,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随访9~18个月(平均14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均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优30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徐丰涌 《现代保健》2010,(29):49-50
目的研究塑性弹力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14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通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塑性弹力夹板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痊愈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临床痊愈率85.71%,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未出现腕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对照组患者有6例出现腕关节不同程度僵硬症状。结论采用塑性弹力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疗效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根据术式分为两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20例为对照组,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患者2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手背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消除肿胀,缩短恢复时间,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强效镇痛下早期活动肘关节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3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强效镇痛下早期活动肘关节治疗方法。另取对照组50例,采用重建钛板/管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5~1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和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3%,对照组为6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1.81±0.39)明显低于对照组(4.08±0.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强效镇痛下早期活动肘关节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有利于术后镇痛和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早期效果。方法8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以及术后1年的腕关节活动范围、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及腕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腕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尺偏、桡偏),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以及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促进关节面恢复。  相似文献   

17.
赵建强 《现代保健》2013,(19):137-138
目的:研究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44例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骨性治疗,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开始康复治疗时间提前,骨折愈合时间缩短,但平均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可早期实施康复治疗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空气压力波早期干预与常规康复训练相结合对肘关节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GartlandⅢ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后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早期加用空气压力波治疗。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12周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术后4、8周,观察组综合评分(45.04±2.55和90.04±1.33)高于对照组(40.13±1.23和84.15±1.69),观察组肘关节活动度(92.3±2.4和118.3±3.9)优于对照组(83.8±3.1和106.5±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GartlandⅢ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早期采用空气压力波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可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