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继红  韩延辉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620-2621,2625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冠心病患者的肾功能保护作用。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收集某院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术前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对各指标率的变化采用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组间χ2检验。结果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4h、48h冠心病患者Cys C、GFR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4h、48h冠心病患者血清Cys C、GFR与对照组分别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4h、48h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尿mALB与术前相比较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4h、48h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尿mALB与对照组分别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对比剂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在PCI术后心肌保护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标准治疗组(A组,阿托伐他汀20 mg) 30例、低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B组,术前12、2h阿托伐他汀分别追加40、20 mg) 35例、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C组,术前12、2h阿托伐他汀分别追加80、40mg) 3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浆sP-selectin水平,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结果 血浆sP-selectin水平A、B、C组术前分别为(2.32±0.40)、(2.51±0.33)、(2.47±0.28) μg/L,术后6h分别为(4.12±0.75)、(3.34±0.42)、(3.31±0.46) μg/L,术后12h分别为(5.64±1.07)、(4.08±0.74)、(3.84±0.48) μg/L,血浆sP-selectin水平在PCI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相同时间点B、C组血浆sP-selectin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水平A、B、C组术前分别为(4.32±0.51)、(4.46±0.57)、(4.29±0.43) mg/L,术后6h分别为(8.91±1.34)、(7.44±1.06)、(7.28±0.95) mg/L,术后12h分别为(13.66±1.49)、(8.08±1.14)、(7.92±1.04) mg/L,血清hs-CRP水平在PCI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B、C组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P-selectin与hs-CRP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53,P<0.01).PCI术后围手术期A、B、C组心肌梗死再发生率分别为23.3%(7/30)、5.7%(2/35)、2.9%(1/3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以抑制PCI术后炎性因子sP-selectin和hs-CRP的表达水平,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以显著降低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介入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UAP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在常规心内科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B组在常规心内科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术后3周抽血检测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A组和B组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1.2) mg/L比(5.6±1.1)mg/L和(211.9±21.2) ng/L比(209.6±19.9) ng/L,P> 0.05];术后24hA组和B组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1.1) mg/L比(8.5±1.2) mg/L和(311.1±20.9) ng/L比(313.3±18.5) ng/L,P>0.05];术后3周A组和B组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3.1±1.1) mg/L比(1.9±0.8) mg/L和(163.3±18.5) ng/L比(123.3±19.5) ng/L,P< 0.05],术后A组和B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肝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行PCI的UAP患者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且40 mg较20 mg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金承江  金云燕 《健康研究》2015,(1):38-39,42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入A组与B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慢性肾炎常规治疗。A组患者同时接受口服缬沙坦,B组患者接受缬沙坦及阿托伐他汀口服,疗程12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超敏C反应蛋白、肾小球滤过率(GFR)、血脂、血压、肝功能及肌酶等差别。结果治疗12个月后,B组hs-CRP、24h尿蛋白显著优于A组(P<0.05),B组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肝功能、肌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肾炎可显著降低CRP水平并减少尿蛋白,有利于延缓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10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40 mg组和10mg组,测定治疗前和1周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同时选择健康的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CS患者由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40 mg组和10 mg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后各项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40 mg组治疗1周后FMD明显改善(P<0.01),阿托伐他汀10 mg组治疗1周后FMD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直接改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阿托伐他汀改善FMD的作用独立于其调血脂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连续用药6个月,观察记录3组患者血脂情况、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用药治疗后第6个月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C、TG、LDL-C降低速度与HDL-C升高速度,C最快,B组次之,A组最慢。三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10 mg/d、20 mg/d、40 mg/d的阿托伐他汀用于ACS均有效,但40 mg/d的阿托伐他汀效果更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阿托伐他汀预防冠脉CTA检查对比剂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预防对比剂肾病中的作用。方法将92例单纯行冠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40mg/d,n=46)和小剂量组(10mg/d,n=46),分别于冠脉CTA检查前2~3天开始每晚顿服阿托伐他汀40mg及10mg。所有患者分别于冠脉CTA检查前1天、检查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测定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留尿标本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并根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①小剂量组:与检查前相比,检查后第1、3天Scr、mALB均有显著升高(P〈0.01),Ccr显著降低(P〈0.01);检查后第7天Scr、Ccr、mALB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②大剂量组:与检查前比较,检查后第1、3天Scr、mALB均升高(P〈0.05),Ccr降低(P〈0.05),检查后第7天Scr、Ccr、mALB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③与小剂量组相比:大剂量组检查后第1、3天Scr、mALB显著降低(P〈0.01),Ccr显著升高(P〈0.01);检查后第7天mALB、Scr、Cc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检查前后BUN均无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使用较大剂量(40mg)的阿托伐他汀可能有助于预防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治疗作用及对辅酶Q10的影响,为冠心病心功能减退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慢性心力衰竭诊疗指南心功能评价为B期的10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组(联合组)、瑞舒伐他汀组,每组36例,并选择36例同期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各组间进行心脏彩超、血流动力学参数、血脂及辅酶Q10水平的比较。结果各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联合组、瑞舒伐他汀组的E峰、E/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在治疗前后E峰、A峰、E/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及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E峰、E/A均明显高于治疗前,A峰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联合组、瑞舒伐他汀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SCI)、每搏输出量(SV)、心搏指数(SI)、左室每搏做功指数(LVSWI)、左室做功指数(LCWI)和速度指数(V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联合组、瑞舒伐他汀组CO、SCI、SV、SI、LVSWI、LCWI和VI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联合组、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及瑞舒伐他汀组各指标均较阿托伐他汀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联合组、瑞舒伐他汀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辅酶Q10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及瑞舒伐他汀组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疗效确切,可以起到改善和保护心脏功能作用,且不需联合使用辅酶Q1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影响,为ACS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地坛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ACS并行PCI的1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79例和瑞舒伐他汀治疗组75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除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外,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1次/d;瑞舒伐他汀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口服,1次/d,两组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检查并行PCI治疗,PCI术后1年复查冠脉造影,并分别于PCI治疗24 h内和PCI治疗后12个月检测血清脂蛋白(a)及血脂等相关实验室指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阿托伐他汀组与瑞舒伐他汀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C、LDL-C和脂蛋白(a)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PCI术后12个月发生支架内再狭窄1例,靶病变狭窄1例,非靶病变狭窄3例;瑞舒伐他汀组发生支架内再狭窄1例,靶病变狭窄2例,非靶病变狭窄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瑞舒伐他汀组率为2.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明显降低血清脂蛋白(a)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合并糖尿病的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炎症因子、调脂疗效的影响.方法:对72例合并糖尿病的ACS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mg组(A组)36例,40mg组(B组)38例,手术当天、术后24小时、术后2周、术后4周空腹采血,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血脂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40mg组较20mg组PCI术后血清hs-CRP浓度降低更明显.2组术后2周血脂水平较术前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4周血脂水平较术前降低,阿托伐他汀40mg组较20mg组PCI术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降低更明显.结论: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血清hs-CRP升高;阿托伐他汀能降低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血清hs-CRP,LDL-C水平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较20mg阿托伐他汀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1.
李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4,(1):180-182,187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的影响,借此探讨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在PCI术后心肌保护方面的作用。方法收集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4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低剂量瑞舒伐他汀组(5 mg)、中剂量瑞舒伐他汀组(10 mg)、高剂量瑞舒伐他汀组(20 mg);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血浆sP-selectin水平;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结果对照组(A组)、低剂量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组(B组)、中剂量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组(C组)、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组(D组)4组sP-selectin和hs-CRP的水平在PCI术后24 h达峰值,随后逐渐减低,中、高剂量组术后一周可以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瑞舒伐他汀的干预治疗可以显著的抑制PCI术后sP-selectin和hs-CRP表达水平的升高(P0.01)。4组PCI术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23.3%、16.7%、6.7%、3.3%,A组与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的发生率低于A组,A组与C、D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可以抑制PCI术后sP-selectin和hs-CRP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中、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对PCI术后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20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每晚加服阿托伐他汀10 mg。比较2组治疗前、后4、12周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组UAER和Scr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阿托伐他汀组CRP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CRP下降不明显(P>0.05)。2组中血脂正常的老年DN患者结果也类似。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通过降低CRP的抗炎效应减轻微量白蛋白尿,发挥肾脏保护作用,该作用不依赖阿托伐他汀的降血脂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7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随机分为治疗A组30例,治疗B组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A组口服90 d 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口服90 d 20 mg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没有口服阿托伐他汀。比较三组患者治疗结束后30、60、90 d头颅CT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症状减轻治疗A组为80.00%(24/30),治疗B组为86.67%(26/30)。对照组中的患者出现血肿增加、临床症状恶化的有16例,有60.00%(12/20)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治疗A组、治疗B组与对照组ADL-B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A组与治疗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总不良反应率为6.67%,低于治疗B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依折麦布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治疗血脂控制不佳老年冠心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50例血脂控制不佳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单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单用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治疗,比较三组患者血脂控制达标率,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及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等.结果 C组患者TC和LDL-C控制达标率显著优于A、B组;C组患者治疗后TC、TG及LDL-C水平显著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折麦布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治疗血脂控制不佳老年冠心病可有效提高血脂控制效果,改善血脂水平,且不增加药物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炎症反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2例。A组给予10 mg/d阿托伐他汀联合100 mg/d阿司匹林;B组给予20 mg/d阿托伐他汀联合100 mg/d阿司匹林;C组给予10 mg/d的瑞舒伐他汀联合100 mg/d阿司匹林,三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三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记录患者的高、低回声斑块及混合回声斑块数,观察并比较三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三组患者神经功能。记录患者转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三组TC、TG及LDL-C均显著性降低(P<0.05),而HDL-C无显著性改变(P>0.05);B组TC水平显著性低于A组,C组TC、TG和LDL-C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hs-CRP、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且B组和C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5);治疗后,B组和C组IMT分别为(1.67±0.45)、(1.52±0.71) mm,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回声斑块显著性降低,C组混合回声斑块显著性降低。治疗后,三组NIHSS和mR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且B组和C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及C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显著性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改善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并且20 mg/d阿托伐他汀和10 mg/d瑞舒伐他汀的效果优于10 mg/d的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走过心绞痛的必要性。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3年12月唐山市工人医院诊治的走过性心绞痛25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73例)、阿托伐他汀20 mg组(B组:81例)和阿托伐他汀40 mg组(C组:96例),A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C 在相同用药的基础上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和40 mg,1次/晚。分别观察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血脂、hs-CRP和IMA的变化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B组和C组患者治疗后的TG、TC、LDL、hs-CRP和IMA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HDL较治疗前上升,但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各项指标无明显下降(P>0.05)。A、B和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2.5%和5.2%,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走过心绞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中阿托伐他汀40 mg的作用更强,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两组各34例,A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40 mg阿托伐他汀,B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20 mg阿托伐他汀,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在治疗结束后对其血脂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DL-C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TG、TC以及LDL-C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相比A组HDL-C升高水平明显高于B组,且TG、TC以及LDL-C下降水平明显低于B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中,A组患者与B组患者表现ALT>3个正常上限(ULN)各1例,停药复查后恢复正常,发生率均为2.94%,两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6例患者在治疗1~2个月出现心绞痛症状,发生率为17.65%(6/34),B组有5例患者在治疗1~3个月出现心绞痛症状,发生率为14.71%(5/34),两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中疗效优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且两种方式安全性无差异,故在临床治疗中建议采用大剂量给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诺和龙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对更年期女性糖尿病肾病(DN)患者蛋白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更年期女性DN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单纯诺和龙治疗组(对照组)和诺和龙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诺和龙,观察组除给予诺和龙外还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1次,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饮食运动治疗,疗程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两组DN患者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24h尿蛋白定量(UPr)、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治疗后两组更年期女性DN患者的TC、TG、LDL-C、UAER、UP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R在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龙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能更为有效的降低更年期女性DN患者血脂和减少蛋白尿,从而延缓肾功能衰竭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AS性脑梗死治疗中阿托伐他汀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均分为两组(n=35),A组采用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采用4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BI指数评分上升,组内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B组NIHSS评分略低于A组,BI指数略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老年AS性脑梗死患者采用4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更好的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治疗有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合理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2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85例)、B组(88例)及C组(89例)。3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d,B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C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d,3组均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参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参数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好转,以C组变化幅度最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71.76%,B组为79.55%,C组为91.01%,C组疗效最佳,3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B组为3.41%,C组为5.62%。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参数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安全性良好,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