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调查外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7月贵阳市某三甲综合医院所有外科病区的177名外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以问卷星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职业倦怠量表情感衰竭维度评分25.64±11.32分,为中度倦怠;去人格化维度评分8.95±6.48分,为中度倦怠;个人成就感维度评分17.27±9.39分,为重度倦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子女个数、每周真正工作时间、月收入、有无讨论过职业倦怠、上班出行方式、住房情况、总体身体健康、三餐饮食是否规律等因素为外科护士情感衰竭的影响因素(P<0.05);婚姻状况、子女个数、有无讨论过职业倦怠、住房情况、日常运动情况等因素为外科护士去人格化的影响因素;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子女个数、每周真正工作时间、有无讨论过职业倦怠、住房情况、三餐饮食是否规律等因素为外科护士个人成就感的影响因素(P<0.05)。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无谈论过职业倦怠、总体健康状况、子女个数、每周真正工作时长是外科护士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外科护士职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攀枝花市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MBI-HS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435名护士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攀枝花市护士职业倦怠3个维度得分情况,情感衰竭为(22.29±11.55)分,去人格化为(10.00±6.27)分,个人成就感为(24.92±10.47)分,年龄、工龄、收入、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各维度有影响且在职业倦怠得分方面有差异。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职业倦怠各维度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市护士职业倦怠受到个体特征因素影响,应该增加社会支持,从而有效缓解护士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青海省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2021年10月10—31日通过问卷星对青海省40家医院6 322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urse occupational burnout scale,NBS)完成职业倦怠评估。结果 护士职业倦怠平均得分(156.64±20.30)分,无或轻微职业倦怠1 133名(17.92%),轻中度职业倦怠2 523名(39.91%),重度护士职业倦怠2 666名(42.17%)。男性,高学历,居住高海拔地区,主管护师职称,每天伏案工作>8 h、在外科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工作、饮食不规律、营养状况差、极少锻炼身体均是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均P<0.05);年龄(20~<30岁),工作年限(<10年),家庭人均月收入高(≥10 000元)均是职业倦怠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 青海省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高,与高海拔的环境、护士职业特征及生活习惯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肿瘤科护士中存在较高水平的职业倦怠,严重影响护理照护的质量。我们从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方面综述了影响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社会人口学因素,从心理健康、人格、其他心理特质方面综述了影响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的个人因素,从家庭和医院环境两方面综述了影响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环境因素,从大样本调查、发展机制、精准干预和预防等方面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小儿是特殊的群体.小儿眼科是患儿集聚的场所,不同于其他病区,在治疗过程中哭闹、嘈杂,孩子配合性极差,加之家长对孩子较为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天津地区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350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病房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高于门诊;工作职称越高,职业倦怠程度越低;个人月收入越低,职业倦怠程度越高。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情绪耗竭、去人格化维度与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存在正相关,低个人成就感与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呈负相关。③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护士总体工作压力对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和低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均具有预测作用;个人月收入和职称对情绪耗竭和低个人成就感2个维度均具有预测作用;工作类型对情绪耗竭、来自专业及工作的压力对去人格化均具有预测作用。结论不同的工作压力源和个人背景对护士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娇平 《现代保健》2010,(19):108-109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非在编护士的职业倦怠现况。方法随机配对抽取笔者所在医院非在编护士和在编护士各64名,采用职业倦怠问卷修订版量表等四个量表,对她们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结果非在编护士在职业倦怠的情感枯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上均高于在编护士。结论采取措施消除职业倦怠对于提高非在编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目前国内护士职业倦怠的现况研究,分析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探讨在临床工作中如何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提出护理管理部门要通过帮助护士进行职业规划,重视护士身心健康,从而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焦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8位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1年以上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当 P<0.01时,焦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精神科护士焦虑检出率为43%,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性别、学历、工作年限为其影响因素。结论精神科护士的焦虑情绪明显,护理管理者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10.
刘清 《现代医院》2012,(Z2):130-132
护士作为服务于人群的职业群体,容易在工作中逐渐出现自卑、冷漠、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表现,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影响护理质量。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了解和认识护士职业倦怠,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杨萍 《职业与健康》2014,(3):414-416
职业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由于护士是一种典型的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因此,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也一直是职业倦怠研究中重点关注的职业人群之一,医护人员发生职业倦怠机会高,尤其以护士更为突出,影响护士职业倦怠主要相关因素有年龄、护龄、婚姻、工作之余的家务劳动、学历、职称、劳动关系、收入、工作量、工作岗位和轮班等因素,由于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护理角色职能发生质的改变,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重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作者就护理职业倦怠的概念及内涵、危害、原因、职业倦怠现状及预防,同时指出干预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不同影响因素探索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倦怠与心理资本的关系,旨在降低护士的工作倦怠。方法以整群随机取样方法,抽取西安某军队综合性医院的47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资本问卷(PCQ-24)、工作倦怠量表(MBI-GS)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护士工作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P〈0.05,P〈0.01);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有较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提升护士的心理资本可以减少工作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广西护理人员职业枯竭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广西护理人员的职业枯竭状况及其特征.方法 采用多阶段按比例分层整群系统抽样法,使用自编的职业枯竭量表对2 759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学历越高的护理人员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因子分越高.一级医院护理人员的情绪衰竭因子分和职业枯竭总分最低,三级医院护理人员的各项分值均为最高.护龄≤10年的护理人员情绪衰竭因子分最低.内外妇儿科护理人员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低成就感因子分和职业枯竭总分均显著高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结论 受教育程度、医院等级、护龄、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职业枯竭状况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COVID-19疫情背景下定州市和青岛市两地医务工作人员发生职业倦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7月―2021年8月对定州市和青岛市的医务工作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利用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general survey, MBI-GS)评价职业倦怠水平,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医务工作者职业倦怠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982名被调查者中,发生职业倦怠的比例为91.1%,其中达到轻中度、重度的比例分别为71.5%和19.6%。多因素分析显示工作满意度感觉一般或者比较不满意(OR=3.108, 95% CI: 1.653~5.843)、应对方式为消极应对(OR=1.129, 95% CI: 1.071~1.191)人群发生重度职业倦怠者风险更高;同时睡眠时间缩短(OR=0.331, 95% CI: 0.166~0.662)的人群发生重度职业倦怠者风险更低。Spearman相关分析中,医务工作者的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P < 0.001),社会支持情况、生活满意度情况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 < 0.001)。结论  定州市和青岛市大部分的医务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水平较高,需提高工作和生活满意度等关怀和社会支持力度,同时也要考虑适当增加防疫工作中的认同感和积极性以促进职业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国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空间分布规律,为全国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政策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7—9月通过多阶段分层抽样,在全国抽取20 136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空间分析方法,采用GeoDa 1.18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我国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平均得分为30.53±15.30、11.89±7.21、32.53±13.32,轻度5 965人(29.6%),中度4 804人(23.9%),重度6 860人(34.1%)。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职业倦怠三维度得分和总分均值的全局莫兰指数分别为0.203(P=0.012)、0.007(P=0.358)、0.338(P=0.006)、0.247(P=0.003)。结论:我国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较高,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明显,亟需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特别是东北、华北地区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影响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为管理者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某院随机抽取的200名护士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98份.结果 护士对自己工作总体满意度不高,对工作报酬满意度最低;不同学历、年龄、护龄、婚姻状况的护士工作满意度不同.结论 应根据影响工作满意度因素及护士需求,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及激励手段,提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探讨肿瘤科护士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8年3—8月对广西全区25所三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1253名肿瘤科护士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工作倦怠量表、心理资本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其工作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使用随机森林分析对可能影响肿瘤科护士工作倦怠的自变量进行重要性排序,将袋外估算误差率最小的变量集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自变量的作用方向和相对危险度。 结果 逐步随机森林分析显示,变量数为8时的袋外估算误差率最低,重要性排名前8的变量依次为收入状况满意度、护患关系满意度、从事肿瘤科护理工作年限、心理资本、年龄、参加院级以上培训次数、群众认可与尊重程度、夜班频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入状况满意度为一般(OR=1.228,95%CI:1.019~1.497)和不满意或很不满意(OR=1.276,95%CI:1.005~1.621)、护患关系满意度为一般(OR=1.158,95%CI:1.036~1.295)和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组(OR=1.196,95%CI:1.020~1.402)、从事肿瘤科护理工作5~10年(OR=1.365,95%CI:1.001~1.860)和>10年(OR=1.702,95%CI:1.222~2.371)、心理资本(OR=0.904,95%CI:0.824~0.991)、年龄25~30岁(OR=1.347, 95%CI:1.010~1.797)和>30岁(OR=1.397,95%CI:1.007~1.937)、参加院级以上培训次数1~2次/年(OR=1.107,95%CI:1.008~1.217)、群众认可与尊重程度为一般(OR=1.105,95%CI:1.008~1.212)和不尊重(OR=1.260,95%CI:1.010~1.572)、夜班频次<1次/周(OR=1.115,95%CI:1.025~1.213)和≥1次/周(OR=1.397,95%CI:1.146~1.702)是肿瘤科护士工作倦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影响肿瘤科护士工作倦怠的前8位因素依次为收入状况满意度、护患关系满意度、从事肿瘤科护理工作年限、心理资本、年龄、参加院级以上培训次数、群众认可与尊重程度、夜班频次,建议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应制定相应策略,减少肿瘤科护士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劳动密集型企业女工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8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5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的750名女工作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665份,有效回收率为88.67%。采用《职业倦怠通用量表》调查其职业倦怠水平,用《工作付出-回报失衡紧张量表》评估其职业紧张水平。组间比较用Mann-W...  相似文献   

19.
陈爱秋  王清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49-2350,2353
目的通过对急诊护士职业倦怠情况的调查分析,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减轻急诊护士职业倦怠,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护士52人作为试验组,随机抽取其他科室护士52人作为对照组,应用职业倦怠量表(MBI)进行问卷调查,试验组在进行6个月的干预后再次填写职业倦怠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与其他科室护士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丧失得分分别为30.28±8.93、23.11±5.97,8.78±4.63、6.46±3.37,32.21±5.43、38.73±3.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后,急诊护士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丧失得分分别为30.28±8.93、26.96±7.33,8.78±4.63、6.73±4.05,32.21±5.43、37.80±3.68,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可减轻急诊护士职业倦怠,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