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适应证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行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联合入路的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 结果 患者均完整彻底清除病变,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半以上,均无复发。 结论 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泪前隐窝入路视野清晰,对上颌窦暴露充分,上颌窦霉菌清除彻底,创伤小,疗效确切,可作为鼻内镜下经中鼻道行上颌窦扩大或辅助下鼻道开窗仍无法彻底清除窦内霉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2种不同入路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取鼻内镜联合尖牙窝小视窗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25例)作为治疗组,单纯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2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疗效。结果:随访1~2年,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优于单纯鼻内镜手术,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268,P<0.05)。结论:鼻内镜联合尖牙窝小视窗双径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能充分暴露上颌窦窦腔,彻底清除病变,改变窦腔低氧环境,保留上颌窦窦腔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真正达到治愈和微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真菌性鼻窦炎(fungal sinusitis,FS)在CT及核磁共振广泛使用以后逐渐为人们认识。该类患者往往全身健康状况良好,有些在体检中偶然发现,而发现的病例中绝大多数由上颌窦病变开始,发现较晚病例可累及筛窦、额窦、蝶窦等。近几年笔者就发现的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病例进行总结,发现早期为单侧,并伴有同侧鼻内通气引流受阻,绝  相似文献   

4.
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最大程度地保护鼻腔功能与结构成为大家的共识。针对上颌窦病变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但泪前隐窝入路处理上颌窦内病变,是同时兼顾保护结构与功能较好的术式。对此术式我们进行了5年有益的探索,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以上颌窦发病率最高,真菌性上颌窦炎经典的治疗方法是柯-陆氏进路上颌窦根治术,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现常采取鼻内镜下的双进路手术治疗.对于真菌性上颌窦炎鼻内镜下单纯上颌窦自然孔进路手术能否替代上颌窦根治术或鼻内镜下的双进路手术目前还有争议.我院自2005年10月~2008年1月采用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中、下鼻道双径路与鼻内镜下中鼻道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 方法 40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行鼻内镜下中、下鼻道上颌窦联合开窗术治疗(A组),53例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开窗术治疗(B组).术后随访1~2年,定期行鼻窦冲洗及鼻内镜复查.根据1997年海口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 A组治愈36例(90%),好转4例(10%),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B组治愈45例(84.9%),好转1例(1.9%),无效及复发7例(13.2%),有效率为86.8%.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3, P=0.018). 结论 鼻内镜下鼻窦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有效,可先行中鼻道开窗术,对真菌球不能彻底清除者,加用下鼻道开窗术治疗,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真菌性上颌窦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现总结我科收治的22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2例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22~55岁,平均45岁.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并探讨其适应证、并发症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病例,其中术前及术后病理确诊的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5例,窦内病变镜下检出菌丝或孢子的真菌性上颌窦炎8例,上颌窦囊肿12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6例,上颌窦异物2例。所有病例手术前均行鼻窦冠状位或水平位CT扫描。患者在局麻下以下鼻甲前缘为中心切口,解剖内移鼻泪管-下鼻甲瓣经泪前隐窝进入上颌窦腔处理上颌窦内病变,复位鼻泪管-下鼻甲瓣,缝合手术切口并行下鼻道开窗。结果 43例患者术中均完全清除窦内病变,术后随访6~24个月,下鼻甲形态愈合良好,术腔上皮化,无溢泪、面部麻木等并发症。2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原手术入路切除,随访1 8个月无复发。3例术后鼻腔粘连,局部分离,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论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进入上颌窦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处理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术方式,可作为鼻内镜下经中鼻道行上颌窦自然口开窗无法彻底切除窦内病变组织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CT联合鼻内镜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诊的疑似51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开展研究,于术前进行CT检查、鼻内镜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比较分析CT检查、鼻内镜检查、CT联合鼻内镜检查的诊断效果差异(诊断准确性、特异性、敏感度)。结果 CT检查联合鼻内镜检查的诊断准确性、敏感度、特异性均明显高于CT检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鼻内镜检查的诊断准确性高于CT检查,比较差异显著(P<0.05);CT检查联合鼻内镜检查的诊断准确性、敏感度、特异性高于鼻内镜检查,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T联合鼻内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更高,可有效保证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准确性,以指导后续治疗,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真菌球性上颌窦炎的不同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49例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和术后随访,对其不同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49例患者均明确诊断为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根据临床资料可分为4种不同的临床特征:(1)单纯真菌球性上颌窦炎21例:主要临床症状为患侧头痛、脓涕、涕血、鼻塞;术中开放上颌窦并适当扩大窦口,术后给予鼻腔冲洗;(2)无症状型15例:此型主要是体检或者其他疾病检查无意发现,鼻窦影像学特点有典型的真菌性鼻窦炎特征,术中对上颌窦开放并适当扩大窦口,术后给予鼻腔冲洗;(3)合并鼻息肉8例:主要临床症状为患侧鼻塞、脓涕、头痛、头晕等症状。手术以切除鼻息肉,开放上颌窦并适当扩大窦口,术后按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治疗同时给予鼻腔冲洗;(4)合并变应性鼻炎5例:主要临床症状为患侧涕血、鼻塞伴喷嚏、清涕、鼻痒等变应性鼻炎症状,术中可见病变窦腔内黏膜水肿,呈息肉样变。开放上颌窦并扩大窦口,术后给予变应性鼻炎治疗同时给予鼻腔冲洗,当病变位于上颌窦前、内下、底壁时,在0°内镜下加行改良泪前隐窝入...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蝶窦炎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蝶窦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行蝶窦开放术治疗的10例真菌性蝶窦炎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真菌性蝶窦炎以涕中带血、头痛为主要症状表现,鼻窦CT扫描在其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经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治疗后随访1年,10例均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视野清晰、安全等优点,符合功能性手术的理念,是真菌性蝶窦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内、外科综合治疗手段对变应性真菌性真窦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31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进行了以手术治疗为中心的综合治疗.其中鼻内镜手术24例,柯-陆氏手术7例,术前、术后进行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 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采用鼻内镜手术的患者无复发.3例采用柯-陆氏手术治疗的患者复发行二次手术。结论 本研究表明鼻内镜外科手术对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手术结合内科用药对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上颌窦气化与牙源性上颌窦炎发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鼻窦CT中双侧牙槽突骨质厚度、牙槽突气化深度,冠状位上颌窦高度及矢状位对角线长度,观察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双侧上颌窦气化程度的差异.结果 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患侧上颌骨牙槽突厚度:(5.67±1.79)mm,健侧上颌骨牙槽突厚度:(7.88±...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s

The risk factors for maxillary fungal ball are largely unknow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endodontic treatment of maxillary teeth is a risk factor for fungal ball development in the maxillary sinus, and to identify other possible risk factor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lve case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maxillary fungal ball (FB group) and age and gender matched control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chronic paranasal rhinosinusitis (PNS group) were included to determine associations between previous endodontic treatment and maxillary fungal ball. In addition, we reviewed the dental extraction status of maxillary teeth and the underlying disease in both groups to analyze the other risk factors for maxillary fungal ball.

Results

There were 36.3% of patients in the FB group and 16.1% in the PNS group showed evidence of endodontic treatment on the maxillary teeth (P<0.001). Even after correction for possible confounding factor - the frequency of dental extractions - the rate of endodontic treatment remained higher in the FB group. The mean number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maxillary teeth in the FB group and PNS group were 0.63 and 0.27, respectively (P=0.001). In addition, 20.5% of the patients in the FB group and 13.4% in the PNS group has diabetes mellitus (P=0.154).

Conclusion

Endodontic treatment on maxillary teeth was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ngal balls in the maxillary sinus.  相似文献   

16.
核素32P胶体灌注治疗慢性上颌窦炎2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核素32P胶体对慢性上颌窦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2例(31侧)慢性上颌窦炎患者先行窦腔冲洗,然后以32P胶体窦内灌注治疗.并与行常规保守治疗的20例(31侧)患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核素组治愈27侧,治愈率87%,复发4侧;常规组治愈1 9侧,治愈率61%,复发12侧.经统计学处理,P<0.01.核素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核素32P胶体对病变组织的电离辐射作用可使免疫活性和组织代谢过程增强,使局部微小血管和微淋巴管闭塞,促进炎性组织渗液吸收,渗出减少,水肿消失,使增生组织逐渐萎缩,对慢性炎症有促进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香菊片配合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118例变应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中药香菊片,同时配合鼻窦负压置换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抗变态反应方案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2%(P<0.05).结论 香菊片配合鼻窦负压置换疗法能够有效治疗变应性鼻窦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