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泉州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泉州市1990—2011年丙肝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0—2011年共报告丙肝1241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83/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X^2趋势=1351.78,P〈0.001);中心市区平均年发病率高于沿海地区(X2=55.71,P〈0.001),沿海地区平均年发病率高于山区(X2=3.72,P〈0.001);每月均有病例发生,无明显的季节分布;丙肝发病以20~39岁青壮年为主,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X^2趋势=412.63,P〈0.0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X2=45.24,P〈0.001);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工人为主。结论泉州市丙肝发病率总体较低,但呈明显上升趋势,需加强控制工作,建立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铜仁市丙型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措施消除丙肝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年度收集2006-2020年铜仁市丙肝报告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丙肝流行分布特征。结果 2006—2020年铜仁市共报告丙肝5 41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30/10万,整体发病呈上升趋势(趋势χ2 = 28.663,P<0.05),报告发病率由2006年的2.88 /10万(100例)上升至2020年19.35 /10万(617例)。全市丙肝发病男性(14.59/10万)高于女性(7.86/10万)(χ2 = 13.288,P<0.01),发病无明显季节特征,城区发病(18.93/10万)高于远郊县区(7.75/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 岁人群(76.07%),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56.69%)。结论 铜仁市丙肝发病仍呈上升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农民、成人丙肝疫情有加重趋势,需要密切关注并且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有效控制丙肝高发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丙肝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探讨丙肝上升的原因,为科学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许昌市2004-2012年丙肝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2年丙肝年均发病率为21.82/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常年散发,无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35~60岁年龄组发病为主,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结论许昌市丙肝病例报告发病处于上升期,采取加强临床医生有关丙肝诊断标准的培训、规范丙肝的诊断与报告以及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丙肝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甘肃省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04-2018年甘肃省丙型肝炎报告病例资料,采用Excel 2010、SPSS 19.0及ArcGIS 10.5软件进行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结果  2004-2018年甘肃省累计报告丙型肝炎病例数为102 802例,其中死亡42例,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12.39/10万上升到2018年的33.92/10万(χ2=9 849.90,P < 0.001)。报告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26 784.53,P < 0.001),≥ 80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最高(94.09/10万),≥ 50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均超过50.00/10万。报告病例中农民所占比例逐年上升,2018年农民所占的构成比达67.31%。14个市(自治州)报告发病率均呈增长趋势,累计报告发病率排在前三位的市(自治州)是武威市(1 098.42/10万),张掖市(1 077.69/10万)和兰州市(692.55/10万)。  结论  甘肃省丙肝报告疫情仍呈上升趋势,应加强重点人群和地区疫情监测,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丙肝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杨刚  沈红燕 《浙江预防医学》2014,(10):1027-1028
目的:分析杭州市余杭区2004-2012年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余杭区2004-2012年丙肝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余杭区2004-2012年报告丙肝18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92/10万,呈上升趋势( P〈0.01),发病季节性不明显。男性发病率2.92/10万高于女性的0.78/10万( P〈0.01)。30~44岁发病占总病例数的52.20%。发病数居前3位的职业为其他(29.67%)、农民(18.68%)和工人(15.93%)。结论余杭区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青壮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洛阳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流行特征、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1~2010年洛阳市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10年全市累计报告丙肝6 274例,年均发病率为9.84/10万;死亡8例,平均病死率为0.13%。丙肝年发病率,最低0.62/10万(2001年),最高为17.56/10万(2009年)。丙肝年均病发率,男性为9.07/10万,女性为10.62/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9岁为1.76/10万,10~19岁为2.07/10万,20~29岁为5.99/10万,30~39岁为9.50/10万,40~49岁为13.87/10万,50~59岁为13.63/10万,≥60岁为29.93/10万;城区为24.65/10万,农村为5.21/10万(P〈0.01)。6 274例病人中,农民占33.97%,学生占3.68%,工人占15.13%,离(退)休人员占20.72%,公务人员及职员占8.13%,其他占18.37%;1月发病最少(469例),3月发病最多(595例),季节变化不明显。[结论]近10年洛阳市丙肝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描述河南省15岁以下儿童丙型肝炎(丙肝)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8-2013年河南省丙肝报告病例资料,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儿童丙肝报告病例数及发病率2008-2012年间逐年增加,2013年有所下降。报告发病率从2008年的2.37/10万上升至2012年的3.23/10万,2013年下降至1.77/10万。女童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多。0~1岁组病例报告较为集中,但构成比逐年下降。发病率较高的地区集中在郑州等大城市,省内流动人口报告病例的构成比从2008年的49.02%上升到2013年的59.77%。发病与诊断时间间隔逐年增大,2008-2013年M和四分位数间距(IQR)分别为0(0~2)、0(0~2)、1(0~2)、1(0~3)、1(0~5)、1(0~3)d。结论河南省儿童丙肝发病率逐年增高,同时显现省内病例流动性增大、发病与诊断时间间隔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烟台市2013 - 2019年18岁以下学生、托幼儿童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2013 - 2019年烟台市18岁以下学生、托幼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 - 2019年烟台市累计报告18岁以下儿童法定传染病18种17 695例,年报告发病率208.88/10万 - 417.53/10万,呈波动上升趋势(χ2趋势 = 537.139,P<0.001)。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13种3 884例,发病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 259.621,P<0.001);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5种13 811例,发病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 312.310,P<0.001)。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猩红热(52.47/10万)、痢疾(7.81/10万)、肺结核(4.28/10万);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手足口病(159.69/10万)、其它感染性腹泻病(41.93/10万)、流行性腮腺炎(22.70/10万)。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分别为144.223和547.287,均P<0.001);分别占报告病例的67.47%和31.69%。手足口病、猩红热、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χ2趋势分别为15 105.173,2 885.682,7.756,556.594,120.648,均P<0.05)。结论 烟台市托幼机构、中小学儿童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丙类传染病是重点防控传染病,尤其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蒋静  程波  刘继恒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4):2723-2726
目的 分析宜昌市病毒性丙型肝炎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1年病毒性丙型肝炎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7年间全市丙肝报告发病率波动在1.49/10万~6.50/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3.81/10万.报告发病数、报告发病率大致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年均有发病,季节性不明显;各县市区发病分布不均,城市高于农村;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家务待业、离退休人员为主.结论 近年来宜昌市丙肝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农民、待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是丙肝防控应关注的重点人群,并应加强对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防控,开展健康教育,有效切断传播途径,积极控制丙肝的流行.同时,应加大对疫情快速增长原因的调查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是宜昌市丙肝防控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了解信阳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特征。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信阳市2011-2014年SFTS病例特征进行分析,利用PHGIS1.7.0软件绘制地区分布图,采用时间分布曲线结合圆形分布法分析季节性特征。不同年份及不同类型病例诊断、报告及审核的时效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2011-2014年信阳市共报告SFTS病例2377例,确诊病例死亡29例,其病死率为2.59%;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Z=11.803,P<0.05)。病例主要集中在信阳市西部和南部地区;有2个发病高峰,发病在时间上存在集中趋势(Z=433.928,P<0.05),4年间总的流行高峰期为4月20日-8月11日。男性发病率(3.4796/10万)显著低于女性(6.0815/10万)(χ2=83.653,P<0.05);50岁以上人群高发;农民占病例总数的97.67%。病例报告和审核及时性较好,但确诊所需时间较长。结论 信阳市SFTS以散发为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报告及审核的及时性较好,但诊断及时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福建省2005-2011年丙型肝炎(丙肝)疫情快速上升原因,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丙肝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福建省丙肝发病率从2005年的1.20/10万,到2011年的7.01/10万,呈逐年快速上升态势;死亡率无显著升降。实验室诊断数的占比从2005年的59.5%,到2011年的93.9%,呈逐年上升趋势。各设区市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态势,尤以莆田市升幅最大、升速最快,年均发病率最高(15.88/10万),年龄别发病率也最高,其实验室诊断病例占比、病例数的城乡比、性别比均比其他设区市高,且农民病例占比大。结论莆田秀屿区的丙肝高发村庄的筛查结果影响了全省疫情态势。报告疫情低估了实际疫情,应加大其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2009—2018年云浮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流行特征,为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收集云浮市2009—2018年丙肝病例疫情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丙肝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8年云浮市共报告丙肝病例4 480例,年发病率从2009年的14.78/10万逐年增至2018年的27.15/10万。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且年均发病率不同(P<0.01),最高为云城区(27.77/10万)。病例中男性3 170例,女性1 310例,男女性别比为2.42∶1,男性年均发病率(20.71/10万)高于女性(9.45/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59岁(3 849例,占85.92%),30~49岁有1个发病高峰(2 870例,占64.06%)。职业以农民为主(2 472例,占55.2%)。发病时间无季节特征,均为散发。结论 云浮市2009—2018年丙肝报告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地区差异较大,20~59岁、农民是重点人群,应重视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丙肝疫情,进一步加强确诊及后续治疗和随访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子长县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防治工作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2006年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6年子长县累积报告乙肝病人638例,年均发病率为27.22/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发病率,男性为34.25/10万,女性为19.63/10万(P〈0.01);0-9岁为17.41/10万,10-19岁为29.37/10万,20-39岁为32.23/10万,40-59岁27.59/10万,60岁以上为19.18/10万(P〈0.01);农村为29.08/10万,城区为22.57/10万(P〈0.01)。638例病人中,农民占47.96%。[结论]子长县乙肝疫情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大年龄组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承德市梅毒疫情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2013年承德市梅毒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承德市2008年-2013年共报告梅毒1 566例,年均发病率为6.98/10万;男性703例,年均发病率为3.19/10万;女性863例,年均发病率为36.87/10万;隐性梅毒所占比例最大,为46.49%。梅毒发病率由2008年的1.22/10万逐步上升到2013年的15.13/10万,流行状况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以20岁~39岁(51.72%)为主,职业以民工及农民为主,全市各县区均有发病。结论承德市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继续广泛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5.
分析凉山州近年来梅毒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制订梅毒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凉山州2005-2010年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凉山州共报告梅毒病例290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62/10万,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梅毒各型构成中,以隐性和I期梅毒为主,占总患者数的81.48%。无明显季节高峰。女性患者高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0.69:1,男性年均发病率为9.19/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14.20/10万,男女梅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年龄以20-39岁的青壮年为主(66.47%);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61.34%)。结论2005-2010年凉山州梅毒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加强高危人群梅毒筛查和检测,实施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西安市丙型肝炎流行水平和发病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丙肝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现住址为西安市,发病时间为2005-2015年直报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所有丙型肝炎病例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将报告病例信息导入Excel中,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5年西安市丙型肝炎累计报告发病数19 0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30/10万。近年来丙肝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发病率最高达27.59/10万,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丙肝发病率以城六区较高,居前三位的依次是碑林区、莲湖区和新城区;丙肝发病人群以男性为主;丙肝发病数在10岁组最低,之后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40岁组最高;发病职业以农民为主,占29.43%。结论 西安市丙型肝炎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建议进一步加大丙肝病例筛查力度,加强对注射吸毒和输血人员等高危人群的检测与管理,扩大宣传教育,提高人群防病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有效降低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西安市2004-2014年甲型和戊型肝炎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有效指导两型肝炎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4年间报告的甲型和戊型肝炎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有χ2检验和集中度M值等。 结果 西安市共报告甲肝1 740例,年均发病率1.98/10万;戊肝930例,年均发病率1.05/10万。甲肝发病率较高,戊肝发病率较低,两者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甲肝和戊肝总体上发病均无明显季节性特征,年均发病率城区均高于郊县,发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且男性均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上,甲肝以农民(27.76%)为主;戊肝以离退休人员(29.92%)为主。甲肝实验室诊断率逐年上升,戊肝则在90%左右波动。 结论 近11年来西安市甲肝和戊肝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高发地区均是城区。10岁以下和60岁以上男性人群是甲肝发病的重点人群;60岁以上男性人群是戊肝发病的重点人群。甲肝诊断质量逐年上升,而戊肝则一直维持在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凉山州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流行水平和发病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丙肝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2011-2020年凉山州丙肝病例信息作为研究对象,按现住址、发病日期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1-2020年凉山州共报告丙肝22 007例,年均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46.98/10万、0.021/10万,发病率呈波动上升趋势,且10年间每年报告发病率均位居四川省第1位,死亡率保持在低水平;各月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昭觉县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均为最高,报告发病数最少的是木里县,报告发病率最低的是会东县,11个贫困县年平均发病率为72.60/10万,6个非贫困县年平均发病率为20.75/10万,贫困县和非贫困县的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P0.001);发病人群以男性为主,男性发病率69.15/10万,女性发病率23.31/10万,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P0.001);发病年龄以30~40岁组青壮年人群最多;病例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总发病数的87.64%。结论近年凉山州丙肝发病率一直处于四川省最高水平,且呈上升趋势。建议加大对凉山州丙肝防治工作的重视和投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丙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丙肝流行特征,掌握防控工作重点。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丙肝病例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丙肝年平均发病率为15.63/10万,5年间发病率上升了161.41%;季节性分布无明显特征;受禄、季庄乡年平均发病率分别达到62.68/10万和30.45/10万;年平均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女性高于男性,60岁组年平均发病率最高为33.18/10万,其次为40和50岁组分别达到32.46/10万和31.15/10万,农民病例占报告总数的79.41%。结论定襄县丙肝疫情呈逐年递增趋势,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加强监测管理,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05—2020年宝鸡市丙型肝炎(丙肝)的流行特征及预测发病趋势,掌握丙肝的发病情况,为科学防控丙肝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方法 应用Excel 2007和SPSS 17.0 软件对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05—2020年宝鸡市的丙肝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时间序列ARIMA模型对2021—2025年丙肝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2005—2020年宝鸡市共报告丙肝12 242例,去除重复报告后为10 187例,年平均发病率17.09/10万。男性5 360例,女性4 827例,男女性别比为1.11∶1。2005—2012年发病率呈上下波动,2012—2020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12年发病率最高(22.88/10万),2020年发病率最低(12.85/10万)。丙肝高发县区为金台区(26.71 /10万)、岐山县(25.58/10万)、千阳县(24.97/10万)。不同年龄组人群均有发病,0~<10岁组发病率最低(0.78/10万),70~<80岁组发病率最高(36.11/10万)。农民病例比例最高,占总发病数的56.57%。通过时间序列模型预测2025年丙肝发病率为10.33/10万。结论 2005—2020年宝鸡市丙肝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高发地区仍存在。建议加强丙肝高发地区防控,加大筛查力度,改善卫生环境,关注高危人群,通过健康宣教和干预工作提高对丙肝认知,减少丙肝的发生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