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翼点联合纵裂人路手术治疗人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行翼点联合纵裂入路手术治疗的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8天.无术中动脉瘤破裂,无手术死亡.未发牛神经系统并发症.出院时GOS预后评分均为良好.结论 应用翼点联合纵裂入路手术治疗大脑前动脉一胼周动脉瘤,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骨窗纵裂入路治疗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小骨窗纵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病人均成功夹闭动脉瘤,8例恢复良好,1例遗留一侧下肢轻瘫,1例在外院行介入治疗失败后转入我科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重残。手术无死亡。结论采用小骨窗纵裂入路治疗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动脉瘤只要处理得当,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处理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外科策略。方法在10具(20侧)尸头上检查大脑前动脉远段区域的显微解剖,并模拟外科入路至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回顾性分析5例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纵裂入路手术夹闭。结果胼周-胼缘动脉结合部位于A3段的胼上段和胼下段分别为11侧和9侧。胼缘动脉起始处近端胼周动脉长轴与额底长轴间平均夹角是19.5°,从鼻根部到胼缘动脉起始处近端胼周动脉长轴的延长线与额部交点(PC点)平均距离是31.52 mm。本组5例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病人,按GOS评定治疗结果:术后良好4例,死亡1例。随访3例,时间1~5年,无复发、出血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当采用PC点上方入路时,夹闭动脉瘤前,需切开胼胝体前端,建立有效的近端控制。PC点是制定胼下型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外科策略的重要外科标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标准翼点入路、纵裂入路和翼点纵裂联合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以及显微手术入路选择的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保定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8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效果,术前均行头颅CTA或DSA检查确诊。疾病早期显微手术经翼点入路夹闭动脉瘤39例,经纵裂入路34例,联合入路5例。结果根据患者出院后6个月时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经翼点入路手术的患者中预后良好者29例,经纵裂入路患者中预后良好者25例,联合入路的5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早期显微手术经翼点入路、经纵裂入路及联合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均有效且预后良好。根据不同的动脉瘤瘤体指向,合理地选择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动脉瘤的诊断和总结其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23例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3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23例患者均恢复良好,住院时间为14~28d,平均19d。本组无死亡病例,无神经系统并发症者。3例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中,2例头部CT发现在胼胝体前部纵裂间形成小血肿者,其精神症状和下肢轻瘫的恢复时间较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长。结论无论手术夹闭还是血管内栓塞治疗大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其效果均较好,但开颅显微手术夹闭仍是主要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大脑前纵裂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适应症、优缺点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纵裂入路手术夹闭的18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7 d复查CTA或DSA证实动脉瘤颈夹闭完全。出院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6例,1分8例,2分4例。结论 对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前纵裂入路的选择与动脉瘤瘤顶指向及术者个人经验有较大关系,某些情况下前纵裂入路比翼点入路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前额纵裂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前额纵裂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前交通动脉瘤病人16例临床资料,均采用经前额纵裂入路开颅,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结果 1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致残及死亡者.10例术后行全脑DSA检查,并证实动脉瘤颈夹闭完全.结论 前额纵裂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具有手术野暴露好,病灶周围组织损伤小,且在术中可控制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等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经翼点入路锁孔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翼点人路锁孑L手术治疗12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动脉瘤位于后交通动脉7例、大脑中动脉4例、颈内动脉1例。结果全部动脉瘤均获得成功夹闭,无死产病例,预后良好;术中5例动脉瘤破裂出血均得到妥善处理。术后8例行CT血管造影检查,均显示瘤囊消失,载瘤动脉通畅完好。结论经翼点入路锁孔手术处理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时,手术视野显露良好,足以应对术中动脉瘤破裂,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大脑前动脉胼周段动脉瘤的外科治疗较困难,因损伤、粘连、血肿等位于纵裂深部以及动脉瘤术中破裂常使解剖复杂化,故易将大脑前动脉损伤.本文描术了经纵裂入路治疗胼周动脉瘤的方法,更好地显露了大脑前动脉和胼周动脉.文中报道的2例患  相似文献   

10.
大脑后动脉第2段动脉瘤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对本院1990年以来治疗的11例大脑后动脉第2段(P2段)动脉瘤的临床和手术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11例患者中,1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经颞下入路、4例经翼点入路.5例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或塑形夹闭并保留载瘤动脉通畅,5例巨大动脉瘤行动脉瘤孤立切除术;另l例行血管内弹簧栓栓塞术.结果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8例术后恢复良好;其中包括5例动脉瘤夹闭者以及3例动脉瘤孤立者,另外2例动脉瘤孤立术后发生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梗死,出现暂时性轻偏瘫和同向性偏盲.l例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恢复良好.结论 P2段动脉瘤多见于年轻人,有形成巨大动脉瘤的倾向.手术以经翼点入路和颞下入路显露为主,对必需行动脉瘤孤立者可行载瘤动脉重建以避免出现缺血性脑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经翼点锁孔入路和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16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中,前交通动脉瘤8例,采用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6例,大脑中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分叉动脉瘤各1例患者则均采用经翼点锁孔入路手术治疗。手术在发病后1~3d进行,均以直径2cm×(3~4)cm的微骨窗行显微外科手术夹闭。结果 16例动脉瘤全部一次手术夹闭成功,其中2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无手术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16例全部恢复良好。结论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安全、微创、有效;完善的个体化术前设计、精湛的手术技巧及良好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锁孔入路治疗破裂的前循环动脉瘤的显微技术和治疗效果。方法通过眉弓眶上和翼点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36例,包括前交通动脉瘤13例,后交通动脉瘤16例,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7例。手术均为发病后1~3d进行。结果术中动脉瘤显露良好,36例均成功夹闭,其中2例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29例恢复良好,6例轻残,1例死亡。结论锁孔入路可显著减小手术损伤及手术并发症。完善的术前准备和设计,熟练的手术操作技术,良好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显微手术治疗的45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治疗,采用单侧额下入路22例,纵裂入路5例,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15例,翼点及额下联合入路3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程度:Simpson分级Ⅰ级23例,Ⅱ级14例,Ⅲ级5例,Ⅳ级3例;肿瘤全切除率达82.2%。术前合并不同程度视力障碍的37例患者中,术后视力较术前好转27例,无明显变化6例,恶化4例;视力改善率73.0%。结论 鞍结节脑膜瘤周围毗邻重要结构,显微手术是其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时应根据肿瘤大小、生长方式、视力受损程度及术者习惯等选择不同的入路;熟悉的显微解剖知识、娴熟的显微外科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手术入路、术中监测和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治疗430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术前的影像学资料和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解剖学特点,采用翼点入路手术治疗370例,大脑纵裂入路12例,眶上外侧入路48例。结果术后行DSA或CT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均夹闭完全。出院时按GOS评估预后,430例患者中,恢复良好者330例,中残58例,重残25例,死亡17例。结论结合术前的影像学资料和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解剖学特点,采用合理的手术入路进行手术,以及术中采用微血管多普勒超声监测对保证手术安全性和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终板造瘘可以降低动脉瘤术后脑积水的发生率;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手术技巧以及术后及时处理,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额侧脑室联合翼点入路显微切除鞍上突入第三脑室的内外型颅咽管瘤的手术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18例第三脑室内外型颅咽管瘤首先采用经额皮质造瘘,侧脑室室间孔入路切除侧脑室、第三脑室内肿瘤,然后应用翼点入路切除鞍上及鞍旁残余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3例。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率75.0%(24/32),视野改善率76.5%(26/34);术后1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尿崩,3例出现癫痫症状。结论对脑室内外型颅咽管瘤,经额皮质造瘘侧脑室室间孔入路联合翼点入路,充分暴露第三脑室底部、下丘脑、鞍区各脑池及其穿通血管等结构,可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的分型及其在两种手术入路选择中的价值。方法根据术前DSA和/或CTA,以前交通动脉及双侧大脑前动脉A2段为参考平面,将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分为Ⅰ~Ⅴ型:Ⅰ型,瘤体朝前;Ⅱ型,瘤体朝下;Ⅲ型,瘤体朝后;Ⅳ型,瘤体朝上;Ⅴ型,瘤体多朝向。从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采用显微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52例,采取翼点入路28例,其中Ⅰ型动脉瘤8例,Ⅱ型9例,Ⅲ型3例,Ⅳ型7例、Ⅴ型1例;前纵裂入路24例,其中Ⅰ型5例,Ⅱ型7例,Ⅲ型2例,Ⅳ型10例。结果本组52例均一次性夹闭瘤体,1例夹闭后包裹,其余均夹闭满意。出院时GOS评分4~5分37例,2~3分13例,1分2例。结论Ⅰ型、Ⅱ型两种入路均适合选择,可依个人习惯选择;Ⅲ、Ⅳ、Ⅴ型选择纵裂入路更合适。  相似文献   

17.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40例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冀点入路成功夹闭40例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40例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术中困难及手术结果。结果术前3D-DSA能清楚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状和附近血管的关系。40例患者中出院时按GOS评分分为恢复良好者32例,中残3例,重残3例,死亡2例。结论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1段)发育不全与前交通动脉瘤有较高的相关性;尽早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能防止因动脉瘤再次破裂引起的直接死亡和病情恶化,及时清除血肿能减轻脑血管痉挛,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经眶锁孔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眶锁孔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0月至2005年1月间采用经眶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14例的临床资料,介绍经眶锁孔入路的手术方法。结果14例动脉瘤均成功夹闭。由于切下了眶上缘,手术径路的角度下移,可在较小牵拉脑的情况下抬起额底和分离纵裂间隙显露并处理病变。结论应用经眶锁孔入路手术能以更低的角度,从脑外间隙处理前交通动脉瘤,可作为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入路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锁孔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术。方法采用神经内镜辅助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41例。根据影像学诊断结果,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手术经由头皮小切口,作直径约3cm的骨窗开颅,在充分释放脑脊液脑组织回缩后,从脑外间隙抵达深部病变;通过有序地解剖蛛网膜下腔,显露病变,行动脉瘤夹闭术。结果本组41次手术成功夹闭43个动脉瘤。无手术死亡及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辅助的锁孔入路较常规显微手术入路更为微创、精细、准确、安全,是夹闭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一种较好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