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同体对照的方法,随机把12只大耳白兔分成5组。兔的左侧下颌体切除后缺损处用脱蛋白猪骨移植,右侧下颌骨体切除后骨缺损区用自体下颌骨移植。术后2、4、8、16、24周各处死兔子2只,进行 X 线照片和组织学观察。发现两种骨移植材料的骨修复过程相似。临床上可试用脱蛋白猪骨作为支架性骨移植材料替代自体骨移植。本实验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骨缺损修复是骨科领域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自体骨移植效果虽好,但来源有限,且增加供骨区损伤,而异体骨移植产生排斥反应等。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一直对骨移植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寻找自体骨的替代物。我们从1996-04-1999-06,试用脱蛋白牛松质骨加自体红骨髓复合植骨32  相似文献   

3.
4.
骨肿瘤、骨创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骨缺损、骨不连的治疗一直是困扰骨科医生的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应用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的发展概况、可能愈合机制、影响手术成功的诸多因素以及今后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一系列问题等,为该方法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较为系统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肿瘤、骨创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骨缺损、骨不连的治疗一直是困扰骨科医生的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应用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的发展概况、可能愈合机制、影响手术成功的诸多因素以及今后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一系列问题等,为该方法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较为系统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异种 (猪 )去细胞真皮基质 (PADM)与自体刃厚皮、PADM与自体微粒和同种异体皮以及自体微粒皮加同种异体皮覆盖烧伤创面后愈合质量的差异。方法 72只SD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分别用PADM +自体刃厚皮 (实验组I)、PADM +自体微粒皮 +同种异体皮 (实验组II)和微粒皮 +同种异体皮 (对照组 )覆盖 ,术后定期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植皮成活率和收缩率 ,同时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实验组I、II复合皮外观较平整 ,植皮成活率高 ,收缩程度轻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且实验组I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实验组II。组织学观察实验组I、II上皮化良好 ,胶原纤维排列有序 ,基底膜结构完整。结论 异种 (猪 )去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覆盖烧伤创面后愈合质量最佳 ,异种 (猪 )去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微粒和同种异体皮覆盖烧伤创面后愈合质量次之 ,但明显优于微粒皮加同种异体皮组。  相似文献   

7.
作者报告5例下颌骨部分缺损,采用钛合金加部分脱蛋白猪肋骨移植修复。修复范围7~10cm。手术后一年随访,未发现免疫排斥反应,功能及外形满意。植入骨被宿主新生骨取代。部分脱蛋白猪肋骨免疫原性弱,组织相容性好,并具有骨诱导能力,但机械支持作用差,不能承受咬合力量。钛合金不但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而且机械支持作用好,能承受巨大咬合力量,但钛乏骨诱导能力。二者共同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发扬了其优点,弥补了其缺点。  相似文献   

8.
骨缺损修复是骨科领域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自体骨移植效果虽好,但来源有限,且增加供骨区损伤,而异体骨移植产生排斥反应等.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一直对骨移植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寻找自体骨的替代物.我们从1996-04~1999-06,试用脱蛋白牛松质骨加自体红骨髓复合植骨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经肝动脉肝内移植异种胰岛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异种肝内植入新生儿猪胰岛细胞的可行性,以及移植物生理功能和产生副反应的特点。方法 化学药物诱导法制作5只犬的糖尿模型以后,将分离,纯化后的新生猪胰岛细胞肝动脉植入糖尿病动物模型的肝内,测量移植前后胰岛纱用量,血糖以及血清C肽水平和肝功能的变化,并对肝,肾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移植以后血清C肽明显增高,对葡萄糖刺激试验反应敏感(P=0.0122)血糖逐步恢复正常(P=0.00001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结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将四肢新鲜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手术过程中植入同种异体骨后行内固定,2 Hz、15 Hz治疗组植入同种异体骨与自体红骨髓复合体后内固定,术后分别配合2 Hz、15 Hz脉冲电磁场治疗;3组患者分别于术后4、12、24、40周复查X线片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0例患者治疗后均获得随访,对照组、2 Hz、15 Hz治疗组治愈率分别为80%、100%、90%;在相同时间点上,治疗组骨痂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 Hz治疗组骨痂生成较15 Hz治疗组明显增多(P<0.05);3种治疗方式下肢体的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运用脉冲电磁场、自体红骨髓复合同种异体骨移植能明显促进骨痂生长,修复骨缺损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1例骨髓移植(BMT)的供者,以预先循环采取及回输自身血作准备,在硬膜外麻醉下自双侧髂后上棘大量抽取骨髓(BM)。经观察认为循环采取及回输自身血不仅在大量抽取BM时起到扩充血容量的作用,还有刺激造血的作用,使能取得较好质量的BM。结果还表明抽取BM后除抽髓局部的BM及GM-CFU产率于抽取BM后1个月时尚未完全恢复外,其血象、免疫学指标及局部压疼等均很快恢复。对BM的恢复情况尚需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12.
LACA系和上海种小鼠于一次全身照射9~10Gy后分别移植正常异性同系、同窝或同种动物骨髓。移植骨髓后一年内不同时间分批活杀动物,借C分带染色识别Y染色体法追踪受体骨髓中供体型细胞所占比例。追踪观察结果表明,决定供体造血干细胞能否在受体造血组织中成活、增殖并长期替代造血功能的因素为照射剂量及供、受体间遗传学关系。本文结合本实验结果,讨论了当前临床上对一些血液病进行骨髓移植时有关照射剂量与方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我院1987年12月至1989年11月间进行的9例HLA相合的异基因骨髓移植供受者的植入情况做了分析。我们采用了国际骨髓移植登记处的移植成功指标,及常规的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全部患者均有间接的临床植入证据,其中5例有直接的细胞遗传学证据。本文综合文献提示,细胞遗传学分析在移植证明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DNA-RFLP的检测可弥补常规方法的缺陷,并获得准确可靠的植入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受致死剂量(2.5~33.5Gy)照射的378只死亡狗胸骨和肋骨病理观察表明,骨髓造血组织再生的上限阈剂量,约为4.5Gy(指未给予任何治疗措施的效应狗)。经输血等对症治疗后,约为10Gy(再生发生率仅4.3%);γ线,中子混合照射后,则分别为3.27Gy和6.6Gy。骨髓再生可分为四类,轻微再生、中等再生、明显再生和基本恢复。6Gy照射后,上述四种骨髓再生分别始见于17.5、19、36和150天。作者建议,骨髓移植的适宜剂量应能几乎完全抑制受体的骨髓造血和免疫组织功能而又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受体的全身辐射损伤效应,尤其肠道损伤引起的死亡。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新途径以促进造血重建及减轻GVHD ,对 35例供者使用G CSF(格诺赛特 ) 2 5 0 μg/d,连续 7天后采髓 ,对HLA相合、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阴性的白血病患者行骨髓移植。对 18例供者动员前后骨髓CD34 + 细胞含量及T细胞亚群改变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 ,35例病人全部移植物植入 ,移植后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与血小板 >2 0×10 9/L的时间分别为(15± 3 1)天及 (18 1± 3 0 )天 ,急性GVHDI度发生率为 2 8 6 % ,II度以上 5 7%。G CSF动员后骨髓CD34 + 、CD4+ 细胞比例增加而CD8+ 细胞比例减少。说明G CSF动员可使供者骨髓造血祖细胞和T细胞亚群发生改变 ,从而促进受者造血恢复并降低其急性GVH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应用补体介导细胞毒法体外净化骨髓中残留白血病细胞后,对普通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LL)患者4例进行了自身骨髓移植(ABMT)。单个核细胞经单克隆抗体55(McAb 55)加兔补体两次处理后,CALL抗原阳性细胞清除率可达3个对数级,骨髓有核细胞及CFU-GM回收率分别为25.8%~64.8%和40.0%~62.4%,外周血白细胞于移植后第11~13天开始回升,15~29天升至10~9/L以上。第23~53天出洁净室,现无病存活时间分别为8~+、7~+,3~+和1.5个月,远期疗效仍在定期随访中。  相似文献   

17.
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接种多孔陶瓷再造骨组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人骨髓基质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作者观察了体外培养的人骨髓基质细胞复合多孔珊瑚羟基磷灰石在体内的成骨能力。穿刺抽吸入髂骨区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扩增、诱导后,与多孔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植入裸鼠皮下。术后4、8周取材,通过组织学检查了解植入物体内成骨情况。结果显示,复合物在体内成骨活跃,说明人骨髓基质细胞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珊瑚羟基磷灰石可作为一种细胞种植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与方法:本文采用B65-01骨髓活检针,对12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人的髂后棘穿刺组织进行光镜观察;结果:骨髓明显活跃7例,占58.3%,极度活跃5例,占41.7%,均以红系增生为主,不同发育阶段的幼红细胞聚集成簇,中晚幼红细胞高于正常;不同发育阶段的粒系细胞则呈弥散分布,中晚幼及杆状核细胞略有减低;淋巴细胞之百分率正常;基质中脂肪细胞减少,平均为6%;血管增多,巨核细胞无改变。结论:说明长期高  相似文献   

19.
成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姜晓丹  徐如祥  张世忠  邹雨汐  徐强  柳晓秋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27(11):947-949,W001,W002
为探讨成人骨髓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无菌条件下行骨穿 ,梯度密度离心分离获取成人骨髓源细胞 ,以“CYTOKINE·神经干细胞培养液”培养 ,确定神经干细胞的最佳体外生存环境。以细胞克隆方法判断神经干细胞增殖情况 ;以NESTIN、NSE及GFAP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鉴定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细胞培养所涉及的细胞因子主要有GDNF(2 0ng/ml)、LIF(10ng/ml)和RA(0 5 μg/ml)等。结果发现 ,成人骨髓源细胞在相应培养条件下快速分裂增殖为大而圆并含粗大胞质颗粒的神经干细胞 ,后者形成细胞球 (或称“神经球”) ,该细胞球表达特殊的神经干细胞NESTIN抗原 ;若进一步将这些细胞球分离成单细胞并重新以克隆密度培养 ,单个的细胞又很快形成新的神经球。神经干细胞球进一步分化 ,可见到有的细胞胞体增大并出芽 ,逐渐发育成为较成熟的长突起细胞 ,长突起相互连接、交织成网并建立有神经纤维样联系 ,表达NSE或GFAP抗原。说明成年人骨髓在一定条件诱导下可以生成神经干细胞 ;用人骨髓组织诱导神经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