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白血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道立金,李秀梅铁蛋白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细胞内和体液中,是一种贮铁蛋白。血清中铁蛋白水平是反应正常机体铁储存的可靠指标,血清铁蛋白的含量与白血病有密切关系,研究血清铁蛋白水平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的变化,对该病的病情判断及...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11.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激素与细胞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血清甲状腺浓度异常并非甲状腺疾病所特有,许多非甲状腺疾病如饥饿、营养不良、糖尿病、肝硬化、尿毒症、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等,都可出现T3浓度降低,而临床上表现为甲状腺功能正常,被称为低T3综合征[1].现将1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水平变化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变化及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测定98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各型AL患者sIL-2R均明显升高,且ALL〉M5〉M2〉M3。sIL-2R水平与骨髓中原始细胞数、外周白血细胞数、外周成熟淋巴细胞绝对值无关。动态观察发现化疗后不能获得完全缓解(CR)患者治疗前sIL-2R明显高于获得CR患者。各型AL患者化疗CR后,sIL-2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M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中期因子(MK)水平在急性白血病(AL)不同发展阶段的意义及其与WT1基因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86例初治和完全缓解的AL患者组及30名健康对照血清中MK水平;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其中15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中WT1表达量.结果 初治组血清MK水平(中位数及四分位数)为7.52 ng/ml[(5.44,10.55)ng/ml],缓解组MK水平为3.52 ng/ml[(1.56,5.20) ng/ml],健康对照组MK水平为2.44 ng/ml[(1.89,3.12)ng/ml],初治组较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间M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组血清MK水平为7.88 ng/ ml[(5.78,15.78) ng/ml],初治AML中MK水平为6.25 ng/ml[(4.59,16.33) ng/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K水平与骨髓中WT1基因表达量间存在相关性(r=0.529,P=0.043).结论 初治AL患者血清中MK表达水平升高,完全缓解后MK表达水平下降,ELISA法测定血清MK可以作为AL患者病情评价的手段之一;MK与WT1在基因定位上相邻,临床意义相近,并且血清MK和WT1基因在定量上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5种血清急相蛋白在22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意义。结果表明:治疗前白血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明显高于正常(P<0.001)。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α_2-巨球蛋白(α_2-M)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与正常对照无差异(P>0.05)。白血病患者CRP又明显高于非恶性血液病患者(P<0.01)。完全缓解后CRP、α_1-AG、α_1-AT、β_2-MG下降至正常,明显低于未缓解者。急相蛋白在未缓解者仍持续高于正常。α_1-AG与α_1-AT的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数相关。认为血清急相蛋白特别是CRP其次为α_1-AG和α_1AT对鉴别恶性与良性血液病有一定意义,动态观察能反映白血病细胞负荷及预测其治疗转归。 相似文献
19.
急性白血病血清急相蛋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5例血清急相蛋白在22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意义。结果表明:治疗前白血病患者C反应蛋白,a1酸性糖蛋白明显高于正常。a2抗胰蛋白酶、a2巨球蛋白及β2微球蛋白与正常对照无差异。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