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本组 4 0例患者均为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 1月来我院住院的 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男 2 8例、女 1 2例 ,年龄 5 2~73岁。平均 6 5岁 ;均符合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且磺脲类药物治疗失败而在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注射胰岛素。按美国糖尿病学会 1 994年新制定的血糖控制目标 ,所有患者为血糖控制不满意者 ,即空腹血糖 >7.0 mmol/L,餐后 2小时血糖 >1 0 .0 mmol/L。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 ,无近期糖尿病并发症及慢性胃肠道并发症。1 .2 方法 所有病例维持原胰岛素治疗方案不变 ,进入研究时加…  相似文献   

2.
俞翔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4):3430-3431
糖尿病易并发感染,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较易发生严重的肺部感染。对我院1998~2004年收治的13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的41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3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6年12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FBG)≥7.0mmol/L,2小时糖  相似文献   

3.
张淑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3):3508-3509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2型糖尿病的预后与空腹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根据入院时的空腹血糖水平将急性脑卒中并发2型糖尿病的157例患者分为3组,空腹血糖分别为7.8~11.0 mmol/L组,11.1~16.7 mmol/L组,≥16.8 mmol/L组,都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观察空腹血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脑卒中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以脑梗死多见.入院时空腹血糖<16.8 mmol/L者,病情多较轻,血糖≥16.8 mmol/L者,重症者多,预后差.结论:急性脑卒中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的轻重及预后与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高低有关.若空腹血糖≥16.8 mmol/L者,提示脑组织损害范围较广,病情严重.所以,控制好血糖是预防和治疗其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自2006-01~2008-06对3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扫描研究,拟探讨2型糖尿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并寻找早期防治对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与分组老年2型糖尿病组(A组)32例,均符合1997年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男性,年龄60~83岁;空腹血糖平均(7.06±1.19)mmol/L,餐后2 h血糖(12.9±3.15)mmol/L。选择无糖尿病史经空腹血糖检测正常者做对照(B组)33例,男性,年龄62~77岁;入院空腹血糖(5.45±1.03)mmol/L,餐后2 h血糖(8.94±2.07)mmol/L。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多次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检测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均不能确诊糖尿病的患者23例,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监测患者血糖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23例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结果示:空腹血糖正常或略高,三餐后1.5 h左右血糖高峰,最高达1213 mmol/L,可确诊糖尿病。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较好地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在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帮助确诊临床上单纯靠静脉采血不能确定诊断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患者B型脑钠肽与空腹血糖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分为:A组(空腹血糖<7 mmol/L)和B组(空腹血糖≥7 mmol/L)。对比(1)A组和B组BMI、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水平。(2)A组和B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BNP水平。结果 (1)A组和B组BMI、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水平分别为(24.1±1.9)kg/m2、(138.4±12.4)mm Hg、(84.1±6.2)mm Hg、(72.1±15.2)μmol/L);(24.3±1.6)kg/m2、(139.1±13.2)mm Hg、(85.6±5.8)mm Hg、(70.1±18.6)μmol/L,比较无差异(P>0.05)。(2)A组和B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BNP水平分别为(6.35±0.46)mmol/L、(12.4±4.7)mmol/L、(16.8±2.7)pg/mL);(8.39±0.82)mmol/L、(15.32±4.21)mmol/L、(14.3±1.7)mmol/L)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B型脑钠肽与空腹血糖水平呈负相关,B型脑钠肽可能通过引起肾小球滤过压增加调节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口服二甲双胍片,对照组口服消渴丸、六味地黄丸。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6.04±0.31)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7.76±0.39)mmol/L,观察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分为A组(19例)、B组(35例)及C组(46例)。A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7%, B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7%~9%, C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9%。对比三组患者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结果 C组患者空腹血糖(9.95±1.1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0±0.75)mmol/L、甘油三酯(2.89±0.52)mmol/L、总胆固醇(7.75±0.50)mmol/L均高于A组的(8.11±0.95)mmol/L、(2.88±0.57)、(2.44±0.44)、(6.45±0.35)mmol/L和B组的(8.45±1.01)、(2.93±0.68)、(2.63±0.48)、(6.61±0.4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3±0.11)mmol/L低于A组的(1.37±0.23)mmol/L和B组的(1.12±0.1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血糖指数膳食、运动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比较17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0mmol/L)经低血糖指数膳食、运动而未用任何降糖调脂药物干预前后的血糖、血脂等变化。结果治疗两个月后,空腹血糖(6.19±0.60)mmol/L、餐后2h血糖(8.59±0.90)mmol/L、TG(1.15±0.45)mmol/L、TC(4.98±0.77)mmol/L、LDL(3.20±0.71)mmol/L较治疗前(7.84±1.19)mmol/L、(13.97±3.35)mmol/L、TG(1.79±0.75)mmol/L、TC(5.46±0.27)mmol/L、LDL(3.57±0.28)mmol/L均明显下降,HDL(1.59±0.30)mmol/L较治疗前(1.42±0.26)mmol/L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bAle(6.49±0.57)%较治疗前(7.29±0.77)%亦稍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未发生低血糖。结论低血糖指数膳食联合运动干预能良好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餐运动对降低餐后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8.0~9.0mmol/L之间,餐后2h血糖在12~14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平均9.5%,均偏高,建议患者均口服二甲双胍0.5g日3次口服,配合运动治疗。随机将50例患者分成2组,每组25人,对照组要求患者糖尿病饮食控制,口服二甲双胍0.5g日3次口服,餐后活动1h每周3~4次。而治疗组要求患者糖尿病饮食控制,口服二甲双胍0.5g日3次口服,每日三餐后,一般餐后1h左右散步20min。观察2周血糖情况。结果分餐运动对餐后血糖下降短时间比内较较对照组下降迅速且明显。结论在进食后,运动的这种类似胰岛素样作用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通过分餐运动能更好的降低三餐后高血糖,对整个餐后高血糖做一个整体调整,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心理辅助治疗对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对照组采用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和自我监测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辅助治疗,心理治疗前和治疗后常规治疗方案相同。结果通过心理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空腹血液(FPG)降至7.0 mmol/L以下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辅助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效。  相似文献   

12.
沈春瑾  石哲群 《中国医药》2013,8(9):1249-1250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不良与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的关系,为血糖控制不良患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65例为糖尿病组,6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超声胃液体排空功能检查,分别检测第60、90、120分钟各时相的胃排空率,同时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结果 糖尿病组胃排空时间较对照组延长[(125 ±22) min比(85±10) min],其60 min胃排空率低于对照组[(62±5)%比(90±4)%],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9.1±3.3) mmol/L比(4.7±1.7) mmol/L,(15.6±4.0)mmol/L比(8.6±1.9) mmol/L,(10.2±2.2)%比(7.5±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存在胃肠功能紊乱,胃排空时间延长,胃排空率低.对无法解释的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应考虑胃肠动力紊乱引起,应尽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陈海英 《河北医药》2013,35(8):1181-1182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情况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患者入院后次日分别进行空腹血糖检查,常规进行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胰岛素检测,血酯,ALT检查,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将分为观察组(糖尿病患者40例)和对照组(非糖尿病患者80例),并对2组患者各检测指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2组患者2型糖尿病家族史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分别为(6.9±1.0)mmol/L,(7.3±0.6)mmol/L,(6.2±0.7)mU/L,对照组分别为(8.2±2.3)mmol/L,(7.8±0.8)mmol/L,(6.7±1.1)mU/L,观察组TG和ALT分别为(2.68±0.58)mmol/L,(36.75±9.38)U/L,对照组分别为(2.08±0.58)mmol/L(28.65±8.25)U/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控水平及血脂水平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2型糖尿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尤其是有2型米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并积极进行降脂治疗,以降低防止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和睡前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空腹高血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经过基础胰岛素治疗、晚餐后2h血糖<7.8mmol/L但凌晨7时空腹血糖>7.0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2~4u,剂量根据血糖调整;B组34例,睡前口服二甲双胍片0.25~0.75g,剂量根据血糖调整。治疗14d后,观察两组患者晨间空腹血糖控制情况及夜间或凌晨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且降低空腹血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低血糖的发生率A组显著高于B组。结论睡前口服二甲双胍片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空腹高血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针对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价值开展深入分析。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遵从“乱数表法”分配原则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参照组给予预混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0.02±2.06)mmol/L、(7.23±1.25)mmol/L、(5.36±1.39)%,均低于参照组的(12.35±1.56)mmol/L、(9.25±1.06)mmol/L、(8.75±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行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可以明显稳定患者的血糖情况,维持不同时刻血糖均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姜静 《黑龙江医药》2015,(1):165-167
目的:浅析运动疗法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影响情况,为2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治疗提供可行的依据。方法:选择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均予日常服用药物并注意规范患者饮食1个月,治疗组还要加入适当的运动,每天坚持运动30 min,一周3-5次。两组均在治疗1个月前后测定血糖水平。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不论是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GHb Alc,均于治疗后得以下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数值,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等强度的运动疗法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效果比单纯药物和饮食控制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1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瑞格列奈0.5~4mg,于每日餐前口服,每日3次,按进餐时服药,不进餐时不服药的原则。每周调整一次剂量到稳定剂量,最高剂量12mg,治疗12周。治疗期间保持饮食,生活规律、运动基本一致。对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胆固醇(TC)、血三酰甘油(TG)、及肝功(ALT)肾功(Cr BUN)、体质量指数(BMI)。结果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别为(8.4±1.0)mmol/L,(12.1±2.2)mmol/L,(9.30±1.98)%,治疗后分别为(6.70±0.93)mmol/L,(8.80±2.20)mmol/L,(6.8±1.07)%,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格列奈可迅速有效的控制血糖,不良反应轻微,是临床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8.
徐丹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435-436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糖化血红蛋白这标(HbAIC≤7%)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方法采用CGMS对50例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分析血糖动态变化信息。结果50例患者中,有11例(占22%)发生了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值为3.0~3.8mmol/L;6例(占12%)发生有症状性低血糖,血糖值为2.1~3.8mmol/L。在17例无症状和有症状性低血糖患者中,有10例(占20%)患者低血糖发生于凌晨1:00~4:00。25例(占50%)餐后2h血糖〉11.1mmol/L,其中8例发生早餐后高血糖,血糖值11.2~14.6mmol/L;6例发生午餐后高血糖,血糖值11.8~15.6mmol/L;11例发生晚餐后高血糖,血糖值12-3~16.0mmol/L。结论对于应用空腹血糖、餐后2h、糖化血红蛋白来判定血糖控制良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全天多点血糖监测,了解任意时间的血糖情况,作为临床治疗方案调整的基础,达到精细化降糖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餐后血糖对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诺和灵50R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餐后血糖分为4组观察4周,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测Homa-β。结果研究结束时G1、G2组空腹血糖明显下降。G2组HbA1c、TG、CHO、LDL,均明显低于G3和G4组。G2组Homa-β明显高于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餐后血糖在7.1-8.9 mmol/L之间时,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处于较好状态,将餐后血糖控制在7.1-8.9 mmol/L之间可有效缓解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进行性衰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对胆道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对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控制、术后恢复情况以及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7~10mmol/L范围内对术后恢复无明显不良影响,不必强求于血糖小于7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