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适合于基层医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式。方法分析高血压脑出血164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血肿定位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的影响。结果存活118例,死亡46例。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死亡率(40.7%),高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24.1%)和血肿定位抽吸术组(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8例生存者随访3个月,结果按ADL分级,其中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恢复良好率(75.0%)低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85.4%)和血肿定位抽吸术组(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选择手术方式,基层医院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血肿定位抽吸术能提高病人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近期手术疗效(术后30d),客观评价本术式的优缺点,初步探讨本术式治疗适应证,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106例HICH患者分别采取小骨窗开颅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总结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不同病情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本组血肿清除率为79.3%,再出血率为10.4%,并发症发生率为25.5%,住院时间缩短。总体病死率为27.4%(29/106),按术前意识状态分级,Ⅰ级无死亡、Ⅱ级15.4%、Ⅲ级14.3%、Ⅳ级28.6%、Ⅴ级64.0%。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血肿清除术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方法,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根据患者病情及CT表现选择手术方式、术中细致操作、术后精心管理是提高手术疗效及其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3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骨瓣开颅显微血肿清除术28例,小骨窗开颅显微血肿清除62例,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30例.结果 骨瓣开颅治疗患者术后良好2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9例;小骨窗治疗患者良好21例,中度残疾21例,重度残疾16例,死亡4例;内镜治疗患者良好16例,中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4例,死亡2例.小骨窗和骨瓣开颅治疗患者病残率分别为59.6%(37/62)、53.6(15/28),均高于内镜治疗患者的4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能够挽救大多数患者的生命,内镜手术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年7月—2020年5月开展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钻孔引流术31例)与观察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31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三种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出血量大小以及GCS评分,对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微创血肿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进行临床应用的比较。结果本组96例患者出院时GOS分级:I级12例,Ⅱ级14例,Ⅲ级32例,Ⅳ级13例,V级9例,死亡16例。结论三种手术各有其相对应的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于术后患者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初步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近期手术疗效(术后30d),客观评价本术式的优缺点,初步探讨本术式治疗适应证,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106例HICH患者分别采取小骨窗开颅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总结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不同病情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本组血肿清除率为79.3%,再出血率为10.4%,并发症发生率为25.5%,住院时间缩短。总体病死率为27.4%(29/106),按术前意识状态分级,Ⅰ级无死亡、Ⅱ级15.4%、Ⅲ级14.3%、Ⅳ级28.6%、Ⅴ级64.0%。结论 小骨窗开颅显微血肿清除术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方法,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根据患者病情及CT表现选择手术方式、术中细致操作、术后精心管理是提高手术疗效及其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硬膜外血肿患者采取血肿抽吸术联合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方法:选取66例我院接收的硬膜外血肿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n=33),采取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与观察组(n=33,采取血肿抽吸术,之后行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疗效良好率显著要高(P0.05);同时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要短(P0.05)。结论:对硬膜外血肿患者采取血肿抽吸后去骨瓣开颅术的疗效显著,且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血肿穿刺微创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血肿穿刺微创清除术及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种手术方法的血肿清除率及近期疗效。结果2组首次血肿清除率分别为(52±3.6)%与(86±3.4)%,但拔管时,穿刺组上升为(92±1.8)%,2组术后3个月患者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种“微创”手术方法都是目前治疗G lasgow昏迷评分≥6分的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的特点和手术效果。方法选取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肿量,血肿部位和具体病情选择合适手术方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小骨窗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21例、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15例、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10例、定向穿刺血肿引流+尿激酶溶解术34例。治疗后意识清楚5例、轻度意识障碍50例、中度意识障碍21例、昏迷4例,与就诊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Х^2=29.44,P〈0.05)。结论对于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患者,根据其临床特点选择合适的术式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三组,对比三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评估疗效.结果 微创组NIHSS与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小骨窗组,NIHSS与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开颅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小骨窗组,却显著高于开颅组.结论 微创钻孔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具有手术创口小、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优势,但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正确选择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程勇 《药物与人》2014,(4):81-82
目的:通过研究小骨窗血肿抽吸术的治疗方式,探究此种临床治疗方式对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搜集诊断依据和临床治疗效果,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共计65例,这部分患者主要是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来进行临床治疗。除小骨窗血肿抽吸术以外,另选择采用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此类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临床治疗以后,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均明显减少,进一步保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另外,在术后8个月,采用GOS来评定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的优良率达到了75.2%,对照组的优良率仅有51.0%,充分说明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比较适合治疗慕上高血压脑出血。结论:通过在临床治疗上应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不仅将手术损伤降到最低,同时提高了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治愈率,患者在术后的恢复较好,今后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观察组行小骨窗开颅术,而对照组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于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12.50%、2.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2.50%、15.0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创伤小、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张洪斌 《现代保健》2009,(33):225-225
目的探讨高血压腩出血早期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高血压脑卒中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中大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4例,去骨瓣1例,直切口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13例,微创钻孔引流3例,观察三组患者Ges评分高。结果血肿量少苞预后较好,患者手术时间尤为重要,患者6~8h内手术较24h后手术预后好。结论改超早期或早期手术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手术疗效,不同的血肿量决定了患者不同手术方法,对预后有着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清除血肿的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恢复良好23例,重残3例,死亡4例。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优、损伤轻、预后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适宜手术方式,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1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均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0例患者中1例死亡,所有患者术后次日复查头颅CT,1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再出血,但无须再次手术.结论 根据基层医院的医疗设备及技术情况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2008年中47例外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壳核出血21例,脑叶皮质下出血11例,小脑出血8例,单纯脑室内出血4例,丘脑出血2例,桥脑出血1例.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了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5例,微创定向血肿抽吸术7例,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8例,双侧脑室外引流术7例.结果 血肿平均清除率在85%.术后5例患者死亡,植物状态有11例,其余患者意识状态均较手术前改善.随访中28例患者完全或部分恢复功能.结论 把握手术的时机和指征,采用合理的手术方法,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YL—1型穿刺针颅内微创穿刺术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5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YL-1型穿刺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穿刺组),与同期46例脑出血患者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开瓣组)清除血肿的疗效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穿刺组的总有效率及病死率分别为77.19%和12.28%,开瓣组的分别为58.70%和28.26%,穿刺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开瓣组(p<0.05),病死率也低于开瓣组(p<0.05);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的改善情况比较,穿刺组明显优于开瓣组(p<0.01)。结论采用YL-1型穿刺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方法简便,适用范围广,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开颅血肿清除加硬膜减张缝合去骨瓣减压术回顾分析。结果:患者术后死亡7例,存活36例,生存率83.7%。随访0.5~2年,根据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Ⅰ~Ⅲ级良好率60.46%。结论: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开颅血肿清除加硬膜减张缝合去骨瓣减压术手术治疗能够降低病死率,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出血手术指征的掌握、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近一年半手术治疗的105例患者资料及温习文献资料。结果采用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9例,1例死亡/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33例,6例死亡;血肿穿刺抽吸48例,11例死亡;出血破入脑室且以脑室为主,行侧脑室外引流术15例,8N死亡。术前意识Ⅰ~Ⅱ级23例,3例死亡;Ⅲ级43例,7例死亡;Ⅳ级34例,13例死亡,V级5例,3例死亡。死亡原因与再出血、脑组织水肿、肿胀、脑血管痉挛、继发性脑梗死以及并发肺部感染等有关。结论掌握手术指征,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注意术后的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骨瓣开颅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凌峰 《现代医院》2009,9(5):38-39
目的对比骨瓣开颅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骨瓣开颅手术45例,小骨窗开颅手术61例,比较两组手术的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差异。结果小骨窗组的手术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骨瓣组(p<0.05);两组间肺部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骨窗组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骨瓣组(p<0.05);治疗后90d,两组间的预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手术可缩短手术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可降低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但远期整体疗效与骨瓣开颅手术相比未见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