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中医治疗失眠有独特的思路与方法,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综述目前中医治疗失眠的思路与方法,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扬。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1998-01/2003-12中与治疗失眠相关的文献,检索词“失眠,治疗”,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资料选择:从资料中选取中医、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治疗失眠的文献。纳入标准:①有固定方药的临床研究。②名医的经验总结。③针灸、推拿按摩治疗失眠的代表性文献。排除标准:排除综述类文献、护理类文献、西医类文献、方法介绍类文献、临床体会类文献、调查研究类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关于中医、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治疗失眠的文献163篇,选取有代表性文献30篇;余133篇按上述标准排除。资料综合:①失眠的中医辨证论治主要有4种观点,其一为血虚,阴虚,气虚,阳虚,食积及肝郁6型;其二为血郁肝旺,痰火扰心,心脾两虚,气郁血郁4型;其三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4型;其四为筋肉疲劳、脾胃失调、肾阴虚3型;另外尚有从肝论治、从脾胃论治、从火热论治等。②失眠的中药专方专药主要为酸枣仁类,温胆汤类,逍遥散类。③有些医家以失眠为独立的疾病,有自身的规律、特点,一病一方,在一方的基础上辨证加减用药,病证结合论治失眠。④名老中医经验,观点一认为失眠的病机关键是心神不宁和阴不入阳,治疗上注重调治胆胃;观点二认为失眠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治疗上常加用滋补肝肾而养心安神之药,并从虚实论治;观点三认为失眠的基本病机是阳不入阴,认为神魂不安是失眠的主要表现,对顽固性失眠则多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观点四治疗顽固失眠总结,半夏枯草治失眠,慢肝不寐多灵验;温补镇摄治失眠,甘麦芪仙磁石蝉;达胆和胃治失眠,温胆汤加龙牡敛。⑤针灸,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疗法能调节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相对平衡,而灸百会有调整阴阳、醒脑开窍、宁心安神之功。结论:中医治疗失眠疗效肯定,方法多样,副作用少,是失眠治疗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但在临床研究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如缺少设计严格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论证强度不够;对照组设计不理想,基本上无安慰剂对照;针药治疗机理研究不足,难以在国内外大范围推广等。  相似文献   

2.
郑美凤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0):6674-6675
目的:观察并分析浅针加推拿对精神障碍症侯群的治疗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论证此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1998~09/2003~06福建中医学院国医堂门诊符合《中国精神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12CMD-2-R)》中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患77例,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情感障碍的分型标准分为忧郁、焦虑证患45例,情感激动、躁狂证患32例。以浅针印堂、神庭、百会、神门、涌泉等配合推拿上穴及患颈项部位,一周两次,1个月为1个疗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于3和6个疗程后分别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所有患精神障碍诸症侯群均有明显改善,焦虑、抑郁证患和情感激动、躁狂证患总有效率分别为84%(40/46)和81%(26/32)。本法治疗以失眠、焦虑、情感激动、烦躁等症的治疗效果最佳。结论:浅针配合推拿是治疗情感障碍病证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针灸推拿穴位和手法的选用应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走罐疗法治疗颈胃综合征的效果,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 方法:①选择2002—02/2005—0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颈胃综合征患者53例。男30例,女23例;年龄26~62岁;〈40岁18例,40-50岁20例,〉50岁15例。病程〈1年20例,1-3年22例。〉3年11例。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②均以针刺结合走罐疗法治疗。取颈夹脊穴、阿是穴、风池、天柱、大椎、脾俞、胃俞。进针1寸左右。用G6805电针仪分别连接颈夹脊穴、风池、天柱、胃俞,连续波刺激30min。待出针后,涂凡士林于背部,将火罐吸附于大杼穴,沿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往返推动,上至大杼穴,下到大肠俞,律复3次后将火罐停留于一侧胃俞穴上。用小罐吸附在大椎穴上,向后发际推动,往复3次。将罐吸附于大椎穴上。留罐15rain。针刺和走罐治疗同时进行,隔日治疗1次,9次为1疗程,每个疗程问休息2d,进行5个疗程。③疗效判定标准:恢复正常:颈椎病及诸伴随的胃肠道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辅助检查正常或有改善,1年未复发或复发经冶仍有效者;有效:颈椎病及诸伴随胃肠道症状与体征有改善,辅助检查改善不明显者;无效:经治疗后病情改变不明显或中断治疗者。④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颈胃综合征患者53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53例颈胃综合征患者经5个疗程治疗后,恢复正常35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47/53)。(参年龄〈40岁的颈胃综合征患者治疗5个疗程后,恢复正常例数明显多于〉50岁者[15例(83%),6例(4%),P〈0.05。]②病程〈1年颈胃综合征患者治疗5个疗程后,恢复正常例数明显多于病程〉3年者[16例(80%),4例(36%),P〈0.051。 结论:针刺结合走罐疗法治疗颈胃综合征效果好,总有效率可达到89%;疗效与患者年龄和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4.
李黄彤  王璟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6):3135-3137
综述近10年中医临床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相关文献,列举了针刺为主、针刺与其他疗法结合、针刺疗法以外的疗法等多种有效方法。提示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以针刺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总体疗效、症状与功能综合评分及体征改善率评价除项背部的手法操作外,配合头面部推拿的益脑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2004—06/2006—0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0例,随机(采用SAS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分为益脑推拿组和常规推拿组,各80例。益脑推拿组:除常规推拿外对患者进行头颈部循经推拿,按揉印堂、太阳、四白、百会等穴,以得气为度;右手拇指端桡侧和其余四指指端从前方向后下方扫散两侧胆经,左右各10遍;从前发际向后拿五经,操作6遍。再自第3,4颈椎下将颈部稍微托起,与水平方向呈15&;#176;~20&;#176;角拔伸,着力点位于棘突之间,持续时间不少于1min。反复5遍;然后由下而上沿直线平推,包括督脉和两侧膀胱经的颈段,每条线各6遍,共12遍。常规推拿组:常规取穴推拿如益脑推拿组,然后实施颈椎拔伸法。两组每次治疗时间均为25min,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王楚怀等所制定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表,对两组的总体疗效、症状与功能综合评分及体征改善率进行评估。 结果:参与实验的颈椎病患者160例都进入结果分析。①益脑推拿组、常规推拿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1%,5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idit分析,u=7.4193,P<0.05)。②治疗后两组症状与综合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8.44&;#177;1.52,13.93&;#177;2.14;26.34&;#177;2.20,14.07&;#177;2.19:t=49.4428.35.3540,P<0.05),且益脑推拿组优于常规推拿组(t=6.0832,P<0.05)。③益脑推拿组棘突移位和生理曲度方面的体征改善率显著高于常规推拿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83.82%,68.66%;46.67%.37.18%:P<0.05),但两组在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变窄方面的体征改善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益脑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显效率、提高症状与功能综合评分及改善棘突移位和生理曲度方面优于常规推拿方法,是临床颈椎病治疗的一项有效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6.
延髓麻痹又称球麻痹,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临床表现以吞咽困难、构音障碍、饮水发呛和声音嘶哑为主,是脑卒中后重要并发症之一。延髓麻痹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其中以吞咽困难的危害最大,可引起食管破裂、气道阻塞、吸人性肺炎、营养不良及脱水等各种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脑卒中的康复,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据统计,美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年约有200万人因新发脑卒中而存在神经功能障碍,其中约40%~50%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7.
中药、推拿及针灸并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中药、推拿及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机制、治疗方法和疗效。 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1986-01/2006—03与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相关的文章,检索词“knee osteoarthritis,Chinese herbs,massage,acupuncture”,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检索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0-01/2006-03关于中药、推拿、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膝,骨关节炎,中药,针灸,推拿”。 资料选择:选取包括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筛除非随机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研究。②实验或临床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⑧处理组为中药、推拿、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组。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76篇关于中药、推拿、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随机和非随机研究文章,23个实验或临床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53篇文章,231篇为未随机研究或重复性研究,22篇为综述类文章。资料综合:23个试验包括约440只实验动物和410例患者,证实了中药具有保护软骨功能,预防关节软骨退变;降低骨内压,改善微循环障碍;抑制氧自由基损伤,提高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抑制一氧化氮;抑制滑膜炎症,降低血清透明质酸,调节异常的细胞因子水平;调节性激素水平等作用,中药,推拿和针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结论:运用中药、推拿和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骨关节炎具有确切的效果。采用2种以上治法相结合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在调节血脂方面有的成就虽未能一枝独秀,却有其独到之处。其治未病、因人制宜、同病异治的多途径综合疗效,以及安全有效的养生康复疗法正是中医药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9.
胡红  俞建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8):163-165
目的:探讨中医药疗法对儿童期常见行为问题儿童多动症的干预作用。资料来源:采用复旦大学医学光盘检索系统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1980-01/2002—12有关儿童多动症发病及中医药治疗方面的文献,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轻微脑损伤综合征.中医疗法、中药疗法”。资料选择:对于文献体例无具体限制。包括观察对比、经验总结、个案报告等。查找文献全文:质量评价主要考察资料的真实性,调查设计是否严密。资料提炼:共检索到35篇关于儿童多动症发病及中医药治疗方面的文献,排除9篇重复研究的文章后,对余下26篇文章进行综合分析。资料综合:中医认为儿童多动症主要由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失调引起,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以阴虚阳亢为根本。临床上多选用健脾滋肾、平肝潜阳、养心安神的药物及针灸、耳穴疗法进行干预。动物实验显示,健脾滋肾、平肝潜阳、养心安神的药物能显著提高小鼠脑中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含量,从而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临床研究表明,针灸、耳穴疗法均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行为障碍。结论:中医药疗法能针对儿童多动症的起因,从而全面改善患儿的行为障碍,而且无中枢神经兴奋药的毒副作用,能增强体质、促进食欲。但所检索文献多为中医辩证或验方研究,尚缺乏临床随机对照,需今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失眠症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30例失眠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采取单一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3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PSQI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失眠症患者采取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提升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综述情志护理结合中医疗法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指出大部分都停留在护理环境的改善、与病人沟通交流等方面的经验总结与体会上,涉及诸如情志相胜法等中医特色的护理措施较少,对病人进行心理评估时临床欠缺的是有效量化评估。因此今后应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更有临床意义的情志护理理论及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药足浴调治乙型肝炎患者不寐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旭 《天津护理》2006,14(6):347-347,349
目的:改善乙型肝炎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18—60岁的乙型肝炎住院患者60例,按随机单盲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安神定志中药足浴,对照组以安慰剂中药足浴。结果:两组临床控制和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足浴调治乙型肝炎不寐在治疗中有改善作用。能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和分析失眠证发生原因,探讨形成失眠证的影响因素以及失眠证中医调治的具体措施。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6-01/2005-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失眠证”“中医治疗”。结果:失眠证的发生原因主要有病原性(疼痛、躯体活动障碍、呼吸道炎症、乙型肝炎等)和心理失衡、用药不当、环境因素。针对失眠证的病因病症,临床发挥中医优势,可采用中医药辨证、辨病论治、心理调整、行为治疗、环境改善等调养方法和措施。结论:失眠证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各种因素间可相互影响。临床为治疗和预防失眠证的发生,应依据失眠证具体原因和发病特征进行调养治疗。  相似文献   

14.
失眠证病因及其中医调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彦方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7):139-142
目的:总结和分析失眠证发生原因,探讨形成失眠证的影响因素以及失眠证中医调治的具体措施。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6-01/2005-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失眠证”“中医治疗”。 结果:失眠证的发生原因主要有病原性(疼痛、躯体活动障碍、呼吸道炎症、乙型肝炎等)和心理失衡、用药不当、环境因素。针对失眠证的病因病症,临床发挥中医优势,可采用中医药辨证、辨病论治、心理调整、行为治疗、环境改善等调养方法和措施。 结论:失眠证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各种因素间可相互影响。临床为治疗和预防失眠证的发生,应依据失眠证具体原因和发病特征进行调养治疗。  相似文献   

15.
孟宪斌 《护理研究》2006,20(3):814-815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长期睡眠障碍可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护理,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孟宪斌 《护理研究》2006,20(9):814-815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长期睡眠障碍可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护理,现将其介绍如下。1影响失眠的因素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心理社会因素,环境与外在因素,疾病和药物因素的影响;可引起入睡困难,夜间多次觉醒,不能入睡,清晨早醒,  相似文献   

17.
分析中医药治疗焦虑症的文献,探讨中医治疗该病的用药组方规律。中医对焦虑症的治疗以使用安神药治标为主,同时有针对性的使用滋阴补血药、解郁、祛痰湿药而治本。组方以宁心安神、滋阴补血、疏肝解郁和祛湿化痰为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18.
袁小红 《护理研究》2011,25(11):963-965
中医养生是以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为目的,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性保健措施。中医药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在诊治疾病方面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在养生保健、预防疾病方面形成了自己极具特色的理论,通过中医所特有的阴阳、五行辨证施护,使人体达到最佳状态。将中医养生融入健康教育,向病人介绍养生保健的科学方法,对抗衰老、增强身体健康、延年益寿起着决定性指导作用[2]。为了解本院护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