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最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及亚太地区、美国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均明确指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包括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小三阳、乙肝病毒DNA阴性、肝脏功能正常)和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大三阳、乙肝病毒DNA阳性,肝脏功能正常)两种,都不需要抗病毒治疗,但需要进行医学监护,定期检查肝脏功能和乙肝病毒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2.
梁文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3,(26):3503-350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诊治68例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采取一贯煎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临床疗效、HBV-DNA转阴率、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以及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胶原(PCⅢ)等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明显升高,而HA、LN、ⅣC、PC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65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临床研究.方法 应用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中HBsAg、HBeAg、HBV-DNA均阳性治疗组65例,对照组32例,一疗程为6个月.结果 65例顺利结束疗程,治疗结果转阴率达HBsAg 12.3%、HBeAg 29.3%、HBV-DNA 43%,同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HBV携带者安全有效,用药方法简便、费用低廉、副反应小、易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药结合免疫疗法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免疫疗法(左旋咪唑搽剂、潘生丁、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肝携带者50例,作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50例,作为治疗组;观察12个月。结果治疗三个月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2%、48%,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六个月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3.06%、7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十二个月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86.04%,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说明免疫疗法是当前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结合免疫疗法其疗效在12个月后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和健康管理,全程、规范非常重要。但很大部分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管理观念还比较薄弱,乙肝的知识还比较匮乏,提供科学的乙肝防治,特别是乙肝治疗、预后的相关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广大的基层肝病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究慢性乙肝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及临床研究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予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以上指标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给予慢性乙肝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缓解病情,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刚 《肝博士》2011,(6):24-24
乙肝病毒的危害是触目惊心的。目前我国大约有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9300万。慢性乙肝患者2000万,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硬化、肝癌的重要原因。因此,抗乙肝病毒治疗是对付乙肝极其相关肝病的重磅炸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0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四联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施治。结果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83%。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在治疗慢性乙肝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点。本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持续高HBV载量是慢性乙肝病情进展的主要因素。导致肝脏的炎症、坏死。应用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肝,可显著改善肝脏组织学。方法选择慢性乙肝患者且乙肝血清HBV DNA阳性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肝功能和HBV DNA定量。结果 48周时观察组ALT恢复率(71.4%)明显高于对照组(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DNA复制改善情况观察组(阴转率60.7%)显著优于对照组(阴转率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肝HBeAg阳性可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明显控制病情进展和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Tian Y  Qiu ZF  Li TS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7):3354-3358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差异,探讨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与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2月至7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肝炎门诊就诊的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9例、HBV携带者25例及健康献血员35例的外周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分析其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慢性乙肝患者、HBV携带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分别为565±192、672±148和816±259;CD8+T细胞计数分别为491±225、445±157和609±17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乙肝患者和HBV携带者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8+T细胞、CD8+CD28+T细胞计数均减少,慢性乙肝患者NK细胞计数减少;与正常对照和HBV携带者相比,慢性乙肝患者CD8+CD38+T细胞和CD4+CD45RA-记忆/效应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CD4+CD45RA+62L+初始T细胞比例及计数均显著减少。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和HBV携带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这可能与乙肝病毒感染后慢性化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选择性血浆置换(PPE)联合拉米夫定(3TC)抗病毒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用PPE联合3TC治疗,加内科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内科治疗。两组治疗前后比较临床治愈好转率。并观察主要肝功能、凝血功能及HBVDNA定量检测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3%,疗效优于对照组的28.6%。且治疗组TBiL、ALB、ALT、CHE、PTA、HBVDNA等实验室指标的定量检测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治疗组治疗前后其肝功能、凝血功能与HBVDNA定量检测也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PPE联合3TC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动态检测了36例老年乙型慢活肝的5种血清微量元素铜(Cu)、锌(Zn)、镉(Cd)、锰(Mn)、硒(Se)以及同期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RC_(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肿瘤红细胞花环率(RTR)。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慢活肝病人的RC_(3b)RR、RTR、Zn、Mu、Se水平降低而C_4水平增高。(2)治疗后,患者的RC_(5b)RR、RTR、Zn、Se水平增高并且 C_d水平降低到病人情况转佳,否则表示疗效不佳或可能病情恶化。(3)相关分析显示,RC_(3b)RR、RTR与Zn、Se呈正相关与Cd呈负相关,此外,微量元素间Se、Zn、Mn、均与Cd呈负相关。该实验投示,慢活肝血清微量元素与红细胞免疫状况与慢活肝病情变化有关,测定其状况可能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制根管暂封剂用于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内封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7例慢性根尖周炎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自制根管暂封剂组)104例和对照组(甲醛甲酚组)103例,观察封药1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1周后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显效率(88.46%),对照组显效率(65.05%)。结论:自制根管暂封剂用作根管内封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疗效优于甲醛甲酚。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及T细胞亚群)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意义。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比较分析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30例键康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外周血CD3^ CD4^ 细胞降低,淋巴细胞CD4^ /CD8^ 比值下降。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存在辅助性T细胞减少及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比例失衡等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2例HBsAg阳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进行以HBsAg为特异性抗原的淋巴细胞转换试验观察、发现所有患者刺激指数(CPM值)均显著降低,(P<0.01).证实慢性乙型肝病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功能低下,认为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Tc)功能欠缺或低下是导致乙型肝炎慢性化的重要原因。并发现其低下程度与肝病的预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阿昔洛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不同治疗方案观察阿昔洛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并评价具有生和安全必地4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随要分为高、中、低三个剂量组。低剂量组加聚肌胞,疗程2个月,随访3个月~1年。观察治疗前后患的肝、肾功能、HBVM及血尿常规,临床表现及不良反应。结果 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0%~60%、43%、66%,ALT复常率为60%~65%,伴药后3个月~1年同无变化。结论 阿昔洛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西省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特征,探讨HBV各基因型与血清HBV-DNA水平的关系以及各基因型与疾病的进展和转归的临床意义。方法法随机收集山西省HBV阳性病例128例,包括慢性乙型肝炎78例,肝硬化34例,急性肝炎8例,重型肝炎患者8例。取其外周静脉血,采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方法对血清中的HBV进行基因分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山西省地区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存在B型、B+C混合型和C型,以C型和B+C型为主;基因型C型的HBV-DNA载量的均值水平为2×108,显著高于其他型(p〈0.05);C型HBeAg阳性率较B型和B+C型高(p〈0.05);混合型及C基因型与较严重的肝脏疾病有关,更易发生重症肝炎、肝硬化。结论山西省地区基因型以C型和B+C型为主;基因型C的HBV-DNA载量水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型;混合型及C型与较严重的肝脏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总结近15年国内文献对慢乙肝的研究,归纳出国内学者对慢乙肝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慢乙肝的中药治疗状况,以期为中医药根治乙肝寻求一条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张旭东  马杰  刘勇  张淑慧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7):1469-1471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病,发病率较高。为进一步了解拉米夫定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本文查阅了近几年的中文相关文献,对以拉米夫定为代表的核苷类似物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方案及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参酮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3月~2010年4月间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苦参素及常规护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丹参酮20~40mg/d,静脉滴注,疗程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ALT及TBiL复常情况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ALT及TBiL复常律分别为92%、96%,对照组为55.5%、77.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HBVDNA及HBeAg阴转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均对T细胞亚群有调节作用,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联合苦参素明显改善肝功能且抑制DNA复制,是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