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仓鼠到大鼠原位肝移植是研究异种肝移植的较好动物模型,因手术难度较大,限制了其使用。我们针对仓鼠自身的解剖特点,在大鼠同种原位肝移植技术基础上作了多项改进,采用三袖套法进行了38例仓鼠到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率高达89.5%(34/38),无肝期10.8±3.0分钟,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为广泛开展异种肝移植研究提供了简易而又稳定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改进的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制作改进的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方法 在原二袖套法的基础上,于受者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吻合前放出部分高凝血液,而肝上下腔静脉的吻合是在供肝膈肌环与受者肝上下腔静脉血管壁之间进行。结果 改进的二袖套法吻合效果确实可靠,手术成功率达96.7%,动物的1周存活率为90.0%。结论 该模型稳定可靠,可用于大鼠肝移植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大鼠原位肝移植术近期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大鼠原位肝移植术的近期并发症.方法:在Kamada等用袖套法吻合血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供体改经腹主动脉进行肝脏冷灌注,肝上下腔静脉用缝合法吻合,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胆总管采用单管内支架胆管端端吻合法,共施行大鼠原位肝移植术360次,供体手术时间为(31.2±5)min,受体手术时间为(45±5.5)min,无肝期为(20±2.5)min.结果:术后近期主要并发症有:出血12例,肝下下腔静脉血栓8例,袖套扭转或脱落4例,胆管梗阻3例.结论: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细致的手术操作是预防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先决条件.受体无肝期的长短是决定动物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单人裸眼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学习曲线.方法 将作者不同阶段制作该模型的600例手术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比较各阶段的供体时间、冷灌注时间、无肝期、手术成功率、1周存活率、长期存活率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第Ⅰ阶段各手术操作时间均较后三阶段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成功率从第Ⅰ阶段的26.7%逐渐上升至第Ⅳ阶段的接近100.0%,1周存活率以及长期存活率均稳步提高.手术并发症主要为早期的血管并发症以及晚期的胆道并发症.第Ⅱ、Ⅲ、Ⅳ阶段的手术死亡率较第Ⅰ阶段大幅下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步下降,建立模型的技术逐渐稳定.结论 初学者经过系统的持之以恒的训练学习,可逐渐掌握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的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5.
临床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报道了4例临床成人原位肝移植,结合文献分析,讨论了肝移植的手术方法,手术后并发症,CMV感染肝动脉血栓形成,胆道并发症以及急性排斥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方法“二袖套法”行大鼠原位肝脏移植180例,即肝上下腔静脉(SVC)采用连续缝合法吻合,门静脉(PV)以及肝下下腔静脉(IVC)采用袖套法吻合,胆总管采用内支架胆管端端吻合法。结果模型稳定后,供肝冷缺血时间为(50.1±12.0)min,无肝期为(16.0±3.1)min,受体手术时间为(54.4±10.6)min,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主要表现为肝脓肿、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泥形成等。结论胆管内支架管的选择以及手术技巧是影响大鼠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2000年5月至2002年1月38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组38例病人术后共发生胆管并发症9例(9/38,24%)。其中单纯胆瘘4例,胆管空肠吻合口狭窄,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狭窄合并胆泥形成,胆瘘继发胆管狭窄,胆管狭窄合并肝内胆汁瘤各1例。此9例中2例死于严重感染,7例痊愈。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病因复杂,后果严重。首先应该注重预防,并做到早期诊断。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reatography,ERCP)和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等辅助性介入治疗手段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复制辅助肝移植大鼠模型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作者在Hess法的基础上地移植肝下腔静脉长度的综合舍取及建立门静脉血供的方式进行了改进,共做大鼠辅助肝移植手术60例,并用锝标记的植酸钠观察5例定型手术移植存活情况,结果显示:1周内大鼠肝移植存活率为100%,文内就如何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中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制订防治措施,提高移植成功率。方法用SD大鼠作为供、受鼠,在Kamada等的袖套法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基础上改进,施行原位肝移植70例,对预实验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统计在实验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预实验30只大鼠并发症发生率为70%,显著高于正式实验(12.5%)(P〈0.05)。结论实验中发现并及时总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改进手术方法和技巧,可显著提高正式实验的手术成功率及大鼠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胆道重建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是肝移植实验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目前,"二袖套法"肝移植模型已经成为标准术式。在胆总管直径较细的情况下,常规的胆总管重建方法的插管难度较大,而反复插管容易使胆总管撕裂,导致插管失败和术后胆道并发症。本实验在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中采用改进的胆总管单支架管方法进行胆道重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Kamada "二袖套法"的基础上对大鼠肝移植手术方法进行改进,提高大鼠肝移植模型的稳定性和动物存活率.方法在Kamada"二袖套法"大鼠肝移植基础上对供肝切取、受体手术及术中管理进行改进行大鼠肝移植60例,Kamada"二袖套法"行大鼠肝移植20例.比较两组大鼠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1周生存率.结果在Kamada"二袖套法"基础上改进的肝移植大鼠并发症发生率较少,1周存活率91.7%,经典Kamada"二袖套法"肝移植大鼠1周存活率70%.结论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术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高,模型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2.
“二袖套法”制备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方法改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在Kamada“二袖套法”的基础上对大鼠肝移植手术方法进行改进,提高大鼠肝移植模型的稳定性和动物存活率。方法在Kamada“二袖套法”大鼠肝移植基础上对供肝切取、受体手术及术中管理进行改进行大鼠肝移植60例,Kamada“二袖套法”行大鼠肝移植20例。比较两组大鼠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1周生存率。结果在Kamada“二袖套法”基础上改进的肝移植大鼠并发症发生率较少,1周存活率91.7%,经典Kamada“二袖套法”肝移植大鼠1周存活率70%。结论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术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高,模型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3.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were investigated in a total of 41 pediatric recipients who underwen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OLT) between January, 1990 and March, 1992 at the Royal Children's Hospital, Brisbane. Atelectasis was seen in 40 cases (98%) of the 41 recipients, and occurred in the left lower lobe in 28 cases (68%), and in the right upper lobe in 25 cases (61%). Radiographic pulmonary edema occurred on 23 occasions in 18 recipients (45%). Pulmonary edema was observed just after operation in 9 cases, and in the later stage from the 3rd to 25th postoperative day in 14 cases. Five recipients experienced two episodes of pulmonary edema during their ICU stay. The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in the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dema than in those without (9.6±3.8vs 3.9±2.2 days,P<0.01). Pleural effusions were observed in 21 cases (52%), of which 18 had right-sided effusion and 3 had bilateral effusions. Pneumothorax occurred in three cases. Pyothorax, hemothorax, bronchial asthma, and subglottic granulation occurred in one case each.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are frequently observed in pediatric recipients undergoing OLT.  相似文献   

14.
肝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非常高,包括肺不张、胸腔积液、肺水肿、肺部感染和急性呼吸衰竭等,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引起肝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手术操作、感染、循环容量超负荷、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缺血/再灌注、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肝肺综合征和门肺高压症等因素,以此为依据,现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包括完善的术前准备、防止容量超负荷、合理输血和血制品,调节凝血功能,注意预防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transtnsion related acutte lung injury,TRALL)、合理应用抑肽酶、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L/R)和全身炎症反应、防治肺动脉高压、合理的呼吸机通气管理等,希望有助于肝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促进肝移植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一个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探讨其手术技巧。方法在Kamada“二袖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供体改经腹主动脉进行肝脏冷灌注;肝上下腔静脉用连续缝合法吻合,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胆总管采用单管内支架胆管端端吻合法。结果共施行大鼠原位肝移植140例,无肝期平均11min.手术成功率为97%,大鼠1周存活率为95%。结论改良的两袖套法具有操作简便、无肝期短、手术成功率高、大鼠术后存活时间长的优点,是大鼠原位肝移植的理想术式。娴熟细致的外科操作、受体无肝期的长短是决定动物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可行的门颈静脉转流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方法用自制静脉插管行门颈静脉转流、肝后下腔静脉内置管行临时性内分流,在体持续低温灌洗保存肝脏,观察术后大鼠的一般情况及其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本组行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64次,手术成功率97%(62/64),手术中腔静脉插管用时2~4min、门静脉插管用时1~2min,肝脏再灌注后约3~4min后完全呈现正常颜色;麻醉苏醒后大鼠约2h后可站立,24h后能自由饮食及活动。术后7d肝脏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基本正常。结论本模型稳定、可靠,在某些研究研究领域可以替代传统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17.
改良单人操作"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人操作高效、稳定地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技术改进.方法 参照Kamada"二袖套"法,主要对供肝的灌注、切取、修整和受体缝合等进行改良,分别用传统方法(简称对照组)与改良后的方法(简称为实验组)行大鼠原位肝移植80例,比较两组间成功率及1周、1月的存活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供体手术时间、受体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其在1周存活率、1月存活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该方法能有效的缩短供、受体手术时间,提高了供肝质量,明显提高了受体存活率,是一种稳定、可靠、有效的建立大鼠肝移植动物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供肝冷保存门脉再灌注制备大鼠肝移植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Kamada"二袖套法"基础上采用供肝冷保存时经门静脉再灌注的方法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为以后进行肝移植免疫排斥、器官保存、缺血再灌注等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安全、有效的模型制作方法.方法 将30只接受供肝移植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6):A为假手术组,开腹后不做任何处理即关腹;B组供肝修整后冷保存期不进行再灌注;C组供肝修整后以5 ml生理盐水经门静脉灌注;D组供肝修整后以10 ml生理盐水经门静脉灌注;E组供肝修整后以15 ml生理盐水经门静脉灌注.然后以改良Kamada "二袖套法"完成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观察各组受体大鼠一般情况、生存情况、肝功能情况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B组大鼠术后苏醒时间明显长于A组和D组(P<0.05),其存活3 d体质量下降程度均高于各组,和D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B组存活一周体质量增加程度明显小于A、D、E组(P<0.05);B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短于A组、C组、D组和E组(P<0.05),D组和E组中位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4、7天实验组大鼠A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D组大鼠ALT值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实验组术后AL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D组下降程度较低,其ALB仍明显高于B、C、E组(P<0.05),且于术后4 d开始升高,E组术后ALB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结论 通过改进技术改善肝功能,提高了生存率,尤其在冷保存时经门静脉再灌注,在供肝的质量上明显优于不进行灌注组,并应严格掌握灌注液体量,10 ml灌注量明显优于其他液体量,能有效地驱除供肝内残留的血液和气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猪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改进方法。方法 选封闭群小型猪为实验动物 ,对既往猪原位肝移植模型进行系列改进 ,观察新建动物植模型的成功率、重复性和稳定性。结果在实验动物选择、手术方式及术中监护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的基础上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 2 0次 ,手术时间 (181.0± 2 5 .8)min及无肝期 (2 8.4± 3.2 )min较传统猪原位肝移植术明显缩短。动物术后肝功能恢复顺利 ,1周存活率 90 % ,15例动物长期存活。长期存活动物的血管和胆管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改进后的猪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具有操作简便 ,标准化程度及手术成功率高 ,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的优点 ,是大动物肝移植系列研究的较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