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1例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检测指标包括肝动脉及左右分支的峰值速度、阻力指数、加速度及加速时间,门静脉平均流速。结果5例经手术或造影证实为动脉并发症(血栓形成2例,肝动脉狭窄2例,肝动脉痉挛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有肝动脉狭窄处的高速高阻血流并伴有湍流,而狭窄远端肝内动脉峰值速度<40cm/s,阻力指数<0.5,加速时间>0.08s,加速度<300cm/s2,2例肝动脉血栓形成肝门部无动脉血流信号;6例为门静脉并发症(3例门静脉狭窄,3例门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综合征(SASS)的价值。方法通过对肝移植术后10例并发SASS患者(研究组)及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的8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总结SASS的超声表现。将研究组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结果与超声造影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二维超声见肝脏回声正常或肝内见多发细小坏死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见肝动脉内血流信号稀少或呈星点状,超声造影见移植肝肝动脉内造影剂增强信号微弱。肝动脉内径偏细,脾动脉内径明显增粗。超声造影与DSA的诊断结果一致。结论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应常规作为肝移植术后的可疑移植肝血管系统异常的无创检查手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和超声造影(CEUS)在检测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方法对肝移植术后患者常规行CDU检查,对CDU疑肝血管血流异常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肝动脉、门静脉、下腔静脉及肝实质的血流灌注,对其中29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或CT血管造影(CTA)/MR血管造影(MRA)证实病例的CDU及造影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29例,其中肝动脉狭窄22例,肝动脉血栓闭塞3例(肝动脉血栓闭塞合并肝梗死2例),门静脉狭窄2例,下腔静脉狭窄1例,另1例为肝门部血肿并肝动脉、门静脉受压狭窄。CDU显示25例狭窄均有血流参数异常,但不能判断狭窄部位及程度,3例血栓闭塞者,动脉血流均未显示,但不能肯定诊断;超声造影可明确诊断肝动脉血栓闭塞,显示肝动脉、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狭窄,与DSA或CTA/MRA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3,3)、90.9%(20/22)、100%(2/2)及100%(1/1)。结论CDU与超声造影互为补充,有利于提高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超声造影在劈离式肝移植术后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劈离式肝移植术后受者行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及超声造影检查。总结10例劈离式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情况;分析受者术后常规二维超声、彩超和超声造影的检测结果。结果 10例劈离式肝移植受者中,死亡2例,1例死于肿瘤复发多器官转移及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心脏骤停,余8例预后良好。10例受者中,彩超检查肝动脉显示率为80%,未见显示的2例进一步行超声造影,结果提示肝动脉栓塞1例,肝动脉显示良好1例。10例中,常规二维超声肝实质回声显示异常5例,其中1例S5段呈高回声;1例S7段呈低回声;1例S4段呈高回声;1例S5及S6段先呈先低回声后高回声;1例肝内多发低回声及略高回声。超声造影显示3例回声异常区微循环血流灌注与正常回声区明显不同步,呈现早到达早消退的图像特征,考虑与肝静脉回流不畅有关;1例回声异常区其微循环血流灌注与正常区域明显不同步,呈现早到达同步消退的图像特征,考虑肝静脉回流不畅和心肌梗死导致肝脏断面处淤血及水肿;1例肝内多发"快进快出"异常灌注区,考虑术后肿瘤复发。结论超声造影在劈离式肝移植术后监测中可作为常规二维超声及彩超的有效补充,有助于了解劈离式移植肝的血流及灌注情况,可及时发现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原位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八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监测和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了本院53例原位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监测和诊断方法,包括术后连续动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选择性血管造影及相关的临床特征观察,结果 本组15%(8/53)的患者出现了血管并发症;肝动脉血栓形成3例,肝动脉狭窄2例,腹腔动脉狭窄1例,下腔静脉狭窄2例(其中1例经尸体检查证实),其余7例经选择性血管造影证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血管并发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8/8)和98%(45/46)。结论 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连续动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监测和诊断血管并发症敏感且特异的方法,术后监测时间不应少于2个月,在临床表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出现血管并发症的可疑征象时,应及时行血管造影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亲属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术后早期监测肝动脉的价值。方法对33例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术后2周内每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彩色血流及频谱情况判断有无肝动脉血栓形成;6例行动脉造影;所有存活者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发现2例肝动脉血栓(HAT)形成。1例行急诊取栓和肝动脉重建术无效,再次行肝移植后存活(供肝为脑死亡者);另1例发生HAT后,经急诊取栓肝动脉重建术后恢复。结论肝移植术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对早期诊断HAT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成人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的诊断与治疗,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中心共实施成人尸体肝脏移植387例.术后采用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移植肝血流.疑有肝动脉血栓形成时,采用超声造影或肝动脉造影明确诊断,根据病情采用介入溶栓治疗、手术再血管化治疗及再次肝移植等治疗.结果 387例中术后共有10例患者发生HAT,发生率2.6%.发生HAT的中位时间为肝移植术后7(范围2~18)d.2例采用介入溶栓治疗,其中1例伴肝动脉狭窄放置支架,均痊愈;3例再次手术行肝动脉重建联合肝动脉局部溶栓治疗,其中1例术后再次出现HAT,死亡;2例行再次肝移植,痊愈;3例出现肝内脓肿,严重感染,肝功能恶化死亡.死亡率为40%(4/10).结论 肝移植术后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肝动脉血流是早期发现HAT的关键,超声造影及肝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及时采用介入溶栓、手术再血管化及再次肝移植等治疗虽然可减少患者死亡,但预防HAT发生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婴幼儿活体肝移植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34例婴幼儿活体肝移植术后2个月内门静脉、肝动脉、肝左静脉最大流速及肝动脉阻力指数变化情况,并观察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预后.结果 34例受者中,术后超声显示血管通畅者29例(85.3%,29/34),发生血管并发症5例(14.7%,5/34).29例血管通畅的患儿,术后第1天时门静脉最大流速(vmax)为(53.97±21.44)cm/s,肝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为(52.88±17.87)cm/s,阻力指数(RI)为0.73±0.09,肝左静脉最大流速为(40.53±25.07)cm/s.与术后第1天比较,术后1周时门静脉vmax、肝动脉PSV、肝左静脉vmax及肝动脉R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时门静脉vmax为(44.26±17.43)cm/s,明显低于术后第1天(P<0.05);术后2个月时门静脉vmax为(40.31±26.29)cm/s,肝动脉PSV为(41.50±8.67)cm/s,均明显低于术后第1天(P<0.01,P<0.05).5例血管并发症均发生在术后7 d内,其中肝动脉血栓形成3例(2例行取栓术,1例行溶栓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2例(1例行取栓术,1例行溶栓治疗),5例中3例死亡.结论 婴幼儿活体肝移植术后门静脉vmax和肝动脉PSV呈下降趋势;血管并发症发生时间早,发生率较高,活体肝移植术后7 d内至少应每天进行1次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普通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在小儿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栓塞(HA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4年5月在武警总医院施行的55例小儿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病例在术后早期应用CDFI技术进行常规血流监测。经CDFI多切面检查于肝内未见肝动脉血流信号拟诊HAT,对怀疑HAT者进行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血管造影(CTA)检查或手术探查。应用Chiss统计软件,计算普通CDFI技术诊断HA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55例小儿肝移植受者中,CDFI检查共拟诊3例HAT,其中2例为肝动脉主干栓塞,1例为肝右动脉栓塞,均经CTA检查和手术探查证实诊断。本组病例HAT发生率为5%(3/55)。应用普通CDFI技术诊断小儿肝移植术后HAT的灵敏度为1.0、特异度为1.0、假阳性率为0。结论普通CDFI技术为小儿肝移植术后血流动力学检测首选的、最主要的检查手段,经验丰富的移植超声医师实施检查可提高诊断HAT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介入医学在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闭塞中的作用.方法对7例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闭塞病例的诊断和介入治疗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59例肝移植术后血管造影证实存在肝动脉闭塞7例,其中多普勒超声发现5例;经导管溶栓治疗,7例肝动脉闭塞中5例部分或全部开通,对其中4例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经1~13个月随访,肝动脉血流通常,避免了再次肝移植.结论血管造影对肝移植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介入手段是处理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闭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HA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4年1月至2012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810例。患者术后均接受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其中有58例怀疑HAT,从而继续接受超声造影检查。以肝动脉血管造影、手术结果和临床随访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造影诊断HA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超声造影诊断16例HAT,正确诊断15例,误诊1例,无漏诊病例。超声造影诊断HA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77、0.983、0.938和1.0。本组患者HAT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9%和53%。结论肝移植术后彩超检查怀疑HAT时应立即行超声造影检查,超声造影诊断肝动脉通畅的患者可避免肝动脉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术后发生肝动脉狭窄及其围介入治疗中的监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原位肝移植病人的超声检查资料,其中发生肝动脉狭窄并进行介入治疗的5例,并与同期血管造影对照。结果发生肝动脉狭窄病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见肝动脉纤细迂曲,多呈间断性星点闪烁状;近狭窄处肝动脉血流峰速(S1)升高(163.62±14.66)cm/s,远端动脉血流峰速(S2)降低(19.10±3.91)cm/s;阻力指数(RI)降低(0.38±0.07);收缩期血流加速时间(SAT)延长(98.00±9.41)ms;行经皮血管成形术,当狭窄部分、全部解除时,肝动脉各段血流峰速均相应不同程度向正常恢复,S1为(73.68±8.81)cm/s;S2为(37.18±4.80)cm/s,而阻力指数仍长时间维持降低(0.42±0.06),SAT长时间维持延长(98.20±6.80)ms。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术后发生肝动脉狭窄及其围介入治疗中具有较高监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方法2006年9月至2009年8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单一外科组共实施110例活体肝移植,移植术后7d内每日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监测肝动脉血流,怀疑肝动脉血栓形成行肝动脉造影或腹部CT检查,确诊者予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该组3例术后5~6d发生肝动脉血栓,肝动脉血栓发生率2.7%(3/110)。其中1例再次手术行肝动脉取栓,术后血流正常;2例行介入治疗,放置支架,术后1例再次血栓形成,1例血流流速偏低,2例均发生胆道并发症,但肝功能正常。3例均存活。结论术后早期用彩超监测对肝动脉血栓的诊断至关重要,及时手术取栓或介入放置支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受者移植肝桥静脉及其引流区域微循环灌注的显像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连续实施右半肝活体肝移植并进行Ⅴ、Ⅷ段肝中静脉属支架桥的17例受者,于术后1个月内序贯进行桥静脉常规超声和移植肝超声造影检查,监测桥静脉血流情况,分析移植肝实质超声造影灌注表现。结果常规超声对17例受者的19根桥静脉显示良好。术后1d,13根桥静脉血流波形呈三相或二相波形,3根呈单向波形,3根未见彩色血流信号。术后1-2周,11根桥静脉血流波形呈二相波形,4根呈单向波形,4根未见彩色血流信号。术后1个月,10根桥静脉血流波形呈二相波形,5根呈单向波形,4根未见彩色血流信号。术后1~2周移植肝超声造影显示桥静脉引流区域的肝实质灌注表现多变,13例桥静脉未闭塞的受者中7例表现为V、Ⅷ段部分或全部肝组织动脉早期瞬间高增强,形状呈楔形或不规则形,实质期同步消退或提早消退;4例桥静脉闭塞的受者中3例表现为V、Ⅷ段肝组织全程低增强。结论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可以对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桥静脉及其引流区域的微循环进行动态观察,为临床提供桥静脉通畅程度及其引流区域实质灌注的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41例肝移植患者术前术后肝形态和血流改变。结果术前发现门静脉海绵样变性100%(2/2),肝门部淋巴结肿大85.7%(6/7),肝内门静脉癌栓形成80%(4/5),门体系统间交通支1例。术后并发症肝动脉血栓形成(HAT)诊断率66.7%(2/3),肝动脉狭窄(HA S)诊断率100%(1/1),下腔静脉血栓100%(2/2),胸腔积液41例,腹腔积液39例,心包腔积液9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诊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肝移植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移植肝血流动力学的参数,探讨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65例肝移植患者不同时期的肝动脉、肝静脉及门静脉的峰值血流速度(PS)、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AV)、阻力指数(RI)及肝动脉血流灌注指数(DPI)。结果术后15d内,移植肝正常者门静脉TAV及肝动脉R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动脉PS及DP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肝动脉血栓形成时,肝动脉PS明显降低,门静脉TAV明显增高,呈锯齿波。发生排斥反应时,门静脉TAV降低,肝动脉PS降低、RI增高,肝静脉三相波消失,呈锯齿波。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移植肝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可为移植肝的血管并发症及排斥反应的诊断提供辅助依据,且安全、无创。  相似文献   

17.
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6年10月至2004年3月施行的98例次原位肝移植术.其中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有多次TACE史。结果本组病例仅术前有多次TACE史的患者发生肝动脉血栓5例,均经选择性血管造影证实。3例、1例和1例受者分别接受介入溶栓、再血管化手术和再次肝移植。与肝动脉栓塞有关的死亡率为60%(3/5)。结论术前多次TAcE史是移植术后发生肝动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监测血管并发症的首选方法。再血管化手术或再次肝移植是治疗肝动脉血栓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肝动脉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至2001年2月完成的22例原位肝移植,其中4例行体外静脉转流下的原位肝移植术,17例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1例为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11例供肝的肝固有动脉与受者的肝固有动脉吻合,4例供者脾动脉与受者肝总动脉吻合,3例供者腹腔动脉与受者肝总动脉吻合,2例应用供者髂动脉在供者肝固有动脉与受者腹主动脉间架桥吻合,1例供者肝右动脉与受者肝固有动脉吻合,1例供者肝固有动脉与受者异位肝右动脉吻合。术后以多普勒超声扫描监测肝动脉血流。结果 1例术后5d时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以尿酶介入溶栓后出现吻合口出血,再次手术行肝动脉吻合。21例无肝动脉并发症发生。15例随访1-20个月,多普勒超声扫描提示肝动脉血流、形态正常,胆道造影未见肝外胆管狭窄,血清学检查提示肝功能状态良好。结论 原位肝移植预防肝动脉并发症的关键在于血管吻合时操作精细,实现血管内膜对内膜的无张力吻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在移植肝术后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行床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检查,观察移植肝实质及周围回声变化及肝动、静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结果38例移植肝中3例(7.8%)肝实质回声增强或肝包膜下见部分大小不一的低回声灶。血流动力学变化:2例(5.2%)肝动脉血流流速减慢,呈低速高阻型,;5例(13.1%)门静脉流速增快;1例(2.6%)肝静脉呈单向波。5例(13.1%)胆总管腔显示不清;11例(28.9%)先后发生排斥反应;1例(2.6%)肝动脉血栓形成(HAT);6例(15.8%)门静脉吻合口狭窄;3例(7.8%)门静脉血栓形成;30例(78.9%)于肝周及胸腹腔有少量积液。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应用于移植肝术后检测其物理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早期发现肝移植排异反应及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中肝动脉的重建技术,比较活体部分和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全肝肝动脉重建区别,以降低肝动脉栓塞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间实施的138例儿童肝移植临床资料,其中活体肝动脉显微重建采用10倍显微镜下的显微外科重建技术,DCD全肝移植采用2.5倍放大镜重建,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肝动脉血流,分别观察其术后发生肝动脉栓塞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138例儿童肝移植中100例为活体部分肝移植,38例为DCD供肝移植。两组均无术后肝动脉栓塞的病例发生。结论熟练应用肝动脉重建技术能降低儿童肝移植术后肝动脉栓塞发生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