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及分析转移因子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免疫状态及趋化因子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54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采用伐昔洛韦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伐昔洛韦联合转移因子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指标及血清趋化因子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指标及血清趋化因子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观察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指标均好于对照组,血清RANTES均高于对照组,血清MIP-1及MCP-1则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转移因子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免疫状态及趋化因子的影响更为积极,因此更有助于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治疗价值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病毒胶囊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作用机理。方法Hartly豚鼠制作复发性豚鼠生殖器疱疹模型,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LATs拷贝量,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在LATs拷贝量方面,中药组和西药组同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LATs拷贝量较西药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抗病毒胶囊可以减少LATs拷贝量,这对于降低其复发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泛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的82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泛昔洛韦治疗,观察组联合静脉滴注膦甲酸钠治疗.比较2组的免疫功能、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genital herpes,GH)豚鼠模型的排毒及机体免疫的情况,借以揭示人类亚临床型GH患者联合服用免疫调节剂后的疗效。方法以人单纯疱疹病毒(HSV)-2Sav感染从未感染过HSV的雌性中华彩豚,建成GH豚鼠模型,待其症状好转后,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豚鼠外生殖器及生殖道拭子HSV-DNA的阳性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出其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的浓度,再分别与空白对照组及用药组比较。结果亚临床型GH豚鼠模型仍有HSV排泌,且其IL-2浓度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IL-4浓度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用药组的豚鼠HSV-DNA阳性率明显减少,而其血清IL-2浓度高于亚临床GH豚鼠模型组,IL-4的水平低于亚临床GH豚鼠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型GH豚鼠模型确实存在HSV排泌,同时其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分泌也发生了异常,匹多莫德联合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后不仅能减少HSV排泌,还能改善机体免疫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生殖器疱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对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SCL-90自评症状量表和疼痛评分问卷,对门诊就诊的100例生殖器疱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生殖器疱疹患者心理状态受到一定影响,SCL-90各因子均分比中国常模升高,其中焦虑、抑郁症状最为严重;疼痛评分与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及SCL-90总均分中度相关。结论生殖器疱疹患者有正常的人际关系,但是患者并没能从人际关系中获得帮助,反而因为想要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加重了疼痛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联合靶向特异性小干扰RNA(HSV-2 UL27.2 和UL29.2 基因)对生殖器疱疹(GH)模型的疗效。方法:(1)病毒攻击实验:雌性豚鼠6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治疗组小鼠外阴和阴道内外用联合靶向特异性小干扰RNA(CT-siRNA),对照组外用非靶向基因的RNA制剂(siN.C),作用4小时后给予疱疹病毒2型(HSV-2)野生株接种,观察豚鼠发病情况并计算生存率。(2)选取接种HSV-2后具有初发GH反应的雌性豚鼠60只,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分别外用CT-siRNA和siN.C制剂,每周1次至皮损愈合。2个月后腹腔内注射环磷酰胺并给予紫外线照射诱导复发,计算疱疹复发率及HSV-2培养阳性率。结果:病毒攻击感染后治疗组存活率(80.0%)高于对照组(23.3%)(P<0.05)。治疗第10天治疗组皮损积分值(0.25±0.25)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0±1.25)(P<0.05)。诱导复发后,治疗组复发率(16.7%)低于对照组(60.0%)(P<0.05).结论: 外用CT-siRNA制剂能预防HSV-2的感染及GH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8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58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将两组人员的多项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球蛋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白介素4、6、10、TNF-a、IFN-γ均高于对照组,CD3+、CD.+、CD./CD8及NK均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IgA、IgM及IgG均低于对照组,且重度患者的变化幅度要大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处于炎性反应状态.且免疫功能处于紊乱状态,对其研究对于了解疾病严重程度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药黄白液对豚鼠生殖器疱疹复发感染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动物实验角度进一步探讨中药黄白液防治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与作用机理。方法 5 0只雌性豚鼠以阴道接种建立生殖器疱疹初发模型及紫外线照射法诱导复发皮损 ,观察了黄白液三个剂量 (1.41g/ml,1.12 8g/ml和 0 .90 2 g/ml)对感染豚鼠的外阴皮损、阴道拭子病毒滴度及干扰素效价的影响 ,并以阿昔洛韦及生理盐水作了对照。结果 黄白液对初发及复发感染豚鼠外阴皮损积分的改变与阿昔洛韦相当 (P >0 .0 5 ) ,诱导感染豚鼠干扰素产生的功能则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其中又以高剂量 (1.41g/ml ,相当于人剂量 12 0g/ 10 0ml)为优。在复发感染中 ,黄白液组有 5只豚鼠未出现皮损。初发感染豚鼠测得的阴道拭子病毒滴度的结果显示阿昔洛韦优于黄白液低剂量组及黄白液中剂量组 (P <0 .0 5 ) ,而复发感染中则以黄白液组为优。结论 黄白液不仅有直接抑制HSV Ⅱ复制与排放的功能 ,还能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 ,持续抗病毒 ,从而能有效控制生殖器疱疹的复发 相似文献
9.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5)
目的探讨影响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患者机体免疫水平的相关因素,以及予免疫调节剂治疗后机体免疫状态的改善情况。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带毒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的免疫功能。比较带毒阳性组与带毒阴性组,频发组(复发≥6次/年)与少发组(复发6次/年)以及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前后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结果带毒阳性组CD3~+,CD4~+,CD4~+/CD8~+T细胞均低于带毒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频发组CD3~+,CD4~+,CD4~+/CD8~+,NK细胞均低于少发组,CD8~+T细胞高于少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3~+,CD4~+,CD4~+/CD8~+,NK细胞均低于对照组,CD8~+T细胞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均高于治疗前,CD8~+T细胞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种分组情况下比较B细胞数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型GH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带毒及频发患者的免疫抑制更为严重,而给予联合应用免疫调节剂后免疫低下较前改善。 相似文献
10.
生殖器疱疹(genital herpes,GH)是一类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GH病原体90%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引起,10%是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引起[1].患者发病后,呈现出终身复发性感染.有关资料表明,有大约90%以上的因HSV-Ⅱ初次感染的患者,会在随后的1年内出现复发,复发次数的中位数大约为4次.GH感染者年纪越小,其复发的可能性越高.目前,还没有控制GH复发的特效疫苗以及方法.因此,探讨及研究针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方法在现阶段尤为重要.我院近些年采用泛昔洛韦片口服及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某医院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别以常规护理以及综合护理对其进行随机均等分组,依次设为参照组(n=40)以及观察组(n=40)。以总有效率、复发率、炎症因子为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参照组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复发率较参照组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炎症因子变化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在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可提高治疗效果,抑制病情复发以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中国性科学》2018,(10)
目的:探讨间歇性应用免疫调节剂对带毒阳性生殖器疱疹(herpes genitalis,HG)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复发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攀枝花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带毒阳性HG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免疫调节剂间歇性治疗,口服胸腺肽肠溶胶囊+肌肉注射甘露聚糖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机体免疫功能、治疗结束后6个月复发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 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 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NK水平分别为(62. 73±8. 14)%、(37. 48±8. 46)%、(1. 56±0. 64)、(17. 93±7. 21)%,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CD8+水平为(24. 03±7. 38)%,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总复发率为24. 07%,显著低于对照组总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6. 29%(P 0. 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 11%,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 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带毒阳性HG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间歇性应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可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从而提高治疗疗效,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我们采用泛昔洛韦间断抑病毒疗法结合中药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97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所有RGH病例均来自我科门诊.年龄≥18岁、临床诊断RGH、自愿参加本研究的患者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泛昔洛韦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口服泛昔洛韦片,每次250mg,3次/d,连用10d后改为每次250mg,2次/d;同时口服转移因子胶囊,每次6mg,3次/d;两种药物联用2个月后停药。对照组28例,仅口服泛昔洛韦片,用法及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复发率显著下降。结论:联合使用泛昔洛韦和转移因子是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讨中药抗病毒胶囊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豚鼠阴道接种HSV-2,造成初发生殖器疱疹模型,然后给予中药抗病毒胶囊及西药阿昔洛韦治疗,愈后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加紫外线局部照射方法诱导复发性豚鼠生殖器疱疹模型,取脊髓神经节用透射电镜观察豚鼠模型各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及采用定量PCR测定神经节的潜伏病毒量。结果抗病毒胶囊能有效减轻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和减少神经节潜伏病毒量。结论中药抗病毒胶囊在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动物模型体内有阻止HSV-2对神经节的感染和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仅应用泛昔洛韦治疗,实验组则应用干扰素和泛昔洛韦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男性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96例男性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与96例健康男性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比较,同时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联合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与健康人群相比,男性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在焦虑心境、紧张、害怕、失眠、记忆或注意障碍、抑郁心境和会谈时行为表现等方面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给予心理干预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男性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存在一定程度心理健康障碍,心理干预对其治疗存在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