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白塞病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白塞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白塞病患者的诱因、起病类型、初发部位、临床表现、实验室和病理检查情况及其治疗方法。结果白塞病多见于女性,男:女=1:1.44,好发于青壮年(20~45岁),多为慢性起病,27例急性型发病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19例,占70.37%),最常见症状依次是口腔溃疡(96.15%)、皮肤损害(78.21%)、生殖器溃疡(42.31%)、眼部损害(37.18%),其余症状相对较少;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无特异性,皮肤针刺反应阳性率52.56%。结论白塞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针刺反应有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37例白塞病误诊的原因,加深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本科2009年1月-2015年12月曾经误诊的白塞病37例,对其临床表现、误诊的疾病和科室进行原因分析。诊断标准采用2014年白塞病的国际标准评分系统。结果临床表现中,口腔溃疡37例(100%),结节性红斑18例(48.65%),针刺反应阳性22例(59.46%),生殖器溃疡9例(24.32%),眼部病变15例(40.54%),关节疼痛13例(35.13%),毛囊炎13例(35.13%),紫癜样皮损2例(5.40%),多形红斑样皮损和神经病变各1例(2.70%)。误诊为结节性红斑15例(40.54%),阿弗他溃疡9例(24.32%),巩膜炎及结膜炎6例(16.22%),外阴溃疡2例(5.40%),固定性药疹2(5.40%);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过敏性紫癜1例和脑梗死各1例(2.70%)。结论白塞病临床表现多样,因首发症状不一而就诊科室不同;本病的诊断没有特异性的血清学诊断,所以需要综合考虑,避免临床上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3.
17例白塞病临床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分析白塞病的临床及治疗特点,以加强对白塞病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白塞病患者初发部位、临床表现、实验室和病理检查及治疗的情况。结果本组白塞病以男性多见,好发于(20~50)岁,大部分患者以口腔溃疡为首发表现(70.59%),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为100%,生殖器溃疡为58.82%,眼部损害为29.41%,针刺反应阳性率为47.06%,皮肤损害以结节性红斑最多见(52.94%),关节受累41.18%,除此外,白塞病尚可累及消化道和神经系统。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病理检查符合血管炎改变,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联合治疗,所有病例病情均缓解。结论白塞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反复口腔溃疡是诊断白塞痛的主要依据.针刺反应有辅助诊断意义.白塞痛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方法,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能很好地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4.
20 0 12 664 白塞氏病 35例临床分析 /李楠 (广东省医院皮肤科 )∥实用医学杂志 .- 2 0 0 1,17( 1) .- 70~ 71男 2 1例、女 14例 ,年龄 4~ 67岁。 68.60 %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 ;74 .30 %以外阴溃疡为首发症状 ;有眼部损害者占 31.4 0 % ;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 8例 ,为多形性 ;57.14 %针刺反应阳性 ;关节损害为 4 2 .85% ;8例出现心脏损害 ,主要表现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4例出现血管炎损害。作者强调 ,白塞病可能发生心脏损害 ,且可以是本病的主要死因。参 6  (马勇 )2 0 0 12 665 白塞病与 EB病毒感染及干扰素治疗观察/马百芳 (山东德…  相似文献   

5.
白塞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血管炎,眼部损害及(或)神经系统损害是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指征.作者报道应用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ICP)治疗17例白塞病患者(男15,女2,平均年龄36±7岁)的经验.按照国际标准,17例患者中完全型6例,不完全型1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塞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改变。方法:对64例BD患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溃疡61例,外生殖器溃疡44例,眼部损害21例,皮肤损害33例,针刺反应阳性39例。首发症状以口腔溃疡最常见(42例)。6例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5例并神经系统损害,1例并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并食道下段溃疡并出血;实验室检查有多项免疫学指标的异常,12例检测到自身抗体(12/40);皮肤及粘膜组织活检病理改变均符合小血管炎症。结论:白塞病是累及全身多系统器官以血管炎改变为基础的免疫性疾病,皮质类固醇激素或激素并免疫抑制剂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96例白塞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白塞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并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及各年龄段不同性别各系统受累的发病率。结果:96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1,平均年龄(39.60±13.03)岁;平均病程(4.38±5.45)年。口腔溃疡发生率为94.8%,生殖器溃疡为59.4%,结节性红斑为55.2%,毛囊炎为35.4%,皮肤针刺反应阳性为22.9%,眼部损害为55.2%,关节受累为38.5%,血管受累为10.4%,神经系统受累为8.3%,消化系统受累为7.3%,呼吸系统受累10.4%,心脏受累为6.3%。女性结节性红斑较男性多见(P0.05),且无论在青年、中年及老年年龄组,女性结节性红斑发病率均高于男性;男性眼部受累及血管受累均高于女性(P均0.05);毛囊炎在青中年组发病率高于老年组(P0.05),且中青年组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P0.05)。实验室检查示外周血WBC增高为17.0%,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为38.3%,红细胞沉降率(ESR)增高为27.1%,C反应蛋白(CRP)增高为42.7%,尿蛋白增高为35.1%,尿糖升高为8.51%,Ig A增高为22.5%,Ig M增高为10.0%,抗核抗体(ANA)阳性9.1%,抗双链(ds)-DNA抗体均阴性。结论:白塞病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但其某些临床表现的发生率可能因性别、年龄及各年龄组不同性别的差异而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48例系统性硬皮病(S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分析SS患者的心脏损害.结果:48例SS患者中,临床有心脏损害19例(39.58%),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检查发现心脏异常者分别19例(39.58%)、11例(22.92%)和2例(4.17%);其中以心律失常和瓣膜病变较为常见.SS心脏受累并不少见,实验室检查对SS早期心脏损害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白塞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性损害性疾病。我们先后对 11例白塞病患者进行了精心治疗与护理 ,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于 1998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共收治白塞病患者 11例 ,男 3例 ,女 8例 ,年龄 2 0~ 4 5岁 ,35岁以下 7例 ,11例均有反复口腔溃疡 ,进食困难。 10例有多发性生殖器溃疡 ,6例眼部受累 ,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11例均有皮肤受累 ,其中结节性红斑 8例 ,毛囊炎样皮疹 5例 ,关节受累7例 ,针刺反应 3例 ,中枢神经受累 1例 (精神错乱及高血压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带状疱疹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泛昔洛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12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给予口服泛昔洛韦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泛昔洛韦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连续应用30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 0.05);两组疼痛评分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5.00%(3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泛昔洛韦能够显著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减轻疼痛,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白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白塞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对收集的128例白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男女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12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约1.5:1,发病年龄多为20~39岁(78.3%).平均发病年龄(32.0±12.1)岁,病程1~22 年,平均病程5 年.其中不完全型80例(62.5%),完全型48例(37.5%).口腔溃疡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128 例,100%),其次为皮肤损害(115 例,89.8%),生殖器溃疡(92 例,71.9%),针刺反应阳性(70例,54.7%),眼部损害(38 例,29.7%).人白细胞抗原(HLA)-B51 阳性率为29.5%(18/61).口腔溃疡为最常见的首发表现(91例,71.1%),其次为皮肤损害(69 例,53.9%),外阴溃疡(61 例,30.9%),眼部损害(15例,11.7%).男女间在发病率、皮损类型、眼部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差异显著.结论:白塞综合征累及多系统,临床表现多变,男女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2.
白塞病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的特点 ,从而提高白塞病的诊断水平 ,以减少白塞病的漏诊、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8例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 ,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及外生殖器溃疡、皮肤病变及眼炎。其中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者有 17例 (4 4 .74% ) ,在整个病程中 ,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为97.3 7%。针刺反应阳性率为 71.0 5 %。行ANCA检查的 5例患者 ,有 4例阳性。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分别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反应停、氨苯砜等 ,单用或联用。 3例完全缓解 ,其余均部分缓解。结论 反复口腔溃疡、针刺反应是诊断白塞病的主要依据 ;ANCA检查可能会提高白塞病的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重症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我院住院重症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示65例重症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包括DRESS 15例,TEN 12例,SJS 7例,AGEP 23例,ED 8例,平均年龄(48.2±16.8)岁,男女比例0.38∶1,患者从应用致敏药物到发病平均潜伏期(13.5±14.4)天;致敏药物以抗感染药物(30.7%)及中成药(20.0%)为主;肝功能损害是最常见的伴随症状。31例患者采用单用糖皮质激素的常规治疗方案(组1);11例患者单用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激素副作用,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TNF-α拮抗剂治(组2);9例患者病情进展快速,症状严重,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TNF-α拮抗剂及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组3);组4、组5各7例,病情相对较轻,分别给予单用TNF-α拮抗剂和环孢素治疗。组3患者皮损控制时间(7.4±1.3)天及平均住院时间(15.6±2.6)天分别低于组2的(9.5±2.6)天和(18.1±5.5)天(P<0.05),所有患者皮损控制平均时间(8.8±3.0)天,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晋中婴泰妇产医院妇产科诊治的50例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诊断方式相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和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方式),每组25例患者。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临床治疗工作(包括诊断)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0%)明显优于对照组25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2.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8.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治疗工作(包括诊断)的总满意率(8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治疗工作(包括诊断)的总满意率(68.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医手术治疗+中药熏洗方坐浴治疗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疗效显著且比较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临床诊治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窄波紫外线(NB-UVB)单用及联合干扰素等治疗Ⅰ、Ⅱ期蕈样肉芽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2009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并随访的64例经临床和组织病理证实为Ⅰ、Ⅱ期蕈样肉芽肿并接受了NB-UVB,NB-UVB联合干扰素,NB-UVB联合干扰素、甲氨蝶呤(MTX)、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或)阿维A等方案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4例蕈样肉芽肿(ⅠA期15例,ⅠB期33例,ⅡA期10例,ⅡB期6例),经NB-UVB,NB-UVB联合干扰素,NB-UVB联合干扰素、MTX、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或)阿维A治疗等方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18%、86.67%和53.33%。其中ⅠA-ⅡA期中完全缓解(CR)19例(32.76%)、部分缓解(PR)30例(51.72),有效率84.48%。ⅡB期中CR1例(16.67%),PR1例(16.67%),有效率33.33%。结论:NB-UVB及NB-UVB联合干扰素治疗早期MF(ⅠA期、ⅠB-ⅡA期)效果优于ⅡB期,NB-UVB联合干扰素、MTX、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或)阿维A方案治疗ⅡB期MF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贞芪扶正胶囊佐治对气阴不足型尖锐湿疣疗效及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90例气阴不足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α-干扰素、5-氟尿嘧啶软膏及足叶草脂酊剂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贞芪扶正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复发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瘙痒程度、病损严重程度、病损范围等症状体征积分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5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瘙痒程度、病损严重程度、病损范围等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CD4~+及CD4~+/CD8~+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贞芪扶正胶囊佐治对气阴不足型尖锐湿疣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促进细胞免疫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本科2011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112例重症药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相关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开始激素量为(1.97±2.35)mg/kg;在治疗过程中有17例(15.18%)患者糖皮质激素加量,比不加量组平均激素总量大、平均住院日长、皮损好转时间长;糖皮质激素联合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患者23例(20.54%),与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相比不能减少平均起始激素量和平均激素总量、不能缩短平均住院日及降低死亡率,但似乎可缩短皮损好转时间,预后好;经治疗痊愈51例(45.54%)、好转58例(51.79%)、死亡3例(2.68%)。结论重症药疹治疗要个体化,起始糖皮质激素用量应早期足量,早期联合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对危重患者的治疗似乎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ehcet病的临床特征以及超声检查对眼部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例Behcet病的临床资料,包括8例眼部损害患者(13只眼)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口腔溃疡、外生殖器溃疡、皮肤损害、眼部病变是本组Behcet病的基本临床特征,以口腔溃疡最常见。前房积脓,玻璃体雪球状浑浊,伴粟粒样强回声光点及纤维光带形成等是Behcet病的主要超声表现。结论:某些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常规治疗效果欠佳时,可能是Behcet病的早期表现。超声检查可对Behcet病眼部损害以及本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有用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11例别嘌醇药疹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11例别嘌醇药疹患者潜伏期1天.4月,平均47.4天。均伴发热;多伴内脏损害,肝损害8例(72.7%),肾损害4例(36.3%)。其中3例红皮病型均伴有肝肾损害。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治疗合并症,加强支持疗法,预防感染,均痊愈出院。别嘌醇药疹潜伏期较长,多表现为重症型药疹。早期诊断,及早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控制病情,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HLA-B51与白塞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HLA-B51等位基因和白塞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SSP(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61例中国汉族白塞病患者及100例正常人对照的HLA-B5101 ~ HLA-B5109等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11例阳性,11%)相比,白塞病组HLA-B51频率(18例阳性,29.5%)明显增高(χ2 = 8.79,P < 0.01,RR = 3.39),且白塞病组与对照组中HLA-B51阳性者均为HLA-B5101等位基因。HLA-B51阳性者中男15例,女3例,HLA-B51阴性者中男22例,女21例,两组男女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LA-B51阳性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8.4 ± 10)岁,HLA-B51阴性者(37.3 ± 12)岁,二者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其他各临床表现中,包括类型、病程、皮损、生殖器溃疡、眼部损害、针刺反应、关节受累及皮损类型等均未见到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LA-B5101等位基因与中国汉族白塞病发病相关,并与患者性别及发病年龄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