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塞瑞替尼与克唑替尼治疗老年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74例ALK融合基因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将其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44例给予塞瑞替尼治疗,B组30例给予克唑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  相似文献   

2.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随着EGFR-TKI靶向药物的出现与临床应用,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EML4-ALK)相关信号通路,以及针对此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研究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的热点。在ALK 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中,EML4-ALK 信号通路靶向药物克唑替尼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除EML4-ALK信号通路外,克唑替尼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到其他多个信号通路。本文报道1例克唑替尼治疗晚期ALK阴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短期内取得明显疗效,但该患者最终死于多种并发症。现对该病例进行报告并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3.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随着EGFR-TKI靶向药物的出现与临床应用,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EML4-ALK)相关信号通路,以及针对此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研究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的热点。在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中,EML4-ALK信号通路靶向药物克唑替尼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除EML4-ALK信号通路外,克唑替尼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到其他多个信号通路。本文报道1例克唑替尼治疗晚期ALK阴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短期内取得明显疗效,但该患者最终死于多种并发症。现对该病例进行报告并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克唑替尼治疗晚期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阳性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ALK阳性的中晚期NSCLC患者,服用克唑替尼治疗,服用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NSCLC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93%(3/43),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62%(26/43),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7.0个月(95%CI,6.0~8.0月),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其次是谷丙转氨酶升高,视觉障碍,大部分为1~2级。结论:克唑替尼作为NSCLC患者的多靶点靶向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晚期肺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融合患者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晚期或局部晚期不能手术的410例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经过增强免疫组织化学(V-IHC)方法检测ALK融合基因表达状态。同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初诊时转移部位,ARMs法检测的EGFR基因突变情况等基本资料,总结分析ALK基因融合患者的临床特点,为筛选非小细胞细胞肺癌ALK阳性患者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结果 41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中Ventana-IHC显示35例ALK阳性,阳性率为8.5%(35/410),同时检测的EGFR突变阳性患者为201例,突变率为49.0%(201/410),ALK基因融合发生率在EGFR阴性肺腺癌患者中占16.7%(35/209)。本组ALK阳性患者年龄在29~78岁,中位年龄52岁;男性15例,女性20例;初发时脑转移6例,肝转移7例,肾转移2例,腹膜转移2例;一线经含培美曲塞化疗18例,其中15例进入二线克唑替尼治疗,克唑替尼有效率46.7%,无进展生存期(PFS) 6.2月;一线克唑替尼治疗17例,有效率63.3%,PFS 10.8月。结论晚期肺腺癌患者ALK基因融合是继EGFR基因突变后的又一驱动基因,其临床发病年龄更轻,更容易出现脑、肝和肾等部位的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阳性肺鳞状细胞癌(SCCL)临床病理特征、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对肺鳞癌患者进行ALK融合基因检测的必要性。方法 Ventana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l例ALK蛋白阳性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组织学形态和常规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结果患者女性,54岁,不吸烟,因左背部疼痛伴咳嗽、咳痰2月余就诊。胸部CT示左肺门软组织密度影,左肺上叶支气管开口狭窄。支气管镜见左肺上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阻塞气道。头部MRI及骨扫描均提示有远处转移。支气管活检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鳞状细胞癌,Ventana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ALK蛋白阳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呈野生型。患者经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2周期,疾病进展;口服克唑替尼治疗病变缩小,疗效评价疾病稳定,疾病无进展生存期达6个月。结论肺鳞状细胞癌发生ALK重排罕见,针对ALK阳性肺鳞癌患者应用克唑替尼治疗有效;肺鳞癌患者有必要进行ALK筛查,使ALK融合基因阳性肺癌患者获益于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7.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重排可见于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中。ALK融合基因使激酶具有异常活性,而野生型ALK激酶域突变也可使它被激活。ALK基因重排使得NSCLC中出现了新的分子亚型,该亚型对ALK抑制剂高度耐药。克唑替尼(crizotinib)是一个口服小分子ATP模拟化合物,它最初作为MET抑制剂被开发,随后被发现具有抗ALK活性的脱靶效应(off target),并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ALK阳性的NSCLC患者。近来在NSCLC患者中还发现了ROS1受体酪氨酸激酶染色体重排,而克唑替尼正处于治疗该分子亚型NSCLC患者的临床试验中。任何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都是依赖其分子结构和配体的药物设计方法,每种方法的详细信息中均应重点强调利用这二者,以开发多靶点小分子激酶抑制剂。此类多靶点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均可对ROS1和ALK重排的NSCLC有抑制增殖作用。因此,本综述重点强调了关于靶向这些激酶的重要性,以及在优化出效能更佳、选择性更强的ROS1和ALK激酶抑制剂中所取得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是影响NSCLC患者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将探讨克唑替尼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中的疗效。方法:筛选20例ALK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给予克唑替尼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克唑替尼治疗前基线有脑转移患者,颅内疗效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2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7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1例。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60%,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9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6个月(95%CI:3.92~8.08)。结论: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9.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因发现于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中而得名,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属于胰岛素受体超家族,特异性表达于成人大脑组织中。研究发现,ALK除了可表达于ALCL,还可表达于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等多种肿瘤中,在这些肿瘤中发生基因重排、点突变及扩增,因此ALK基因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ALK基因的靶向治疗药物克唑替尼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耐药性的问题使其在肿瘤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耐药的原因包括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两种,人们为了解决耐药性的问题,研制出了几种替代药物,包括ALK二代抑制剂、Hsp90抑制剂以及RNA干扰,为耐药患者的肿瘤治疗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服用克唑替尼后的症状和不良反应,并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明确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且ALK阳性(或者ROS1阳性)的患者,口服克唑替尼(每天2次,每次250mg),应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表及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制订调查问卷,在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60例患者服用克唑替尼后副反应主要集中在视觉效应、食欲不振、疲倦、肝功能异常、血细胞减少、恶心、呕吐、便秘及腹泻,患者症状群主要有疲乏、睡眠不安、苦恼、食欲差、恶心、呕吐;程度均为轻度。结论通过电话回访动态观察服用克唑替尼6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时提供有效专业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和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间变淋巴细胞瘤激酶(ALK)融合基因是最新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靶点,最初于2007年被发现并描述~([1]),这种融合来源于2号染色体短臂的内转位,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EML4)融合于间变淋巴细胞瘤激酶(ALK)胞内激酶域,导致了异常的蛋白激酶表达。它在体内及体外都具有潜在的致癌活性~([2,3]),针对这一靶点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克里唑替尼(Crizotinib)可以有效的阻止其致癌活性,I期及II期的临床试验证实其有效  相似文献   

12.
ROS1和RET的基因重排是新发现的肺腺癌驱动基因,各自突变频率约为1%。肺腺癌中RET和ROS1基因重排与其他已知的驱动基因几乎没有重叠,成为独立的新的肺腺癌分子亚型。肺腺癌中ROS1和RET突变基因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已经阐明,体外实验也证实数种多靶点受体激酶抑制剂能抑制含ROS1和RET突变基因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系。而临床研究显示MET/ALK/ROS抑制剂克唑替尼在ROS1突变阳性的肺癌患者中疗效显著。目前,正开展一些针对肺腺癌ROS1和RET基因的各种激酶抑制剂的早期临床试验。针对这些基因突变的新的肺腺癌亚群的个体化治疗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作为常规的临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吉非替尼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新药2002年在日本上市,2005年进入中国.在临床实验中已证实吉非替尼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抗肿瘤作用,并可改善疾病相关的症状[1].  相似文献   

14.
<正>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于1994年首先发现于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EML4-ALK融合基因于2007年首次发现,是新兴的生物标记物和治疗靶标[1]。我们检测了106例经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观察并分析ALK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阳性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随机抽取吉林省肿瘤医院2010年至2013年间经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106例,年龄  相似文献   

15.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克隆性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其特征性费城染色体阳性及BCR-ABL融合基因形成,而BCR-ABL融合基因是靶向治疗的位点。TKI的广泛使用,更是将CML患者的治疗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但近年来伊马替尼(Imatinib,IM)在治疗CML的过程中,其耐药现象不断发生。因此,本文主要就BCR-ABL激酶区突变、BCR-ABL基因扩增、能量代谢异常、体内伊马替尼药代学、白血病干细胞所致伊马替尼耐药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吉非替尼是肺癌靶向治疗的新药,是第一个被证实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表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用于治疗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吉非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有痤疮样皮疹、腹泻、恶心、呕吐、皮肤干燥、间质性肺炎等[1]。此外,吉非替尼还可  相似文献   

17.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0%-85%[1],以吉非替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开启了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厄洛替尼与吉非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靶向治疗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接受治疗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口服厄洛替尼治疗,观察组口服吉非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0周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洛替尼与吉非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靶向治疗中疗效相当,但吉非替尼治疗中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9.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成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NSCLC分子生物学和新药开发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分子标志物的靶向治疗已从实验室走到了临床,并在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KRAS基因、BRAF基因是目前NSCLC靶向治疗研究的重要靶点,针对EGFR和ALK基因的靶向药物已相继被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主要为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易位形成Ph,从而产生BCR-ABL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编码产生的BCR-ABL融合蛋白具有高酪氨酸激酶活性~([1])。针对CML分子发病机制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将CML的治疗带入了分子靶向治疗阶段,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目前临床常用的TKI类药物有伊马替尼、尼洛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