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天文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354-6355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总结2000年以来156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胃癌好发于男性,多位于胃窦部,肉眼分型以Ⅱa型为主,病灶大小多介于1.0~2.0 cm,组织学类型以高分化腺癌为主,多伴有癌前病变.结论 临床上对胃癌预后的判断,着重于癌灶的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病理指标的研究;应重视癌前状态的观察和随访,以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早期胃癌31例胃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琳  陈新华 《职业与健康》2007,23(8):670-671
目的探讨胃镜及病理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92例胃癌患者中,检出31例早期胃癌患者的首发症状、胃镜、病理检查资料。结果临床症状:以上腹部疼痛为主,其中健康查体发现3例;胃镜下病变部位:胃窦部58.06%;形态学分型:表浅型(Ⅱ型)58.06%;病理组织型:腺癌61.29%。结论积极开展胃癌普查,胃镜普查;认真仔细的胃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是早期胃癌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发现有益和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本组对105例早期胃癌患者,综合分析其临床与病理特点。结果: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大部数患者有上腹部不适、胃痛史,大体分型以Ⅱ型(表浅型)占大多数,病理分类中以管状腺癌为主。结论:早期胃癌好发于中老年人,恶性程度低,临床表现与一般胃病无特殊区别,需要病理来提高早期诊断率,病理为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方涛涛 《现代保健》2009,(34):77-78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表现,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分析48例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前胃镜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病灶可以出现在胃窦、胃角、胃体、贲门任何部位。病理诊断以管状腺癌为主,有27例(56.2%)。结论早期胃癌以浅表凹陷型和溃疡型病变多见,胃壁任何部位都好发。重视内镜检查,准确行黏膜活检是确诊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漳州地区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流行病学的特点,为疾病诊断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漳州地区3家主要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96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肿瘤病理类型、发生部位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癌高发年龄为老年组(≥60岁)。在青年组(≤40岁),女性多于男性;其他年龄组,男性多于女性。不同年龄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和发病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在年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和病灶大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漳州地区胃癌好发于老年男性,以高中分化型为主。青年人胃癌女性多见,以低未分化型为主。早期胃癌检出率低,早期诊断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杨景好 《现代保健》2010,(16):37-38
目的正确鉴别胃溃疡与癌性溃疡,明确区分胃溃疡、早期胃癌与进展期溃疡型胃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方法针对66例胃溃疡与81例有溃疡的胃癌的不同临床表现、镜下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溃疡临床表现以腹痛、出血为多见,溃疡多数小于2.5cm,早期胃癌缺少临来表现,进展期溃疡型胃癌消化道症状突出,与胃溃疡相似,以腹痛为主。溃疡多数大于2.5cm。结论放射线检查、内镜下及术中所见溃疡大小、形态,有助于胃溃疡与癌性溃疡的鉴别,但是最根本鉴别有赖于活检或病理组织检查。胃肠道表现不能鉴别胃溃疡与癌性溃疡。  相似文献   

7.
1995年元月至1997年9月共作胃镜检查1002例,检出胃癌93例,检出率为9.29%,其中早期胃癌5例,占胃癌检出数5.35%,其它88例均为进展型胃癌。 1.早期胃癌5例均经活检及手术后病理证实。癌肿的浸润深度仅1例限于粘膜层,其余4例均限于粘膜下层。 (1)内镜分型:Ⅱ_b型1例、Ⅱ_c型2例、Ⅲ型2例。 (2)部位分布:贲门小弯侧2例,胃体上部1例、胃角小弯侧1例,胃角及胃窦部1例。 (3)组织学分类:5例均为腺癌,以高分化管状腺癌最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择本院21例经内镜活检及病理诊断为胃癌、手术后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的患者,分析并总结其内镜下的特点、部位及病理类型。结果21例患者中,病灶位于胃窦12例,胃体4例,胃角4例,胃底1例。早期胃癌镜下分型中,Ⅰ型1例,Ⅱ型12例,Ⅲ型8例。黏膜内癌13例,黏膜下层癌8例,其中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2例,黏膜下层癌淋巴结转移1例;高、中低分化管状腺癌10例,腺癌6例,印戒细胞癌4例及乳头状腺癌1例。结论内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首选方法,增强对内镜表现及病理认识,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 收集50例早期胃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观察好发部位、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程度相关病理学指标.结果 早期胃癌好发部位以胃窦居多,组织学分型多见于高分化和中分化,多为黏膜下层癌,全组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12%.结论 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伴随疾病、淋巴结转移的数据是早期胃癌组织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别山区胃癌发生部位及组织学类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为本地区胃癌的病因研究和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大别山区11县市2001-2011年胃镜活检及手术后病理诊断25000例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癌发病部位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本组资料男16950例,占67.80%;女8050例,占32.20%,男女之比2.1:l。年龄最小25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54岁。青年人以胃窦部居多,老年人以贲门部为主。胃底贲门癌以女性居多,胃窦部癌则以男性居多。胃癌组织学类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本组资料高分化腺癌6855例,占27.42%;中分化腺癌4020例,占16.08%;低分化腺癌10150例,占40.06%;未分化癌890例,占3.56%;印戒细胞癌865例,占3.46%;乳头状腺癌1315例,占5.26%;管状腺癌905例,占3.62%。青年人以低分化腺癌为主,老年人则以中、高分化腺癌为主。结论胃癌的发病与年龄、性别有较明显的关系,其发生部位与组织学类型也出现一些新特点,在诊断治疗的过程中需注意。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决定其恶性程度,老年人胃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故不应轻易放弃手术,青年人胃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较高,转移早,故对其应早期明确诊断,扩大手术范围和采用综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近年来青年女性(≤35岁)胃癌高发的原因、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问题。方法:收集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2000年以来胃镜、病理活检及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共453例,其中青年女性胃癌25例(而青年男性患者为16例),本文对其临床症状、病理诊断及特点、预后及误诊情况作总结分析。结果:青年女性胃癌占同期诊断胃癌患者的5.5%,明显高于男性同年龄组患者,其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误诊率高。好发于胃窦部,以溃疡型及弥漫型多见,组织类型印戒细胞癌、低分化癌腺为主,恶性程度高,确诊大多已属晚期,预后差。结论:对青年女性胃癌要提高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误诊,提高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发病过程中,其具有实际病理特征,为早期胃癌确诊提供有力依据,从而有利于更好早期胃癌防治。方法:从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对我院早期胃癌进行有效确诊,并从中选取患者90例加以调查研究。结果:通过一定胃癌内镜观察及临床分析,在众多患者中,Ⅱc型胃癌患者相对较多,III型胃癌患者人数也不少。从发病部位而言,胃窦部位为最高发病部位,胃体及胃角等部位同样较易容易患病。从病理角度而言,低分化腺癌相对较易发生。结论:通常来说,早期胃癌发病过程中,初期症状相对不够明显,因而应对其及时发现,并加强临床方面的诊断,这样才能切实有利于胃癌防治,保障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13.
谭洪力 《现代保健》2011,(6):185-186
目的 探讨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治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4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胃癌的早期诊治经验,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支持.结果 (1)24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病变部位在胃窦部14例,胃角部6例,胃体小弯4例.癌灶直径0.5 ~2.9 cm,平均直径1.3 cm.肉眼分型属I型(隆起型) 8例,IA+ QB型(表浅隆起型+表浅平坦型)7 例, Ic型(表浅凹陷型)3例,Q型(凹陷型)6例.组织学分型属黏液腺癌6例,低分化腺癌5例,黏液细胞癌9例,4例分型不明确.(2)经过手术治疗,24例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平均住院时间24 d.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死亡病例.其中1例复发后经二次手术治疗.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明显提高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胃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误诊原因,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3~2010年收治的96例青年女性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女性多见(1.23:1),临床表现隐匿,误诊率高,以胃窦部低分化腺癌常见,转移早,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结论青年女性胃癌临床特异性差,进展快,误诊较多,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胃癌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7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治疗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7例患者中高、中分化管状腺癌16例,粘液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1例,乳头状腺癌2例,溃疡恶变4例;根据日本胃癌研究会早期胃癌肉眼分型标准:Ⅰ型1例(2%),Ⅱa型2例(4%),Ⅱb型8例(15%),Ⅱc型29例(54%),Ⅲ型14例(25%);多病灶者3例;粘膜内癌19例,粘膜下层癌7例;其中淋巴结转移3例,淋巴转移率为11.1%;经手术治疗后,无淋巴结转移的24例患者中,生存22例,5年生存率为91.67%(22/24);结论:内镜检查是早期胃癌诊断的首选方法,提高对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的认识,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降低胃癌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抑酸疗法对胃癌患者首次胃镜检查诊断的干扰程度及相应对策.方法 研究对象均为经胃镜与病理检查最终证实的胃癌患者,包括胃体腺癌与胃窦腺癌.根据首次电子胃镜检查前抑酸剂[H2受体阻滞剂(H2RA)和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使用情况,分为H2RA治疗组、PPI治疗组及对照组(未用抑酸疗法),比较各组的胃癌漏诊率.结果 H2RA治疗组胃体腺癌和胃窦腺癌的漏诊率分别为6.67%和10.77%,PPI治疗组的漏诊率分别为9.43%和12.6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37%和2.63%).漏诊患者以早期胃癌Ⅱc型及进展期胃癌Ⅱ型、Ⅲ型为主.结论 抑酸疗法在胃镜检查前的不恰当应用,对某些胃癌的及时诊断产生负面影响,致使部分患者漏诊,甚至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危人群中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的发病情况,评价筛查意义。方法以“淮河流域胃癌早诊早治项目”为契机,对2000名胃癌高危人群进行胃镜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2000例筛查者中,共发现胃癌12例,其中早期胃癌6例、进展期胃癌6例。筛查项目的早期胃癌检出率明显高于门诊患者的早期胃癌检出率。结论胃癌筛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加大胃癌防治知识的宣传,促进高危人群主动就医检查,是提高胃癌早诊早治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分析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青年人胃癌发病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青年人胃癌(≤35岁)患者的临床资料.35岁及以下青年人胃癌占同期胃癌的2.4%,男女比例1:1.12.结果 青年人胃癌临床首发症状以上腹部疼痛、上腹部饱胀、消瘦乏力、反酸嗳气等为主,病程多小于6个月,胃窦部癌多发,占61.1%,病理类型以BorrmannⅢ型和低分化腺癌多见,病灶直径多在4.0 cm以上,手术治疗方式与中老年胃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年人胃癌首发临床症状隐匿,病程短,进展快,恶性程度高,手术根治率低,预后差,早期发现尽早实施根治手术是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作用及方法。方法总结本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42例患者的内镜及临床资料,分析各种方法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意义。结果应用纤维胃镜诊断的早期胃癌占同期胃癌的3.71%,应用高度清晰的电子胃镜配合色素内镜及活检,检出率升至7.84%;ⅡC型多见,胃窦部多发(42.9%):Hp阳性率92.9%。结论早期胃癌无特异症状;应用高清晰电子胃镜及色素内镜配合活检技术,可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早期胃癌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聂道鸿 《职业与健康》2010,26(6):704-705
目的分析弥漫浸润型胃癌的临床、内镜特征,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6例弥漫浸润型胃癌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结果弥漫浸润型胃癌临床症状以上腹隐痛、纳差、腹胀为主要临床表现;内镜下肿瘤浸润胃体四壁最多,表面形态以黏膜粗大、糜烂为主;胃腔形态缩窄,胃动力明显障碍。胃镜下常规活检,弥漫浸润型胃癌的漏、误诊率为28.26%。结论弥漫浸润型胃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内镜下反复取活检,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有助于确诊,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