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伴有小管形成的膀胱巢状变异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应用常规HE和免疫组化染色及光镜观察1例伴有小管形成的膀胱巢状变异型尿路上皮癌,通过组织病理学特征及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性,48岁。首发症状为全程肉眼血尿。镜下可见圆形或多边形的小管状结构弥漫分布,排列不规则,偶可见巢状结构;肿瘤细胞形态温和,中等大小,圆形居多,胞质丰富;胞核异型性小,核浆比轻度升高,稍大于正常细胞,核深染少见,未见病理性核分裂象,染色质纤细,核仁不显著;肿瘤细胞浸润至肌层,细胞异型性增加,呈多边形,核增大,核染色质变粗;肿瘤周围可见间质纤维化;无血管、淋巴管及神经侵犯。免疫组化示MOC31、BreEp4灶状(+),CK7、CK5/6、p63、CK34betaE12及p53均(+), CK20、Villin、CDX-2、TTF-1、PSA、P504S、 PAX-8均(-),Ki-67增殖指数为10%。结论伴有小管形成的膀胱巢状变异型尿路上皮癌是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一种罕见变异型,与膀胱的非肿瘤性病变难以鉴别。确诊主要依赖于生物学上呈现出的不规则浸润模式,免疫组化可作为诊断这类病变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微乳头变异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1999—2011年间经病理诊断的膀胱微乳头变异型尿路上皮癌患者,复习其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进行随访,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加以分析。结果 12年中诊断膀胱癌患者4 325例,其中微乳头变异型尿路上皮癌4例(0.09%),均为男性,年龄45~68岁,临床上均表现为肉眼血尿。行膀胱全切术。4例外观各不相同,表现为平坦浸润型、乳头状、息肉样及溃疡型。组织学上3例为单纯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多个脉管内可见癌栓,其中2例伴神经侵犯及多处淋巴结转移;另1例为经典型尿路上皮癌,仅局灶见微乳头变异型成分;诊断时4例中2例为pT4期,1例为pT3期,1例为pT2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4例肿瘤细胞HER-2均呈强阳(+)。结论膀胱微乳头变异型尿路上皮癌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特征的高级别癌,具有高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易发生淋巴、血管转移,预后差。HER-2蛋白强(+)可能与膀胱微乳头变异型尿路上皮癌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4例膀胱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资料、病理学表现、免疫组化表型和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①4例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及尿痛伴排尿乏力为主要症状,或于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膀胱占位性病变。②病理学检查肿瘤呈灰白色息肉状或菜花状;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内翻性生长,局灶可见外生性乳头成分,上皮条索较粗且宽度不一,实性上皮巢不规则增生,瘤细胞具有一定的异型性,容易查见核分裂。③免疫组化仅1例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CK20弱阳性表达,尤其在表面增厚的尿路上皮呈全层表达;Ki-67和p53在4例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中的阳性表达细胞数分别为1%~4%和10%~50%。④术后随访,4例患者至今仍无瘤健在。结论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是较为少见的膀胱恶性肿瘤,病理诊断主要需与内翻性乳头状瘤鉴别,免疫组化标记及荧光原位杂交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应用常规HE染色、免疫组化ABC法及光镜观察1例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通过临床随访及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膀胱内肿物2枚,位于右侧壁者为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肿瘤细胞呈显著的浆细胞样特征,细胞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偏位;部分区域肿瘤细胞胞质呈空泡状,核位于一端呈印戒样。肿瘤细胞弥漫浸润膀胱黏膜固有层及肌层,多个脉管内可见癌栓。位于膀胱三角区的肿物为普通型尿路上皮乳头状癌,蒂部肿瘤侵及膀胱黏膜下,未侵及肌层。免疫组化:浆细胞样肿瘤细胞CK7、CEA、CD138和β-hCG(+),LCA、kappa、lambda、Syn、NSE和E-cadherin(-)。术后给予抗肿瘤免疫治疗及膀胱灌注表阿霉素治疗,随访5个月,无瘤存活。结论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非常少见,具有特殊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周围可伴有普通型尿路上皮癌或尿路上皮原位癌成分,需要与其他具有浆细胞样形态学特征的肿瘤鉴别,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UC)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分析1例膀胱PUC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讨论鉴别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4岁。临床表现为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超声检查及CT扫描均提示膀胱肿瘤。膀胱镜检示于膀胱左侧壁见一乳头状宽基底带蒂新生物。术中见肿瘤位于膀胱左侧壁距输尿管2 cm处。送检组织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弥漫状、腺泡状、条索状浸润于膀胱黏膜下层及肌层,瘤细胞排列松散,胞质丰富,可见核偏位,胞核轻度多形性且不规则,核分裂易见,形态似浆细胞样。少部分瘤细胞核大、类圆形.可见明显核仁,呈淋巴瘤样。两种细胞形态混合存在,无明显分界。另可见部分印戒细胞样细胞,未见普通型尿路上皮癌成分。免疫组化:P-CK、CK7、CK20、GATA-3、uroplakinⅢ、p53、p63、CD138和E-cadherin(+),Ki-67阳性指数为50%;CK5/6、LCA、CD38、CD20、CD79a、CD3、vimentin、myogenin、myosin、Cg A、Syn、CD68、CD99、HMB45、S-100和PSA呈(-)。患者自首次诊断后肿瘤复发3次,目前一般状况好。结论 PUC是一种罕见的尿路上皮癌亚型,具有高侵袭性、高复发率和预后差等特点,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治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意义重大。检测CA199和E-cadherin对临床评估疾病进展和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U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9例膀胱PUC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9例PUC组织学形态较一致,肿瘤细胞呈弥漫片状、条索状排列,细胞中等大小,胞质嗜酸性,伴或不伴细胞内黏液,无细胞外黏液出现,部分肿瘤细胞形态单一,形态学改变似浆细胞样。免疫组化:所有病例GATA-3、CD138均阳性,LCA均阴性,6例UroplakinⅢ阳性,6例CK20阳性,4例CD38阳性,3例E-cadherin阳性,Ki-67阳性指数10%~75%不等,HER-2染色1例0分、2例1+、2例2+、4例3+。结论 PUC病例罕见,预后较差,且容易误诊,病理诊断应以形态学为基础,联合相关免疫标记物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膀胱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合并原发性膀胱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3例膀胱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合并原发性膀胱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鉴别诊断等进行分析,并回顾相关文献进行探讨总结。结果 患者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67岁(58~78岁)。3例患者膀胱肿物均为多发,临床表现为血尿伴膀胱刺激症,2例排尿困难,1例腰背部及下腹痛。2例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联合新辅助化疗,1例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及部分膀胱壁切除术联合灌注化疗。术后病理形态学: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组织呈实性巢状或乳头状生长,部分乳头融合,上皮层次紊乱、细胞异形,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腺癌组织呈不规则腺样或筛孔状排列,腺腔内可见凋亡坏死,细胞异型性明显。免疫表型: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均GATA3、UroplakinⅢ、CK7、P63阳性,CK20 2例部分阳性,1例阴性,β-catenin、CDX2、Villin阴性;原发性膀胱腺癌均β-catenin膜阳性,CDX2、Villin及CK20不同程度阳性,GATA3、UroplakinⅢ、CK7及P63阴性。3例患者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描述并分析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后上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合并膀胱癌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6例上尿路上皮癌患者,统计分析参数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原发肿瘤部位(肾孟或肾盏)、肿瘤分级和分期、是否伴发膀胱癌、有无泌尿道外器官转移等。结果男性患者占57%,无痛性肉眼血尿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大多是非浸润性(54%)和低级别(62%)肿瘤,其中1例在上尿路上皮癌发生前1个月伴有膀胱癌,2例在确诊时伴有膀胱癌,4例在手术后8~36个月发生膀胱癌(平均术后16个月),1例肾孟癌发生双肺转移。结论上尿路上皮癌容易合并膀胱癌,所有患者在外科根治手术后需要一个严格的临床随访期,浸润性高级别的肿瘤可以发生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膀胱浆细胞样变异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不同分子质量细胞角蛋白的表达模式.方法 运用光镜、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对1例罕见的浆细胞样变异型尿路上皮癌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 瘤细胞弥漫分布呈浆细胞样特征,细胞胞质透亮或嗜酸性,核增大、偏位、深染.瘤细胞弥漫浸润黏膜固有层及浅肌层,可见伴随的低级别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成分.特殊染色:瘤细胞AB/PAS(+).免疫组化:CK20和CK7(++),CK5/6(-/+),CK8/18、CK18、CEA、CD138、EMA和AE1/AE3(+),E-cadherin、p63、CD38、ICA和vimentin(-).结论 浆细胞样变异型尿路上皮癌罕见,其不同分子质量角蛋白的表达存在差异,因其具有浆细胞样特征需与其他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UC)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对6例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6例PUC组织学形态相似,瘤细胞呈无黏附性弥漫生长,瘤细胞中等大小,形态较单一,类似于浆细胞,胞质嗜酸性、核偏位,核仁不明显。免疫组化:6例CK、CD138、EMA、CK7和CK19均(+);1例CK20(+);2例行HER2染色,其中1例呈(+)。6例E-cadherin、LCA、CD79 a、kappa/lambda和S-100均(-)。结论 PUC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尿路上皮癌,由于其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而易误诊,但依靠特征性的组织形态学并结合免疫组化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膀胱尿路上皮癌常表现为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少数病例主诉为顽固性下尿路症状,易延误诊断。本文介绍3例患者误诊过程并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膀胱尿路上皮癌透明细胞变异亚型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7年3月某院收治的6例尿路上皮癌透明细胞变异亚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61.3±4.5)岁.对6例尿路上皮癌伴透明细胞变异亚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统计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经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6例患者均属于高级别尿路上皮癌透明细胞变异亚型,均为局部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情况:Ⅲ级4例,Ⅳ级2例;病理分期情况:2例属于pT2a期,3例属于pT2b期,1例属于pT3a期;其中合并腺性分化的有2例,合并有鳞状分化的有2例,合并有微乳头变异的1例;6例患者中5例患者在脉管系统内可见瘤栓.免疫组化染色情况:细胞角蛋白7(CK7)(+)、细胞角蛋白20(CK20)(+)、上皮膜抗原(EMA)(+),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6例患者均获得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6±3.9)个月.其中1例行诊断性TURBT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在术后8个月因为全身性转移而死亡,其余5例行膀胱全切者治疗的患者中,1例患者在术后17个月因为转移而死亡,其余4例患者在术后分别随访6、10、17、21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透明细胞变异亚型是临床罕见的上皮癌类型,多数为高级别肿瘤,分期晚,且患者的预后较差,分析可能与其尿路上皮癌透明细胞变异亚型的高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76岁,反复肉眼血尿2个月余.B超:膀胱充盈好,后壁增厚,增厚处约0.7 cm,右后壁探及一偏强回声团,大小约1.4 cm×1.0 cm,向膀胱腔内隆起,边界清.CT:膀胱右后壁见一圆形中等密度影,表面光滑.膀胱镜下于膀胱右侧壁见一1.4 cm×1.0 cm带蒂肿块,表面光滑,灶性区域有污秽出血.浸润至浅肌层.巨检:膀胱镜活检标本:碎组织一堆共2 cm×2 cm×0.6 cm.灰白灰红色息肉状.镜检:肿瘤细胞弥漫成片,成实性片状或成团状排列,部分肿瘤细胞黏附性差、呈散在分布,肿瘤细胞呈显著的浆细胞样特征,细胞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嗜酸性,核深染、偏位,核分裂相易见.免疫组化结果:瘤细胞CK、CK19、CD138、Ki67及P53均阳性;Vim、HMB45、LCA均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膀胱小细胞癌(SCCB)合并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及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膀胱小细胞癌合并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及腺癌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其免疫组化染色特点进行分析,并参考相关文献讨论。结果患者男性,59岁。因无痛性血尿2个月入院。B超及CT示膀胱三角区占位性病变,考虑为恶性肿瘤。膀胱活检诊断: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行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镜下肿瘤组织由小细胞癌、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腺泡样及乳头状腺癌3种组织形态构成,呈混合性生长。部分小细胞癌表面由尿路上皮癌及腺癌成分覆盖。整个瘤体中小细胞癌占65%,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占33%,腺癌占2%。小细胞癌CK、CD56、Syn、NSE、CgA和TTF-1均(+);浸润性尿路上皮癌CK、CK5/6和CK7(+);腺癌CK和CK7(+)。结论膀胱小细胞癌合并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及腺癌,肿瘤成分多样,混合比例不等,临床上容易漏诊误治。需要与膀胱的一些原发性肿瘤及其他部位来源的转移性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5.
正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lasmacytoid urothelial cancer,PUC)是较罕见的尿路上皮癌亚型,由Sahin于1991年首次报道。WHO(2016)泌尿系统肿瘤分类中将其命名为浆细胞样变异型。该肿瘤少见,且由于其肿瘤细胞形态呈浆细胞样或淋巴细胞样,浆细胞肿瘤标记物CD138常阳性,故易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原发性膀胱浆细胞样/印戒细胞尿路上皮癌(plasmacytoidurothelial carcinoma PUC)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为提高该罕见病的诊疗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PUC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和临床诊治经验,观察其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 5例患者中有3例PUC发生在顶壁,1例发生在侧壁,1例发生在三角区;肿瘤切片均体现为典型浆细胞样改变,细胞核呈印戒细胞样;免疫组织学检测,多数患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CK20、CK7呈阳性,少数患者Ki-67阳性,P53、GATA-3、P63均为阴性,所有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阳性;5例患者均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及术后采用MVAC方案(甲氨蝶呤、长春新碱、阿霉素和顺铂)治疗,预后较差。结论 PUC好发于顶壁,具有典型的病理特征,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膀胱绒毛状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4例膀胱绒毛状腺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其大体、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均为男性,年龄45~68岁,平均59岁。影像学检查示肿瘤均位于膀胱顶部或前壁。肿瘤由中央为纤维血管成分的绒毛状或分支乳头状结构及管状腺体组成。腺管内可见黏液分泌,乳头表面细胞呈单层高柱状,柱状上皮细胞间可见大量杯状细胞。其中2例为绒毛状腺瘤与低分化腺癌并存,肿瘤大部分区域为绒毛状腺瘤,局灶绒毛相互搭连成筛状结构,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增多,并与浸润性低分化腺癌相移行。免疫组化示肿瘤villin、CK20和EMA(+),CDX-2和PSA(-)。结论膀胱绒毛状腺瘤较为少见,临床表现为膀胱内占位性病变的相关症状或体征,常伴发癌,因此临床需要完整切除并全部取材。  相似文献   

18.
膀胱尿路上皮癌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恶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日益受到临床泌尿外科医师的重视.该疾病由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术前定性诊断较困难,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预后较差.明确诊断对于手术方案的选择与制定具有决定性作用,合理的治疗手段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远期生存率的关键.目前临床相关回顾性研究较少,前瞻性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原发性膀胱浆细胞样/印戒细胞尿路上皮癌(plasmacytoidurothelial carcinoma PUC)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为提高该罕见病的诊疗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PUC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和临床诊治经验,观察其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 5例患者中有3例PUC发生在顶壁,1例发生在侧壁,1例发生在三角区;肿瘤切片均体现为典型浆细胞样改变,细胞核呈印戒细胞样;免疫组织学检测,多数患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CK20、CK7呈阳性,少数患者Ki-67阳性,P53、GATA-3、P63均为阴性,所有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阳性;5例患者均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及术后采用MVAC方案(甲氨蝶呤、长春新碱、阿霉素和顺铂)治疗,预后较差。结论 PUC好发于顶壁,具有典型的病理特征,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肾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MP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方法对1例肾MPC进行观察、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67岁.因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2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CT示肾盂肿物.巨检:肾盂及肾实质内见一灰白色不规则结节状肿瘤,2.5 cm×2 cm大小,切面灰白色、质软.镜检:肿瘤实体细胞排列成簇状、索条状或假腺样漂浮在干净的类似淋巴管的空腔中,管腔壁无内皮细胞被覆,乃属于收缩的纤维间质空隙.肿瘤细胞呈多角形、立方形、长柱状,部分细胞表面可见纤毛;胞质嗜酸性、丰富,部分胞质内见空泡形成,胞核呈圆形、椭圆形,中等异型性,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不多见.在肾门淋巴结内及肾周脂肪囊内均发现转移灶.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7、CK20和CEA弥漫(+),EMA部分(+),c-erbB2弱(+),Ki-67阳性率为30%;CD10、vimentin和p53().术后4个月死亡.结论 肾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且预后较差的尿路上皮癌,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