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内服配合热敷散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药自拟方内服配合热敷散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洛索洛芬钠分散片和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70.59%,P<0.05).结论: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热敷散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方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健膝方在肾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非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补肾健膝方(川乌、草乌、麻黄、桂枝、黄芪、杜仲、桑寄生、牛膝、白芍、独活、续断、三七、地龙、熟地、山药、狗脊、苎麻根、甘草)治疗肾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症50例,并随机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 0%,对照组74. 5%,两组比较,疗效均较满意,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自拟补肾健膝方具有补肾益髓、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强筋键骨的功效,对肾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桂枝附子乌头汤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11月收治的风寒湿痹型类风湿患者96例。按照就诊顺序对患者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院内制剂桂枝附子乌头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院内制剂桂枝附子乌头汤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症状进行量化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的主要症状量化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结合桂枝附子乌头汤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乌头汤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阳虚寒凝证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膝骨关节炎阳虚寒凝证患者均采用乌头汤口服,并结合中药热敷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Lysholms评分、临床主要症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总有效率为88.24%;主要症状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汤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阳虚寒凝证患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二仙蠲痹汤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火针及二仙蠲痹汤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西乐葆口服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结合二仙蠲痹汤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扶阳补肾法治疗肾虚寒凝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药基础上采用扶阳补肾法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及肿胀程度、关节晨僵时间,治疗前后血沉、类风湿因子的变化及膝关节的X线检查,关节发热、怕冷及疼痛,屈伸不利,手足不温,夜尿频多、畏寒,肢体麻木或困重,疲倦乏力且腰膝酸软等症状,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阳补肾法是治疗肾虚寒凝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拟宣痹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自拟宣痹通络汤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2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及理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优于对照组的7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临床症状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晨僵时间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理化检查C反应蛋白、血沉及类风湿因子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宣痹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及理化指标降低方面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三乌祛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立忠  鄢朝忠 《陕西中医》2002,23(3):239-240
目的 :探讨温经通络 ,祛风除湿 ,益气补肾类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用自拟三乌祛痹汤 (附子、川乌、草乌、桂枝、羌活、独活、牛膝、防己、防风、细辛、三七等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43例 ,总有效率为 83 .7%。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祛风散寒 ,活血通络 ,蠲痹止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乌头汤治疗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复方南星止痛膏外贴,48h之后揭下,隔日更换药膏。治疗组40例乌头汤(制川乌6g,麻黄、炙甘草、黄芪、芍药各9g)。文火水煎服,1剂/d,分3次服用,药渣可以使用纱布袋装好蒸热放于患处,也可以把药渣再次水煎,用药液对膝关节进行熏洗。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2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2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2.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头汤治疗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经验方更年宁神汤内服配合艾灸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更年宁神汤内服配合艾灸关元穴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安定片、谷维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年宁神汤内服配合艾灸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疗效较西药治疗为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拟消痹汤内服联合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拟消痹汤内服联合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晨僵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消痹汤内服联合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合防风补骨方内服配合原药药渣热敷治疗老年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70例风寒湿痹证老年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口服塞来昔布治疗,治疗组35例予防己黄芪汤合防风补骨方内服配合原药药渣局部热敷治疗,治疗8W后随访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88.57%,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合防风补骨方内服配合原药药渣局部热敷治疗老年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除湿止带汤治疗湿热带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4月接诊的144例湿热带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自拟除湿止带汤内服;对照组给予妇乐片内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8.1%。结论:自拟除湿止带汤治疗湿热带下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与中药治疗肾虚痰凝型乳疠的疗效.方法:将40例肾虚痰凝型乳疠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结合自拟温肾消疠汤治疗组和自拟温肾消疠汤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在乳房疼痛程度评分、肿块硬度、肿决大小、总有效率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自拟温肾消疠汤对于治疗肾虚痰凝型乳疠具有温补肾阳、理气化痰的作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胶囊治疗肾虚寒凝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口服补肾通督胶囊,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疗程均为12周。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病情、实验室指标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22%(26/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86%(22/3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临床疾病活动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患者对疾病总体状况评价、医生对疾病总体状况评价、休息痛、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20 m步行时间、健康状况问卷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督胶囊对于肾虚寒凝型类风湿关节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络包配合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阳虚寒凝型)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阳虚寒凝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通络包配合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治疗,治疗2个疗程20d。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28%,对照组为82.7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包配合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阳虚寒凝型)疗效明显优于玻璃酸钠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蠲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类风湿关节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清热蠲痹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热蠲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藏药内服外浴配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每周7.5mg,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藏药内服外浴。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的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结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奥施康定治疗阳虚寒凝型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阳虚寒凝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用奥施康定止痛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服用加味芍甘附子汤,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平均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奥施康定日均需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92.5%,优于对照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arnofsky评分总有效率90.0%,优于对照组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便秘和恶心呕吐的毒副反应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奥施康定在阳虚寒凝型癌痛患者治疗中能明显提高疗效和改善生存质量,减轻奥施康定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刘晓娟 《光明中医》2016,(4):527-528
目的 探讨盐熨配合自拟清脓汤直肠滴入疗法配合药物内服等治疗UC的疗效.方法 将96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及中医辨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以局部盐熨和清脓汤直肠滴入疗法,30天后观察病情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3.7%.结论 盐熨配合自拟清脓汤直肠滴入疗法配合药物内服等治疗UC疗效明显,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