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肿瘤靶向基因治疗中基因转移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基因定向导入靶细胞并有效表达是涉及肿瘤基因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本文从基因定向转移技术及表达载体的改建、调控等几个方面对肿瘤靶向基因治疗中的基因转移系统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现已证实,IL-2单独或与 LAK 细胞联用对某些癌症病人以及患转移癌的大小鼠的治疗有益。在恶性黑素瘤或肾细胞癌病人中,已观察到实际疗效。这些结果令人鼓舞,特别是使一些病人,相当大的转移灶消退,其持久强烈的应答令人信服。自从证明了 NK 细胞对大多数 LAK 活性主要起媒介作用后,对某些荷瘤个体的治疗效果也表明,当 NK 细胞充分活化后,有抗转移的活性。这为 NK 细胞的其它作用提供了证据,目前认为 NK 细胞重要的是对  相似文献   

4.
LAK细胞与自细胞介素-2免疫疗法的抗肿瘤作用已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LAK细胞的活性依赖于IL-2的存在,但大量给IL-2能给机体带来严重的副作用。我们研究采用免疫调节剂NSP来刺激内源性IL-2的产生,以代替外源性IL-2与LAK细胞合用,取得了较好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5.
IL—2/LAK疗法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婷  常瑛 《中国肿瘤临床》1996,23(10):723-725
我们观察了20例肿瘤患者应用IL-2/LAK疗法前后其免疫指标的改善,包括T淋巴细胞亚群,LAK细胞活性,白介素Ⅱ分泌细胞及血清白介素Ⅱ受体。通过治疗显示:CD4/CD8比值,LAK活性,白介素Ⅱ膜受体及白介素Ⅱ分泌细胞的水平均显著升高,而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减少,提示IL-2/LAK可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赵关林  吴铮 《中国肿瘤临床》1997,24(12):940-941
许多报告表明IL-2/LAK细胞治疗某些晚期肿瘤病人有一定疗效,但鉴于晚期肿瘤瘤负荷比较大,仅依靠免疫治疗难以取得更有效的治疗效果,故我们应用IL-2/LAK细胞与化疗、放疗同步或序贯式进行联合治疗,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IL-2/LAK细胞与化疗、放疗联合治疗晚期肿瘤病人共17例,平均年龄53.6O士9.5岁,肿瘤部位分布见表1,病人均有转移病灶或复发病灶。为了进一步观察联合治疗组中IL-2/LAK细胞对晚期肿瘤病人免疫功能影响,随机选择了单纯进行放疗、化疗17例晚期肿瘤病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评估…  相似文献   

7.
我们观察了20例肿瘤患者应用IL-2/LAK疗法前后其免疫指标的改善,包括T淋巴细胞亚群、LAK细胞活性、白介素Ⅱ膜受体、白介素Ⅱ分泌细胞及血清白介素Ⅱ受体。通过治疗显示:CD4/CD8比值、LAK活性、白介素Ⅱ膜受体及白介素Ⅱ分泌细胞的水平均显著升高,而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减少,提示IL-2/LAK可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9.
《癌症康复》2007,(1):7-7
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过去开发过LAK细胞技术,经过抽取肿瘤病人血流内的淋巴细胞,在体外用白介紊-2激活,培养增殖.再输回病人体内,进而又开发把肿瘤组织内浸润的淋巴细胞(TIL)提取出来加白介素-2激活和培养增殖,再输给病人以达到治疗目的,这些办法叫继承免疫疗法。但是提取肿瘤组织内的淋巴细胞并非易事,而且不容易认识。  相似文献   

10.
基因转移方法是肿瘤基因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肿瘤基因治疗中常用的几种基因转移方法,如逆转录病毒介导法、腺病毒介导法、脂质体介导法、直接注射裸DNA及定向导入法等。通过选择适宜的基因转移方法,达到高肿瘤基因治疗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罗慧玲  蔡体育  陈巧伦  黄民权  梅承恩  李永强 《癌症》2000,19(12):1124-1126
目的:探讨石斛多糖(dendrobium candidum polysaccharide,DCP)与rIL-2联合应用对脐带血LAK细胞(CB-LAK)和肿瘤病人外周血LAK细胞(PB-LAK)体外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3H-TdR释放法测定CB-LAK和PB-LA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①rIL-2(500u/ml)能明显提高CB-LAK对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0h的CB-LAK活性为13.63%,rIL-2(500u/ml)诱导48、72、96、120h后,CB-LAK活性分别提高至22.28%、26.23%、28.55%和25.76%(P〈0.01);②DCP(100mg/L或400mg/L)与rIL-2(500u/ml)联合诱导CB-LAK的活性,比单纯rIL-2(500u/ml)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54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轻支气管动脉输注LAK/IL-2前后分别测定了体内NK活性,淋转,T细胞亚群及体液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前体内NK,淋转,OKT3,OKT4均低于正常值,OKT8,C3,IgA,IgM治疗前均高于正常值,治疗后大部分观察指标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前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已从实验室基础研究阶段发展到临床应用阶段。在临床应用研究上大致可分为免疫基因治疗;耐药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肿瘤抑制基因治疗及基因标记示踪等。“九五”期间,我国把“肿瘤生物治疗等新方法研究”列为攻关课题。该项目的研究目标是以腺病毒为载体,将目的基因TNF-a、IL-2及匕等基因导人肝癌及肺癌细胞,及将目的基因TNFa、ILZ基因导人A-LAK细胞,有效地扩增导人目的基因的A-LAK细胞。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确定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在此基础上,争取国家药政部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应用LAK细胞及IL-2治疗人体恶性肿瘤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3]。我们行肝动脉灌注LAK/IL-2加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31例,并以同期化疗栓塞的29例作对照,取得了满意效果,总结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文搜集近2年间无手术指征的原发性肝癌60例,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行肝动脉灌注LAK/IL-2加栓塞者31例为A组,行化疗栓塞者29例为B组。肝动脉造影完成后,A组患者注入Lipiodol(LP)10~25ml、IL-230万单位及LAK细胞悬液100ml(约109个LAK细胞),其中7例追加适量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后10天每日皮下补…  相似文献   

15.
融合基因pCEAcd-tk/前体药物体系的体外旁观者效应的差异性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观察用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rt-2,IL-2)基因修饰小鼠骨髓来源的树太细胞(dendritic cells,DC)后,DC表达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变化及DC体内免疫后,小鼠体内主要脏器中IL-2表达情况。探讨其对抗原提呈微环境的改善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DC培养上清和小鼠血清及脏器中IL-2的含量,用RT-PCR方法检测DC中IL-2,IFN-γ,IL-  相似文献   

16.
LPAK细胞/IL—2治疗肿瘤的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LPAK(LymphokineandPHAActivitedKiller)细胞/IL-2过继免疫疗法治疗17例晚期肿瘤,多数病人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如肺癌病人刺激性咳嗽、胸疼减轻,肝癌病人肝区疼痛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在12例可评估病例中,5例肝癌(包括转移性肝癌1例)有3例肿瘤分别缩小35.7、39.5和47.8%,其中1例在治疗过程中门静脉一2.7×1.4cm的癌栓完全消失。2例肺癌和2例转移性肺癌治疗后肿瘤无明显变化,1例胃癌癌性腹水治疗后腹水大部消失,腹围由治疗前的82cm缩小至75cm,1例皮肤恶性淋巴瘤治疗后皮损消退50%以上。我们观察了其中6例肿瘤病人在治疗前后的淋巴细胞转化,淋巴细胞对IL-2、淋巴细胞对IL-2和PHA联合刺激的反应性以及NK活性,发现治疗后病人的前3项指标均有显著提高(P<0.01)NK活性也有增高趋势。LPAK细胞的主要副作用(实际包含IL-2的副作用)有:短暂发热(39℃左右),寒战,腹痛、纳差,体液潴留等,不经处理或对症处理后上述症状可消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本研究为了解放射免疫治疗是否可增强患者免疫活性细胞的功能,增强抗肿瘤效果。方法 检测21例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免疫治疗当天、治疗后14天LAK细胞活性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表达。结果 放免治疗后14天患者外周血LAK细胞活性增强,LAK细胞中IL—2R阳性细胞明显增加,治疗后显效组LAK细胞活性明显强于非显效组,IL—2R的表达也明显强于非显效组,而治疗前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认为放免治疗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治疗的预后与LAK细胞的活性增强及IL—2R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19.
肺癌中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产物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即用型SABC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在63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该基因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bcl-2蛋白在肺癌有较高表达(50.8%);在鳞癌和腺癌中bcl-2蛋白和阳性率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而下降,高分化与低分化鳞癌、腺癌间bcl-2阳性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bcl-2阳性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bcl-2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20.
肿瘤基因治疗的靶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迎  陈诗书 《肿瘤》1999,19(2):120-123
理想的肿瘤基因治疗方案须具备有效性和安全性,这就需要有效治疗基因在靶细胞内精确地表达。为了实现此目标,除了寻找有效治疗基因外,人们在基因靶向性精确表达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基因治疗靶向性有三层含义:首先是转移靶向性,通过靶向递送技术将治疗基因尽可能多地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