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用Whitesides法从1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及癌手术标本中获得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分别用活BCG、死BCG及IL-2刺激培养,计算细胞增殖倍数并测定其抗癌活性。结果,死BCG对细胞并无激活作用;IL-2对细胞的诱导增殖作用强于活BCG,而其激活这两种细胞的抗癌活性低于活BCG激活的抗癌活性。BCG对免疫受抑制的PBMC及YIL细胞的激活作用可能是BCG抗肿瘤重要作用机理之一。并为BCG的进一步临床免疫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17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近年来研究表明,肿瘤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障碍.已知肝癌患者NK细胞活性降低,淋巴细胞业群失散.为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同时灌注IL-2、TNF-α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检测了22例肝癌患者灌注lL-2、TNF-α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自身LAK细胞活性,slL-2R及IL-1、IL-8和TNF-α等细胞因子活性,并与单纯栓塞化疗组加以比较,现报道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42冽,全部病例均行B超、CT及MRI检查显示有肝内占位性病变.男36例,女6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2.6岁.肝动脉栓塞化疗同时灌注IL-2、TNF-α组22例,简称细胞因子治疗组.单纯栓塞化疗组2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疗程 相似文献
3.
脂质体介导mIL-12基因与MHCⅠ基因联合对小鼠实验性肝癌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背景与目的:白细胞介素-12及MHCⅠ基因均已单独用于肿瘤基因治疗,为探索两者的抗肿瘤协同效应,本研究探讨小鼠白细胞介素-12(mIL-12)基因与同种异型的MHCⅠ(小鼠为H-2K)基因联合治疗Balb/C小鼠实验性肝癌。方法:分别应用含mIL-12基因,C57BL/6小鼠H-2K^bcDNA及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cDNA3。体外经新型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LF2000)介导转染小鼠肝癌细胞株MM45T.Li,检测转染细胞外源基因的表达,将经LF2000介导pcDNA3/mIL-12与pcDNA3/H-2K^b转染的MM45T.Li细胞,注射于小鼠皮下,观察致瘤性的变化,在荷瘤Balb/C小鼠瘤内注射上述脂质体-DNA复合物,观察瘤体生长情况及小鼠生存期的改变。结果:LF2000介导pcDNA3/GFP转染MM45T.Li细胞的最佳条件为脂质体与DNA为3:1(μg:μg),转染效率达30%,经LF2000介导pcDNA3/mIL-12与pcDNA3/H-2K^b转染的MM45T.Li细胞,RT-PCR检测有mIL-12和H-2K^bcDNA的特异扩增片段,WesternBlot检测显著有57kDaH-2K^b蛋白表达,ELISA检测mIL-12分泌量达48ng/ml/10^6细胞,经LF2000介导pcDNA3/mIL-12与pcDNA3/H-2K^b转染的MM45T.Li细胞,其致瘤性下降;荷瘤Balb/C小鼠瘤内注射该脂质体-DNA复合物,FACS检测显示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CD3^ ,CD4^ 和CD8^ 的数量治疗组较对照组高,肿瘤生长相对缓慢,且pcDNA3/mILp-12与pcDNA3/H-2K^b联合治疗具有一定的正协同效应。结论:mIL-12基因与MHCⅠ基因联合治疗小鼠肝癌具有正协同效应,增强了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肿瘤组织在相同条件下获得TIL的抗瘤活性及增殖作用。方法:采用新鲜标本经消化液分离得到TIL、再经高浓度rIL-2激活后制备成细胞悬液,测定其抗瘤活性和扩增倍数。结果:高浓度的rIL-2能有效激活TIL细胞并达到治疗数量,而肝癌、胃癌的TIL细胞毒性均高于肉瘤。结论:采用体外培养方法所获得三种肿瘤TIL具有不同的杀伤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C联合白介素-2(IL-2)治疗和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应用前景。方法 将49例膀胱癌术中丝裂癌素C联合IL-2膀胱粘膜下注射加术后定期膀胱内灌注。结果 术后随访6-62个月,无肿瘤复发者46例(93.9%)。无骨髓抑制和组织坏死。结论 丝裂霉素C联合IL-2可列为有效地控制膀胱癌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2(IL-2)是肿瘤兔疫治疗中最有效的细胞因子之一。运用转基因技术将IL-2基因转入肿瘤细胞并表达,可克服全身应用IL-2蛋白质制剂所带来的副作用。国内外一些研究认为合适的脂质体和核酸物质的质量比是形成复合物理化特性的决定性因素,并影响其转染效率。转染肿瘤因肿瘤细胞的类型、脂质体结构和电荷不同等因素影响而效果各异。我们利用多价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携带小鼠IL-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头颈鳞癌SCCⅦ细胞株及其移植瘤,旨在探讨脂质体转染特性,寻求最佳脂质复合物(Lipoplexes)转染比例,为进一步基因治疗提供最佳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前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已从实验室基础研究阶段发展到临床应用阶段。在临床应用研究上大致可分为免疫基因治疗;耐药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肿瘤抑制基因治疗及基因标记示踪等。“九五”期间,我国把“肿瘤生物治疗等新方法研究”列为攻关课题。该项目的研究目标是以腺病毒为载体,将目的基因TNF-a、IL-2及匕等基因导人肝癌及肺癌细胞,及将目的基因TNFa、ILZ基因导人A-LAK细胞,有效地扩增导人目的基因的A-LAK细胞。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确定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在此基础上,争取国家药政部门…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应用LAK细胞及IL-2治疗人体恶性肿瘤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3]。我们行肝动脉灌注LAK/IL-2加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31例,并以同期化疗栓塞的29例作对照,取得了满意效果,总结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文搜集近2年间无手术指征的原发性肝癌60例,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行肝动脉灌注LAK/IL-2加栓塞者31例为A组,行化疗栓塞者29例为B组。肝动脉造影完成后,A组患者注入Lipiodol(LP)10~25ml、IL-230万单位及LAK细胞悬液100ml(约109个LAK细胞),其中7例追加适量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后10天每日皮下补…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观察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胃腺癌TIL增殖及体外杀瘤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单独GM-CSF刺激不诱导TIL增殖扩增,而在400U/ml的IL-2培养条件下,各剂量GM-CSF均可促进TIL增殖,其中,100μg/mlGM-CSF协同IL-2促增殖效应显著。体外杀瘤活性试验(MTT法)证实100ug/mlGM-CSF协同IL-2诱导TIL细胞增强了其杀瘤活性,无论是对同种异体细胞,亦或是自体肿瘤细胞。本文探讨了GM-CSF促TIL增殖及增强杀瘤活性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1.
12.
13.
LPAK细胞/IL—2治疗肿瘤的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LPAK(LymphokineandPHAActivitedKiller)细胞/IL-2过继免疫疗法治疗17例晚期肿瘤,多数病人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如肺癌病人刺激性咳嗽、胸疼减轻,肝癌病人肝区疼痛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在12例可评估病例中,5例肝癌(包括转移性肝癌1例)有3例肿瘤分别缩小35.7、39.5和47.8%,其中1例在治疗过程中门静脉一2.7×1.4cm的癌栓完全消失。2例肺癌和2例转移性肺癌治疗后肿瘤无明显变化,1例胃癌癌性腹水治疗后腹水大部消失,腹围由治疗前的82cm缩小至75cm,1例皮肤恶性淋巴瘤治疗后皮损消退50%以上。我们观察了其中6例肿瘤病人在治疗前后的淋巴细胞转化,淋巴细胞对IL-2、淋巴细胞对IL-2和PHA联合刺激的反应性以及NK活性,发现治疗后病人的前3项指标均有显著提高(P<0.01)NK活性也有增高趋势。LPAK细胞的主要副作用(实际包含IL-2的副作用)有:短暂发热(39℃左右),寒战,腹痛、纳差,体液潴留等,不经处理或对症处理后上述症状可消失。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栓塞化疗联合LAK/IL-2介入治疗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原发性肝癌自然生存期仅6个月,近几年来随着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的不断普及,近期疗效有了明显提高,但远期疗效仍不令人满意。生物治疗可改善某些肿瘤的疗效[1]。但其是否对肝癌的远期疗效有益暂未见报道。我们于1991年8月至1993年4月以栓塞化疗联合LAK/IL-2肝动脉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17例。初步发现栓塞化疗间期行LAK/IL-2介入治疗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生存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按卫生部《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卡氏评分≥60;心、… 相似文献
15.
瘤体内直接注射白介素2质粒复合物治疗小鼠肝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瘤体内直接注射白介素2质粒/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治疗小鼠肝癌的效果.方法将小鼠白介素2表达质粒(VR1110)与阳离子脂质体(Transfectam)按适当比例混合而形成复合物(VR1110/Transfectam).通过瘤体内直接注射此复合物治疗小鼠肝癌模型,并和卡介苗(BCG)的治疗相比较.结果瘤体内注射VR1110/Transfectam后,可在肿瘤组织中检测到小鼠IL-2 mRNA的表达.VR1110/Transfectam治疗组以及VR111/Transfectam/BCG治疗组肿瘤生长较其它组明显减慢,均显著提高小鼠的生存率(R<0.05),但二者相差不明显.结论瘤体内直接注射VR1110/Transfectam复合物对小鼠肝癌的治疗作用明显,效果优于卡介苗,且方法简单,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肺癌组织IL-10、IL-2、IFN-γ水平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细胞介素 (IL) 1 0是一种由Th2 细胞和癌细胞分泌的Mr为 1 8× 1 0 3的酸性蛋白 ,是具有多向生物活性 ,特别是具有抑制抗肿瘤免疫功能的细胞因子[1 ,2 ] 。肿瘤患者不但整个机体存在IL 2、IFN γ的降低 ,并且在肿瘤局部也存在IL 2、IFN γ降低的现象 ,但其原因尚不清楚[3 ,4] 。本实验在于了解IL 1 0与IL 2、IFN γ的关系 ,探求IL 1 0在肺癌中的作用 ,为IL 1 0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材料和方法一 肺癌标本 取自肺癌手术切除病人 ,术后皆得到病理证实的肺癌病人 6 3例 ;其中鳞癌 32例 ,腺癌 31例 ,取离肿… 相似文献
17.
β2—微球蛋白在恶性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β_2—微球蛋白(β_2MG)是一种低分子蛋白质,人体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均能合成,其合成速率相当恒定,并广泛分布于血、尿、脑脊液中,其测定方法以酶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较为常用,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近年来β_2—MG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本文就β_2—MG在恶性肿瘤诊疗中的应用概述如下。 一、何杰金氏病 有资料报道,何杰金氏病 相似文献
18.
现已证实,IL-2单独或与 LAK 细胞联用对某些癌症病人以及患转移癌的大小鼠的治疗有益。在恶性黑素瘤或肾细胞癌病人中,已观察到实际疗效。这些结果令人鼓舞,特别是使一些病人,相当大的转移灶消退,其持久强烈的应答令人信服。自从证明了 NK 细胞对大多数 LAK 活性主要起媒介作用后,对某些荷瘤个体的治疗效果也表明,当 NK 细胞充分活化后,有抗转移的活性。这为 NK 细胞的其它作用提供了证据,目前认为 NK 细胞重要的是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rIL-2,LAK细胞对实验性肿瘤和人类肿瘤治疗曾取得令人瞩目的效果,但价格昂贵,IL-2还可以引起严重的副作用。探讨新的简便易行的肿瘤生物治疗方案是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