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小肠淋巴管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现对脾脏海绵状淋巴管瘤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44岁。1个月前偶感左右肋缘不适,易疲劳。查体:抗HCV阳性,HCV-RNA PCR 1.27×106拷贝/m l。彩超诊断,脾肿大,厚约50 mm,长约110 mm,实质回声均匀,脾门静脉内径约8.2 mm,未见异常血流信号。肝脏,右叶前后径70 mm,右叶上下斜径145 mm,形态饱满,边缘钝,表面平滑,实质回声弥漫细密增强,分布均匀,后半部分回声强度衰减,肝内管道走行不清。生化ALT 23 U/L,C r 4.90μm o l/L,VA 354.0μm o l/L,GLU 6.14 mm o l/L,TG 2.29 mm o l/L,T-CH 5.3 mm o l/L。血象:W BC 5.45×109/L,RBC…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 女,10岁。因外阴红斑、水疱伴痒1.5a,再发3个月,于2004—09入院。1.5a前(2003—03)无明显诱因双侧大阴唇外侧皮肤起暗红色斑,少许水疱样损害,伴微痒。曾外用药膏及静滴抗炎药(具体不详),1个月左右皮疹消退,症状消失。近3个月双侧大阴唇再次出现同样皮疹.伴瘙痒,且大阴唇出现肿胀,用手挤压后肿胀可减轻,水疱消失,疱破后流出粉红色液体。不久后再次出现肿胀、水疱。局部静脉用药(不详),效果差。水疱渐增多,大阴唇肿胀明显。查体:双侧大阴唇肿胀明显,局部皮肤肥厚,可见暗红色斑,上布成簇暗红色水疱样损害,外阴分泌物不多,有异味。病理:海绵状淋巴管瘤。  相似文献   

4.
脾脏海绵状淋巴管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2岁,体检B超,发现脾门处异常回声团,遂入院医治。影像学表现:(1)CT表现:脾脏饱满,脾脏内侧缘脾门处见一类圆形低密度影,CT值约37Hu,大小约4.5cm×4cm×4cm,中心可见多个点状钙化斑,病灶内布满稍高密度网格状分格,呈“蜂窝状或蜘蛛网状”改变,中心处可见直径约1cm小囊状  相似文献   

5.
孕妇 ,2 4岁 ,孕 1产 0 ,孕 3 6周行常规产前检查。既往体健 ,怀孕以来无明显不适 ,无放射线接触史和特殊用药史。超声检查 :宫腔内见胎头回声 ,颅骨完整 ,双顶径 8.6cm。脊柱连续完整 ,股骨长 6.7cm ,胎心搏动良好 ,前壁胎盘厚 2 .4cm ,羊水深 5.2cm。胎儿颈部后方可见圆形无回声团块 ,大小 6.2cm×6.3cm ,壁薄 ,内可见车轮状分隔 ,多切面探测显示胎颈局部皮肤连续完整 ,椎骨无缺损 ,团块与脊膜腔不相通 (图 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团块内无明确血流信号。超声诊断 :胎儿颈部囊性占位病变 ,囊性淋巴管瘤可能性大。引产后胎儿颈部可见部…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3岁.于2年前发现右颈部肿物,近期明显增大,无症状.B超所见:于右侧颈部可探及约5.1cm×3.5cm囊性肿物,边界清晰,不规整,内部回声以液性为主,并可见网格样改变.囊性肿物内可探及约3.1cm×2.1cm偏低回声团,边界清,内回声不均质,可见光带分隔及弱强光团反射(图1).彩色多普勒探查于囊实性肿物周边部可见绕行血流信号.提示:右颈部囊实相兼肿物.手术所见:瘤体呈囊性多房性,囊内液体呈淡黄色,瘤体下缘下达锁骨,前缘达颈正中,囊壁较薄,与颈总动脉鞘紧密粘连.术后病理诊断:颈部海绵状淋巴管瘤.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男性,47岁。吞咽困难2年。胃镜示距门齿26cm处可见一4mm×4mm大小黏膜下肿物,表面光滑、半透明(图1)。超声内镜示病变位于黏膜下层,可见内部分隔,呈无回声改变,切面4mm×3.2mm大小。临床诊断:食管黏膜下良性肿瘤,淋巴管瘤不除外。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后送检。  相似文献   

8.
小肠黏膜淋巴管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0岁,因"反复解黑便伴头晕16 d"诊断为消化道出血入院.患者2008年12月10日突发头晕、心慌、出冷汗,晕倒在地,伴有解黑色柏油样大便,家人将其送往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12月19日再次出现头晕,解黑便,再次入住该医院,完善常规检查未能明确病因,为求进一步治疗转来我院消化内科.  相似文献   

9.
刘华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9):F0003-F0003
1病例资料 患者,女,26岁,孕1产0,孕38周,末次月经为2004年12月28日。患者一般情况好,否认传染病及遗传病史。孕期平顺,产检12次,无异常记录,孕38周来本院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 ,4 8岁。进食后饱胀不适、腹痛 3个月 ,加重 10天。查体 :腹部膨隆 ,以左侧明显 ,轻压痛 ,未触及明确包块 ,波动感不明显 ,肠鸣音正常。彩超 :于腹膜后胰尾下方见大小约 11cm× 12cm囊性回声 ,暗区内可见带状强回声 ,D型CDFI未见异常血流信号。CT平扫 :腹膜后胰尾下方、左肾前外侧可见一巨大低密度灶 ,大小约 11cm× 11cm× 6cm ,边缘光滑 ,密度均匀 ,CT值约 8Hu ,有完整包膜 ,无分隔。胰尾部向前推移 ,胰实质未见异常 (如图 )。CT诊断 :腹膜后囊性占位。病理报告 :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  讨论 淋巴管瘤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些…  相似文献   

11.
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囊状淋巴管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9例经病理证实的颈部囊状淋巴瘤患者,术前超声观察病灶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和血供情况,结果:9例病灶均位于颈侧部、胸锁乳突肌后方:多数(66.67%)大小在2-4cm;5例(55.56%),边界清晰,4例(44.44%),病灶后缘与深部组织粘连而边界欠清(但前缘不与皮肤粘连);回声多为单纯囊肿型(33.33%)和多房囊肿型(55.56%),1例为实性为主的混合回声;4例淋巴管瘤内术后病理发现合并有血管瘤成分;6例(66.67%)病灶内无血流信号,3例有少量动脉血流信号,结论:超声对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诊断和鉴定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52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头痛、头晕,伴活动后心悸、乏力,休息后缓解;血压增高,最高时达140/110 mmHg,给予降压药治疗无缓解.尿香草扁桃酸(VMA) 175 μmol/24 h(正常值24.98 ~ 70.2μmol/24 h),血糖波动在173 ~ 219 mmol/L.B超示左侧肾上腺区可见10.3cm×10.1 cm大小的无回声区,边界欠清楚,内可见多条分隔光带,内液面欠清晰.CT示左肾上腺区见一分叶状囊性低密度影,多为良性.临床诊断:肾上腺肿瘤.行剖腹探查术.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1岁,战士,住院号141151。因上腹部胀痛1月,加重10天于98年4月来我院就诊,门诊以上腹部包块收住院检查治疗。住院后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无殊,上腹部饱满,可扪及-120×150mm的包块,界限不清,质稍硬,活动度差,有压痛,腹肌略紧张,肝脾肋下未及,移浊阴性,肠鸣音3-5次/分。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胰腺炎史及外伤史。化验无异常。腹部CT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 ,5 8岁 ,以突发性右上腹疼痛伴阵发性加重急诊入院。查体 :体温 36 .5度 ,腹软 ,右上腹压痛明显 ,无反跳痛 ,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 ,莫菲氏征阴性。肝区叩击痛 ,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阴性。急查B超示 :肝脏体积增大 ,形态尚规则 ,肝内光点回声分布不均匀 ,肝左叶光点回声密集增强 ,肝右叶可见范围 11.4cm× 14 .2cm的无回声区 ,其内可见多条强回声分隔光带 ,边界清 ,包膜完整 ,形态欠规则 (见图 )。B超提示 :肝右叶巨大囊肿。手术所见 :肝右叶有一巨大囊肿 ,直径约 15cm ,部分囊壁突出 ,与膈肌粘连明显 ,内可见…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32岁。持续性下腹疼痛5d.阵发性加重来院。检查:腹平,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术触及肝脾。脐下正中偏右侧可触及约7.0cm×9.0cm×10.0cm大小包块.压痛明显,尢反跳痛.肌紧张,无波动感,移动度差.屈颈拨肩试验阴性。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膀胱前上方腹腔内可见9.3cm×10.0cm×13.3cm球形囊实性肿物.边界清晰.完整包膜.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1岁.因"反复上腹部不适2年余,再发1月余"入院,自诉间有轻微腹胀,无明显腹痛.查体: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质稍软,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B超:肝右叶见11.1 cm×12.1 cm不均质团块,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匀,可见细小蜂窝状无回声区,团块内探及粗大穿入血流信号,录得低阻动脉频谱,最大血流速度为63.4 cm/s,RI:0.52;周边见多个稍强回声团块,边界清,内回声尚均匀.诊断:肝右叶巨大实性占位性病变伴周围多发稍强回声团块,考虑多发血管瘤可能.实验室检查:HbsAg(-),AFP 4.5 μg/L,TBIL 6.8 μmol/L,ALT 14 U/L,AST 26 U/L,ALB 43.4 g/L.CT:肝右叶多发占位,最大者约10.6 cm×12.5 cm,CT值20~35 HU,增强扫描可见分隔样向心性强化改变(图1),考虑肝内多发血管瘤.肝动脉造影:肝右叶见巨大占位,呈周边轻度环状染色,肝内血管因被推挤移位而变稀疏,无明显肿瘤血管,无血窦、血湖(图2).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送检灰白色条索样组织一条,长1.2 cm,直径0.1 cm.送检肿物镜下主要由不规则窄壁脉管构成,内衬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无异型,管内无红细胞(图3).免疫组化:CD34(-)、D2-40(+)、CR(-)、MC(-).印象诊断:符合(肝)脉管性肿瘤,考虑为淋巴管瘤.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 ,39岁 ,间断黑便 7年 ,加重 1月余 ,以“消化道出血”入院。查体 :贫血貌 ,脐下三指偏右侧可触及一大小约4cm× 3cm的包块 ,质地中等 ,活动度差 ,轻压痛。血常规检查 :Hb 80 g/L ,RBC 3.4× 10 12 /L ,WBC 10× 10 9/L ,PBL 10 4×10 9/L。大便隐血 ( )。腹部超声 :偏右下侧可探及 9.6cm× 6 .3cm× 10 .0cm异常回声区 ,边界清楚 ,形态尚规则 ,内为暗淡回声 ,分布不均匀 ,内可见气体样回声。诊断意见 :腹腔偏右下侧见实性占位病变 ,考虑为肠道新生物。胃肠造影 :远段空肠肠腔下外侧可见一长条带状不规则…  相似文献   

18.
小网膜淋巴管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27岁.上腹部胀痛半个月.该患者近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进食及右侧卧位时加重.查体:腹部平坦,全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超声所见:胰腺前上方可见多个大小不一聚集的囊性无回声团块,境界清楚.超声提示:胰腺囊肿.CT表现:肝胃之间小网膜囊内见多个囊性病灶,大小不一,紧密聚集,直径约6.5 cm×5.6 cm×4.5 cm,境界清晰,边缘光滑锐利,壁薄,肿块密度均匀,CT值20 HU,增强扫描后病灶无强化(图1).CT诊断:胰腺假囊肿可能.术后病理诊断:海绵状淋巴管瘤(图2).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4岁,因黑便11月余就诊。患者10月余前曾因黑便20余天伴头昏、乏力而于外院诊治,病程中约每天解柏油样便一次,渐感头昏、乏力、活动后气短明显,门诊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角溃疡、食道下段炎症、HP+,诊断为胃角溃疡伴出血,予以“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制酸治疗后大便转黄出院。3月余前因乏力不适而再次于该院诊治,查大便隐血(+++),血常规:血红蛋白67 g/L、平均红细胞体积68.7 fl、平均血红蛋白含量18.9 pg,胃镜:胃角溃疡瘢痕、胃窦糜烂、贲门糜烂;胃镜活检病理:(胃窦)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局部呈腺瘤样增生;胶囊内镜:小肠出血(血管畸形可能);结肠镜:未见明显异常;腹部+盆腔CT:(1)右下腹及盆腔内团块状稍高密度影,考虑第4组小肠来源的淋巴瘤可能,累及肠系膜;(2)空肠上段小点状强化灶;诊断考虑:小肠出血,建议进一步手术治疗。在上海某三甲医院行小肠CT检查示:十二指肠水平部、空肠及部分回肠弥漫性病变伴肠系膜增厚,拟脉管瘤可能大,不典型淋巴瘤不除外。小肠MR:远端空肠黏膜下及相应肠系膜异常信号,拟诊远端空肠黏膜下及相应肠系膜淋巴管瘤。小肠镜:空回肠交界以下20 cm处黏膜表面广泛小片状和颗粒状白色扁平隆起样改变,累及肠腔四周,病灶肠段及以上肠段可见少量咖啡样液体,考虑:回肠上段淋巴管瘤可能(图1)。小肠活检病理:回肠黏膜慢性炎伴淋巴管扩张。  相似文献   

20.
淋巴管瘤误诊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阳  徐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9):3700-3702
目的:分析淋巴管瘤的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报告1例临床表现为巨大尖锐湿疣的淋巴管瘤诊治经过,结合文献对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和类型、病理诊断及治疗等进行探讨.结果:淋巴管瘤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呈鸡冠状或菜花样,伴轻度渗出和出血,但醋白试验阴性.组织病理未见空泡化细胞,但可见较多大小不等的扩张的淋巴管,管腔内尚能见到染成淡红色的淋巴液,个别囊腔混有红细胞,周围有弥漫性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治疗采用手术切除.结论:淋巴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确诊需依赖组织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