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欣辉  姚臻 《华夏医学》2009,22(4):668-670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65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完全KD组平均年龄小于典型KD组;不完全KD组的球结膜充血、口唇病变、手足硬肿和指(趾)端脱皮发生率均低于典型KD组,口唇改变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出现时间晚于典型KD组,发热、皮疹、手足硬肿、颈部淋巴结肿大持续时间较典型KD组延长;不完全KD组平均确诊时间较典型KD组延长,开始使用免疫球蛋白(IVIG)的时同迟于典型KD组,使用IVIG后两组平均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发生冠脉扩张各为5例.结论:年龄越小不完全KD发病率越高;不完全KD患儿的部分特征性临床表现发生率低,开始使用IVIG治疗的时间较晚,可导致部分临床表现持续时间延长,注重实验室指标的改变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过晚使用IVIG治疗将增加心脏后遗症的几率.  相似文献   

2.
2001~2005年收治川崎病患者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11个月~9岁。本组均按日本McLs研究会诊断标准进行确诊。均呈中等热或高热,持续5-10天,并有眼结膜出血,口唇干裂。18例出现皮疹和颈淋巴结肿大,全部出现手足硬肿、掌趾红斑、指趾脱皮、肛周潮红。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呈阳性,发病1周后开始血小板计数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3.
川崎病的临床特征与早期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及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分析90例川崎病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结果川崎病急性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依次是发热(100%)、球结膜充血(83.3%)、皮疹(81.1%)、唇红干裂(80.0%)、手足硬肿(66.7%)、颈部淋巴结肿大(50.0%)及肛周潮红脱皮(33.3%);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血沉及C反应蛋白升高者分别为87.8%,82.2%,88.9%及83.3%。结论川崎病急性期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伴皮肤黏膜损害,肛周潮红脱皮有助于早期诊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高伴中毒颗粒,血沉及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对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及发生冠状动脉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在东莞市长安医院住院确诊为川崎病23例病例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血象、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心脏彩超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热、口腔粘膜改变、皮疹、非化脓性球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手足硬肿分别占100%、83%、78%、74%、28%、22%。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分类升高、ESR加快、CRP升高,血小板升高分别占91.3%、86.9%、86.9%、82.6%、86.9%。结论发热患儿出现口唇充血皲裂及口腔粘膜充血、皮疹、球结膜充血,同时伴有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分类升高,ESR加快、CRP升高要高度怀疑川崎病的诊断,发热时间超过7天,CRP超过30是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KD)又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日本流行期间四岁以内儿童发病率172—194/10万。表现为发热超过五天,皮疹、淋巴结肿大、粘膜变化,肢端硬肿,脱皮,后期合并冠状动脉扩张等。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伴有淀粉酶异常的川崎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典型川崎病和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性。方法:选取博爱县人民医院儿科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典型川崎病患儿30例作为典型川崎病组,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非典型川崎病患儿30例作为非典型川崎病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指标与心脏彩超检查结果。结果:与非典型川崎病组比较,典型川崎病组患儿颈淋巴结肿大、皮疹、手足硬肿、指(趾)脱皮、唇红干裂、杨梅舌、结膜充血等发生率、CD4+/CD8+明显升高,卡疤红肿、肛周脱皮屑、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CD3+、CRP值明显降低,卡疤红肿、皮疹、手足硬肿、杨梅舌、发热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唇红干裂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与典型川崎病相比,非典型川崎病临床表现更不具备特异性,更容易出现漏诊误诊,导致患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冠状动脉损伤风险更高。因此可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心脏彩超,帮助确诊,及时防治冠状动脉损伤,避免冠状动脉损伤发展成冠状动脉瘤。  相似文献   

7.
罗燕  木英  彭海燕 《当代医学》2010,16(10):56-57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提高对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治。方法对我科2005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19例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热、指(趾)端脱皮、球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口唇粘膜改变、手足硬性水肿、肛周潮红脱皮、皮疹的发生率依次为100%、89.5%、73.7%、42.1%、52.6%、31.6%、57.9%、31.6%。其中血小板升高、血沉增快、白细胞升高、CRP升高、血红蛋白下降、OKMB升高、冠状动脉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100%、84.2%、94.7%、68.4%、47.4%、42.1%、63.2%。结论不典型川崎病容易误诊,可结合实验室指标给予拟诊,尽早应用免疫球蛋白,以减少冠状动脉损害。某些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症状对早期诊断不典型川崎病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川崎病患儿40例,分析其急性期临床表现、实验室、UCG检查及诊断时间.结果:40例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典型病例25例(62.5%),不典型病例8例(20%),疑似病例7例(17.5%).急性期临床表现发生率:结膜充血80.0%,皮疹70.0%,淋巴结肿大67.5%,口腔黏膜改变95.0%,手足硬肿、膜状脱皮65.0%,卡介苗接种处再现红斑5.0%,肛周皮肤潮红脱皮12.5%.结论:川崎病急性期部分呈不典型病例及疑似病例,易延误诊断,KD面容,ESR、WBC显著升高、UCG、肛周皮肤潮红脱皮、卡介苗接种处再现红斑,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吴正文 《中原医刊》2003,30(21):8-9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畸病的临床特点,以期发现其中对早期诊断和确定诊断有提示价值的临床特征,从而提高对不典型川畸病的认识。方法:对不典型川畸病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2例病例入院均未诊断明确,均有发热,其中皮疹19例,眼结合膜充血13例,口腔粘膜改变15例,颈部淋巴结肿大13例,手足硬肿7例,指(趾)端脱皮15例,肛周红14例,心脏彩超冠状动脉扩张10例。结论:不典型川畸病多发生于4岁以下小儿,指(趾)脱皮、肛周红、血小板数具有早期诊断价值。早期确诊,并应用IVIG的治疗对降低心血管并发症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完全型川崎病小儿的临床特征,以期早期诊疗,改善预后。方法:分析从2009年1月-2012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不完全型川崎病及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其在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58例不完全型川崎病患儿与50例典型川崎病患儿相比,性别与年龄分布无明显差异。不完全型川崎病患儿诊断指标中的症状发生率如结膜充血、多形性皮疹、淋巴结肿大、手足肿胀、脱皮、唇干裂明显低于典型川崎病组患儿(P<0.01)。两组患儿疾病诊断时距起病的时间分别为(7.8±2.0)和(7.3±2.2)d(P=0.188)。实验室检查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扩张比例在不完全型川崎病组为34.5%,在典型川崎病组为22.0%(P=0.153)。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别(P=0.449)。结论:不完全型川崎病患儿主要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典型川崎病患儿,在冠脉损害以及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方面与典型川崎病患儿相比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1.
叶青  张俊华  金颖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1):764-765
目的 探讨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5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及诊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15例中男女比例为2.75:1,临床表现发热100%,皮疹和唇红干裂杨梅舌各为86.6%,球结膜充血和肛周皮肤潮红及脱皮均为80%,颈淋巴结肿大、手足硬肿、指(趾)端脱皮均为73.3%。心脏彩色多普勒异常40%。结论 加强对川崎病的警惕,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6例。发病年龄5月~4岁。5天以上的不规则发热及皮诊6例,双眼球结膜充血、唇红皲裂及草梅舌5例,手掌足底硬肿及指趾端脱皮4例,颈淋巴结肿大3例,卡介苗接种瘢痕处红肿1例。其他表现为血小板升高、血沉增快、免疫球蛋白升高及心电图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川崎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住院的42例川崎病惠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2例中男29例,女13例,症状均为发热5天以上,其中皮疹39例,结膜充血35例,口唇干裂出血34例。杨梅舌36例,淋巴结肿大27例,手足硬肿35例,手足未梢和肛周脱皮39例.冠状动脉扩张5例。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治疗有效41例。结论:加强对川崎病的认识,尽早进行规范治疗及加强随访是取得比较满意疗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川崎病早期诊断有价值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川崎病患儿各种临床表现发生率。结果①55例川崎病患儿发病年龄以婴幼儿为主,3岁以内占81.8%。以春、夏季多见。不典型川崎病10例(18.2%)。就诊时除发热外,其它症状出现频率的次序是:球结膜充血94.6%、口腔粘膜改变89.1%、淋邑结肿大85.5%、指趾脱皮76.4%、皮疹74.6%、手足硬肿72.7%。②就诊时已有冠状动脉改变36例(65.5%),以双支冠状动脉多见(40%),其次为左冠状动脉(18.2%)。结论川崎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心血管并发症出现早。  相似文献   

15.
小儿川崎病延迟诊断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寻求减少和避免川崎病早期误诊的可能途径。方法: 回顾分析早期误诊的40例川崎病门诊或入院时和入院后诊断、综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 发热伴呼吸道症状多见,皮疹、结膜充血、唇红皲裂、指趾末端脱皮多于手足硬肿、颈淋巴结大、肛周脱皮,白细胞、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及低白蛋白血症、低血浆渗透压、低钠血症发生率高。误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药疹、颈淋巴结炎、腹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尿路感染较多,误诊麻疹、链球菌感染综合征、咽结合膜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高热惊厥少,院外误诊多。非典型川崎病占32.5%,冠状动脉受累33.33%。结论: 医务人员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是减少延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川崎病(KD)的临床资料,探讨KD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住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KD患儿各种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及发生率;总结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和阿司匹林(ASA)对KD的疗效。结果56例中,持续发热、唇和口腔粘膜改变、双球结膜充血、手足硬肿、颈部淋巴结肿大、多发性皮疹、肛周脱屑的发生率分别为100.00%、76.79%、69.64%、64.29%、55.36%、53.57%、39.29%。病程4~9天内发生心脏冠状动脉病变达45%。所有患儿均接受ASA治疗,IVIG治疗后48h退热48例,4例在用第2剂IVIG后36h退热,2例加用糖皮质激素并于2天内退热;2例于3~7天内自行退热。结论发热、手足硬肿、淋巴结肿大、皮疹(包括出现卡斑红)、双眼球结膜充血、唇和口腔粘膜改变是川崎病的早期主要临床表现。心脏冠状动脉的病变可为该病确诊提供有力的佐证。IVIG和ASA对KD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川崎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小儿急性发热性疾病,国内已不乏报道。川崎病并发颌下淋巴结肿大均为一过性,并发颌下脓肿者未见报道,我院于1995年4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患儿男,3岁,因发热7天,颌下肿痛2天就诊。查体:T39℃,双眼结膜充血,躯干可见散在的多形性充血性皮疹,口唇皲裂,少许脱皮,咽赤,口腔粘膜充血,扁桃体Ⅱ°肿大,草莓舌,左颌下红肿、触痛、质硬、皮温高,约5×7cm,指(趾)端硬肿,心肺腹脊柱四  相似文献   

18.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变态反应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皮疹、双眼结膜充血、手足皮肤硬性水肿、淋巴结肿大及心血管病变。2001~2005年我科共收治川崎病22例,经过我们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本组患儿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11个月~9岁。本组患儿均按日本MCLS研究会诊断标准确诊。22例患儿均呈中等热或高热,持续5~10天,并有眼结膜出血,口唇干裂。18例出现皮疹和颈淋巴结肿大,全部出现手足硬肿、掌趾红斑…  相似文献   

19.
沈忱  邓佳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29-130,132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提高早期确诊率。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93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分级标准分为典型KD组和非典型KD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特征、实验室检查及冠状动脉损害情况,探讨早期诊断KD的方法。结果两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发热表现,典型组患儿其他临床表现除肛周脱皮外发生率均高于非典型组,非典型组患儿肛周脱皮发生率明显高于典型组。两组患儿白细胞数值比较无明显差异,血红蛋白、血沉、血小板、心肌酶CK—MB及白蛋白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组患儿冠脉损害发生率为3.85%,非典型组患儿冠脉损害发生率为73.3%。两组患儿冠脉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436,P〈0.05)。结论KD临床以典型患儿为主,肛周脱皮、冠脉损害多见于非典型患儿,可据此对KD患儿进行早期识别与诊断,对提高后期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川崎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住院的42例川崎病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2例中男29例,女13例,男:女为=2.2:1。患者年龄多在1—5岁。症状均为发热5天以上,其中皮疹39例,结膜充血35例,口唇干裂出血34例,杨梅舌36例,淋巴结肿大27例,手足硬肿35例,手足未梢和肛周脱皮39例,冠状动脉扩张5例。丙种球蛋白加阿斯匹林治疗有效41例。结论:加强对川崎病的认识,尽早进行规范治疗及加强随访是取得比较满意疗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