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 研究Th1/Th2型细胞因子产生在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0例RGH患者外周血CD3^ T细胞内5种细胞因子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RGH患者CD3^ 总T细胞百分率比正常人对照明显降低(P<0.05);IL-2、IFN-γ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显著降低(分别为P<0.02及P<0.001);IL-10、IL-12阳性细胞则明显升高(均为P<0.01);TNF-α阳性细胞则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RGH患者存在着因Th1与Th2细胞间的交互异常调节所致的有关细胞因子产生失衡,表现为Th2型细胞因子(IL-10)产生过多,而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产生过少,由引所引起的一系列细胞免疫反应抑制效应在RGH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及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了23例荨麻疹患者PBMC产生IL-4、IL-10及IFNγ水平。结果表明荨麻疹患者PBMC产生IL-4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而产生IL-10及IFNγ水平与正常人相差不显著(P>0.05)。IL-4在Ⅰ型变态反应荨麻疹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硝苯吡啶(NFP)治疗73例冻疮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压的影响。数字随机法将73例冻疮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NFP 10mg,每日2次口服,3日后改为20mg,每日2次,连服14日。对照组服用复方丹参片3片,每日3次口服,连续14日。两组均外用喜疗妥,比较其疗效、起效时间及对血压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而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NFP是治疗冻疮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粘附分子和炎性细胞因子与SLE发病的关系,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双荧光染色法,检测了SLE患者淋巴细胞表面CD11a、CD54的表达,同时用放射性免疫法(RIA)检测了血清TNF-α和IL-8的水平。结果表明(1)SLE患者的血淋巴细胞表面CD11a,CD54的表达和血清TNF-α、IL-8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1),且活动期患者高于稳定期患者(P<0.01);(2)SLE伴皮肤血管炎患者淋巴细胞表面CD11a,CD54的表达较SLE不伴皮肤血管炎患者显著性升高(P<0.01);(3)SLE患者血清TNF-α与IL-8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SLE患者淋巴细胞表面CD11a与CD54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11a,CD54的表达和血清TNF-α、IL-8的水平均可作为SLE病情活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加味芍药甘草口服液治疗急性荨麻疹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加味芍药甘草口服液对急性荨麻疹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组样本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上清液中人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结果用Primer统计软件作均数差异t检验。结果:治疗前患者PBMC在体外培养条件下IL-2水平显著降低(P<0.01),IL-4水平明显增高(P<05),治愈组的水平趋于正常(P>0.05),加入该药的体外培养液中IL-2和IL-4水平趋于正常(>0.05)。结论:该药治愈急性荨麻疹患者的重要机制可能在于调节PBMC分泌IL-2及IL-4等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水平,以消除应变性炎症和恢复正常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表达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银屑病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经碘诺霉素和佛波酯刺激(同时加莫能呈抑制细胞因子向细胞外转移)后用三色荧光抗体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T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4的表达情况。结果:未加刺激物时,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CD4^ /IF-γ^ 细胞数量分别占0.79%、0.88%,CD4^ /IL-4^ 细胞数量分别占1.92%、1.88%,两组间IFN-γ、IL-4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碘诺霉素和佛波酯刺激后银屑病患者CD4^ /IFN-γ^ 细胞数量占21.69%,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10.26%(P<0.001),CD4^ /IL-4^ 细胞数量分别占4.24%、4.4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未活化的CD4^ 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极少。经抗原刺激后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分化失衡,导致IFN-γ异常表达,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复方灵芝乳膏的制备及对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一种治疗黄褐斑的高效、低不良反应的外用乳剂。方法:将灵芝的水溶液和半胱酸加入乳膏基质中制成外用乳膏,以此为治疗药物,2%氢醌霜为对照药物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黄褐斑的总有效率为82.0%,对照组为65.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和13.3%(P>0.05)。结论:复方灵芝乳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黄褐斑的外用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加味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及其对血清白介素(IL)-4、干扰素(IFN)-γ与IgE的影响。方法9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玉屏风散治疗组和咪唑斯汀对照组,观察疗效与复发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玉屏风散治疗前后IL-4、IFN-γ和IgE水平。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O.01)。玉屏风散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gE、IL-4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O.01),而IFN-γ明显升高(P〈O.01)。结论玉屏风散加味方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可能与血清IgE、IL-4下降,IFN-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儿童皮肌炎与成人皮肌炎患者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探讨儿童皮肌炎(JDMS)与成人皮肌炎(ADMS)临床表现上的差异,将35例JDMS和139例同期住院的ADM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JDMS男女比为1:1.3,而成人男女比为1:2.1,JDMS眼周紫红斑,Gottron's丘疹的高发生率及ADMS相似,但肌炎症状较轻,合并症较少,肌萎缩,吞咽困难,间质性肺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成人患者(P<0.05,P<0.01,P<0.01,P<0.05),血清CPK,IgG升高率亦明显低于成人患者(P<05,P<0.01),而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及抗“O”阳性率则明显高于成人患者(P<0.01,P<0.05,P<0.01),结果提示JDMS与ADMS在发病机理及临床特点上均有差异,皮损特征对儿童皮肌炎的早期诊断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T辅助细胞不同功能亚群在梅毒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40例梅毒患者(一、二期各20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检测PBMC体外培养在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后Thl类(IFN-γ)和Th2类(IL-4)细胞因子的变化,以15例正常作对照。结果:梅毒患者IL-4的产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且一、二期梅毒患者间差异变有显著性(P<0.05),而IFN-γ却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一、二期梅毒患者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梅毒随着病程的发展,Th2细胞功能的优热表达,Th1细胞功能的进一步抑制,可能在梅毒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消疣汤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62例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和阿昔洛韦对照组,治疗30天后跟踪观察半年,治疗前后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2。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基本相同(P>0.05),治疗前后血清IL-2水平,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消疣汤是治疗尖锐湿疣的有效药物,它不仅具有抗病毒作用而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对减少尖锐湿疣的复发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33例痤疮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水平。发现女性患者LH、FSH、E2皆低于正常组(P<0.001),T与正常组差异不显著(P>0.05),P高于正常组(P<0.01)。男性患者LH、FSH低于正常组(P<0.001),E2和T较正常组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血清LH、FSH水平的异常可能在痤疮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和单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及PBMC仇IL-12水平与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PBMC、PBL和单核细胞,予LPS刺激后用夹心ELISA法检测其上清中的IL-12水平,用SLEDAI估计SLE的活动性。结果 SLE患者BPMC分泌IL-12水平较正常对照低(P<0.01),SLE患者和正常对照PBL分泌的IL-12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SLE患者的单核细胞分泌的IL-12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1)。SLE患者PBMC分泌IL-12水平与SLEDAI呈负相关(P<0.01)。结论 SLE患者PBMC分泌IL-12水平是降低的,在体外,SLE患者分泌IL-12水平降低是由单核细胞而不是B细胞的分泌能力降低引起的。且IL-12水平可作为评价SLE患者病情活动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探讨两种环氧合酶同工酶(COX-1和COX-2)在急性泛发性湿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BMC)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15例急性泛发性湿疹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PBMC中COX-1和COX-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急性泛发性湿疹患者PBMC中COX-2mRNA的平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且与湿疹面积严重度积分(EASI)有正相关性(P<0.01);而COX-1的平均表达水平理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急性泛发性湿疹患者PBMC中COX-2mRNA表达增加可能通过诱导前列腺素(PGs)及其代谢产物参与急性泛发性湿疹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5.
观察了新抗凝片对SLE动物模型BXSB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小鼠发病后其纤溶功能低下,主要是血中t-PA活性明显低于正常(P<0.01),尿蛋白明显增加(P<0.05);用新抗凝片(1mg/kg/d)灌胃20天后,t-PA活性恢复正常,尿蛋白量和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的沉积明显低于未治疗组(P<0.05,P<0.01)。实验证明新抗凝片具有恢复病鼠纤溶功能的作用,从而阻止或清除肾小球免疫复合物和纤维蛋白的沉积,使病损得以修复,对SLE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Th1/Th2淋巴细胞类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外周血中CD4^ 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情况,探讨Th1/Th2细胞类型与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复发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33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细胞因子(IFN-γ,IL-4)和表面抗原(CD4)进行分析。结果: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较健康志愿者的Th1/Th2比值显著降低(P<0.01)。年复发4次以上组较年复发小于或等于4次组Th2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RGH的年复发次数与Th1/Th2比值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RGH患者Th2细胞占优势,复发频率与Th1/Th2平衡失调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Th1淋巴细胞类型免疫缺陷是RGH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中药银杏石榴煎治疗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观察该煎剂对银屑病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及IL-8表达水平变化。方法银杏石榴煎治疗前后对银屑病患者皮损进行PASI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者血清中TNF—α、IL-6及IL-8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①银杏石榴煎可显著改善银屑病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前后PASI评分明显下降(P〈0.01)。②患者血清中TNF-α、IL-6及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治疗后其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③患者体内TNF-α及IL-8表达水平与PASI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银杏石榴煎为治疗银屑病的有效药物;患者血清TNF—α、IL-6、IL-8表达水平与银屑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基因重组人干扰素α—2b涂膜剂治疗单纯疱疹2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2b涂膜剂治疗单纯疱疹的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方法,以0.5%酞丁安搽剂外用作对照组,干扰素α-2b涂膜剂外用作为治疗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治疗单纯疱疹治愈和总病程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 干扰素α-2b涂膜剂治疗单纯疱疹有效。  相似文献   

19.
中西药结合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4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42例),对照组B(42例),治疗组C(61例)。对照组A服用润肤止瘁汤治疗,对照组B服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治疗组C两种药联合治疗。结果①三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A与对照组B疗效一样,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并且治疗组C有效率(85.24%)和痊愈率(70.49%)最高,明显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②三组治疗前后积分变化情况:三组在入组当天积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组内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均有显著性(P〈0.01),而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A和B(P〈0.01;P〈0.01)。同时联合治疗起效时间也明显短于单一治疗,在治疗2周后,治疗组积分与对照组A和B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但对照组A和B之间无显著性(P〉0.05)。结论说明中西药结合治疗皮肤瘙痒症因其疗效高、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1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分成2组。A组50例,用中药,包括辨证论治口服及静脉滴注中药和外用普连膏。B组41例,用中药加西药,中药口服煎剂同A组,西药为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药膏等。结果:A组治愈27例(54%),显效19例(38%),进步4例(8%),总有效46例(92%)。B组治愈21例(51.22%),显效6例(14.63%),进步11例(26.83%),无效3例(7.32%)。总有效27例(65.85%)。但经Ridit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比较A组优于B组(P<0.01)。结论:从疗效与危险因素两方面分析来看,尽早合理治疗银屑病是必要的,单纯用中药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可能更稳定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