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是一种普遍使用的监测技术。许多研究已经指出:在正常或血流减少的情况下,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这种监测技术是准确的。本文研究在高动力循环状态下这种监测技术的准确性。作者选择10名健康志愿者参加研究。用两台Ohmeda Biox3700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同时对每个受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周灌注指数对重症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对200例ICU重症患者通过监护仪脉搏血氧饱和度探头测量外周灌注指数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同时抽取动脉血气测量动脉血氧饱和度;根据外周灌注指数分为灌注良好组和灌注不足组,比较两组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测量准确性(SpO_2与SaO_2的差异在±3%内)。结果经外周灌注指数测定,灌注良好103例,不足97例。灌注良好组和灌注不足组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准确率分别为97.1%、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周灌注指数对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的准确性有影响;外周灌注不足时,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准确性下降,建议可同时结合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动态观察患者氧合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前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肠管血氧饱和度,与手术中坏死肠管部位及体积进行对照,通过数据分析测定肠管血氧饱和度最低部位与肠坏死部位符合程度来判定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肠坏死诊断中的价值,同时测定脑血氧饱和度判定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脑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方法 选取非肠道疾病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确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保守治疗失败需要手术治疗的新生儿患儿27例。通过近红外光谱仪(脑血氧饱和度仪)分别测定对照组和手术组手术前上腹部、下腹部、左侧腹、右侧腹四个部位肠道血氧饱和度、脑血氧饱和度和外周血氧饱和度值,手术组手术中记录肠坏死部位和坏死肠管体积。分别比较两组数据,手术组统计四个测量部位最低值与手术中肠坏死部位的相符合程度占比,以及肠道血氧饱和度测量值与坏死肠管体积的关系。两组之间的对比采用t检验,手术前后符合程度用百分比,肠道血氧饱和度与坏死肠管体积关系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与手术组之间同一部位之间肠道血氧饱和度、脑血氧饱和度以及血液血氧饱和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组内四个测量部位最低值与手术中肠坏死部位的相吻合程度占比85.2%,肠道血氧饱和度与坏死肠管体积有负线性相关。结论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测量肠管血氧饱和度和脑血氧饱和度的有效方法,对于肠道坏死程度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对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坏死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5岁.胸腹肢体被尖刀连续捅刺12刀1 h.面色苍白、四肢冷湿、神志淡漠、憋气伴呼吸困难,血压50/0 mmHg,心率140次/min,经皮测血氧饱和度78%.立即开通四条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左、右胸部均被尖刀刺入,伤口向外冒气及血,上腹部有三处刀伤刺入腹内,左下腹一处刀伤刺入腹内,右上肢三处刀伤,右大腿两处刀伤,左颊一处刀伤.  相似文献   

5.
鼻咽通气道用于肥胖患者麻醉恢复期气道管理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鼻咽通气道用于肥胖患者麻醉恢复期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 全麻术毕患者80例,年龄48~72岁,ASA Ⅰ~Ⅲ级,体重指数>30 kg/m~2,随机分为2组(n=40):鼻咽通气道组(Ⅰ组)和口咽通气道组(Ⅱ组).待患者呼吸恢复(呼吸频率≥10次/min,潮气量≥5 ml/kg)后,拔除气管导管,Ⅰ组即刻经鼻腔置入鼻咽通气道,Ⅱ组经口腔置入口咽通气道,置入通气道后均以面罩给氧(氧流量3 L/min)至苏醒,脉搏血氧饱和度<90%时采取补救措施.于置入通气道后1 min(T_1)、5 min(T_2)、10 min(T_3)和20 min(T_4)时记录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并记录置入通气道后20 min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置入通气道后,两组患者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维持在正常范围.与Ⅱ组比较,Ⅰ组各时点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3.4)时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躁动、恶心呕吐和喉痉挛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与口咽通气道相比,鼻咽通气道维持肥胖患者全麻恢复期上呼吸道通畅的效果相同,但诱发的应激反应较低、并发症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6.
不同口径房间隔造口对犬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通过制作不同口径的可调式房间隔造口的实验动物模型 ,探讨其在右心房压力增高状况下对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为临床应用可调式房间隔造口技术提供实验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 .动物模型 :1 5~ 2 0kg犬 1 0条 ,随机分为 2组。A组 5只 ,为制作 5mm口径可调式房间隔造口组 ;B组 5只 ,为制作 1 0mm口径可调式房间隔造口组。两组均在体外循环下建立动物模型。在房间隔卵园窝处分别作 5mm或 1 0mm直径的房间隔造口 ,用 3 0Prolene线沿造口作荷包缝合 ,于房间沟处穿出 ,套入 1 4F橡胶管形成可调式房间隔造口装置。为使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脊髓损伤患者急性期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方法 对32例颈脊髓损伤急性期患者于伤后7d内进行24 h SpO2监测,10 min记录1次.结果 患者在夜间、睡眠状态下SpO2分别显著低于日间、非睡眠状态(均P<0.05),伤后第3天SpO2低于0.9000.结论 患者在夜间、睡眠状态和伤后第3天应加大给氧流量,同时密切观察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麻患儿术中脉搏氧饱和度(SpO2)测量的新方法,以提高检测效果.方法 对20例全麻手术患儿分别于两个不同部位置血氧探头监测SpO2,即血氧探头伸直后用手术粘贴巾固定于患儿前额(头测法),和将血氧探头按传统方法环夹于患儿手指末端(指测法).连续监测并记录麻醉前至手术120 min时每5分钟的SpO2数值以及两种方法探头脱落和数值测不出次数.结果 两种方法监测不同时段SpO2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头测法探头脱落次数和数值测不出次数较指测法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 对全麻手术患儿采用头测法监测SpO2效果优于指测法.  相似文献   

9.
琥珀酰明胶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7岁,体重70 kg,因外伤性第12胸椎椎体压缩骨折,椎管狭窄,不全截瘫.欲在全麻下行后路椎板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术前各项实验室检查正常.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血压130/80 mm Hg,心率110次/min,血氧饱和度99%.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双向腔肺分流术后不同通气程度对脑血流及系统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8例功能性单心室行双向腔肺分流术病儿.术后3~5 h血流动力学平稳后进行研究,初始呼吸机参数设定容量控制的SIMV模式.通过调整呼吸机频率获得不同通气状态.更换通气状态后20 min记录数据,记录3种连续的通气状态下动脉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指标、颈内动脉多普勒血流频谱,用近红外组织血氧监测仪持续监测脑组织血氧参数.结果 高通气状态下,动脉血压和上腔静脉压明显下降,平均动脉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下降.反映脑血流量的指标颈内动脉血流峰值速度以及脑组织中含氧血红蛋白的含量也明显下降.而在低通气状态下,可以观察到相反的结果.结论 不同通气状态可以明显影响双向腔肺分流术后血流动力学状况、动脉氧饱和度及脑血流量.与高通气相比,低通气状态降低脑血管床阻力,因此可以增加双向腔肺分流术后脑一肺串联的血流量,提高双向腔肺分流术后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吊床体位减轻早产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6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足底采血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传统鸟巢体位干预,观察组给予吊床体位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足底采血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和疼痛评分。结果 针刺后2 s、采血后1 min观察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针刺后2 s、采血后1 min和5 min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早产儿足底采血过程中给予吊床体位,可维持操作过程中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稳定,且可降低早产儿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2.
大面积烧伤患儿切痂植皮手术时,血氧饱和度仪探头置放的位置常有问题.作者将标准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的探头作了改进,可在舌部测定血氧饱和度.作者选择10例严重烧伤患儿,在气管插管麻醉下实施手术,心前区或  相似文献   

13.
体动和低灌注影响脉搏血氧饱和度准确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体动和低血流灌注是影响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值准确性的常见因素。本研究旨在观察和比较三种不同类型的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在人为的体动干扰以及局部低血流灌注的情况下,其SpO2监测值的变化。方法 60位成年健康志愿者参加本研究。在志愿者同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末端分别连接并固定好Nellcor N-200、Novametrix 7100和Vital SAT(ICC)三种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的传感器探头。30名志愿者参加了体动试验,另外30名志愿者参加低血流灌注的试验。全程连续监测记录SpO2值,并与静止状态下对照。计算并比较三种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在不同状态下SpO2值的读数错误频数、读数丢失频数及准确频数。结果三种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的读数错误频数和读数丢失频数在体动时均有显著提高;读数丢失频数在低灌注时显著增加。Vital SAT(ICC)所监测的SpO2值的错误频数及丢失频数均明显低于Nellcor N-200和Novametrix 7100。结论 体动及低灌注可影响SpO2监测值的准确性。Vital SAT(ICC)由于采用了先进的信号萃取技术(Masimo SET),在体动及低灌注状态下的准确性明显优于两种传统氧饱和度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进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114例,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实施常规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57例,实施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并对麻醉效果优良率、疼痛评分、舒张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水平予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96.49%,对照组麻醉效果优良率82.46%,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疼痛评分(2.32±0.33)分,对照组疼痛评分(4.50±1.62)分,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前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水平对比P0.05;麻醉后15、100 min两组患者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麻醉后15、100 min舒张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水平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在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稳定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等生命体征,明显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5.
长托宁对浅低温心不停跳心肺转流期间微循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长托宁对浅低温心不停跳心肺转流(CPB)期间微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长托宁组(B组)。B组转机前在预充液中加入长托宁3 mg,A组不用长托宁。体外循环转机 10 min后开始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转机后 30 min分别抽动脉血测乳酸(BL)含量及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转机中尿量、中心温度(直肠温)复温时间。结果 B组BL较A组显著降低(P<0. 05);B组直肠温复温时间较A组显著减少(P<0. 05)。结论长托宁能较好地改善浅低温心不停跳体外循环期间微循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可穿戴医疗设备用于生命体征监测记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式,以60例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为对象,在6:00、10:00、14:00、18:00分别使用可穿戴医疗设备(实验法)和传统耳温枪及监护仪(传统法)监测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比较两种采集方式所得数据结果及操作耗时。结果各时点两种方法测量的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实验法在数据转录耗时和总耗时上显著短于传统法(均P 0. 01)。结论使用可穿戴医疗设备监测生命体征的准确性好,且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体位护理对胸腔积液患者血氧饱和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单侧胸腔积液患者64例,按照积液量的多少分为2组,A组为中少量积液患者(34例),B组为大量积液患者(30例)。让A、B两组患者均在安静、不吸氧的状态下分别取健侧卧位与患侧卧位各持续5 min,观察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再进行患侧、健侧两体位各保持 15 min,用EDAN多参数监护仪进行监测,观察患者在不同体位下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取健侧卧位时,两组间的呼吸次数、心率次数、血氧饱和度值,及胸闷、胸痛、咳嗽、呼吸困难发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患侧卧位时,两组在胸闷、胸痛、咳嗽、心悸、血氧饱和度具有统计意义(P<0.05),但呼吸困难发生两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 结论〓临床上对待不同胸腔积液的患者,要进行个体化护理。中少量积液患者宜采取健侧卧位,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宜采取患侧卧位,建议遇到当体位改变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患者时,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并确定适合的体位。  相似文献   

18.
虽然麻醉期间和术后恢复期广泛应用脉搏血氧监测仪,但它也有某些局限性。本文叙述3例术后使用脉搏血氧监测仪监测通气的病例。在给氧的情况下,医生和护士未能识别在严重通气不足情况下周围氧饱和度(SpO_2)也可能是正常的。这种情况可引起严重高碳酸血症及临床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氧饱和度动态监测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3-60岁,平均32岁;胫腓骨骨折13例,胫骨平台骨折3例,股骨骨折4例。用血氧饱和度仪动态监测指(趾)端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采用改良Whiteside法测压装置监测骨筋膜室内压,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在20例骨筋膜室综合征中,血氧饱和度动态监测到的数据与骨筋膜室内压测到的数据呈负相关性,血氧饱和度越高,骨筋膜室内压越低,反之也一样。结论:应用血氧饱和度仪动态监测肢端SpO2的方法,能间接反映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的缺血情况,对骨筋膜室综合征作出早期诊断及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水交换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及舒适性。方法将门诊非麻醉结肠镜检查患者1 000例随机分为水交换肠镜组和注气肠镜组各500例,分别接受水交换肠镜检查和注气肠镜检查。观察并记录两组检查成功率、检查前、中、后指脉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变化、检查疼痛评分及进镜时间。结果两组检查前、中、后指脉血氧饱和度均在0.98以上,心率均为60~100次/min,水交换肠镜组控制心率的作用显著优于注气肠镜组(P0.05);水交换肠镜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注气肠镜组、进镜时间显著长于注气肠镜组(均P0.01)。结论水交换肠镜检查安全可靠,并可有效缓解结肠镜检查疼痛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