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已有的心脏外科手术消融能源主要包括:射频、微波、冷冻、超声、激光.除冷冻外,其他绝大多数的能量源都是通过热能来进行消融的.这些方法的侵入性伤害明显少于Cox-maze手术,操作简便,降低了并发症率.但这些能量源及其装置具有各自的特点.同时在评价能量源效能时需要考虑的标准:能否能够制造有效阻断心房组织的电传导;能否有效穿透心外膜脂肪;消融是否迅速;是否会造成并发损伤;能否应用于任何所需要消融的解剖部位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液氮冷冻加切开缝合的改良迷宫手术治疗心房纤颤。方法 26例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纤颤的病人行瓣膜替换术或成形术,同时应用液氮冷冻加切开缝合的改良迷宫手术治疗心房纤颤。结果 术中心脏复跳后,心房纤颤均消失,恢复窦性心律。术后2周内5例出现频发房性早搏,1例术后12天出现频发房性早搏及短暂房扑,1例术后第7天出现房颤与窦性心律交替,经服用乙胺碘呋喃酮或氨酰心安后心律失常消失。术后随访6 ̄18个月  相似文献   

4.
我国心脏外科的现状与心房纤颤的外科治疗陈宝田我国的心脏外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飞速发展,1954年开展了二尖瓣闭式分离术,继而心肺机研制成功。特别是近10年来,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的外科治疗等,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心脏和心...  相似文献   

5.
1994年9月我们成功的采用了迷宫手术治疗心房纤颤1例。患者女性,42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左房血栓,伴1年房颤史,彩色多普勒示左房明显扩大(56mm)。手术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术中行二尖瓣置换和左房血栓取除。并按标准Cox迷宫手术设计治疗房颤,即在两侧心房作若干切口,结合深低温冷冻技术,根除两侧心房可形成大折返环的病理基础。术后第3天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术后一月复查心功良好。彩色多普勒证实在房明显缩小(41mm),心房恢复正常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性对两组共30例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后心房纤颤转复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房颤类型、心功能指数、瓣口面积和血液动力学改变差异不显著。但在失败组,左房内径、房颤持续时间和病程均明显大于成功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房颤复发与房颤持续时间,左房内径大小及病程长短呈显著正相关。左房内径≥50mm,房颤持续时间大于2年、病程≥20年的PBMV后患者,房颤转复成功率低,应避免转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二尖瓣狭窄(MS)伴房颤经皮球囊扩张术(PBM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1例伴房颤MS与同期29例窦律MS患者PBMV术后及随诊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MS伴房颤PBMV术后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显著改善,但其改善程度要略逊于窦律组;均无血管栓塞并发症发生。结论 只要术前充分抗凝,操作仔细,MS伴房颤行PBMV治疗具有与MS伴窦性心律同样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心房纤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新华  施荣杰 《医学综述》2001,7(3):150-151
心房纤颤 (atrialfibrillation ,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根据国外报道在 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为 0 2 %~0 3 % ,且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 ,60~ 90岁年龄组 ,AF发病率为 5 %~ 9% [1 ] 。在国内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AF机制的研究虽已进一步深入 ,但尚无定论。AF有一定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特别是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 ,发生AF后循环系统功能迅速恶化 ,故一直是临床心律失常学治疗关注的焦点。1 AF的分类AF的分类对采取的治疗对策有极重要的意义。尽管分类方法繁多 ,各有千秋 ,对临床较有意义的分类…  相似文献   

9.
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心房纤维性颤动 (简称房颤 )的迷宫手术已经取得了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但手术操作复杂 ,术后并发症较多 ,我们对其进行了改良。于1994年3月至今对20例风湿性心脏病 (简称风心 )持续性房颤病人施行改良迷宫手术和瓣膜替换术 ,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性4例 ,女性16例 ;年龄30~51岁 ,平均 (39.5±10.1)岁 ;风心病史10~20年 ,平均 (13.9±7.2)年 ;房颤病史3~6年 ,平均 (4.2±1.6)年。心电图均示心房纤颤。X线胸片显示肺血增多 ,心胸比率0.58~0.82 ,平均0.65±0…  相似文献   

10.
11.
心房纤维性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时,心房发生350~600次/分不规则的冲动,使心房失去了协调一致的有效收缩。而房室传导系统仅能接受部分心房兴奋的下传。引起心室搏动快而不规则。常常在120~180次/分之间。导致心室的排血功能减退,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特有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心房纤颤的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国外文献报道,一般群体内有29/5的发作趋势,在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为0.2%~0.3,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65岁以上发病率为5%~9%[1]。有器质性心脏病者AF发病率更高,AF也见于正常心脏,5%~15%的AF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心房纤颤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1994年9月我们成功地采用了迷宫手术治疗心房纤颤1例。患者女性,42例,患显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左房血栓,伴1年房颤史,彩色多谱勒示左房明显扩大(56mm)。手术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术中行二尖瓣转换和左房血栓取除。并按标准Cox迷宫手术设计治疗房颤,即在两侧心房作若干切口,结合深低温冷冻技术,根除两侧心房可形成大折返环的病理基础。术后第3天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术后一月复查心功良  相似文献   

14.
心房纤颤(AF)在老年人的心律失常中最常见,文献报导占第二位[1],为探讨其临床特点,本文对5年来收住院AF患者6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心房纤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本文分析我院门诊和住院的6010例心电图中,215例心房纤颤的病因与合并其它心律失常的情况。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性121例,女性94例,平均年龄52.6岁(12~93岁),快速型心房纤颤99例,缓慢型心房纤颤116例。  相似文献   

16.
高春和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0):329-329
本文对100例心房纤颤(A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Af的病因分布特点与临床类型。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我们先后遇到急性酒精中毒并发心房纤颤8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例均为男性,年龄28~  相似文献   

19.
心房纤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在球囊二尖瓣扩张后,转复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心房纤颤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的相关因素.方法 206例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在球囊扩张术后,采用口服胺碘酮及电复律治疗心房纤颤,对复律成功的患者给予小剂量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并随访1年.结果服用胺碘酮者58例,17例转复成功(29.3%);189例行电转复,178例转复成功(94.2%),电转复成功率明显高于胺碘酮转复(P<0.01).心房纤颤复发组与保持窦性心律组相比,左心房内径明显扩大(P<0.01),心房纤颤持续时间明显长(P<0.01),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人数的比率明显高(P<0.05).随访1年,有45例患者心房纤颤复发.影响心房纤颤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相关因素有左心房内径扩大、心房纤颤持续时间长及明显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结论对左心房内径明显扩大、心房纤颤持续时间过长及有明显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在选择心房纤颤转复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