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博莱霉素(BLM)的毒性作用不仅引起肺纤维化,同时也破坏机体中发育旺盛的骨髓、淋巴组织细胞等。腺苷(adenosine ,ADO)能减少BLM引起的细胞坏死[1] ,促进肺部免疫反应,抑制纤维化发生。材料与方法 健康昆明小鼠4 0只,体重30 38g ,9~11个月龄,经气管内注入BLM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产品) 7 0mg/kg ,随机平均分为2组。自实验第2天,BLM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 1ml,ADO组腹腔注射ADO(上海伯奥生物科技公司产品) 15mg/kg ,共5d。实验第4、10、2 0、30天分批脱颈椎处死小鼠,每次每组随机处死5只。取小鼠新鲜脾称湿重,肺、脾等器官组织常规石…  相似文献   

3.
电凝在切除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2001年10月~2002年5月间行内镜下以高频电凝为主,辅以点切摘除消化道隆起病变45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能耐受肺叶切除的肺癌患者利用胸腔镜行肺局限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 15例不能耐受肺叶切除的肺癌患者利用胸腔镜行肺局限切除术治疗,12例行根治性肺叶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行局限切除后3年生存率为73.3%、复发率为26.7%、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根治性肺叶切除手术的3年生存率为66.7%、复发率为25%、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3例。比较组间生存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功能低下的不能耐受肺叶切除肺癌患者行局限性肺切除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分析2009年到2011年接受肺叶切除的180例NSCLC患者,其中90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作为观察组;90例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胸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总量、切口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胸引流管放置时间以及术后引流总量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NSCLC)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57例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手术65例,分别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122例均手术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两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前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疼痛、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并发症方面优于后者,P<0.05。结论单向式胸腔镜手术是肺癌根治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手段,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典型肺部炎性病变的CT表现,以提高CT诊断首诊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CT误诊而经病理证实的肺部炎性病变。根据CT表现分为结节型实变型及肿块型。采用常规CT平扫和增强,层厚、层距5~10mm。结果CT首诊误诊为周围型肺癌16例,中央型肺癌3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肺结核3例,纵隔肿瘤并肺内浸润2例。结论误诊主要原因是缺乏典型的CT表现。因此熟悉和了解各种不典型肺炎CT表现,必要时结合活检,方能提高CT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CT)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优越性。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开展的45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与45例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CT)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做对照研究,就两组术中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短、淋巴结清扫数目、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术后胸腔积液引流量、切口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指标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ATS组中在术中所用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术后胸腔积液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优于CT组,VATS组术后1、3、5天切口疼痛程度、血清TNF-α、IL-1β及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CT组(P均0.05),但术后并发症及淋巴结清扫数量组间无差异(P均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是一种安全有效并且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CT影像学征象联合模型对局灶性肺炎型肺癌(focal pneumonic lung cancer, FPLC)和局灶性肺部炎性病变(focal pulmonary inflammatory Lesions, FPIL)鉴别诊断意义。 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FPLC患者39例为观察组,FPIL患者2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和CT征象,构建临床联合CT影像特征模型,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模型对FPLC和FPIL的鉴别诊断。 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年龄,有吸烟史(51.28% vs. 44.00%)和无呼吸系统症状(33.33% vs. 20.00%)显著(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病灶小(40.28±16.39 mm vs. 45.39±17.72 mm),多见空气支气管征(30.77% vs. 16.00%)(P<0.05);对照组较观察组多见坏死(48.00% vs. 10.26%)和胸膜粘连(72.00% vs. 41.05%)(P<0.01)。综合模型显示年龄[OR(95%CI): 4.37(2.19~9.14)]、呼吸系统症状[OR(95%CI): 1.87 (1.12~2.44)]、空气支气管征[OR(95%CI): 2.93 (1.82~4.44)]、坏死[OR(95%CI): 5.79(2.69~14.83)]和胸膜粘连[OR(95%CI): 8.42 (3.31~17.94)]是区分FPIL和FPLC的预测因素(P<0.05)。模型AUC 0.856(95%CI:0.765~0.946),灵敏度81.5%,特异度85.3%。 结论综合模型结合临床特征和CT影像特征,鉴别局灶性肺炎样肺癌和局灶性肺部炎症病变,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治疗肺癌、肺结核、肺囊肿、肺脓疡、支气管扩张、肺曲菌球等疾病均为采取手术切除肺叶或全肺,术中采取直线型支气管缝合器-TLH30缝合支气管残端效果令人最为满意[1~3].2003年以来,本院手术切除肺叶及全肺使用强生公司所提供的缝合支气管残端25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肺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老年人由于病理生理特点,发生肺血管疾病时临床特征、治疗决策以及预后具有特殊性。探索老年肺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及有效的诊治方案,对改善预后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行单侧肺叶切除术的术前、术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变化。方法测定63例行单侧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结果术后早期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下降(P〈0.05)。术后3个月FEV1及DLCO较术前有所改善,与术前相比,P〈0.05。结论单侧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肺功能无显著影响,其气道阻塞程度及弥散功能术后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羟考酮注射液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对部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常规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羟考酮组,A组,下同)和对照组(曲马多组,B组,下同)各20例。A组术后静脉泵注羟考酮(1 mg/ml,2 mg/h),B组术后静脉泵注曲马多(0.2 mg/kg/h);采集患者麻醉诱导前(T_0),术后4 h(T_1),术后8 h(T_2),术后24 h(T_3)动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并于T_0、T_1、T_2、T_3时间点记录患者生命体征(HR、MAP、RR、SPO_2),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与T_0比较,两组TNF-α、IL-6、IL-10浓度在T1-3明显上升(P0.05),A组T_(1-3)血清TNF-α、IL-6浓度均明显低于B组(P0.05),而IL-10于T_1、T_3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各时点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羟考酮注射液通过对血液中部分炎症因子的所起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常规剖胸肺叶切除术术后的炎症反应,能较好地维持部分重要炎症因子的平衡,起到缓解术后免疫功能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对早期肺癌患者肺功能、并发症、生活质量等的影响。方法146例早期肺癌患者根据患者意愿,以手术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其中67例实施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开胸组),另外79例实施全腔镜肺叶切除术(全腔镜组)。对两组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预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全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胸组(P<0.05),但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要明显少于开胸组(P<0.05),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胸组(P<0.05),术后伤口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开胸组(P<0.05),淋巴结清除个数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w,两组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明显下降,但全腔镜组显著优于开胸组(P<0.05);在术后1年,两组肺功能已基本达到术前水平,且组间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肺癌症状量表(LCSS)得分和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全腔镜组LCSS得分较开胸组明显降低(P<0.05),FACT-L得分较开胸组显著升高(P<0.05);术后1年,LCSS得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ACT-L得分均达到术前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组(P<0.05)。术后1年,组间在复发、远处转移和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均可达到满意效果,在远期预后上效果相当,且全腔镜方案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八段锦用于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101例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及对照组(n=51)。治疗组围术期接受八段锦康复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三个月肺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干预后FVC、FVC%、FEV 1、PEF、PEF%、IC、IC%、MVV、MVV%及6w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VC、FEV 1、IC及6wm的康复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应用八段锦康复训练有助于肺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依照不同术式将8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44)采用胸腔镜手术(VATS),对照组(n=43)采用传统开胸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时CD_4~+、CD_8~+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5 d时CD+4水平逐渐恢复至术前,术后3d、15d时CD_4~+/CD_8~+比值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同期组间比较,治疗15d时观察组CD_4~+、CD_4~+/CD_8~+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术后3d、15d时NK细胞水平均略低于术前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体现出微创手术优势,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抑制更轻,更利于患者的后期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在肺良性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科行肺良性疾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50例。其中辅助小切口2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48例,术中送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围手术期并发症3例(6%)。手术平均时间109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9 ml;术后胸液平均268 ml;术后平均置管时间4.9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天。术后病理:炎性假瘤11例,肺结核球13例,肺囊肿7例,错构瘤2例,支气管扩张5例,硬化性血管瘤3例,曲霉菌病2例,肺隔离症3例,肺脓肿2例,腺瘤2例。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可同时达到诊断和治疗肺良性疾病的目的,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下单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放式单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术后早期肺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胸外科行单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共76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传统开放手术组40例及胸腔镜手术(VATS)组36例,通过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30天肺功能检查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单肺叶切除术中传统开放术式和胸腔镜术式对患者术后早期肺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单肺叶切除术后早期肺功能下降明显;术后第7天胸腔镜组反映肺功能指标(VCmax、MVV、Pa O2、Pa CO2、SO2%)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胸腔镜组反映肺功能指标(VCmax、MVV、Pa O2、Pa CO2、SO2%)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肺叶切除行胸腔镜手术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肺功能更快速、更有效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胸腔镜肺叶切除术(TL)与常规肺叶切除(OL)的效果和成效差异。 方法选择2013年12月年至2016年11月门诊和急诊的289例肺叶切除患者,搜集患者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出院转归、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和总费用等。对数值变量和有序分类变量采用非参数的Mann-Whit-ney U检验、对无序分类变量采用Yates修正的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术后住院时间TL组少于OL组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TL组抗生素治疗使用天数少于OL组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TL方法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小于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P<0.0001)。两种方法出院1个月内门诊抗生素金额以及将其包含在内的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效果方面,切口等级OL优于T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引流总量,TL小于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出院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 结论T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肺叶切除术手术方法,与OL相比,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抗生素使用天数,出血量少,术后引流总量少。总费用以及出院1个月之后的门诊抗生素费用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作为早期肺叶切除的标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惠建军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0):1874-1874,1890
目的 探讨全肺切除术及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11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研究组59例,行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对照组55例,行全肺切除术.结果 研究组术后1、3、5年内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73%(P〈0.05).结论 全肺切除术与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各具特点,临床选择术式时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病变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