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miR-1470对人肝细胞癌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人正常肝细胞株(LO2)和人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Huh7)中miR-1470的差异表达;采用慢病毒转染肝癌细胞株,过表达(HepG2细胞株,过表达组)或敲减miR-1470(Huh7细胞株,抑制组)后,qPCR检测各组细胞miR-1470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miR-1470在肝癌细胞系HepG2、Hep3B和Huh7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肝细 胞系LO2,HepG2、Hep3B、Huh7三种细胞系相对正常细胞表达量分别为:2.304±0.366、2.851±0.508、 5.768±0.445(均P<0.05)。CCK8实验证实,过表达miR-1470组OD值在72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抑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470抑制肝癌细胞的凋亡(P<0.05);而miR-1470抑制组对比对照组,凋亡细胞显著增多(P<0.05)。结论 miR-1470促进肝癌细胞增殖,抑制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TGF-β1诱导人肝癌细胞系凋亡信号转导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肝癌细胞系凋亡及其与p53基因及Smad4的关系。方法选用3种含有不同p53基因状态的人肝癌细胞系,均分为TGF-β1诱导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对TGF-β1诱导的肝癌细胞的凋亡进行定量检测;另外,应用Lipofectamine2000把含有Smad4结合元件和荧光素酶基因的TGF-β1可诱导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对细胞进行转染,再经TGF-β1作用,分别检测其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在应用TUNEL检测的3个细胞系中,TGF-β1能诱导HepG2细胞(野生型p53)凋亡,其细胞凋亡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uh-7(突变型p53)和Hep3B细胞(缺失型p53)凋亡细胞较少,其细胞凋亡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酶检测提示,HepG2细胞的Smad4表达活性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uh-7和Hep3B细胞的Smad4表达较低,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pG2细胞系比Huh-7和Hep3B细胞系更易发生TGF-β1诱导的凋亡,Smad4是TGF-β1信号转导途径的主要调控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3.
多西紫杉醇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TX)对人肝癌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uh7用于实验.通过WST-1细胞增殖实验观察DTX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和DNA凝胶电泳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DTX对Caspase-3和Caspase-9酶原的激活作用.结果 DTX对HepGZ和Huh7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Hoeehst 33342荧光染色和DNA凝胶电泳检测发现DTX可诱导HepG2和Huh7细胞凋亡;在DTX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凋亡效应分子Caspase-3和Caspase-9酶原被剪切激活;Caspase3抑制剂Z-VAD-FMK抑制DTX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结论 DTX对肝癌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凋亡是其抑瘤的机制之一.DTX导致肝癌细胞凋亡程序依赖于激活Caspase-3酶原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肝癌细胞系凋亡及其与β53基因及Smad4的关系。方法选用3种含有不同β53基因状态的人肝癌细胞系,均分为TGF-β1诱导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对TGF-β1诱导的肝癌细胞的凋亡进行定量检测;另外,应用Lipofectamine 2000把含有Smad4结合元件和荧光素酶基因的TGF—β1可诱导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对细胞进行转染,再经TGF-β1作用,分别检测其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在应用TUNEL检测的3个细胞系中,TGF—β1能诱导HepG2细胞(野生型β53)凋亡,其细胞凋亡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uh-7(突变型β53)和Hep3B细胞(缺失型β53)凋亡细胞较少,其细胞凋亡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酶检测提示,HepG2细胞的Smad4表达活性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uh-7和HepB细胞的Smad4表达较低,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p2细胞系比Huh-7和HepB细胞系更易发生TGF-β1诱导的凋亡.Smad4是TGF-β1信号转导途径的主要调控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腺相关病毒介导的抑癌基因p53,p16和p21联合治疗肝癌的可能性和效果。方法 用携带人野生型p53,p16和p21的腺相关病毒分别或联合转导人肝癌细胞系HLE,HepG2,QGY-7701,QGY-7703,BEL-7402,SMMC-7721,通过体外及裸鼠体内实验研究转基因的表达及对癌的促凋亡和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p53,p16及p21对人肝细胞肝癌细胞系均有明显的促凋亡作用,体外凋亡率约30%左右,体内生长抑制率30%-44%;联合感染肝癌细胞效果更明显,体外凋亡率达56%,体内癌生长抑制率65%。结论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外源抑癌基因p53,p16和p21不仅对多种肝癌细胞系均有诱导凋亡和抑制生长作用,联合应用治疗肝癌更具有明显的相互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病毒滴度和纯度是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进行基因治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奥沙利铂对不同p53状态肝癌细胞的DNA损伤修复基因(GADD45β)诱导差异及可能调控机制.方法 转染p53全序列建立Hep3B+p53.体外合成GADD45β近端启动子序列群(-618至-314),构建荧光素表达质粒,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和Hep3B+p53.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奥沙利铂对GADD45β表达诱导及其近端启动子活性影响差异;比较对DNA合成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抑制差异;通过Caspase-3的表达变化测定凋亡的发生和发展.结果 奥沙利铂对Hep3B中GADD45β诱导并不明显.转染p53全基因序列后,Hep3B+p53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明显增加,并呈现出剂量-效应的正相关关系.荧光素分析提示奥沙利铂作用Hep3B+p53后的启动子NF-κB(-618/+6)和E2F-1(-470/+6)活性较Hep3B明显增强约1.5倍和0.8倍.奥沙利铂能够更加明显地抑制Hep3B+p53的DNA合成能力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100 μmol/L奥沙利铂作用后Hep3B+p53DNA合成率为30.41%,对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抑制率则达到75.60%,与Hep3B相比差异显著.奥沙利铂作用后Hep3B+p53的Caspase-3能够迅速地启动凋亡的发生和发展.结论 p53对铂类化疗药物对肝癌细胞的GADD45β诱导具有重要作用,增强转录调节因子的表达水平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GADD45β基因表达诱导对不同p53状态的肝癌细胞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合成GADD45β基因全序列表达质粒后,研究GADD45β基因表达诱导对呈不同p53状态的肝癌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获得GADD45β基因全序列,插入pDrive穿梭克隆载体和pIRES2-EGFP荧光表达载体后大量扩增获得DNA,结合p53全基因表达质粒pp53-EGFP转染HepG2、Hep3B细胞后,以[^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法(^3H—Tdr)和细胞克隆形成法分析DNA合成变化及细胞生长能力;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TGF-β1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合成GADD45β基因全序列和表达质粒,通过流式细胞仪收集转染阳性的荧光表达细胞能显著提高转染效率;转染GADD45β后.具有野生型p53基因的HepG2细胞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和DNA合成能力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明显增加,TGF-β1的表达亦明显受抑。与之相反,缺失p53基因的Hep3B需要同时共转染p53基因后,方出现抑制效应。结论:GADD45β基因能够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其功能需要完整p53基因的辅助和(或)调控。GADD45表达和(或)功能异常,导致p53介导的DNA损伤修复途径异常或阻断,是肝脏细胞恶性转化及形成肿瘤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
RNA干扰技术靶向SMYD3基因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Xu JY  Chen LB  Xu JY  Yang Z  Xu RH  Wei HY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7):481-484
目的 构建针对人SET-和MYND-结构域含有蛋白3(SMYD3)编码基因的短发夹状RNA(shRNA)干扰质粒,并研究其对肝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SMYD3mRNA在肝癌细胞系HepG2、Hep3B、SMMC7721的表达。构建重组SMYD3shRNA表达质粒Pgenesil-1-s,并采用介导转染法导入HepG2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阻抑效应,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建立人肝癌细胞HepG2皮下移植瘤裸鼠模型,注射Pgenesil-1-s,动态观察肿瘤体积并于2周后处死裸鼠称取瘤重。结果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SMMC7721的SMYD3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细胞株L-02;Pgenesil-1-s转染HepG2细胞后,SMYD3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而且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细胞生长明显受抑;经重组质粒治疗14d后,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缓慢,相较于对照组瘤体明显缩小、瘤重明显减轻(P〈0.01)。结论 肝癌细胞高表达SMYD3,shRNA干扰特异性抑制SMYD3表达,可以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并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MDA-7/IL-24)基因对人肝癌细胞Hep3B和正常的肝细胞L02的作用,并且探讨其该作用机制。方法将携带人MDA-7/IL-24基因的腺病毒Ad.mda-7感染人正常肝细胞L02和肝癌细胞Hep3S,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ELISA方法观察MDA-7/IL-24基因的表达,噻唑蓝染色法(MTT)观察MDA-7/IL-24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Hoechst染色和Annexin-V和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检二种细胞的凋亡,利用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RT-PCR方法检测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Ad.mda-7能介导外源基因MDA-7/IL-24在肝癌细胞株Hep3B和正常细胞L02中高效表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DA-7/IL-24蛋白的表达(Hep3B:L02分别为790:810ng/L)。MDA-7/IL-24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是83%和1.2%),能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58%:2.2%),阻滞肝癌细胞在G2/M期(48.29%:7.95%)。而对正常的肝细胞没有促凋亡和增殖阻滞作用;能明显的抑制Hep3B的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结论Ad.mda-7能介导MDA-7/IL-24基因在人肝癌细胞中高效表达,选择性的杀伤肝癌细胞Hep3B,促进细胞增殖阻滞,其机制是通过抑制bcl-2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研究Mda-7/IL-24基因对肝癌细胞系Hep3B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了Mda-7/IL-24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da-7/IL-24,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分别将真核重组体pcDNA3.1/Mda-7/IL-24和pcDNA3.1空载体质粒导人人肝癌细胞系Hep3B细胞中,经G418筛选获得细胞克隆。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了细胞的生长和凋亡情况。结果 pcDNA3.1/Mda-7/IL-24转染的Hep3B细胞能够检测到Mda-7/IL-24的表达,可以抑制细胞生长,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凋亡细胞特有的“梯状”条带,转染空载体和未转染的Hep3B细胞未见凋亡表现。结论 将外源性Mda-7/IL-24基因导人Hep3B细胞后,可以促进凋亡,Mda-7/IL-24作为一种肝癌的治疗基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p53基因、 Fas/FasL在提高肝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野生型p53(wtp53)、Fas/FasL在提高肝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化疗药物争光霉素600mg/L分别处理人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和PLC/PRF/5,观察争光霉素对肝癌细胞Fas/FasL表达的影响;预先将携带wtp5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分别感染人肝癌细胞株24h,再用争光霉素进行诱导,观察感染前后肝癌细胞Fas/FasL的表达变化,并对经上述处理前后的肝癌细胞进行凋亡检测。结果:单纯争光霉素600mg/L诱导虽可提高肝癌细胞FasL的表达,但对其Fas的表达并无明显作用;感染wtp53基因后再应用争光霉素(600mg/L),则肝癌细胞Fas/FasL的表达水平不仅显著高于单纯争光霉素组,同时自身也发生了明显凋亡。结论:wtp53基因可能是通过上调肝癌细胞Fas/FasL的表达来降低其自身的凋亡阈值,进而提高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Fas/FasL在wtp53基因逆转肝癌细胞耐药性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热疗对人肝癌细胞Hep G2的凋亡作用。方法人肝癌Hep G2细胞常规方法培养,采用水浴加热法对实验组(41℃,42℃,43℃)和对照组(37℃)细胞进行加温(0.5 h)处理,处理后继续培养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53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热疗作用后生存素(Survivin),caspase-9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凋亡率、P53蛋白值、caspase-9 mRNA表达水平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37℃,41℃,42℃,43℃,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58±1.22)%、(16.47±3.41)%、(20.07±1.85)%和(23.42±1.93)%;P53蛋白表达OD值分别为(0.083±0.015)、(0.145±0.024)、(0.267±0.031)、(0.389±0.019)。与对照组比较,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量下降(P0.05),caspase-9基因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不同温度热疗后,随着加热温度的增高,细胞凋亡率增加,促进了基因p53及caspase-9的表达,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量下降。结论通过热疗可以增加p53及caspase-9基因的表达,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肝癌Hep 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三氧化二砷对肝癌细胞系HLE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AT)在不同时间对肝癌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AT作用后观察肝癌细胞HLE的存活,形态学改变及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AT作用于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发生作用后细胞生长有明显的凋亡特征性改变,细胞膜完整 ,染色质固缩,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肝癌细胞存在G2/M期阻滞,在G1峰前出现明显的凋亡峰,且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性梯状条带,结论:AT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其机制主要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hepatitisBvirusxprotein ,HBx)在体内外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携带HBx基因的表达质粒 pHA HBx转染HepG2细胞 ,通过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倍增时间和3 H TdR掺入率观察HBx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将整合HBx基因的HepG2细胞接种裸鼠 ,建立表达HBx的人肝癌裸鼠模型 ,用阿霉素进行裸鼠腹腔化学药物治疗 ,观察肝癌组织的生长状况 ;用TUNEL方法检测切除的裸鼠癌标本中凋亡细胞的比例。结果转染HBx基因的HepG2细胞倍增时间为 2 8 5h ,对照组为 32 5h ;3 H TdR掺入率 :转染HBx基因组为 (10 2 1± 78)cpm ,对照组为 (85 9± 6 9)cpm ,转染组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 (t =2 5 4 ,P <0 0 1) ;转染HBx基因的细胞在裸鼠体内形成的癌重量为 (3 10± 0 39) g ,对照组癌重量为 (2 6 1± 0 2 8) g ,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t=2 0 3,P <0 0 5 ) ;裸鼠腹腔化学药物治疗后 ,转染组的癌细胞凋亡为 3 5±0 75 ,对照组为 2 2 5± 6 5 ,转染HBx基因的细胞凋亡明显减少 (χ2 =6 6 9,P <0 0 1)。结论HBx可以提高HepG2细胞的增殖活性 ,促进裸鼠体内肝癌生长 ,对阿霉素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联合交变磁场对肝癌细胞和人肝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人肝癌细胞HepG2及人肝细胞L-02细胞,随机分成A1、A2组(即RPMI 1640对照组),B1、B2组(游离阿霉素),C1、C2组(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D1、D2组(阿霉素纳米粒),E1、E2组(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实验组每组含有0.5 mg/L或等量的阿霉素;除C1、C2组外,其他各组置交变磁场(频率为100 kHz、磁场强度为15 kA/m)中,作用30 min.通过细胞计数、Hoechst荧光染色、DNA蛋白电泳、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形态、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1)E1、E2组,HepG2和L-0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强,DNA梯形带最明显,细胞凋亡率分别达40.12%、45.3%;S期细胞分别为39.53%、53.46%,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2)L-02细胞的形态改变、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率明显强于HepG2细胞(P<0.05).结论 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交变磁场介导下,对HepG2和L-02细胞产生热化疗协同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骨形成蛋白2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2(BMP-2)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ELISA法检测BMP-2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以Westernblot法检测BMP-2处理后Bcl-2和Fas抗原的表达变化。结果1~100ng/mL浓度BMP-2均对HepG2细胞有诱导凋亡的作用,并能下调Bcl-2的表达量,同时增加Fas抗原的表达。结论BMP-2可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Fas介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TRAIL的抗肝细胞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TRAIL对HCC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TRAIL处理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观察经药物处理前后肿瘤细胞的凋亡发生率。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IRES-EGFP-TRAIL,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细胞,观察其疗效。体内实验建立裸鼠肝癌模型,观察TRAn。的抑癌作用。结果TRAR,(100ng/m1)处理24h,肝癌细胞凋亡发生率约10%,而Jurkat细胞凋亡率达70%以上,胆管癌细胞QBC939凋亡发生率约50%。真核表达质粒TRAIL体外转染肝癌细胞后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无显著性的抑制作用。体内直接瘤体注射pIRES-EGFP-TRAIL可有效的导入TRAIL基因并获得高表达,但对裸鼠肝癌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肝细胞癌对TRAIL诱导的凋亡有耐药现象,提示HCC中存在抑制TRAIL诱导凋亡的因素,单一的TRAIL疗HCC疗效有限。  相似文献   

18.
化疗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中p53和bcl-2基因的调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建立化疗药物丝裂霉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模型,初步探讨在该凋亡过程 中重要凋亡相关基因p53和bcl-2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丝裂霉素诱导人肝癌细胞系HepG2凋亡,我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肝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凋亡细胞DNA片段的梯状条带,用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法检测凋亡不同时期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8mg/ml丝裂霉素作用12,24,48h后,P53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尤以12h明显,而后逐渐下降。Bcl-2蛋白在整个凋亡过程中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化疗药物丝裂霉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p53基因参与了调控,并为凋亡信号传导途径中的早期事件。丝裂霉素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途径为p53依赖方式,而在该凋亡过程中,bcl-2基因的调控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维生素K3(VK3)对肝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与三氧化二砷(As2O3)的联合效果.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分别以VK3,As2O3以及二者联合孵育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对肝癌细胞的抑制率,Annexin-v/Pl双染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凋亡细胞的百分数,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TUNEL观察细胞凋亡后的形态.结果 体外实验表明VK3能抑制HepG2细胞生长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02),细胞死亡方式以凋亡为主;VK3与As2O3联合应用时,二者具有协同作用(P=0.005).结论 笔者的研究表明VK3能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并且与As2O3联合时有协同作用,降低了As2O3的副作用,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