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nm23基因在临床I期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对112例原发I期乳腺癌病例进行了nm23蛋白表达的检测 ,并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在112例中 ,nm23低表达组为50例 (44 64 % ) ,高表达组为62例 (55 36 % )。(2)nm23基因高表达组患者的15年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 (P<0.05)。 (3)腋淋巴结阴性者中 ,nm23基因高表达组患者的15年无病生存率亦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1)。结论 :在I期乳腺癌中 ,nm23基因表达水平对评估预后的远期疗效起一定作用 ,并提示临床工作者应对腋淋巴结阴性病例中的nm23基因低表达者予以重视 ,以进一步提高I期乳腺癌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乳腺癌nm23基因、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in-receptor,PR)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预后关系. 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转移性抑制基因nm23及雌孕激素受体在16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结果 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P<0.05).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组nm23基因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而死亡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ER、PR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有显著相关性,即组织学分级愈低,ER、PR阳性表达率愈高.ER、PR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1),即有淋巴结转移者ER、PR阳性表达率低,无淋巴结转移者ER、PR 阳性表达率高.ER、PR表达阳性组5年存活率明显高于ER、PR表达阴性组(P<0.05). 结论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nm23基因及雌孕激素受体对临床正确判断乳腺癌病人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组织中C-erbB-2、nm23基因的表达及其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基因和nm23基因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98例乳腺癌C-erbB-2、nm23基因表达情况并与乳腺癌病理类型、发病年龄、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5a生存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C-erbB-2基因阳性率36.24%(108/298),nm23基因阳性率为58.05%(173/298);C-erbB-2和nm23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C-erbB-2基因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5a生存率呈负相关,nm23基因的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5a生存率呈正相关(P<0.05);C-erbB-2基因表达与nm23基因表达两者之间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和nm23基因表达可能成为预测、评估乳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方法检测96例乳腺癌组织(有腋淋巴结转移者47例,无腋淋巴结转移者49例)表达情况。结果PTEN和nm23在腋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和nm23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结论在乳腺癌组织中,PTEN和nm23的缺失可能提示腋淋巴结转移,可作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中p16与nm23基因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8例乳腺癌和15例乳腺良性病例中p16与nm23基因表达的水平进行研究.结果乳腺癌中p16与nm23的表达水平与良性病变有显著差异(P<0.05).p16在腋淋巴结转移组和发生远处转移组的阳性率低于无腋淋巴结转移组和未发生远处转移组(P<0.05),生存期≥5年组p16阳性率明显高于生存期<5年组(P<0.05),与生存期呈正相关,p16与临床病理类型有关(P<0.05);在腋淋巴结阴性组和未发生远处转移组中nm23高表达率高于腋淋巴结阳性组和发生远处转移组(P<0.05),与生存期呈正相关.p16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分期无关(P<0.05),nm23与临床分期有关,但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16与nm23的表达间无相关性.结论 p16与nm23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有关.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指标,对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具有参考意义,两者协同检测更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转移抑制蛋白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nm23的表达,分析其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无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8.75%(55/80),与腋淋巴结转移呈低度正相关(r=0.263,P=0.019),与5年无病生存率呈低度负相关(r=-0.255,P=0.024);nm23阳性表达率为57.50%(46/80),与腋淋巴结转移呈低度负相关(r=-0.253,P=0.024),与5年无病生存率低度正相关(r=0.235,P=0.037)。Survivin和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蛋白的抑制凋亡作用和nm23蛋白的抑制转移作用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C-erbB-2、P53、nm2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3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及C-erbB-2、P53、nm23的表达.并结合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13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及C-erbB-2、P53、nm2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6%、39.8%、59.3%、40.7%和71.7%,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年龄无关(P>0.05);C-erbB-2、P53阳性表达率与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nm23阳性表达率与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ER和(或)PR、nm23阳性组乳腺癌复发率低于阴性组(P<0.05).C-erbB-2、p53阳性组乳腺癌复发率高于阴性组(P<0.05).C-erbB-2的表达在ER、PR阴性组高于阳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ER、PR与C-erbB-2、P53、nm23表达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宁菊  李云霞  韩恩善 《医学争鸣》2002,23(24):2233-2235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8例乳腺癌nm23-H1基因蛋白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乳腺癌腋淋巴结阳性与阴性组、远处转移与无远处转移组nm23-H1基因高表达分别为56.8%比83.8% (P<0.05)和41.2%比78.4% (P<0.01),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 nm23-H1基因表达与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ER、PR表达无显著相关. 结论 nm23-H1基因表达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erbB—2、CD44V6和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C—erbB—2、CD44V6和nm23的检测。结果C—erbB—2、CD44V6阳性表达和nm23低表达均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C—erbB—2、CD44V6同时阳性表达且nm23低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率高,生存率低。结论 联合检测C—erbB—2、CD44V6和nm23能更准确地判断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不同类型唾液酸化糖原分子,Sialyl Lewis A(SleA)、Slalyl Lewis X(SleX)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评价SleX和nm23-H1基因表达的综合分析对乳腺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102例乳腺癌组织内SleA、SleX和nm23-H1的表达,分析与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02例乳腺癌中SleA和SleX阳性率分别为24.5%(25/102)和59.8%(61/102),nm23-H1低表达率为37.3%(38/102).SleA的表达与多项临床病理资料、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之间无显著相关性.SleX、nm23-H1基因的表达也与多项临床病理资料无显著相关性,但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生存曲线分析显示,SleX阴性表达者的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SleX阳性表达者,P<0.05;nm23-H1非低表达者的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nm23-H1低表达者,P<0.01.综合分析nm23-H1表达和SleX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显示,SleX阳性表达合并nm23-H1低表达的患者预后最差.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联合nm23-H1和SleX表达,为重要的独立判断预后的指标.结论:以SleX为代表的Ⅱ类糖原分子在乳腺癌中具有主要表达相关性,其表达与乳腺癌转移和预后不良相关;综合分析nm23-H1表达和SleX表达能更准确地判断乳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survivin、nm23基因表达水平与直肠癌分期、生存率、转移以及两基因表达的相关性,评价survivin 、nm23基因在直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urvivin、nm23基因在70例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TUNEL法检测癌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并分析survivin基因、nm23基因与直肠癌细胞凋亡指数、Dueks分期、生存率、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survivin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survivin阴性患者,伴远处器官转移的肿瘤中survivin 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远处器官转移者(P<0.05),survivin阳性患者的AI与survivin阴性患者的AI相比,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nm2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且survivin的表达与nm23的表达在直肠癌组织中呈显著的反比关系.结论 survivin蛋白的高表达和nm23蛋白的低表达对判断直肠癌预后、生存率及转移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陆军  霍霞  许建衡  邱前程  林莹  卢善明 《广西医学》2004,26(8):1092-1096
目的 探讨nm2 3表达水平对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石腊包埋 4 2例乳腺癌组织和 4 0例乳腺囊性增生症中nm2 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nm2 3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绝经前后、ER、术后复发、组织分级和临床分期无相关性 ;nm2 3高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显著负相关性 ,nm2 3高表达与患者远处转移有显著负相关性 ,与生存率呈正相关。全组 5年生存率为 6 4 30 %。在腋淋巴结阴性、nm2 3高表达的 15例中 ,5年生存率达86 6 7% (13/ 15例 ) ,仅 4例出现术后远处转移 ,3例出现术后复发。结论 检测nm2 3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探讨nm23与c-erbB-2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我院1998~2008年间临床资料完整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269例,其nm23及c-erbB-2的表达,分析2种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及与转移的关系.结果 269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nm23、c-erbB-2在淋巴结癌转移阳性与阴性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erbB-2高表达和nm23低表达的患者转移发生率高(P<0.05),预后较差.nm23与c-erbB-2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nm23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之间呈负相关,c-erbB-2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呈正相关;nm23的过表达对阻抑淋巴结转移起着重要作用,与预后关系密切,二者可作为乳腺癌转移和预后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和原癌基因(cerbB-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各指标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上述基因在91例食管癌(鳞癌84例,腺癌3例,未分化癌4例)的表达。结果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和原癌基因CerbB-2染色均定位于细胞浆,两者均与淋巴结转移、预后情况呈显著相关性。在无淋巴结转移组,CerbB-2蛋白表达和预后呈显著负相关。结论nm23-H1高表达或CerbB-2低表达者,淋巴转移率低,术后生存率高,预后较好。CerbB-2可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者,CerbB-2蛋白高表达预后情况均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nm23-H1基因在青年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青年女性、30例绝经后乳腺癌组织及1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VEGF及nm23-H1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他们之间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并随访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青年组较绝经组患者淋巴转移率高(P<0.01);青年组与绝经组患者组织中,VEGF及nm23-H1的表达差异皆有显著性意义(P<0.01);青年组、绝经组以及乳腺纤维腺瘤组,两者表达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1);各组中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和未转移者VEGF及nm23-H1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各组中VEGF及nm23-H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青年乳腺癌组织中VEGF与nm23-H1基因表达成负相关(P<0.01),随访发现:青年乳腺癌患者nm23-H1阳性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p53阳性者生存率(P<0.05)。结论VEGF及nm23-H1基因的表达状况标志着青年乳腺癌恶性侵袭程度,因而二者可作为青年乳腺癌患者极有价值的生物学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在早期乳腺癌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974年至1985年98例手术治疗的Ⅰ期乳腺癌的原发灶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CNA在Ⅰ期乳腺癌表达率为75.5%。随PCNA表达强度的增加无病生存率(5a,10a,15a)呈下降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CNA高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率(40.7%)明显高于低表达组(18.4%,P<0.05);PCNA与病理发级,肿瘤大小及组织类型之间未见有相关性。结论:在1期乳腺癌PC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趋势,是估计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和nm 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法检测497例原发性乳腺癌c-erbB-2和nm 23基因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表达间的相关性.结果:c-erbB-2的表达与肿瘤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之间有关(均P<0.05).nm 23基因的表达与患者病理类型及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nm 23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呈正相关,c-erbB-2与nm 23两者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c-erbB-2、nm 23进行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尤其是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协助制定术后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和原癌基因(cerbB-2)在食管鳞癌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各指标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两个基因在91例食管癌(鳞癌84例,腺癌3例,未分化癌4例)的表达. 结果:nm23-H1和CerbB-2染色均定位于细胞浆,两者均与淋巴结转移、预后有显著相关性.在无淋巴结转移组,CerbB-2蛋白表达亦和预后有显著负相关.结论:认为nm23-H1高表达或CerbB-2低表达者,淋巴转移率低,术后生存率高,预后较好, CerbB-2可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CerbB-2蛋白高表达预后均差.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乳腺癌的nm23—H_1基因和组织蛋白酶D(Cath-D)表达,结果发现:无瘤生存组此两指标的阳性表达分别为68.4%(39/57)和31.6%(18/57);复发死亡组分别为30.4%(7/23)和95.6%(22/23);此两指标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关系,但nm23-H_1基因阳性而Cath-D阴性的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率高,预后差。结果提示nm23-H_1基因和Cath-D联合分析能更好地判断乳腺癌的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nm23-H1基因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SP法检测48例石蜡包埋肺腺癌组织中nm23-H1基因的表达;应用Kaplan-Meier及多变量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基因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48例肺腺癌组织中nm23-H1基因表达率为68.8%,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其表达率(52.0%)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87.0%).P<0.05;生存时间<3年组其表达率(41.2%)明显低于生存时间≥3年组(83.9%),P<0.05;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和nm23-H1基因表达反映肺腺癌预后情况,风险度分别为2.015和0.313.结论 nm23-H1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检测nm23-H1基因表达可能有助于筛选出具有高转移危险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